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十六章 冰淵之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茫茫的渾暗里,只有遲鈍的摩擦和碰撞聲傳來,低沉地好似巨人吹動鯨骨制成的長笛。這是浮冰在海中隨波逐流的動靜,那些最巨大的冰山甚至可以撞沉軍艦。

  沒有想象中白茫茫的凈土,世界陷入了一種寂靜的暗藍色,就像被氛圍燈打出的環境。

  北極迎來了極長的夜晚,它會持續數個月,直到下一個回歸年。這就是被稱為“極夜”的自然現象。

  一只圓臉海豹歪著腦袋,渾圓的黑眼珠子望著不遠處的陌生野獸,發現對方沖自己點點頭后,它順著浮冰一下子滑進了海里,扭動屁股,撲通一聲消失不見。

  “就是這?”

  宋識略微踩了踩,腳底下傳來一種讓人安心的踏實感,如果不考慮他正站在一塊浮冰上,周圍起碼數百公里不見人類活動痕跡的話。

  北極不是死地,至少對義體人來說不是,花樣繁多的義體和設備,甚至能讓人在這里生活得如同置身溫室花園,舒適熏陶——可身家夠玩得起這一套的人,顯然不會對住在北極感興趣。

  對于那些落魄的游蕩者,北極對他們甚至比對自然人更加惡劣。他必須置備額外的發熱設備,渾身植入體的功耗也要增加,這樣才能對抗低溫帶來的種種影響。

  燃料、食物、抗低溫模組每一樣都是要慎之又慎考慮的事。

  但總能想辦法克服的。

  伴隨第二次七土戰爭烈度的逐步加劇,如今各個大大小小的游蕩者社區都在漸漸興起一種對南北極的向往。不乏有人打出諸如“再一次南征北伐”的口號。

  其它都可以想辦法,但對于人,他們是真的沒招了,克服不了。

  “對,就是這。有一支智械社群常年在南北極活動,還養成了定期遷徙的社群文化.抱歉說遠了。它們在進行一次地質勘探時,發現了海底有金屬反應,從而找到了它。”

  青金石飄在旁邊:“它與環境產生了特殊的聯動,一種非自然的有機反應。如果強行取的話,可能會造成大范圍破壞,所以找你過來。”

  “另外碳14測過了,初步判斷它的誕生時間距今超過四千五百年。”

  “四千五百年嗎.”宋識算了算,沉吟道:“第五環應該已經有了吧。”

  “你這是典型的靈能史觀。”青金石沒忍住,插了一句:“從靈能的視角去研究歷史。”

  “習慣了,習慣了。”

  宋識不以為意。

  “行了,讓我來瞧瞧這玩意——”

  他站到浮冰邊緣,然后往前一倒。

  嘩啦。

  摻雜著碎冰的海水,猛地拍打了過來,簡直像是凍了一年的機械鐵狗露出獠牙,對著全身上下胡亂啃咬。

  宋識搓了下食指。

  一團盈盈火光倏然冒出,包裹住他,隔絕了海水,也順勢照亮了前路。

  “我聽說戰略核潛艇不是就喜歡往這種地方鉆嗎?這趟你覺得我們會不會剛好撞上?”

  來之前青金石專門增添了一套深海潛航模組,現在看上去比平時要胖一圈,聞言它沉默一秒,答道:“正常來說,幾率很低,假如真的遇見了”

  “你不要出手,讓我來。”它強調道。

  宋識不由笑了:“我心里有數,我控制力還沒差到那種程度。”

  “這跟控制力,我認為沒有強關聯。”青金石卻是搖頭:“宋識,你要是‘冰’、‘水’要素的大源,自然在這里可以隨心所欲,但你走的是最純粹的‘火’,這是不行的。”

  “你要是在北極全力出手,后果不堪設想,冰川融化——即便島系的冰蓋只融化三分之一,泰拉的海平面都要上升數米,你能明白這個概念嗎?”

  “我會爭取避免這樣的事發生。”宋識點點頭。

  話語間,兩人一直在往下沉。

  有一點要坦白,無論前世還是今生,宋識都沒有來過北極,只在擬感場景中走馬觀花過幾次。

  自己當然可以和青金石一塊,功率拉高,狂飆俯沖至目的地,但難得一遇的體驗,這么做未免有些浪費了。

  姑且還算干凈,沒有像其它地方的海域一樣被重度破壞。

  一萬米了.宋識心道,景色稍微有點看厭煩了。

  悄無聲息間,一團模糊的黑影緩緩游曳了過來,哪怕以海底的黑暗環境,它也顯得過于大了。保守估計超過百米的龐然大物,數對墨色的復眼盯著遠處的火光,它在海中過于醒目。

  宋識瞥去一眼。

  下一秒,周遭黑暗轟然一散。驚鴻一瞥中,猙獰怪形的水母,翻騰狂舞的軍艦烏賊,彩色斑斕、尖牙利嘴的梭魚集群,還有一頭頭奇形怪狀的海巨怪,如同受了畢生最可怖的驚嚇,一哄而散,頭也不回逃入了黑暗中。

  食物鏈的生物本能告訴它,再有一秒就要死在這里。

  不知過了多久,下潛之勢突然一頓。

  峭壁冰谷到了。

  宋識也不駐足,徑直往內鉆。整個人仿佛被無形的熱刀籠罩住,沿途所過,不見什么動靜,那些交錯參差的冰牙一一截開,斷口光滑平整。

  “靈能。”宋識細細感受著:“這種感覺.”

  ——大源?

  忽然間,前方亮了起來。

  那是個臨時搭建起的小營地,吊燈、設備、甚至發電機和線路,無一缺失,平平無奇,只要忽略它位于海下一萬七千米的話。

  “.哈。宋識露出笑意:“難怪你們沒有直接動手取。”

  漆黑的立方體,比人高一大截,約莫三米出頭。它深埋于冰層深處,依稀可見模糊輪廓。

  只要拿上工具,掘開冰層,就能取出它,觸手可得。

  ——可不是這樣的。

  宋識已然看出了端倪。

  這座漆黑立方體,它并不是落入水中、凍于冰中的“外物”,而是作為冰層的一部分存在——它們是渾然一塊的整體!

  露出海面的冰山,比起海面下的部分不過是區區一角,山脈的隆起與深部莫霍面的下凹呈對稱狀,亦有“山根”的說法。

  這座漆黑立方體,正是被人耗費極大心思,與周遭環境連攜形成了整體。若是分割切取,勢必會引發地質結構連鎖崩潰,來時的整個峭壁冰谷都要一塊崩塌。

  “拿‘天人合一’用來搞這種操作,還真是少見啊。”

  宋識流出欣喜,口吻贊賞:“也算蠻有巧思了。”

  ——他伸出了手。

  自海淵底部,赤金色的火焰,燃燒了起來。

  一角的冰川,被順遂地切割,生不起半點反抗。耗費心力制成的結構,輕而易舉地迎來了破壞。

  “——搞定。”

  宋識打了個響指。

  “到你們了,把這玩意撈上去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