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25章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蘇澤有些詫異的看向羅萬化。

  剛剛那句話,如果是沈一貫問出來的,蘇澤大概會覺得理所當然。

  可偏偏是羅萬化問出來的。

  要知道羅萬化可是一向不關心朝廷大局,滿門心思就想著辦報的。

  也許是看出了蘇澤的詫異,羅萬化說道:

  “子霖兄,上次房山那件事,若不是你從中奔走,報社連文章都發不出來。”

  “此次群臣共議,我官品不夠,也未能獲得聯署之權。”

  “昨日送行李首輔,羅某想明白一個道理。”

  蘇澤問道:

  “什么道理?”

  羅萬化說道:

  “想要辦好報,不是寫好報道就行了的,要能讓報紙上的文章都發出來,那就要像子霖兄這樣才行。”

  蘇澤明白了羅萬化的意思。

  這位狀元郎是想進步了!

  蘇澤也沒想到,羅萬化竟然因為兩件事受了刺激,萌生了進步的想法。

  是要爬到更好的位置,來實現自己辦報的初心嗎?

  蘇澤也不知道是好是壞。

  政治這口大染缸,多少人抱著年少的抱負投入其中,將升遷當做手段,但最后都迷失在權力漩渦中,反而將權力當成了追求,最后徹底失去了初心。

  又有多少人在權力游戲中越陷越深,等爬到那個位置上,卻發現根本無力改變現狀,最后也被染成黑色。

  當然,羅萬化想要升遷也是理所當然的,他是本科狀元,眼看著沈一貫逐漸超過,有同輩競爭的焦慮也是正常的。

  蘇澤也矯情,對著羅萬化說道:

  “增補閣臣的事情要看陛下的想法,而且哪位重臣入閣,對朝局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最重要的是吏部尚書這個位置。”

  羅萬化剛剛“開竅”準備投身政治,還沒有蘇澤這樣的洞察力,他虛心問道:

  “請子霖兄賜教。”

  “雖然首輔未定,但是無外乎兩個結果,師相上了和沒上。”

  羅萬化點頭,高拱是首輔的熱門人選。

  “師相上了,首輔再兼吏部尚書,多少人要睡不著覺了。”

  羅萬化跟著笑了起來。

  他明白了蘇澤的意思。

  高拱掌吏部多年,之前不是首輔還好,如果又是首輔又是吏部尚書,那就不是內閣首輔,而是歷史上的真宰相了。

  無論是大明的制度,還是讓皇帝百官安心,高拱當上首輔,也都會請辭吏部尚書的職位。

  “如果師相當不上首輔,也定要辭去吏部尚書的職位。”

  “這是為何?”

  “如今朝中,再沒有威望人品上能媲美李首輔的人了,那誰越過師相當上首輔,內閣必然動蕩,所以定要削去師相的權柄。”

  “當然,我還是認為師相成為首輔的可能更大。”

  原來如此!

  羅萬化恍然大悟,也難怪蘇澤每次都能洞悉時局,原來是這份分析能力啊!

  蘇澤繼續說道:

  “而無論是誰當選這吏部尚書,都會對朝局產生巨大的影響。”

  羅萬化又問道:

  “那子霖兄為什么又說,新任閣老不重要呢?”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兩閣之中,已經有師相和張閣老,還能再來一位嗎?”

  羅萬化沉默了。

  “國策上的事情,就連雷閣老也沒有太多的話語權,遑論新入閣的閣臣?”

  “如此一比,負責選人銓選之權的吏部尚書,反倒是更有實權一些。”

  羅萬化這下子明白了,這次遞補閣臣并不是重要的事情,反而是高拱升任首輔,這空出來的吏部尚書位置,才是真正各方勢力角力的重點。

  如今就是升入內閣又如何?

  高拱不到六十,在閣老重臣這個級別,也算是年富力強的年齡。

  張居正比高拱還要小十歲,更是官員的黃金年齡。

  新入閣的閣臣,還要頭頂上兩片云,就算是入閣也只能唯唯。

  吏部尚書掌管官員升遷任免,還有京察的權力,這不要比入閣當個紙糊閣老強?

  “子霖兄認為誰能當這個吏部天官?”

  蘇澤想了想說道:

  “如果讓我來選,我朝用人之能,莫過于楊大銀臺。”

  “大銀臺嗎?確實是個好人選。”

  羅萬化這種對高層了解不多的人,也贊同的點頭。

  楊思忠這位大銀臺,是出了名的擅長用人。

  他所提拔的幾個通政署的主司,一個個都是人才。

  朝鮮通政署主司馮學顏就不用說了,這位主司堪稱“大明魅魔”,將整個朝鮮朝野迷得要死要活的,朝鮮國主都以宴會上有馮學顏出席為榮。

  這次濟州島的事情,就是馮學顏從中推動,才讓朝鮮小朝廷打消了疑慮,上書恭請大明水師駐軍,并且朝鮮國還承擔了海港的維護費用,得到了大明朝廷的一致好評。

  南洋通政署主司張宣,促成了馬尼拉呂宋國來貢,如今馬尼拉呂宋國聽到了濟州島要設立大明軍港,也上書請求大明水師在馬尼拉駐軍。

  馬尼拉已經成為大明在南洋的重要支點,整個南洋各方勢力,都要顧慮張宣這個通政署的署長。

  琉球通政署的主司吳紹祖,在琉球縱橫捭闔,一舉驅逐了倭寇幾十年滲透進琉球的勢力。

  琉球已經成為大明海上貿易的重要節點,東亞海上貿易的自由港。

  此外還有澎湖經歷所的胡禎,也是一流的人才,暢通了澎湖的消息往來。

  羅萬化感慨道:

  “楊大銀臺不僅僅知人善任,為了下屬發展還能割愛,這份氣度確實不凡。”

  蘇澤也跟著點頭。

  楊思忠外派的這些官員,都是他的得力助手。

  很多官員對于用得順手的副手,都是舍不得讓他們升遷的。

  但是楊思忠從來不會這樣,遇到這樣有才能的屬下,他都能向朝廷推薦。

  以至于現在京師都說,楊思忠這位大銀臺把整個通政司有才能的都派出去,剩下的庸碌之輩。

  羅萬化這么一想,也覺得這位大銀臺,確實是擔任吏部尚書的最好人選。

  有這樣的人在吏部,何愁大明人才沒有出頭之日?

  “那子霖兄準備和高閣老說嗎?”

  蘇澤點頭說道:“我已經和師相說了,但是吏部尚書的人選也并非師相能決定的,還要看陛下的意思。”

  羅萬化想想也是,這樣的重要職位,除了能力之外也要考慮政治影響。

  楊思忠和高拱關系不錯,但也算不上是完全一派。

  當然,高拱的門徒弟子中,也還沒有能有資格擔任吏部尚書職位的。

  楊思忠愿不愿接下高拱的橄欖枝,繼任他成為吏部尚書,這也是未知的事情。

  但是淺窺了一下高層的政治動態,也讓羅萬化微微有些興奮。

  原來在蘇子霖眼中,亂花迷人眼的朝局就是如此簡明的嘛?

  也難怪他總能讓人支持他的奏疏,做下這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三月二十一日,高拱請辭吏部尚書職。

  三辭之后,皇帝批準高拱辭職,緊接著就讓吏部廷推首輔人選。

  到了這一步,大明官場就知道高拱任首輔是確定了。

  內閣首輔需要吏部組織廷推。

  廷推的時候,由三品以上官員及九卿、六科給事中、十三道監察御史等廷臣共同推薦人選,經皇帝批準后任命。

  高拱要做內閣首輔,就要經過廷推的程序。

  而作為吏部尚書,高拱是不能廷推自己的。

  所以請辭吏部尚書,就說明皇帝已經要讓高拱做內閣首輔了。

  果然,吏部擬出了一份名單,其中除了高拱之外,剩下的都是陪跑的。

  皇帝很快就從名單中點了高拱的名字,高拱正式成為隆慶朝第三任內閣首輔。

  蘇澤作為詹事府官員,也出席了高拱的內閣首輔任免儀式。

  司禮監掌印李芳,展黃綾詔,上蓋“皇帝敕命之寶”,這是皇帝冊立皇后和太子時候所用的璽印。

  從這點上看,明代中期以來,內閣首輔確實有宰相的地位。

  高拱身穿大紅官袍,接旨的時候觸地三次,這是簡化的“三辭三讓”儀式。

  緊接著李芳又拿來皇帝御賜的首輔信物。

  鎏金銅符是出入皇宮的通行證,不過首輔的和是特質的銅符,緊急情況下可以強行進入后宮區域。

  青玉界方,這是用來壓票擬的鎮尺,代表授予內閣票擬之權。

  最后是一件龍紋敕匣,首輔可以書寫密奏,密封在匣內,這份奏疏可以不經過司禮監,直接送到皇帝面前。

  這是皇帝和首輔之間的私人密奏,代表首輔和皇帝特殊的親密關系。

  三件信物,分別代表了內閣首輔的“內廷官之首”、“票擬權”和“密奏權”,這也是大明首輔的特殊權力。

  蘇澤看著高拱,又看看張居正,不安的情緒在滋生。

  吏部廷推的首輔名單中,并沒有列上張居正的名字。

  蘇澤當然理解,這是吏部為了萬無一失,所以才沒有列張居正的名字。

  但是這么做實在是有些太侮辱人了。

  蘇澤偷偷看向張居正,張居正雖然面色如常,但是在最后拜見高拱的行禮中,蘇澤看到了一絲僵硬。

  暗暗嘆息,矛盾就是這樣日積月累下來的,高拱升任首輔,大明的內閣融洽的景象,怕是隨著李春芳的離去,也要一去不返了。

  參加完了高拱就任儀式后,高拱擔任首輔第一道奏疏,就是請皇帝廷推遞補吏部尚書。

  隆慶皇帝自然照準,這一次吏部送上來的三個名字,最后皇帝點了楊思忠。

  就這樣,通政使楊思忠就任吏部尚書,完成了通政使到吏部尚書的跨越。

  這些都和蘇澤預料的一樣,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皇帝并沒同意李芳出宮修葺太祖陵寢。

  隆慶皇帝從司禮監派了一名中層太監去南京修葺太祖陵寢,依然將李芳留在了宮中。

  蘇澤想到自己受李春芳所托,要幫李芳出宮養老,既然這樣,蘇澤決定還是幫到底。

  他又寫上一份新的奏疏。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

  其實大明也不是沒有太監出宮養老的制度。

  但是這種并非統一的制度,一般是遇到皇宮有了喜事,皇帝才會恩旨讓這些老宮人出宮養老。

  這次蘇澤上疏,就是要制度化出宮養老制度。

  蘇澤在奏疏中寫道:

  “伏惟我太祖高皇帝定鼎之初,即以仁厚治內廷,體恤宮人勞苦,常存恩恤之念,實為萬世垂范。”

  “今陛下紹承先志,仁德播于四海,澤被萬民。然宮禁之內,尚有白發皓首之忠仆、鬢霜憔悴之侍女,效命多年,劬勞辛苦,或力衰而難勝繁役,或心念鄉土而冀歸桑梓。”

  “臣思之,此類年邁宮人,少時入宮,奉掖庭、侍至尊,至老耄而猶在深闈。其雖感沐皇恩,然風燭殘年,筋骨衰疲,或染沉疴,恐不復能盡心效力。”

  “懇請陛下推恩,廣開圣懷,年屆五十歲以上者,或雖未及五旬而身有痼疾、確難供事者,經該管長官查明,準其自行陳請,自愿出宮。”

  “出宮宮人,賜令監修歷代先陵、祭所,或其他閑適差遣于皇莊、寺觀等處,俾得靜養余年。”

  “若愿歸故里者,亦酌給盤費路引,以資返家。”

  “其品行端良、勞績顯著者,由內府額外賞賜,以示褒揚。”

  “陛下之恩澤不獨施于外臣,亦及于深宮舊仆。使白發內侍得免終老之役,衰年宮娥遂息思鄉之悲。”

  蘇澤寫完奏疏,接著塞進了手提式大明朝廷中。

  ——模擬開始——

  《乞允年老宮人恩養疏》送到內閣,內閣均表示支持,送入皇宮。

  隆慶皇帝看完你的奏疏,也感念李芳的辛苦,最終允許李芳出宮養老。

  皇帝下旨,允許宮中五十以上的太監宮娥自愿出宮養老,并在京師外設立皇莊,供無家可回的太監宮娥養老。

  李芳利用你的奏疏請辭,隆慶皇帝恩準他出宮養老。

  ——模擬結束——

  剩余威望:970。

  本次模擬已經通過,不需要強行執行。

  模擬通過,本次模擬不消耗每月模擬次數。

  竟然直接通過了?

  也對,隆慶皇帝的優點也是耳根子軟,自己開誠布公的說明,隆慶皇帝皇帝反而準了。

  蘇澤倒是沒有急著上疏,而是打開抽屜,將一把家庭種植毯種出來的精米撒在桌案上。

  胖鴿子從窗外飛了進來。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