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941章破曉勇士的集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總之,情況就是這樣。”

  “兩位大人的命令很清楚:他們需要薩拉馬斯星區所有的力量。”

  “聽清楚了:是所有的力量!”

  “我想你們知道這個詞意味著什么:我也用不著跟你們解釋第二遍。”

  “同樣的,我也不希望看到有人會在這個問題上耍小心思:后果是很嚴重的。”

  在返回到薩拉馬斯星區后,丹提歐克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召集他麾下所有的獨立指揮官:他們必須在限定日期之前抵達戰爭鐵匠的會議室。

  沒有妥協,沒有例外,沒有任何可以用來討價還價的商討余地:要么立刻停止自己手頭上的工作,以最快速度返回,要么就摘掉自己的軍銜和肩章,等待戰爭鐵匠選一個更合適的人來接替你。

  這句話被白紙黑字的寫在了發送給每支破曉勇士部隊的信件上,所有接到這封緊急調令的獨立指揮官,第一反應幾乎都是皺起他們的眉頭,困惑不已。

  無論是已經跟隨了丹提歐克一百多年的奧林匹亞老兵,還是那些剛剛發跡不到二十年的軍團新星:他們從未見過他們的頂頭上司發的態度會如此粗暴,甚至不得不懷疑這封信件到底是不是出自戰爭鐵匠之手,亦或是某些敵人的詭計?

  但是在短暫的猶豫過后,散落在各地的指揮官們還是迅速的收拾起了行囊,終止他們手頭上的一切事物,挑選出了他們所能找到的最快的飛船,然后開始馬不停蹄的向戰爭鐵匠的駐地趕去。

  沒人敢于違抗丹提歐克的命令。

  也許在外人看來,這位薩拉瑪斯大公向來謹言慎行、和藹可親,簡直就是如火蜥蜴般的老好人代名詞:但唯有真正在戰爭鐵匠麾下服役的人才知道,這位可是無愧于他佩圖拉博之子的身份,在有關于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方面,丹提歐克簡直和他的基因之父一樣固執,甚至是死板。

  沒錯,他的確不會隨意懲處。

  但如果他在命令中寫明了懲罰:那么他就一定會將他們落到實處。

  即便要受罰的是他自己。

  正是敬畏于這一點,在戰爭鐵匠所設最后期限的三天之前,他的會議室里就已經坐滿了來自于各地的獨立指揮官。

  數量竟然多達上百人。

  就連丹提歐克都有些驚訝。

  但很快,他就釋然了:倒不如說,眼前的這副場景才是正常的情況。

  戰爭鐵匠坐在他的位置上,眼神飛快的掃過長桌兩側的上百副面孔。

  坐在前方的都是些他熟悉的人。

  參與過統一戰爭的功勛老兵,當年從奧林匹亞上一起走出來的老伙計,還是列兵時就曾并肩作戰過的戰斗兄弟,以及他的率領連隊抵達遠東邊疆后,從軍團那里被調遣來的最初幾批援軍。

  當然,還少不了那些他在薩拉馬斯挖掘出來的第一批好苗子:時過境遷,他們竟然也成為了能夠獨當一面的人物。

  而這些更老資格的成員,他們肩章上的職稱也更加的正式化,大多是連長,又或者是中隊長或百夫長這種次一級的頭銜,最差的也是一個高級軍士,在阿斯塔特軍團的組織結構中,擁有著單獨領軍的權力。

  他們全都是丹提歐克親自簽發了軍團行政命令,從大營中拆分出去的,目的是為鎮守各個重要的世界和要塞:戰爭鐵匠平日里能夠高效地控制,并且搜查到準確數字的也正是這一批正規人員。

  但很可惜的是,這些人加起來也不過占據了在場所有人的四分之一。

  而坐在更遠些的位置上,那四分之三讓丹提歐克感到茫然與陌生的臉:才是破曉勇士中的主要力量。

  他們幾乎無一例外是遠東人,只有極少數來自于鋼鐵勇士軍團的本家:一部分是佩圖拉博的最后幾批支援,而另一部分則是在不少破曉勇士回歸第四軍團后,以各種名義悄悄派回來的徒子徒孫。

  想要理清這些人肩膀上的頭銜和職稱就是難上加難了,因為他們的部隊幾乎不存在于任何官方的文件中:他們大多是被自己的頂頭上司,也就是那些連長、中隊長或者高級軍士們出于某些原因,臨時派遣出去卻又沒有及時召回的部隊。

  而作為這種臨時部隊的長官,他們的頭銜雖然也是五花八門的:有些偏正規的會給自己安一個資深軍士或者特遣小隊主官的稱號,還有些人選擇戰斗群領袖和低階執政官這種不倫不類的縫合品。

  至于那些最松散的:丹提歐克甚至見到了兄弟會首席代表和要塞司令的頭銜。

  他在心中暗暗記下,開完會后,第一個要整頓的就是這種亂象。

  戰爭期間容不得這種軍閥作風。

  順便,他還要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讓他的部隊竟然會這么散。

  當然,想明白這一點并不復雜。

  大多數的閑散部隊會被外派出去的原因基本上都挺統一的。

  有些部隊是被調去一片宙域進行征兵或者巡視治安的工作,一直沒有被召回后,干脆在當地落地生根,幾經人員的迭代后,成為了一支更獨立的勢力。

  還有些部隊,是在進行半官方半私人性質的外出探索與殖民時,就稀里糊涂的成為了遠東又一片新邊疆的守衛者。

  至于在戰斗時被臨時征召,戰斗結束后干脆沒有返回,被亞空間風暴刮偏了航線后因為某些緣故在當地暫時落腳,一落就是幾十年,又或者干脆是作為施工隊伍,在目的地修筑要塞群或者巨型建筑,修著修著就成為了當地的正規防御部隊:如此種種的案例哪怕說上三天三夜說不完。

  凸顯的就是鋼鐵勇士隨風而散,落地生根的優良傳統。

  想當年,正是這份優良傳統,以及基因原體佩圖拉博的大力推動,才讓鋼鐵勇士的大營滿銀河都是:直到今日,也沒人能夠理清奧林匹亞之主在他一百多年的大遠征時光中到底撒出去了多少大營。

  佩圖拉博也不太在意了。

  盡管幾乎每隔幾年,就會有新的駐外鋼鐵勇士被發現的消息傳來,但奧林匹亞方面也從未費心的去尋找過他們,同樣不會非常主動的召回這些人:僅僅是由破城者弗里克斯出面發出了一封官方命令,要求駐外的戰爭鐵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盡可能率領他們的部隊回歸奧林匹亞本土。

  并不是所有人都服從了這道命令。

  有不少戰爭鐵匠,他們對佩圖拉博的恨意明顯超過了對原體的忠誠,所以選擇了留在偏僻蠻荒的流放地,而當地的基因原體們大多選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過,那些身處于遠東的流放大營,則是多了一個悄悄前往遠東邊疆的選項。

  丹提歐克對這件事情很上心。

  通過奧林匹亞那里的破曉勇士,以及派遣自己的心腹回軍團匯報,丹提歐克也算是明白了第四軍團如今的處境:雖然他并不清楚自己的基因之父到底在做什么,但他知道這樣的發展不會有好結果的。

  而同時,他也知道,以他的地位,他是勸不動佩圖拉博的。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那肉眼可見的風暴歲月中,盡可能的保存下昔日鋼鐵勇士軍團的每一寸骨血。

  雖然出于骨子里的傲慢,大多數大營并不愿意投奔他們改換門庭的同僚,但更加現實主義的人也不是沒有:戰爭鐵匠最終也找來了幾千名身經百戰的老兵。

  這些人被他緊緊攥在了手里,也算得上是一支合格的救火部隊了。

  至少,他們的正規程度,要比在座的這些鍛造之子、堅城兄弟會、破碎之刃還有鐵血戰團之類的,要強的多。

  “考慮到原體們的要求,我接下來的命令也很簡單。”

  結束了心中的所思所想,戰爭鐵匠向著面前的部下們開口道。

  “在會議結束后,我需要你們依次登記各自部隊的住址和具體兵力,我還會給你們一張標注了集結點的地圖,你們要做的就是返回自己的駐地,集結所有的力量,向距離你們最近的集結點出發。”

  “我只允許你們每個人保留最多百分之十的留守部隊:其中只能有兩成是老兵。”

  “軍用物資也是同理。”

  “雖然莊森大人和破曉者那邊都承諾會為我們解決物資問題,我也不覺得他們會在這種小事上背信棄義,但意外這種事情我們誰都說不好,所以,每支部隊必須攜帶好足夠的物資才能出發。”

  “至于標準:你們就當做我們要進行一場為期十年的長期戰爭吧。”

  “除了必須的,能帶多少就帶多少。”

  “不要吝嗇或者擔心未來,如果接下來這場戰斗輸了,我們也沒資格擔心了。”

  丹提歐克的雙手交叉,他的每一句話都是以最嚴肅的態度說出的,盡管在座的不少人還是第一次正式遇到戰爭鐵匠,但他們也能聽出他話語的分量,從始至終,沒人敢出言反駁他的話語,所有人只是低下頭,安靜的接受著命令。

  這種沉默讓戰爭鐵匠很滿意。

  雖然丹提歐克也樂于見到他的戰斗兄弟們在建筑等方面盡情的施展才華,不過在有關于戰爭的領域,沉默,才是佩圖拉博之子們最寶貴的財富。

  他們可以在戰術上百花齊放。

  但在戰略上,他們必須服從命令。

  不過,無論在內心里究竟多么為了他們的血脈而驕傲,在表面上,戰爭鐵匠必須嚴肅警告所有人。

  哪怕是為了走流程。

  “在這里,我不得不警告你們。”

  “各位,我們已經分離許久,所以我并不是很了解你們所有人。”

  “我不知道在這漫長的和平時光,是否已經讓你們產生了懈怠,或者自私的心理。”

  “但聽我一言。”

  “我不管你們是怎么想的,我不管你們對于這場戰爭有何看法,我也不想知道你們篳路藍縷的經歷有多么艱辛。”

  “但在軍隊和物資的問題上。”

  “誰都別想跟我耍滑頭。”

  “如果你們中真的有人膽敢像那些凡人里面的低劣軍閥那樣,在這個全帝國都生死攸關的時刻,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藏匿可以上戰場的兵員和物資:那就別怪我親自帶人攻下你的基地,然后親手砍下你那顆玷污了軍團榮耀的腦袋。”

  戰爭鐵匠寬厚的手掌在辦公桌上拍的砰砰作響,所有人都謙卑的低下頭,在沉默中立下了自己的誓言。

  到這里,丹提歐克也不愿太嚴苛。

  “當然,這些只是必要的警告。”

  于是,他稍微笑了一下。

  “畢竟我們都知道:破曉者很清楚我們所有人手頭上的人力和物資。”

  此言一出,哪怕是那些坐得最遠的新人中也不由得發出了幾次笑聲。

  因為他們知道,戰爭鐵匠并沒有說謊。

  這其中涉及到一個很搞笑的事實。

  那就是,雖然看起來,破曉勇士的隊伍已經變得一團散沙,紛亂如麻:但他們實際上從未超出破曉者本身的掌握。

  因為丹提歐克的這些連隊,特遣軍和兄弟會們之所以能夠因野蠻生長,本身就是摩根之子們縱容的結果。

  原因也很簡單。

  對于本就兵力不足的破曉者來說,遠東的領土還是過于廣袤了,他們無論如何都是做不到面面俱到的,在這個時候,一支恰到好處的破曉勇士,往往能夠為摩根之子們解決幾個偏遠星系的麻煩。

  也正因如此,不少破曉勇士將短期任務稀里糊涂的做成了長期任務,本身就是破曉者們在背后操刀的結果。

  將他們滯留在那些偏遠地帶,以此節省出破曉者本身的兵力:而這些破曉勇士用不著背負任何的期待和壓力,他們的作用其實和那些凡人部隊沒什么區別,只是作為阿斯塔特戰士,有他們更好而已。

  丹提歐克正是明白這一點,所以從未試圖真正的清點過他麾下的人數:因為這本身就意味著將麾下所有部隊的指揮權,重新抓回到自己的手中。

  也許摩根的確不會在意,但戰爭鐵匠始終沒有忘記他客人的身份。

  比起阿里曼這種幾乎只差刷漆的,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摩根親兒子,丹提歐克終究還是有些放不開的。

  也正因如此,破曉勇士和破曉者一直保持著一些心照不宣的互相制約:就像丹提歐克麾下的兵力始終都不敢在明面上超過第二軍團的總兵力一樣,破曉者也始終在密切監視著這支強大的友軍。

  一個經典的笑話就是,雖然摩根對外宣稱的破曉勇士兵力,始終都是完全采用丹提歐克匯報的數字,但實際上,阿瓦隆之主是知道破曉勇士到底有多少人的:她甚至比丹提歐克本人更清楚。

  證據就是:當有幾次,戰爭鐵匠長期都沒有更改過軍團總人數的時候,他就得到了阿瓦隆之主的旁敲側擊。

  你的大營人數該多一些了。

  正是這種盡在掌握的從容,讓戰爭鐵匠對原體始終是敬大于親的。

  丹提歐克尚且不敢清點他麾下每支部隊的具體人數,但即便是漂流得最遠、規模最小的破曉勇士部隊,他們的每一次征兵也被嚴格監控在破曉者,或者破曉者的凡人督察們的目光中,然后被排列成冊,放在摩根本人的檔案館內。

  這也是莊森會如此輕易的相信丹提歐克匯報的總兵力的原因:因為在此之前,他就已經看過更詳細的匯報了,而且知道戰爭鐵匠的確沒有在這些問題上說謊。

  而就連破曉勇士們完全掌握了主動權的征兵都是如此的:那么由破曉者一方全權負責的物資補給,就更不用說了。

  作為純粹的軍事部隊,破曉勇士沒有與任何當地勢力私下簽訂盟約的權力,他們的確會保護駐地周圍的世界,但無論是星球總督還是鑄造世界,他們的回禮都需要經過阿瓦隆的統一調度分配。

  這也是兩支人數幾乎相同的軍團能夠長期彼此共存的重要原因:破曉勇士們的生命線被牢牢握在阿瓦隆的手中。

  沒有摩根點頭的話,雖然他破曉勇士不至于餓死或者渴死,但打仗的爆彈、火藥和技術兵器是再也別想補充了。

  但最有意思的一點:莫過于破曉者們對破曉勇士的補給方式。

  這也是丹提歐克口中。破曉者從不擔心破曉勇士虛報數字的原因。

  長久以來,任何細致研究過這兩支軍團相處模式的學者都會有個疑問:破曉勇士兵力的水分也大到了令任何一個稍微有點專業素養的軍官都難以忍受的地步,那么破曉者以后如何確保他們的物資補給呢?

  其實很簡單。

  每隔一段時間,破曉勇士都會找到他們駐扎地所歸屬的破曉者指揮部,然后遞交他們需要的物資數量。

  而無論這張紙上的數字是多少,又會有多么的夸張,破曉者們都會毫無保留的全額奉上:要多少,就給多少。

  反正,這點物資消耗對于阿瓦隆總體的產能來說,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而即便有破曉勇士會多報,他們也不敢報出太過離譜的數字。

  更不用說在前輩們的諄諄教誨下,各支破曉勇士雖然流落八方,但他們勤儉持家的好習慣卻從未被丟失過,除了那些必備的戰爭用消耗物之外,破曉勇士的一切都可以通過自力更生來得到。

  他們甚至擅長挖通水井,來不靠任何外力的解決飲水問題。

  所以,在摩根的寵溺下,早已習慣了大手大腳的破曉者們,反而會覺得破曉勇士的要求有些寒酸,在很多時候,破曉者甚至會主動補貼一些物資進去:這讓大多數的破曉勇士都很是有些物資方面的盈余。

  不過這一筆筆物資,也會被破曉者們精確的記錄在案:以備不時之需。

  丹提克所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摩根大人很清楚我們能夠動員出多少力量,而她將所有的數據,都如實轉交給了莊森大人。”

  “如果說摩根大人還算心慈手軟,愿意在很多方面對我們網開一面的話。”

  “那么莊森大人就是另一個極端了:在有關于戰爭的問題上,哪怕是我,也絕對不敢碰他的胡須。”

  “我想你們也都聽說過他的名聲。”

  “所以,別惹他生氣。”

  “我們必須全力動員起來。”

  “等一下,丹提歐克。”

  在座的眾人中,只有一個人敢在這個時候打斷戰爭鐵匠的發言。

  因為他們的等級是相同的。

  說出這句話的人,是凱爾–瓦倫。

  也是一名戰爭鐵匠。

  丹提歐克是第十四大營的戰爭鐵匠。而瓦倫則是第七十七大營的戰爭鐵匠,在那場給整個第四軍團造成嚴重損失的赫魯德人殲滅戰后,心懷異念的瓦倫便接受了丹提歐克的邀請,來到遠東邊疆,并且長久的駐扎了下來。

  他手中的部隊也是丹提歐克麾下編制最完善,狀態最好的部隊。

  所以他必須尊重瓦倫的聲音。

  “我有個問題,老伙計。”

  瓦倫用僅剩的一只眼睛看向了正襟危坐的戰爭鐵匠。

  “那些已經退休的老家伙:我們要不要讓他們重返預備役?”

  “當然。”

  丹提歐克毫不猶豫地答道。

  “我跟莊森閣下說過,我們能比預期中能多拉出幾千到一萬名老兵。”

  “如果不算上他們,又怎么夠?”

  “那可有點難辦了。”

  瓦倫聳了聳肩膀。

  “自從你簽署了他們的陣亡通知單后,這些老伙計早就大隱于市了,有些人已經離開快一百年的時間了。”

  “沒人知道他們現在在哪兒。”

  “一群三米多高的家伙,你告訴我你找不到他們現在在哪兒?”

  “能確定的的確不多,大人。”

  丹提歐克的副官同意了這個觀點。

  “其中最大的一支是由一位技術軍士所帶領的大約三百名退役老兵,他們在一個文明世界上搭建了屬于自己的城市,并收留在數次遠征過程中找到的孤兒:其中不少人都抱怨自己的肉體早已退化,不再能適應大遠征級別的戰場了。”

  “我不是來聽他們抱怨的。”

  丹提歐克嘟囔了一句。

  但很快,他猶豫了。

  “算了,記得提醒我:我在出發前親自去找他們談話。”

  “三百名老兵,值得爭取一下。”

  “至于在座的各位。”

  戰爭鐵匠緩緩站起身來。

  “我想我剛才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如果沒有疑問的話,就散會吧。”

  “回去集結你們的部隊,我們要一起前往遠東邊境的西部前線。”

  “而且,我要提前告訴你們。”

  “我們會部署在阿瓦隆的正西和西南方。”

  “這意味著,我們有可能面對兩支存在不穩定情況的入侵軍隊。”

  “一支是圣血天使。”

  “而另一支……”

  說到這,戰爭鐵匠猶豫了。

  “是鋼鐵勇士。”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