這算是超過小胖鈞的知識范圍了,不過他這個年紀也不需要內耗,直接理直氣壯的說道:
“兒臣不知。”
隆慶皇帝也覺得好笑,忍不住問道:
“鈞兒不知道還如此理直氣壯嗎?”
小胖鈞說道:
“圣人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智也!兒臣不知為智!”
隆慶皇帝被兒子逗樂,心情又好了不少。
他說道:
“鈞兒說的有理,為尊者不可剛愎自用,自己可以不知道,但是要讓臣下輔佐你知道。”
“這份奏疏你帶回東宮,讓你舅父和蘇師傅幫你參詳,回頭告訴朕是為什么。”
說完這些,隆慶皇帝將一本奏疏遞給小胖鈞,這才離開了翊坤宮。
聽說皇帝離開,李貴妃有些不舍。
前些日子宮內又入了一批秀女,皇帝留宿翊坤宮的日子越來越少。
但是內宮中,卻沒人能管住皇帝。
嘉靖死前已經沒有皇后了,隆慶皇帝生母也已逝。
陳皇后雖然從冷宮出來,但是帝后關系也難以回到最初,陳皇后巴不得清凈,更不會規勸皇帝。
李貴妃又自卑于自己的出身,平日里也謹小慎微,不敢觸怒皇帝。
等皇帝走后,小胖鈞也趁機開溜,等回到東宮之后,連忙讓李文全喊來蘇澤。
“蘇師傅!父皇把這份奏疏給孤,到底是什么意思?”
蘇澤接過奏疏,原來這是應天巡撫海瑞彈劾前南京鎮守太監王本固的奏疏。
王本固請辭后,被他打壓的政敵們紛紛反撲,開始彈劾揭露王本固的罪行。
應天巡撫海瑞也是個頭鐵的,他接下了這些舉報,直接扣下了王本固還鄉的車隊。
海瑞直接從王本固的車隊中搜出了上萬枚銀元,又搜出滿箱子金銀珍寶,海瑞直接扣押了王本固,上書彈劾王本固。
前半段只能說是事件的導火索。
海瑞除了彈劾王本固外,還講了江南士紳囤積銀元的事情。
這下面就是朱翊鈞看不懂的地方了。
不僅僅是朱翊鈞看不懂,就連李文全也沒能看懂后半部分的內容。
蘇澤看完之后,對著兩人說道:
“王本固身為南京鎮守太監,負責征收解送南直隸的金花銀。”
“殿下,金花銀始于成祖朝,是為了解決自永樂遷都京師以后,大明京官們‘北俸南支’的問題而出現的。”
“剛遷都的時候,京師糧食緊缺,京師的官員的俸祿要持‘俸貼’到南京領取,異地兌現就出現了弊端,官員的俸祿憑俸貼兌出,但因為路途遙遠有官員不愿千里迢迢去兌換糧食。”
“后來成祖想到了一個辦法,將一部分的南直隸賦稅折銀運抵京城,即‘金花銀’。”
“后來時局演變,金花銀成了內帑的收入,持續至今。”
小胖鈞聽得認真。
蘇澤和東宮其他的講官不同。
他講解這些朝廷典章制度的時候,從來不會說什么“祖宗之法不可變”之類的,也不是照搬國典內容,而是將整個制度的起源、發展、成型,全部都講解清楚。
這也是朱翊鈞最喜歡蘇澤講課的原因。
小胖鈞點頭說道:
“原來如此!”
蘇澤繼續說道:
“金花銀是折銀收稅,但是百姓手里只有糧食,所以到了收稅的時候,百姓就要將糧食賣予商賈,換成銀子上交。”
“登萊開港后,朝廷鑄幣銀元,后來又要求江南的金花銀折為銀元上繳。”
“江南士紳囤積銀元,就是為了壓低糧食價格。”
“等到了交稅的時候,江南百姓為了湊足銀元,就要低價賤賣糧食,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谷賤傷農’。”
“王本固就是用此法,伙同江南士紳,從金花銀中漁利。”
小胖鈞一下子明白了,他說道:
“這也是江南士紳反對倭銀公司的原因?”
蘇澤點點頭。
江南公司反對倭銀公司的原因很多,但是爭奪貨幣控制權也是一個因素。
登萊鑄幣以來,北方收取鑄幣稅,再加上北方開港的更早一些,以及蘇澤鼓搗出來的工業品。
如今的江南在經濟的主導地位正在逐步喪失。
而倭銀公司是一家特許經營的公司,還是負責金銀套利這種怎么看都不會虧本的生意,這自然也會影響江南的經濟地位。
因此南方士紳不惜造謠攻擊太子,也要阻止倭銀公司。
蘇澤說道:
“殿下,鑄銀元乃是國策,這絕對不是江南士紳能阻擋的!”
聽完蘇澤的話,小胖鈞問道:
“蘇師傅,也就是說父皇已經下決心,通過舅舅的奏疏,成立倭銀公司了?”
蘇澤點頭說道:
“應天這件事也讓陛下下定了決心,所以殿下可以籌措資金了。”
小胖鈞立刻激動起來,忙著讓張宏去盤點東宮商鋪結存的現金,準備認購倭銀公司的股票。
《題請設專營倭銀貿易公司疏》通過,倭銀貿易公司成立,在京師大宗交易市場公開募股發行。
倭銀公司成為世界第一家特許經營公司。
倭銀公司在賺取了金銀套利利潤后,不滿足這些利潤,又開展了大量對倭貿易。
倭銀貿易公司為了保障對倭貿易,又雇傭護航艦船,逼迫倭國簽訂貿易條約。
倭銀貿易公司的原始股份一度飆升到天價,但隨著倭國金銀的產量大減,泡沫最終破開。
國祚不變。
威望300。
剩余威望:790
果然,依靠壟斷利潤興起的公司,最終也因為壟斷利潤的失去而崩潰。
不過這個倭銀公司成立,對于如今的大明確實有天大的好處。
首先自然是銀荒的問題可以緩解。
大明就是一個白銀黑洞。
如今這個被蘇澤魔改過的時空,比起原時空更加需要白銀。
而倭銀公司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白銀需求的矛盾,熬到解決貨幣問題的時候。
其次倭銀貿易公司,可以做一些朝廷不方便出手的事情。
既然是金銀套利貿易,那倭銀公司的船隊肯定是需要護航的,公司的利潤必然需要武力來維持。
甚至為了利潤,倭銀公司還會深入滲透到倭國,想辦法影響操縱倭國的局勢。
這些事情交給倭銀公司來操作,要比朝廷來處理更方便。
蘇澤回到家中,又找到了妻子趙令嫻。
“家中應急能湊出多少銀元?”
趙令嫻疑惑的看著丈夫,蘇澤從婚后就沒有過問過府上的資產,今日突然詢問家中的余錢?
不過趙令嫻迅速說道:
“回夫君,如果急湊吧,應該能湊出五千銀元。”
“這么多?”
蘇澤有些驚訝,妻子的嫁妝雖然豐厚,但是田莊產出是固定的,很多還是家庭日常開銷的。
趙令嫻笑著說道:
“夫君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染坊的分成,夫君忘記了嗎?京營新軍定制了軍服,陛下親自指定了軍服的顏色,所以兵部都交給了東宮的染坊,我們也從中拿到了不少分紅。”
果然染料行業是暴利啊。
“另外還有釩油的工坊,夫君改進了鉛室法,東宮那邊也給了分成。”
“另外家中也投了幾個羊毛工坊,這些也都賺到錢了。”
蘇澤才想起來,這些年來草原羊毛制作的毛線在京師風靡,妻子也提過要設立毛紡廠的想法,蘇澤還幫著改進了毛紡的機器。
另外蘇澤還提出用染料浸染毛線,制作彩色毛線的想法。
趙令嫻也在京師城外設立了毛紡廠,沒想到竟然也賺錢了。
“吾妻竟然如此擅長理財!”
蘇澤有些驚喜,他對于日常生活要求不高,但是也知道維持府邸的難處。
本以為妻子能讓家中收支平衡就不錯了,卻沒想到竟然攢下這么多銀元。
要知道南京鎮守太監在任那么久,總共就攢下了幾萬銀元。
只能說還是新產業賺錢。
蘇澤有些欣喜,毛紡業、新式染布行業、酸堿化工,這些都是他穿越后扶植出來的新產業。
只要這些新產業能持續產生利潤,就能在北方誕生新的產業集團,稀釋江南在經濟上的霸權。
“將銀元都取出來,然后都換成倭銀公司的股票。”
趙令嫻在京師官員女眷圈子頗有威望,也聽說過這些日子關于倭銀公司的議論,她立刻明白了丈夫的意思,點頭說道:
“妾身這就去籌備。”
“另外,夫君,那幾位的府上,要不要也去通知一聲?”
蘇澤明白趙令嫻的意思,那幾位就是蘇澤的幾位好友。
“為夫會和他們說的,就是肩吾兄隨著大鴻臚出訪朝鮮未歸,我會給他去信。”
趙令嫻立刻說道:
“杜家姐姐那邊就有妾身去說。”
沈一貫出訪后,趙令嫻就經常去沈一貫府上陪他的妻子杜氏,拉著杜氏出席各種社交場合。
蘇澤點頭,按照系統的說法,在倭國金銀產量減少之前,倭銀公司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自己通知一下好友們,讓他們出錢購買股份。
六月二十七日,皇帝正式下旨,同意武清伯世子李文全所奏,成立倭銀貿易公司,特許倭銀貿易。
戶部批了五十年的特許權,倭銀公司可以用九錢銀,從登萊鑄幣所換取一枚銀元。
這項特許權就是倭銀公司的立身之本,比起市面上一兩銀換取一銀元,光是有了這份特許權,倭銀公司只要給登萊鑄幣所拉來銀子,就能賺到錢。
緊接著倭國有金山銀山的消息也在報紙上傳開,倭銀公司迅速火爆,成為京師街頭巷尾討論的話題。
緊接著朝廷又宣布,倭銀貿易公司仿效鐵路公司舊例,在京師大宗交易市場募資。
這一次的募資不設置上限,一百銀元一股,所募集的資產都會用在倭國貿易上。
倭銀公司成立消息引爆的熱情,甚至超過了蘇澤的想象。
這還是因為鐵路公司的股票例子在先。
一百銀元一份的鐵路公司股票,市價已經漲到了一百五十銀元,就這樣還是有價無市。
因為鐵路公司的股票不僅僅代表了分紅的權利,還是進入鐵路公司董事會的門票。
就連普通百姓都在想著湊到這一百銀元,也要買上一份股票。
《商報》總編范寬,專門從直沽趕回了京師,求見了族長范寶賢。
“仲立(范寬字)兄,你是為了倭銀貿易公司的股票之事來的吧?”
范寬連連點頭,他對著范寶賢說道:
“族長!這倭銀貿易公司事關我范氏一族未來幾十年,族中決定出銀多少入股?”
范寶賢嘆了一口氣說道:
“族中對于出資沒有爭議,但是到底出多少錢,還沒有統一的意見。”
“這是為何?”
范寶賢嘆息說道:
“仲立兄你不知道,公中(族庫)的錢如今都投在房山的礦山上,這次認購股票就要各房從自己兜里掏錢。”
隨著鐵路建設進入尾聲,范寶賢這個深度參與到鐵路建設中的執行長,自然看到了鐵路的價值。
他說服家族,將所有的流動資金都投入到了房山礦山中。
有了鐵路之后,這些礦山就能成為金山,給家族帶來巨大的利潤。
這個決策自然是正確的,但是誰也沒想到,倭銀公司在這個時候成立。
作為頂尖的商人,范寶賢自然看到倭銀公司的價值,但是要說服家族各房拿出自己的錢出資入股,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范寬說道:
“原來如此,那族長就不要糾結了,由各房各自出資,隨便大家認購多少。”
范寶賢道:
“這樣一來,我們范氏就拿不到集中的股份了。”
范寬卻說道:
“族長不會以為,這次倭銀公司,我們范氏也能拿到大比例的股份吧?”
“難道不是嗎?”
范寬說道:
“族長,這一次倭銀公司的募資不設上限,在下可以斷言,所募資金必然是一個天文數字!”
“而且倭銀公司事關國政,又涉及到鑄幣這樣的國本大事,絕不可能和鐵路公司一樣,完全由商人掌控。”
“這次范氏只要能跟著喝湯就不錯了。”
聽到這里,范寶賢也不再糾結,他說道:
“生財之路老夫也和族內說了,他們認購多少就隨他們去了。”
“我們大房出資三萬銀元!”
范寬說道:
“族長,在下這些年也攢下這點家底,也勞煩族長幫著認購。”
七月二日,倭銀貿易公司的章程終于確定。
從七月三日起,一直到七月二十三日,倭銀公司開始公開募股。
隨著大宗交易市場的一聲鐘響,開市了!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