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就到了隆慶四年的十二月。
今年的冬季要比去年還要冷一些,今年京師富貴人家早早燒起了火墻。
但是武監的校舍中,依然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景象。
十二月十日,皇帝會帶著內閣和兵部駕臨武監,觀看校場演武。
聽到這樣的陣容,就連成國公府的朱時坤也緊張起來。
他的兄長,現任成國公朱時泰還專門將他召回府上,告訴他這次皇帝和百官都很重視武監演武,一定不能讓成國公府丟臉。
兄長也委婉的表示,明年陛下會派遣武監生前往京營“見的意思,成國公府這種頂級勛貴自然是清楚的。
京營的利益,成國公府自然也牽涉其中。
到了國公這一級,榮華富貴已經不缺了,是真正的與國同休。
但是對于成國公府來說,這點利益,也比不上皇帝的青睞。
武監是多么被皇帝重視,勛貴們自然是明白的。
武監生最后能不能在近乎禁錮的大明軍制中走出一條路來,其實就要看這第一屆武監生的前途。
如果他們中也能和戚繼光那樣,走出幾個軍功封爵來,那對于天下武人來說,就多了一條通天之路。
朱時坤記得兄長的教導。
作為家族次子,成國公的爵位和他無關。
他原本的人生軌跡,是作為勛貴子弟戍衛皇帝,靠著家族的關系獲得一個世襲的軍職。
也許在朱時坤這一代,靠著和成國公府的香火情,還能維持一個富貴的生活。
但是勛貴的旁支何其多,如果子嗣不肖,這份福德兩三代就會耗盡。
朱時坤見過太多沒落的勛貴子弟。
京營,就是老成國公給兒子謀的最后一條路。
所以這一次演武,朱時坤也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表現,爭取給皇帝和群臣留下深刻的印象。
武監中忙碌,申家的成衣工坊也在忙碌著。
要給一百多名武監生趕制新式軍服,申家的成衣鋪子為了在演武之前完工,高價在京師聘請裁縫,最后甚至開出了一人一天一銀元的天價。
就算是這樣,工期依然非常的緊。
最后聽說是申時行妻家的一名小娘子,想出了一個辦法,將一套新式軍服分成幾個部分,將身形差不多的軍服一起裁剪制作。
又將剪裁、縫紉等工序分開,再專門讓人負責制作勛帶。
就是這樣,成衣坊和染坊都日夜不停,總算是在演武之前完成了全部的軍服。
“班正這套衣服可太威風了!”
夏忠孝一身新式軍裝,站在武監正冠堂的鏡子前,扭著身體欣賞自己的“英姿”。
李如松懶得理他,夏忠孝是個典型的古代戰將體型,放在現代就是典型的“大胃袋”。
李如松感慨京師裁縫的巧手,竟然能用布料將夏忠孝包裹進去。
相比之下,李如松的就是典型的北方人身材,國字臉,身材高大,穿上新式軍裝顯得挺拔英武。
這軍裝確實太威風了。
李如松想著自己帶著這樣一支騎兵,出現在父親面前的時候,父親會驚訝成什么樣子。
在這一刻,李如松發自心底產生了一種“君恩深重”的感覺。
不僅僅是“君恩”,李如松對大明有了更深的了解,越發以自己大明人的身份為榮。
李如松再下決心,等自己回到遼東,再見到那些女真反賊,就是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將他們趕盡殺絕!
和李如松這些世兵子弟不同,勛貴子弟們更喜歡新軍裝的款式。
誠意伯世子劉藎臣試穿著衣服,忍不住贊嘆道:“這才是咱們武人應該穿的衣服!那幫文官哪里知道戰場上該穿什么!”
朱時坤冷冷的說道:
“你身上這套軍服,就是蘇教務長設計的。”
劉藎臣愣了一下,自從上次被父親當眾打了竹板后,他對蘇澤的名字產生了極大的恐懼。
朱時坤又看向劉藎臣道:
“咱們班就你的騎術最差,過幾日誠意伯他老人家也會來看演武,劉兄不怕回家再吃竹板?”
朱時坤這么一說,眾人紛紛哄笑起來。
但是劉藎臣的臉卻白了,他連忙拉著朱時坤說道:
“班正,你快幫幫我!”
朱時坤說道:
“我也正準備給你們特訓,不過事先說好,若是不能完成訓練,就要軍法伺候。”
聽到朱時坤說到軍法,劉藎臣就下意識摸了一下屁股。
但是他想到,若是自己在演武的時候出丑,親爹能把自己活活打死。
他連忙說道:
“只要能不掉隊,軍法就軍法!”
有了劉藎臣帶頭,剩下幾個騎術不合格的學生也找上朱時坤,朱時坤也都是同樣的辦法,先和他們約法三章,必須要按照朱時坤的訓練計劃訓練,如果完成不了就要受軍法懲罰。
接下來幾天,整個武監內都是喊聲震天,吵得隔壁國子監都沒辦法念書。
朱俊棠頂著黑眼圈爬起來,隔壁武監整日整夜的不休息,他一個晚上好幾次都被吵醒,到現在腦子里回蕩著的都是武監操典的口令聲。
朱俊棠來到飯堂,腦袋還是昏昏沉沉的,一不小心撞上了前面的人,等他抬起頭看到一名身穿官袍的中年人。
朱俊棠認出此人正是剛到國子監的新任五經博士黃文彬,他連忙向黃文彬道歉行禮。
黃文彬也打著哈欠,他來國子監之前,剛剛從外地調回京師通政郵遞司,沒錢在京師購置房產。
黃文彬調任國子監,也看中國子監有教授的校舍,可以省下一筆租房的開銷。
可是沒想到的是了,國子監的教授宿舍和武監只有一墻之隔,黃文彬更是幾乎整晚都沒能入睡。
“黃博士。”
黃文彬睡眼惺忪的認出了朱俊棠,他好像姓朱,是是沈鯉看中的學生,剛剛考上舉人。
看到朱俊棠憔悴的樣子,黃文彬也產生同病相憐的感覺,和朱俊棠攀談起來:
“黃博士,您也被武監吵的睡不著?”
“先生也是嗎?學生聽說咱們國子監的博士們都被吵得搬出去,您還住在校舍嗎?”
黃文彬一陣無語,看這個朱俊棠儀表堂堂,卻是個不會聊天的,自己如果有錢在校外住,還會擠在國子監的校舍嗎?
算了,這朱俊棠剛中舉人,哪里知道在京師為官的不容易。
黃文彬說道:
“再忍兩天就好了,后日陛下就會駕臨武監,等演武結束武監也該放假了。”
朱俊棠也松一口氣。
黃文彬又問道:
“咱們國子監也要放假了,朱生你要歸鄉嗎?”
國子監和詹事府一樣,也有夏冬兩個假期。
冬假從十二月中旬開始,足足放到二月份才結束。
這也是黃文彬選擇來國子監的原因,事少包吃包住,一年還有接近四個月的假期。
朱俊棠面色黯然的說道:
“家父亡故后,學生在老家沒有親人了。”
黃文彬有些慚愧,自己失言說到了朱俊棠的痛處。
朱俊棠很快調整了心情說道:
“黃博士,弟子的好友張純去澎湖擔任提學,前幾日寫信來講述澎湖風光,原來澎湖四季如夏,就是京師寒冷刺骨的時候也是暖陽高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所以弟子給張兄去了信,準備國子監放假就去澎湖看看。”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蘇澤在《樂府新報》上提出的口號,號召讀書人不要坐困書齋,而是要多游歷,將書中的知識和旅途見聞結合起來。
蘇澤在給國子監生講課的時候,也鼓勵他們利用假期出行,多了解大明各地的風土人情。
朱俊棠接到了張純的信,感受到他在澎湖干事的熱情,所以也萌生了澎湖之行的想法。
黃文彬心中也是一動。
等國子監放假后,他一個五經博士再住在校舍就有些不方便了,可是京師年節期間房租價格高的嚇人,加上過年和采暖的開銷。
可如果回老家,一來一去時間都花在路上,現在官員沒有公務出行,都要住宿在民驛,這同樣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如果離開京師過年呢?
“去澎湖的船票很貴吧?”
朱俊棠搖頭說道:
“萊州到澎湖的商船往來頻繁,船票價格不高,若是讀書人出行,愿意幫著船上處理文書事務,還能減免船票。”
聽到這里,黃文彬也下定了決心,對著朱俊棠說道:
“朱生,本官也準備去澎湖看看,我可以與你同行。”
十二月十日,武監。
十二月的京師寒風凜冽,武監校場卻旌旗蔽空。
隆慶皇帝身穿特制的藍色軍禮服,對襟棉袍鑲銀扣,皮制馬靴配綬帶,蓋沿軍帽上的金徽在冬日薄陽下熠熠生輝。
內閣輔臣、兵部堂官及成國公等勛貴緊隨御駕,朱紫青藍的官袍簇擁著從皇宮內出來,浩浩蕩蕩的向武監而去。
皇帝出行,京師道路兩旁都是要戒嚴的。
這次負責戒嚴的,是從京師抽調的巡捕。
這些巡捕也身穿統一的黑色吏服,嘴里口哨,手持木棍。
這些經過訓練過的巡捕,比起以往執法更文明了一些,只要百姓不進入禁區,巡捕也不會特意驅趕。
“萬歲!”
百姓開始呼喊萬歲,雖然沿街的百姓喊聲不齊,還帶著各種口音,但是在隆慶皇帝的耳朵里,這比朝會上的呼喊要讓人興奮多了。
甚至皇帝還從龍攆上站起來,揮帽向周圍的百姓致意,這更是引起了山呼海嘯的“萬歲”聲。
蘇澤跟在文武大臣隊伍靠后的位置,百姓的歡呼確實是出自真心。
隆慶皇帝在位后,倭亂平息,西北戰事也迅速平定,又開海貿易。
在封建時代,光是這些,就足以被稱之為明君了。
歷史上大部分時候都是這樣,只要皇帝不亂折騰,百姓能吃飽飯,就算是了不得的盛世了。
況且這方時空,大明改變的更多。
在蘇澤一封封奏疏中,至少是在京師,百姓生活已經是這幾千年來最溫飽,最有盼頭的黃金時代了!
京師百姓對于皇帝的呼喊發自真心,他們是真的希望隆慶皇帝能長命百歲。
好在武監距離皇宮也只有幾條道路的距離,巡捕營總算是完成了警戒任務。
武監大明打開,監副定國公徐文壁,也身穿一套新式軍裝,領著同樣身穿軍裝的教官,在武監門前列陣歡迎。
平日整日在各個廟之間祭祀的定國公,穿上軍裝之后還真有了一副軍人的樣子,他本能的挺直腰桿,領著教官向皇帝要行參拜大禮。
但是隆慶皇帝卻似乎玩上癮了,他直接說道:
“愛卿免禮,今日朕檢閱武監,行軍禮就行了。”
徐文壁也是做過皇帝近衛的,他很快就領著教官行了軍禮,然后將皇帝和文武官員迎接進了武監。
上次的臨時看臺已經拆除,工部早已經建造了一座永久的閱兵臺。
當隆慶皇帝登上閱兵臺,隨著眾官員登臺,臺下的武監生們手心也都是汗。
騎兵科分成兩列,騎兵一班的班正朱時坤,騎兵二班的班正李如松,各自騎著馬站在隊列前。
其實校場距離閱兵臺還是有些距離的,其實李如松和朱時坤根本就看不清皇帝。
他們只是隱約中看到,一名和他們身穿同樣藍色軍裝的人,被文武群臣簇擁在中間。
不用說,這就是大明皇帝了。
李如松的心也激動起來,能在皇帝面前露臉,這可是自己親爹都沒做到的事情。
朱時坤的內心更加復雜,他知道站在皇帝身側的,應該就是自己的兄長,臺上還有很多勛臣都是他認識的。
一想到這里,朱時坤又瞥向自己身側的一班騎兵隊伍。
劉藎臣這些日子操練得不輕,甚至還挨了朱時坤的笞仗,但是他此時卻不敢有什么不滿的,因為他知道如果今日表現不好,估計要挨更大的揍。
定國公徐文壁不愧是主持過大量祭祀典禮的國家大祭司,在這樣場合他絲毫不怯場。
現場的站位和步驟,都是昨日徐文壁親自排演過的,此時他按照流程,騎著馬越過校場,最終停在了閱兵臺下,對著皇帝說道:
“臣武監監副徐文壁,武監三軍整兵完畢,躬親圣閱!”
隆慶皇帝看著校場上整齊劃一的武監生,心中也升起一股豪情,大聲說道:
“開閱!”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