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軾看著站在雕花隔扇門處,背對著自己的弘歷,不禁露出敬仰之色。
他聽得出來,眼前的乾隆帝是不甘于現狀,做守成之君的,有勤于發奮之心。
為此,朱軾也就開口回應說:“陛下只要能讓自己所主張的禮最終得以實現,倒也不必在乎是通過誰來實現。”
“普遍茍安的官僚習氣,促使他們主動依附鄂爾泰和張廷玉,而忘君臣大義;但陛下只要把握好平衡,不使其中一黨占了上風,而徹底打敗另一黨,同時尋機培養更多自己人。”
“那將來,雙方必因能爭的位置越來越少,而先自己陣腳亂起來,自然也就不得不轉而依附陛下。”
朱軾這么說后,弘歷只微微一笑,回頭看向這位老師。
“這也是朝中官僚們的聰明之處,知道只有依附鄂爾泰或張廷玉這倆元老,朕才不能嚴厲處置他們當中的任何人!”
“畢竟,嚴厲處置了鄂黨的人,張黨就會占上風;而嚴厲處置了張黨的人,鄂黨的人就會占上風。”
“朕要是聰明點的帝王,知道平衡朝廷,就得不偏不倚,不能對其中一黨的任何人過嚴處置,自然也就談不上連根拔除。”
“朕也會因此,陷入這維持平衡的泥淖中,而不能自拔,不能維護皇綱國憲的尊嚴,不能為民伸張!”
“這樣下去,如何得了!”
弘歷說到這里,就搖了搖頭。
朱軾則目光灼灼地注視著弘歷。
“陛下明洞萬里,不以能操平衡之術而沾沾自喜,乃臣亦也未曾料到也!”
“想來,百官也未曾料到。”
“而臣還是那句話,只要陛下愿意等下去,他們必會亂起來,茍安者必毀于茍安,如同急于求成者也必毀于急于求成一樣。”
朱軾不疾不速地笑著回道。
弘歷頷首:“先生進諫的是,朕有的是時間等,也不怕他們真能拉著朕沉淪下去,大清說是地大物博,但細究起來,能給人富貴安穩的機會也不多,越到底層越少!”
“可我大清人口又日益繁多,甚至遠超前面諸朝,所以越到下面,越不能茍安,越沒法不為一粒一食而爭個頭破血流;也越是要為了出人頭地而不擇手段。”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誰要是想在大富大貴后就安于現狀、不思進取,那自然有的是人想把他從那富貴的位置上拉下來!”
“這天下唯有德者方能得富貴。”
“何謂有德,不利己也!”
弘歷這么說后,朱軾表情逐漸凝重。
不過,弘歷其實還沒提將來西洋殖民者的威脅,以及東洋在西洋刺激后也崛起而意圖侵吞這片土地的威脅,乃至北方羅剎國一直對這片沃土虎視眈眈的威脅。
朱軾只是越發意識到,自己這位學生是深諳這片土地的底層本質的。
在很早就信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這片土地上。
大多數底層百姓都是潛藏的鷹派。
而百姓暫時表現出的強大忍耐力,也不過是因為搶掠的收益暫時不如種田的收益而已。
因為,百姓占有的人均資源嚴重不足。
而占有大部分資源的上層統治者才會在骨子里愿意當一個鴿派,希望所有人都本分老實,斗爭也能斗而不破,不掀桌子,留有余地,即便成為輸家也要體面的認輸。
結合兩世為人的經驗,弘歷的確很了解這片土地的規則。
在看望朱軾回園后,弘歷就回了九州清晏殿。
彼時,內務府總管傅鼐來奏:“江南新貢草莓已到府,請主子旨意發派。”
弘歷聽后想起自己與朱軾的對話來,也就在沉思一會兒后,就拿起一份奏折吩咐說:“除往常分派外,給朱師傅送一簍去。”
不過,弘歷剛拿起一份奏折,卻見是高斌的,不由得想起,高斌前日所奏安徽泗水受水災而所幸有新挖泄洪河道及時泄洪使泗水受災不嚴重的話,也就吩咐說:“給韶景軒也送一簍去。”
“嗻!”
韶景軒是庶妃高氏在圓明園中的住處。
弘歷這話,自然是要給高氏賞一簍草莓。
而高氏在收到這一簍草莓后,自是高興不已,柳眉一下子彎了不少。
畢竟,在大清乾隆朝,還是在京師,吃到這可不容易。
當然!
更重要的是,聰明的高氏自然猜得到,這里面所蘊含的圣意。
與歷史上高氏沒有子女不同,這一世,高氏給弘歷生了一兒一女。
其中,女兒還是弘歷的長女,如今在宮中也被稱為大公主。
高氏得賜時鮮的草莓,自然也就給自己這一兒一女給分了一份。
大公主在收到這份草莓后,正要身邊宮女子去洗了分著吃,結果,管事姑姑寧慈這時開了口:“且慢!”
大公主也就朝寧慈看了過來:“姑姑怎么了?”
“大公主請恕奴婢多嘴,您畢竟不是嫡女,母族還是漢姓,在賢德這事上就得更加有所為才好,這樣才不至于將來被隨便發配給某一蒙古王公子弟。”
寧慈為此笑著提點道。
大公主聽后也就擰眉而問:“還請姑姑賜教。”
“如果大公主懂事,就該把這娘娘賜下的草莓,賜予大嬤嬤,這樣必能博得底下人的稱贊,自然也能傳到皇后娘娘乃至皇上的耳朵里,夸您禮待尊老。”
寧慈皮笑肉不笑地說起自己真正的目的來。
但,大公主也沒有拒絕,而是點首:“那就依姑姑的,將這些草莓皆賜予大嬤嬤吧。”
“大公主靈秀聰慧,此乃奴婢等的福氣!”
寧慈頓時把那一份草莓抱在了懷里,眉開眼笑起來,且說著就往外走去,說是要給大嬤嬤送去,且帶大嬤嬤來謝恩。
清朝公主身邊地位最高的嬤嬤乃是首席嬤嬤,在日常中則被稱作大嬤嬤。
大嬤嬤有權管理公主身邊的所有下人。
而寧慈就在拿到草莓后來見了弘歷大公主身邊的大嬤嬤文喜。
文喜翹著二郎腿,把自己塞在一張椅子里,而正磕著瓜子,見寧慈抱著一籃子草莓進來,頓時就亮了眼:“哪來的?”
“告訴大嬤嬤知道,自然是從大公主哪兒得來的。”
“想必是娘娘得了皇上的賞賜,所以才能到大公主這里,小的就勸大公主孝敬大嬤嬤您。”
“您老又要有發財的機會了。”
寧慈笑著把草莓捧了來。
文喜兩眼放光地看著這些紅寶石一般透亮欲滴的草莓:“外面,好些富貴人家都等著從我們這些人手里,高價買到這些時鮮貢品呢,這的確是個發財的機會!”
“你是個識趣的,到時候我會分你三成的好處,下次再有機會,就再替我提醒著公主點。”
文喜為此也對寧慈說了起來。
寧慈諂笑道:“您放心,我們這位大公主最是好欺負,教她什么,她沒有不聽的。”
“哎!”
“話不對啊,這哪里是好欺負,這是我們大公主好性子,明慧賢淑!你也不是在欺負她,是在教她規矩!”
“您說的對!”
文喜這里則拍了拍手,把手里的瓜子屑拍掉后,就接過了這一籃草莓。
弘歷這里晚上也翻了高氏的牌子,且在早上梅開二度后就笑問著高氏:“草莓嘗到了?”
“嘗了,多謝皇上恩典,妾身也給三阿哥和大公主分了些。”
高氏笑著回答道。
弘歷聽后不禁頷首:“讓他們來見見朕,陪朕用早膳,和小高你一起。”
“嗻!”
高氏答應了一聲。
而弘歷在盥洗好后,三阿哥和大公主就到了韶景軒。
弘歷因而笑問著兩人:“草莓好吃嗎?”
三阿哥永琨先點頭:“好吃,就是不太夠!”
“嘗個鮮而已,哪里能夠?”
“你可知道為讓宮廷吃到這物,得花多少人力財力,若非是因為禮制與孝道,朕都有意停了他。”
弘歷笑說著就看向大公主:“大妞兒,你怎么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