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84章 兩件大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皇后借養傷為由免了嬪妃們請安,長春宮宮門緊閉,一時間門可羅雀,安靜得仿佛融入這冰天雪地之中。

  后宮劇變,前朝也起波瀾。

  臨近年關,京中發生了兩件大事。

  其一,京城收到捷報,望月島上的海匪已被盡數清剿,繳獲財物若干。

  海匪的大當家大罵一個叫羿真的王八蛋,恨不得生啖其肉。

  據查,羿真此人能掐會算有些神通,此番順利攻陷望月島,此人暗中出力不少。雖身在敵營,但心在朝廷,或可用之。

  捷報里附帶羿真的畫像一幅。

  蕭靖凡看到畫像的第一眼便認出此人就是在酒樓前給自己塞字條的書生,當即下令各地官府張貼尋人告示,嚴查關卡。務必找到此人,全須全尾送到京城。

  楚流徵偏頭看了眼畫像,只見是一挺好看的白面書生,印象里沒見過。

  她收回目光繼續拆姜瑤的回信。

  信不長,幾眼便看完了。

  姜瑤在信里稱會帶上夫君一起去西夏看看,盡量抓住平宣,抓不住就殺了,順便替馮景報了個平安。

  糖哥兒的身體暫時無礙,馮景已經帶著糖哥兒啟程前往銀沙島,要在島上過年。

  都是好消息,以免皇帝看見,楚流徵看完之后就將信燒了。她可沒法跟皇帝解釋為什么自己會知道平宣在西夏。

  看著火舌將信紙燒成灰,楚流徵慢一拍地反應過來,好像有哪里不對。

  “姜城主特意在信里寫跟夫君一起去,這是在跟我秀恩愛?這不像姜城主的風格啊!”

  確實不是姜瑤的風格,是某位少爺抱著媳婦兒纏了幾天求來的。

  不為別的,就為告訴姜瑤所有的朋友,他,蒼憶,終于終于,終于有名分了!

  雖然楚流徵早就知道了,還挑選了禮物隨皇帝的賞賜一起送去月城,恭賀姜城主新婚之喜。

  想到兩人南轅北轍的性子,她搖搖頭,本想繼續批復突然多了好幾倍的請安折子,忽然瞥見身側的皇帝盯著面前的奏章,臉色十分陰沉。

  楚流徵探頭瞄了一眼,發現這是本替鐘國公府求情的折子。

  至于為什么要替鐘國公府求情呢?這就不得不提到第二件大事了。

  有人到順天府狀告鐘國公府,告其兩年前因私欲損毀西環河堤,致洪水改道,淹沒下游良田上千傾。沿河百姓來不及撤離,被卷走、淹死數千人。

  人證物證俱全。

  順天府尹董毅核查證據并非作假之后,果斷拿著狀紙進宮,面見皇帝。

  皇帝震怒,命三司會審,十日之內查明此案,給慘死的無辜百姓一個交代!

  證據確鑿,若是尋常人家,已經可以蓋棺定論。但面對鐘國公府這樣的勛貴之家,三司不得不小心了又小心,謹慎了又謹慎。

  謹慎的結果是,確有此事。

  犯事之人是鐘國公府的二公子,鐘國公不僅知情,還選擇了包庇,并將府中所有知情人處死,且靠著賑濟災民在西環河沿岸收割了一波菩薩名聲,甚至有百姓為其塑身建廟,在家里供奉長生牌位。

  殊不知,他們苦難的源頭正是鐘國公府。

  鐘國公府靠著吃人血饅頭,不僅保住了自家的良田,還憑此使得圣心大悅,得了不少賞賜,在朝中的地位越發穩固。

  如今這樁慘案被翻出,滿朝皆驚。

  皇帝盛怒之下,褫奪國公府爵位和誥命,鐘府滿府下獄,核查罪狀之后,主謀和幫兇斬首,其余人流放苦寒之地,永世不得回京。

  勛貴之家,一夜傾頹。

  閉宮不出的皇后在養心殿前跪求了一夜,沒求到皇帝開恩,卻求到了自己的一本罪狀。

  樁樁件件,清清楚楚。

  鐘皇后瞬間明白了一切。

  自此,長春宮再未開過,形如冷宮。

  昭陽宮卻人來人往,代掌鳳印的淑妃似乎是最好的皇后繼任人選。

  一時間,就連淑妃的母族,英國公府門前也絡繹不絕,拜訪者無數。

  萬壽宮的暖閣里溫暖如春,太后拿著一個布老虎逗弄小皇子,“琰兒,來,到皇祖母這兒來。”

  小皇子手腳并用地爬過去,伸直了手去抓布老虎,嘴里發出咿呀聲。

  趙嬤嬤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輕聲稟道:“太后,陛下方才派人傳話,前朝事忙,今晚便不過來用膳了。”

  太后愣了愣,小皇子趁機將晃個不停的布老虎抓到懷里,拿嘴叼著尾巴,吭哧吭哧爬遠一些才開始玩兒,免得又被壞心的大人搶了去。

  見他這般,太后一笑,“這小崽子,長大了肯定機靈。”

  趙嬤嬤在旁附和。

  看著小皇子玩了會兒布老虎,太后吩咐奶娘好生照看,由趙嬤嬤攙扶著去了外間。

  “快給哀家揉揉,酸。”她伸出胳膊,趙嬤嬤無奈一笑,“您吶,光顧著抱孫兒,倒忘了自個兒,可要傳吳院使來給您扎兩針?”

  “揉揉就成。”太后活動著手指,忽然輕嘆一聲,“皇兒是真惱了哀家這個母后了。”

  “瞧您說的,母子之間哪有隔夜仇呢?”趙嬤嬤輕聲寬慰,“年關事忙,前朝又才出了鐘府那檔子事,陛下定然心煩,聽說昨兒文華殿的燈亮了半夜呢。您也體諒一二,莫要真惱了陛下才是。”

  聽了這話,太后心里好受了些。

  那日在氣頭上,她話說得重了些,事后也有些后悔。

  人與人之間的情分,經不起消磨。

  她有心彌補,皇帝卻忙得很,只匆匆來請了兩回安,連飯都不吃便走了,瞧著跟以往大不相同。

  可趙嬤嬤卻說,皇帝以前也是這樣,不過是因為她心里存著事兒,這才瞧出不同來,是她多心了。

  她便想著,等皇帝閑下來吧,到時候娘倆坐在一起好生說說話。

  可皇帝接下來的一連串動作把她給看懵了。

  先以安心養傷為由把皇后的鳳印奪了,交給淑妃代掌,又把小皇子送到她這兒來。她才品出點味兒來呢,鐘國公府忽然倒了,除了毀堤壩那一樁,還陸陸續續牽扯出許多事,甚至牽扯出了跟皇后有關的陳年舊事。

  一眨眼的功夫,穩坐鳳位的皇后竟然就形同廢后了。

  太后不為皇后可惜,但是為皇帝的舉動心驚。

  兩朝勛貴鐘國公府說清算就清算,用的還是雷霆手段,接下來會是哪家?英國公府?還是她謝家?

  這樣的擔心揮之不去,太后夜里都睡不安穩,不知派人往娘家傳了多少回信,叮囑自己的兄長一定要安分守己,夾緊尾巴做人,不要在這時候跳起來撞在皇帝的鍘刀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