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找人發的?”周部長來問這件事。
“不是我。”顧硯聲搖頭,“這明天就要去香港了,我就算要發也不會挑現在發,那明天的臉多難看?”
“那是誰?”周部長都懵了。
但別管是誰吧,看著挺喜慶,尤其是普通人罵街,很有意思,他決定待會去聽個戲,說不定還能聽到別人的謾罵。
“可能性挺多的。”顧硯聲覺得這事情說不好,要說這事牽涉的人,組織上有可能,英美有可能,蘇聯有可能,就連日本人自己都有可能。
別覺得日本人一條心,戰爭真要和平了,中國戰場這些兵就要被調往東南亞戰場,那破地方可比不了中國,蚊子又多,一不小心就得了瘧疾,吃的不行,還沒娛樂。
而更重要的是,一旦談和,在中國經營這么多年的軍隊本土派的利益,勢必遭到破壞。
比如華北日軍,那肯定不希望離開華北。
這動了太多人的蛋糕。
周部長心情是真不錯,笑道:“別管是誰,可你說真要按這個輿論趨勢發展下去,我們的工作不需要做了,就這個輿論老蔣都受不了。”
這事好就好在真真假假,華北駐軍是假的,可割讓東北,那確實是事實,老蔣還想賣東北,那就得考慮考慮軍內的東北軍將領答不答應,東北的參戰士兵答不答應。
“走,看戲去。”
第二天,飛往香港。
今井武夫倒是很自信,覺得老蔣不會受這件事影響。
甚至今井武夫認為,這個消息有可能就是重慶自己放出來的,目的,就是想借著這個不利的輿論繼續壓價。
“和談對于中國而言,是必走的一條路,一點輿論怎么可能影響這種層面的決策?”
只是等到和章友三見了面,情況遠沒有他想的那么美好。
章友三說的也很干脆,“原定于幾天后的會談需要延后,現在的輿論對國府很不利,人心動蕩,總裁需要綜合評估才能決定。”
今井武夫急的發怒,“一點輿論有什么關系?你們總裁什么時候在乎過普通人的想法?花園口決堤,幾百萬人無家可歸,你們照樣干了,說這個話你豈不是在愚弄我們?章主任,你真以為我們一定要和談是么?帝國一怒,這個后果你們承擔不起!”
章友三倒是平靜,“不是我們不想談,我們什么都準備好了,可現在出了這么檔子事,我們有什么辦法?捅這個消息的人,說的是割讓東北,華北駐軍,我們現在見面,豈不是做實了這一點?
你總得給我們澄清的機會,讓事情冷下來吧?
今井,你們對總裁的性格肯定有研究,你應該知道,這種時候他不可能出面的。”
沽名釣譽之輩,不堪大用,今井武夫鄙夷,但老蔣的性格確實如此,他也只能暫時按下脾氣,“事情不可能一直拖下去,章主任,我提醒你,局勢變化很快,條件不是一成不變的。”
“我知道,可我也沒辦法。”
“必須定個時間,過了這個時間,我就當你們無意和談了,封鎖會愈加嚴格,到時候,你們物資斷絕,就是求我們也沒用了。”
章友三想了想道:“稍微緩緩,半個月,半個月內我們解決這件事。”
這事只能如此,今井武夫也只能繼續等待。
返回上海。
顧硯聲照例每天得從裁縫鋪面前經過,看見告示,進去取衣服。
“上級同意了我們的計劃,刺殺漢奸張嘯林,由陳默執行。”
“好,我知道了。”
第二天,茶樓。
顧硯聲在茶樓喝茶,陳默來匯報工作。
“戴老板命令,鑒于大漢奸張嘯林太過囂張,決定給與制裁,由我執行。”
理由找的還挺好,把戴老板拉出來擋槍。
顧硯聲微微吃驚,“張嘯林對我青幫的掌控有利,為什么非要殺他?”
陳默沉穩道:“張嘯林本就應該幫重慶做事,再不濟像黃金榮一樣,隱世不出,可他自抗戰伊始就當了漢奸,招搖過市,耀武揚威,對重慶多有抨擊,現在他活的好不自在。
你也知道,最近重慶要談和的消息傳的沸沸揚揚,我估計有殺雞儆猴的意思,表面我們的立場。
而最主要的是,現在局勢太難了,物資封閉,戴老板的意思是,上海是唯一獲取物資的窗口,讓我們想辦法,殺了張嘯林取而代之,來貼補經費,用以抗戰。”
好說法!
顧硯聲這才聽懂的點頭,“原來是這樣,張嘯林掌控的資源確實不少,不過這個取而代之是什么意思?誰取?”
“我取。”
“嘖,不錯。”
葬禮已經預定了,顧硯聲這個人念舊,所以打算去見一下張嘯林的最后一面。
張宅。
張嘯林抽完大煙從樓上下來,身上還飄著一股福壽膏的異香,穿的跟個員外似得,富態。
“哈哈哈哈,顧部長,有失遠迎,年紀大了,睡得沉了些,你可千萬別見怪。”
顧硯聲笑了起來,放下茶杯道,“我們之間就不要說這些了,怎么樣,身體還好吧?”
“哈哈哈。”張嘯林拍了拍胸膛,“沒問題,怎么,有事情讓我辦?”
“沒有,就是看你抽福壽膏,少抽點,又不是什么好玩意。”
“對我來說,那就是好玩意,自從有了它,我精神是越來越好。”
跟毒蟲是沒的說,顧硯聲進入正題,“我這次來,是手頭緊,有點急用,問你借筆錢。”
“多少?”
“200萬美元。”
“不少啊。”
張嘯林眉頭皺起,“這個數目有點難罷了,我想想辦法,給我一天時間,我給你送過去。”
張嘯林對第一次開口的顧硯聲是沒理由不借的,直接點頭應下了。
反正為難的前戲也做了,難不難也只有張嘯林自己知道。
不過這個結果顧硯聲已經很滿意了,“多謝了,算是解了我燃眉之急,我盡快還給你。”
“哈哈,我們之間說什么謝,沒你顧部長幫忙,我這生意也不會做的順風順水,中午在我這吃飯,我正好跟你說說最近外擴的事。”
“順利嗎?”
“還行吧,哈哈。”
那就再蹭一頓飯,送行的流程本來也要吃席,只不過提前請的情況還是比較少見。
賓主盡歡。
第二天。
兩百萬美元完完整整的被送到了顧硯聲的茶樓。
要不說人無橫財不富,這比干實業確實來錢快多了。
顧硯聲打了個電話給何蕓,讓她把錢拿走存起來。
何蕓看見錢都驚呆了,“哪來這么多錢?”
“有緣人送的。”
“我怎么沒認識這樣子送錢的有緣人?”
“有啊,我不就是么?都給你。”
何蕓笑著拿錢走人。
顧硯聲通知陳默一聲,行動可以開始了,至于過程,他不關心,也不用事事他操心,殺一個張嘯林而已,張嘯林的護衛顧硯聲沒少見,熟得很,基于漢奸保命的因素,張嘯林的整套護衛體系,顧硯聲都和他探討過,了如指掌。
反正知道的情況都告訴他了,這殺不掉,鐵血暗殺團算是白混了。
陳默行事果斷,沒讓顧硯聲等太久。
五天后,青幫大佬張嘯林在家中遇刺身亡的消息登上報紙,一時間引起驚濤駭浪!
張嘯林死了!
還是死在家中!
誰不知道張嘯林的護衛嚴密,這居然都被軍統找上了門殺掉,太可怕了!
更可怕的是,軍統在刺殺后,還囂張的在張嘯林家中放下了檄文。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一切全報!”
死人加檄文,大大小小漢奸都得瑟瑟發抖。
上海人普天歡慶,張嘯林這個老鱉三囂張太久,做過的惡事罄竹難書,他這一死,簡直要上街放鞭炮慶祝。
報社的編輯,對這句話作了注解,‘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這句話出自元代雜劇作家之手,收錄于明代增廣賢文。
編輯重點標注,這是一本啟蒙讀物。
明代小孩子都懂的道理,你們怎么就不懂呢?
報紙的嘲諷是拉滿了。
張嘯林一死,問題還挺嚴重,上海憲兵司令部都得關心這件事,主要是張嘯林也得給他們上供,現在這人死了,以后錢問誰要,這就是個問題。
而青幫因為張嘯林的死亡,必然引起權力地盤的爭奪,一段時間的混亂也不可避免。
周部長都來找顧硯聲。
“張嘯林死了,你怎么看?”
“他死了是有點麻煩,他在青幫的地位高,所以能控制下面的人,他一死,禁毒局的生意就有了不確定性,而且青幫一動亂,對上海的治安也有影響。
我現在的想法是,等青幫先亂一陣子,讓他們自己選出那個領頭羊,然后接觸收服,保證政府的利益不受損失。”
周部長聞言點了點頭,思索道:“如果新來的人不聽話呢?”
“您覺得呢?”
“推誰上位,我們控制不了,但是如果不及預期,讓76號動手,干掉他。”
“好。”
青幫這邊還得亂一陣子。
顧硯聲跟陳默通個氣,既然周部長有這個想法,那就換一下上位的方式,讓青幫有資格的人爭一爭,殺干凈了,再扶陳默這個‘好控制’的人物上臺,那就能讓周部長滿意了。
過程可以顯得波折,結果符合預期就行。
很快,再次會談的時間到了。
顧硯聲和今井武夫飛往香港。
最近重慶出了澄清說明,痛斥這種無端的猜測,對于華北駐軍和東北割讓的事情,一口否定。
表面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國府都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割讓領土談判。
這完全是污蔑!
會談地。
今井武夫繃著臉問,“今天該給我個好消息了,我的耐心快被耗盡了。”
章友三笑著深出一口氣:“幸不辱命,國府同意繼續談判。”
今井武夫聞言頓時高興,“很好,看來你們走向了正確的道路。”
“但是有一點,我得提前和你說明,任何情況下,都不存在割讓土地這一點,一旦這一點違約。”章友三說著搖頭,“那結果我可控制不了。”
“我們會幫你保守秘密,但你們也切忌,滿洲是我們的,不要試圖染指。”
“可以。”
“蔣總裁的行程定下了么?什么時候有空?”
“17天后,地點不變。”
“怎么還要這么久?不能早一點么?”
“總裁的行程是早就定下的,這已經是最快能安插進去的時間。”
時間定下,雙方為內容最后的確認,確認完各自回去匯報準備。
看來是真要和談了,顧硯聲返回上海,跟周部長說了這件事。
現在周部長要選擇的就是,到底是等待和談結束,融入聯合政府,還是直接破壞和談,繼續當他的二把手。
汪逆有意思同意,周部長并不想,但如果真有一個好的條件,那倒也不是不行。
只不過日本人和老蔣的和平談判在前,關于汪系人員的安排談判在后,除非汪先生直接去長沙,要不然只能是這個順序。
可這個順序就決定了,一旦日本人和老蔣和談成功了,簽約了,汪先生再提條件就沒多少話語權了。
日本人很可能為了南下的策略,放棄他們的利益。
到底要不要動手,事到臨頭很糾結。
他先糾結著,顧硯聲讓顧樹平把這個消息立刻給組織上發過去。
組織上回復三個字,‘已知曉。’
事情做完,以后應該不用去香港談判了,顧硯聲專注上海的事。
而因為談判要進行,這幾天的報紙莫名開始放風。
重慶的媒體和日本的媒體,不約而同宣傳和平的重要性,有一些輿論就前段時間假新聞,民眾對重慶政府的抨擊作出反擊。
和談是為了中國的和平,絕不是投降主義。
現在不和談,能怎么辦?
全中國都斷水斷糧,外面一件藥品都運不進來,沒有飛機,沒有打炮,連生產子彈的材料都沒有,難道讓士兵拿著燒火棍上去跟日本人搏斗么?
難道真的要中華亡國滅種才甘心么?
留一點火種不好么?
現在如果有和平的機會,還不用割讓土地,大家本著平等原則,就宣布戰爭結束了,不打了,都可以回家老婆孩子熱炕頭了,這難道不是一件美事么?
顧硯聲看著眼熟,這言辭都快趕上汪逆的水準了。
雙方輿論的持續輸出,戰爭的信心被一點點消磨。
人只要找到一點舒服的地帶,就能說服自己躺在那里。
真的打不過,這么多人都死了,何必還死撐?
現在又不是投降,大家和平退兵,和日本人和平相處怎么了?
戰爭哪有不死人的?忘了這回事,向前發展不就行了?
在上海大討論的時候。
華北戰報傳來。
八路軍發動大規模反擊戰,參戰人數空前龐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