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20章你真的懂什么是網絡小說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這句名言一出,一下子就讓全場一眾學子沸騰起來。

  “悟空傳,好經典。”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

  “我要這地……”

  不只是現場。

  直播間內,這一句一出,更是掀起了無數人的熱潮。

  “當年我就是看了悟空傳,然后才看的網文。”

  “我也是,哪怕十幾年過去了,我還記得這句話。”

  “今何在,悟空傳……這已經是一個傳奇。”

  網絡文學為什么值得研究。

  倒不是現在研究出了多少的文學價值。

  光是能引起這么多人追讀,這已經是一件極為不可思議的事情了。

  陳揚也是點點頭。

  說起來,他也受到過悟空傳的影響。

  只是當年他看悟空傳的時候,當時還不知道悟空傳是網絡。

  等他知道之后。

  今何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傳說。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相信大家對于這句話一定很熟悉,這樣的經典的句子,我們可以說,在傳統紙質書籍當中,我們很難看到。不是大家天賦不夠,也不是大家的才華限制,他就是因為載體的不一樣。”

  “載體的不一樣,這也讓作者寫出了與之傳統紙質作品不一樣的句子。或許,連他們當時在寫這一些句子的時候,他們都沒有想過,這樣的一些句子會這么經典,甚至十幾年后,大家仍能提起。”

  陳揚并不是天生做理論研究的。

  但寫得網文多了,看得網文多了,本身他對于網文就已經有了很高的見解。

  或者也不是什么見解。

  他就是將自己對于網文的看法說出來而已。

  “網絡這種全新的載體,讓一眾寫作者們在網上暢所欲言。他們不被傳統所束縛,他們想到什么就寫什么。于是,自然而然,他們就與傳統紙質寫作區別了開來。這就像當時竹簡上寫字一樣,因為竹簡攜帶的不方便,所以大家在竹簡上寫作,必然希望用最少的文字,記錄最多的知識。于是,道德經,論語……就這般出現了。如果換一個載體,換成網絡。我想,道德經可能不是5000字,他會是5萬字,50萬字,甚至是500萬字。”

  說到這里。

  有善于思考的學子舉手提問:“陳揚老師,如果這樣的話,那豈不是代表網絡寫作隨心所欲,想寫多少字就寫多少字,這樣一來文字不夠凝煉,也會太過于小白。”

  “理論上來說,會的。”

  “那這樣的小白文是否會比不上傳統經典作品?”

  “這個怎么說呢,文學這東西非常不好比較。因為不同時期,會產生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就如唐詩宋詞一樣,唐詩顯然比之宋詞更為凝練,但拿宋詞去比較唐詩,認為宋詞比不上唐詩,這也不是一件比較公平的比試。”

  “隨后還有元曲,明清……從表現方式上來說。時間往靠近我們,詞句越不凝練,這是時代的發展。但并不代表明清比不上元曲,元曲比不上宋詞,宋詞比不上唐詩。相反,太過于凝練,反而會阻礙文學的傳播。比如很多人可能看不懂唐詩宋詞,但他看得懂網絡。”

  “再比如《春秋》這一部史書。因為這部史書寫得太過于凝練,往往幾個字就代表著一件很大的歷史事件。可這樣的史書,很多人直接就看不懂。后來就有人給春秋做解釋,于是就有了春秋三傳,分別是左傳,公羊傳,谷梁傳……所以光是凝練這個標準,并不能評價文學高低。”

  當然。

  文學評論本身上就不是物理化學一樣的有公式。

  一千個讀者里面,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的評價又不一樣。

  “其實這里面可能會有一定的鄙視鏈,比如寫詩歌的看不上寫的,寫的看不上寫散文的,寫散文的看不上寫其他的……而網絡文學,恰好是在鄙視鏈最低端。但實話實說,文學類型沒有高低之分,只要寫的好的作品,他就是好的文學作品。”

  陳揚是寫網文的。

  同樣。

  他在很多時候,都在做很多提高網絡文學影響力的事。

  雖說此前網絡文學在市場上贏得了大眾。

  其實很多人內心里面,仍并不是看得起網絡文學。

  陳揚知道。

  這需要時間。

  不過。

  既然陳揚在做網絡文學的研究,那他便要扭轉大家對于網絡文學錯誤的看法。

  此前陳揚講的載體,只是其中之一。

  接著。

  陳揚繼續開講。

  “剛才我問過一個問題,什么是網絡文學。有一位同學回答,在網上寫作的作品,他就是網絡文學。雖然這有一定的意義,可是,我們來看看當年容樹下的這一些作家。李尋歡,安妮寶貝,郭小四,韓韓……這里面除了今何在之外,絕大部分人,我們媒體都不會再稱他們是網絡作家……這是為什么?”

  這一說。

  眾人一愣。

  對啊。

  為什么。

  他們不是在網絡上寫成長的嗎?

  按理來說。

  他們是第一代網絡作家,還是網絡名家。

  他們應該是網絡作家啊。

  可他們現在的身份,卻并不是網絡作家。

  “陳揚老師,會不會有一些作家認為網絡作家拿不出手,不好意思稱自己為網絡作家。”

  有一位學子舉手回答。

  陳揚贊賞的說道:“沒錯,這是其中一個原因。”

  陳揚雖然是想提高網絡文學的地位。

  但他也不會隨便瞎扯。

  是什么就是什么。

  “在初期,網絡作家,網絡文學并不是那么的受歡迎,也不是很拿得出手。也就是現在稍稍好一些,甚至,哪怕就是現在,仍有很多人看不上。于是,有的一些知名作家不稱自己是網絡作家,這很正常。不過,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但并不是最為重要的原因。”

  “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其實拿現在我們的看法來說,這一些當年的網絡作家,他們寫的作品,未必稱得上是真正的網絡文學作品。”

  這話一出。

  更是讓眾人奇怪:“不對啊,他們寫的不就是網絡嗎,怎么不是網絡文學作品了?”

  不待大家反饋。

  陳揚直接就說道:“因為之前大家說的,在網上寫作的作品,就是網絡文學,這太寬泛了。比如說我們寫的日記,我將他發到了網上,他就變成了網絡文學?或者,我寫的傳統的散文,現代詩,甚至是古體詩,我將他發到了網上,他也是網絡文學?”

  “明顯上,這有一些不對。因為在我們眼里,好像不是啊。網絡文學,似乎是那些連載更新,有著各種類型的作品,像誅仙,飄渺之旅,大千世界,我來自億萬光年……這一些作品才對。”

  臺下掌聲傳來。

  逼又來了。

  “所以,真正要定義的話。我會說,網絡文學是那些在傳統網絡平臺發布,以連載更新,商業寫作為目的作品,這就是網絡文學。”

  陳揚提出了一個網絡文學新的定義。

  當然。

  這個定義也不是完全的準確,但基本上包括了99的網絡文學作品。

  “這個定義是我總結出來的,可能還不是特別準確,有待日后大家補充。但這個定義非常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呢?重要到,當你還不明白什么是網絡文學的時候,你可能都不知道怎么運營網站。”

  之所以不太準確。

  因為有一些作品不在陳揚定義里面。

  比如《明朝那些事兒》。

  這就是一部網絡。

  但這部作品即有傳統文學屬性,又有網絡文學屬性。

  可他又與正統的網絡不一樣。

  另外當時作者寫的時候也并不是以商業寫作為目的。

  他純心就是寫著玩,可沒想到就火了。

  但他確實是網絡。

  而真正要完全概括什么是網絡,他其實有些難。

  用廣義的說法,在網上寫的就是網絡。

  雖然有一定的道理。

  可他未免太寬泛,也不適合。

  用狹義來說,適合倒是適合,但有一些獨特的作品,就會在這個定義之外。

  陳揚只能用一個稍微能框住大部分網絡的定義。

  “還是拿容樹下來說。朱威廉雖然創建了容樹下,但他也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網絡文學。在他的想法里,他與很多大家的想法是一樣的。認為在網上寫作的作品,他就是網絡文學。于是,他就按著這樣走。可事實上,我們現在來看,安妮寶貝,李尋歡……他們寫的其實也不能叫網絡文學,他們應該還是傳統文學。或者說,他們寫的是有網絡屬性的傳統文學。可這種網絡屬性又不是特別濃,最終……當網絡文學發展到1.5時代的時候,容樹下并沒有跟上腳步,漸漸的衰退了下去。”

  衰退的過程很漫長,陳揚并不一一介紹。

  但其實也很明顯。

  容樹下連真正的網絡文學是什么都不知道。

  他又怎么能經營得好一家網絡文學網站呢?

  在他眼里,如果認為在網上寫作的作品就是網絡文學。

  那么。

  他又怎么會誕生出后世那么多開創流派,各種意想天開,各種類型的網絡呢?

  “陳揚老師,什么是網絡文學1.5時代。”

  一位同學站了起來,問道。

  陳揚點頭:“這個問題問得好,1.5時代。為什么是1.5,我不將他稱之為2.0時代。就在于這個時代有些混亂,他漸漸搞清楚了什么是網絡文學,但對于網絡文學仍然是認識不太夠。同時,他沒有建立起網絡文學的商業邏輯。”

  陳揚翻開PPT,繼續說道:“在榕樹下出現之后,也有其他一些網絡文學站點先后出現。比如黃金書屋,西陸論壇,天空網……等等。這一些網站初開始與容樹下一樣,也是接受一眾在網上寫作的作品,當初他們也認為,這就是網絡文學。”

  “可后來,他們慢慢發現。隨著網絡作品越來越多,一眾讀者開始傾向于那些異能,玄幻,魔法……一類的幻想作品。慢慢的,這一些網站從原來什么類型的作品都收,最終變成了一個又一個網絡幻想類作品基地。”

  “這個時候,這一些網站出現了西方魔法,架空歷史,都市異能……如風姿物語,天魔神壇,搜神記……等一系列經典作品,這一些作品完全與今何在,安妮寶貝,李尋歡……等一眾原本大家認為的網絡作家作品區別開來,走出了一條全新的網絡文學之路。”

  “也因為這個時代真正搞清楚了什么是網絡文學,什么是網絡文學作品。于是,網絡文學作品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并且先后出現了一系列經典的作品,同時各個盜版書店,也不斷的將這一些網絡作品印刷出來,這也加快了網絡文學的傳播。”

  講到這里。

  陳揚的第一節《網絡文學發展史》到此結束。

  當然后面還沒有講完。

  還得好幾節課。

  “載體,呵呵,不揚神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概念。”

  “果然是震旦高材生啊,我都沒想過網絡文學,但沒想到這里面有這么多的道理。”

  “不揚神也是厲害,從甲骨文說到竹簡,又從竹簡說到紙質,然后再說到網絡。這么一分析下來,我突然發現,我們網絡就是時代的選擇。”

  “沒錯,不揚神就是想給大家傳遞這樣的一個觀念。”

  一眾圈內聽課了的作者,不時點頭。

  別看這樣的觀點不怎么樣。

  一但你接受了這個觀念,那你整個世界觀都會發生改變。

  就像你覺得唐詩宋詞很牛逼一樣。

  可你現在寫出一首古體詩,人家還會覺得牛嗎?

  難道現代這么多作家,真寫不出牛的古體詩?

  不是寫不出來。

  而是唐詩宋詞已經不適應這個時代。

  當然不適應不是說這個時代不需要唐詩宋詞。

  是這個時代,沒有唐詩宋詞生存的土壤了。

  你寫出來的再牛逼的古體詩,大家都沒有這個感覺,也不會認可。

  “我怎么覺得,不揚神這一課,好像還隱藏著很深的武功秘笈。”

  “怎么說?”

  “不揚神不是說過載體嗎?”

  “對。他說載體的不一樣,所寫作品的表現形式就會不一樣。我覺得,未來能不能成神,就靠這句話了。”

  “我靠,你這一說,我好像也有些明白了。不揚神說的載體對于我們網絡這一塊也適合,只不過他分大的載體與小的載體。大的載體是網絡,可網絡也分各個平臺。比如起點是一個平臺,其他網站也是一個平臺。每個平臺就是一個小載體,每個小載體的風格都不一樣。”

  “對。所以我們寫作的話,就得按著每個載體的風格去寫。有可能你的在起點撲街了,但在其他那里就能大火。”

  “那你的意思是,我在起點連簽約都不了,說不定在其他網站能夠一書封神。”

  “咳咳……理論上來說,還是有可能的,要不試試。”

  “滾蛋……又來忽悠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