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365章 兩朝得道兩甲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石頭道童聽到師父的呼吸愈發輕緩,知道師父這是快睡著了。

  師父雖然內功高深,但四肢俱殘,精力不濟,比常人更為嗜睡。

  但他覺又很輕,似乎夢中也在警覺,容易驚醒。

  “我要輕些。”

  石頭道童只在心里想,并不開口,把自己呼吸也放得更長,腳步更穩。

  這上山的路,荒草叢生,土面坎坷,還有幾多碎石隱在其中,一不小心就會扭了腳。

  道童定心凝神,目視前方,卻是越走越輕,遇到石塊的時候,仿佛只是前腳掌在石頭棱角上一按,整個人就邁了過去。

  踩倒的荒草,在他走過去之后,過一會兒,又逐漸豎了起來。

  以他背著一個人的體重,本來不只會踩斷這些草,更會把草葉碾碎在土石里。

  如今居然只是把草踩彎,而不斷筋絡。

  “小道長神清骨靈,氣壯意足,好用功啊。”

  石頭道童聽到旁邊有人搭話,扭頭一看,只見一個年輕男子追了上來。

  這人英眉朗目,裝束有些古怪,氣質卻很清爽。

  道童更注意到,這人腳踩草葉之時,草葉只是在尖梢處微微一彎,全程腳未沾地,輕功真是了得。

  老道士醒轉過來,也看到這一幕,面色微緊。

  “少俠過獎了,你才真是身懷絕藝。”

  老道帶笑開口,“請恕貧道身有殘疾,不能行禮,我這笨徒弟功夫粗淺,又不善言辭,失禮了。”

  “我沒過獎,是真心的。”

  楚天舒笑道,“小道長的步伐吐納,平和柔長之至,有一種最正宗不過的道家韻味。”

  “功夫品級,可能只是基礎,但能練出這種韻味來,讓人心喜。”

  “我是山中方士,隱修已久,剛一出來就遇到兩位同道,忍不住過來,想交個朋友。”

  老道士眼珠微動,著實想不起楚天舒身上這套衣服的料子、裁衣的手段,到底是當今天下哪一家的風格。

  但肯定不是仇家的作風。

  “原來是位道友。”

  老道士笑言,“貧道陸元德,這是小徒石中火,大名石頭,并非名門出身,還未請教道友名號?”

  楚天舒正色,拱手道:“在下楚天舒,是鬼門一脈的醫者,見過前輩。”

  “不敢當,達者方能為先,教授學識,方有前后輩之分。”

  陸元德手足不能動,只能略微搖頭,謙虛推辭,“貧道一介老朽,不敢稱前輩,蒙君不棄,稱一聲道友便好。”

  楚天舒不好意思的笑了下。

  “晚輩確實要向前輩求教。”

  “在下門中先人,曾經在外懸壺濟世,可隱居幾代以來,僅我修成秘籍全篇,讓我下山歷練,揚名積德。”

  “然而山村中人,不知天下大勢,出山之后,一片茫然,想請前輩賜教。”

  陸元德想了想,試探著問道:“道友門中潛隱之前,應知有光武中興之事,聽聞明章二帝美譽?”

  楚天舒點頭。

  陸元德道:“亦知魏晉?”

  楚天舒察顏觀色,看出老道說魏晉時,眼神似乎頗有感觸,也許是離現在不遠的。

  “曹魏么,倒聽說過,晉,所知不深。”

  陸元德笑道:“晉時距今不遠,那就從晉時起,簡略一說吧。”

  司馬家篡奪曹魏,建立晉王朝,不久卻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衣冠南渡,復立東晉王朝。

  當時有祖逖將軍,軍紀嚴明,勸督農桑,深得百姓愛戴,領兵勢如破竹,屢戰屢勝,立志北伐,卻被自家朝廷牽制,郁郁而終。

  他為天下后輩,留下“聞雞起舞”的典故,可惜當年,擊楫中流,一往無前的豪情,終究成了空夢。

  東晉后來內亂頻頻,外敵強盛,飽經風雨。

  直到劉裕聲名鵲起。

  此人領兵,滅桓楚、盧循、司馬休之等割據大敵,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

  又對外,消滅南燕、后秦等國,大破北魏鐵騎,收復淮北、關中等大片土地,光復洛陽、長安兩都。

  憑借著巨大的軍功,劉裕得以總攬東晉軍政大權,官拜相國、揚州牧,封宋王。

  終于最后,代晉自立。

  劉裕雖有英主之象,但稱帝兩年,就已病逝。

  南朝劉氏,傳國四十年,大臣戴法興,權勢鼎盛,總參朝務。

  乃至于,民間有謠傳稱,“法興為真天子,帝乃贗天子”!

  截止到這里,南北朝歷史跟楚天舒在老家所知的,大體相似。

  不過在老家那邊的歷史上,這個戴法興,很快就被新皇帝斗倒,把他流放賜死后,還派人劫殺他的棺材,把尸體焚燒,才能放心。

  而在這個世界。

  皇帝夜宴群臣,在宮中設局,讓人圍殺戴法興時,戴法興于生死關頭,對月長嘯,一舉得道。

  紅塵世間,無論習武修道,學佛念咒,凡運用自身之力者,皆屬凡俗。

  而“得道”之人,明見乾坤道理,能借天地巨力。

  這世上,已經有兩三千年,沒有出現過得道者,只留下了遙遠難辨的傳說。

  戴法興踏入得道境界,超出所有人預料,一舉鎮壓了體內御酒毒性,當場打殺所有刺客。

  皇帝拜戴法興為亞父,將朝中不服戴氏之朝臣,悉數打殺、貶謫。

  戴氏好似徹底把控了南朝大權。

  然而,這時風頭一時無二的戴法興,在二十四年之后,就被心腹背叛身亡。

  蕭、侯、陳三大世家,扶持幼帝,把控南方。

  這時,世人才驚覺,絕跡兩三千年的得道者,如今放眼天下,居然已經不止一掌之數。

  南朝、北朝、世家、軍中、教門、巨寇、游俠、海民……

  那些自認得道,超凡脫俗的強者,終究還在世俗間行走。

  因為他們的存在,有些紛爭,更加劇烈,急暴,驚世駭俗,有些紛爭卻被強行壓下,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彌平,消解。

  現在,南方大地,共尊劉家皇帝,皇室旨意卻難出皇城。

  北方山水,齊拜元氏帝主,帝詔文書卻要請國師允準。

  以戴法興“得道”那年為起始,數到今年,南北兩朝隔黃河對峙,已有一百二十余年。

  一百多年的歲月里,雙方地盤沒有大的變化,邊境線也沒怎么挪動過。

  于是在邊境上,就催生出一些既隱有動蕩,又格外繁榮的無主之地。

  登萊山集,就是其中之一。

  也是其中最著名、最繁華、最魚龍混雜的一塊地方。

  陸元德師徒,就是想去登萊山集討生活。

  “登萊山集?”

  楚天舒念了一遍,輕聲說道,“這名字有點怪怪的。”

  “那你也可以叫另一個名字,人間蓬萊。”

  陸元德側頭看向遠山,口中講起這人間蓬萊的淵源。

  “此處瀕臨渤海、黃海,在先秦之時,屬于齊國。”

  “漢武帝來此登山筑臺,眺望海上蓬萊仙山,東漢以來,許多船隊從這里出海,販賣絲綢瓷器,運回海外物產。”

  “南北兩朝并立之后,幾次都想要獨占這塊地盤,始終不能成功,而邊境上的百姓為了維持生計,多有私下往來。”

  他說到這里的時候,露出笑容。

  似乎能想象到那幅場景,兩朝王公道貌岸然,袖手于高處,相互敵視。

  邊境的小老百姓,卻偷偷摸摸,以物易物,結伴打獵,甚至有一些約定成俗的小市集,敢把半大孩子都帶去逛。

  “大好的出海口如此空置,也著實可惜,就有一些背后有靠山的船隊,繼續做起了海上生意,將這里重新整治的繁華起來。”

  “從一片戰火肆虐后的荒蕪廢墟,逐漸吸引人口,竟形成橫亙數百里,寬亦有數十里的遼闊繁榮所在。”

  “那時就有些錦繡文章,稱這里為人間仙境,人間蓬萊,大贊無為而治,民自富足,兩朝皆不來侵犯,為政者仁心仁德,大有上古之風。”

  楚天舒聽到這里,不禁笑了一下。

  陸元德看他一眼,也笑了。

  “道友雖說年輕,又是久居深山之人,看來卻是個智慧練達,識得世情的。”

  楚天舒心中一動。

  沒想到只是笑一下,就被對面看出來是個有閱歷的。

  自己天天觀察別人微表情,別人當然也會觀察自己啊。

  他心里這么想,臉上笑容卻更放松了,隨意的解釋。

  “我不知當今天下情形,但也讀過許多史書,能以史書推想而已。”

  陸元德頷首,悠悠說道:“這里能夠不受大軍侵害,哪里是因為什么仁心無為,上古之風?”

  “恰恰相反,就是因為插手這里的人太多了,才不會有大軍過來洗劫。”

  石頭道童一路上只顧著走路,這時不禁開口,言簡意賅說道:“我不懂。”

  “這其中原因錯綜復雜。”

  陸元德稍作沉吟。

  “用一種最簡單的說法,最初那些年,大著膽子出海的商隊,回來之后,不可能在荒蕪之地販賣貨物,總還是要把貨運回南北兩朝繁華之地。”

  “可是,這樣一來,他們就得在邊境交稅,收的稅一年比一年高。”

  “當兵的先盤剝一道,各地守城的再盤剝下去,最后兩朝王公大臣,教門高手,只能吃些殘羹冷炙。”

  石頭道童點點頭。

  他書讀的不多,但也知道,貴人們不可能愿意吃剩飯。

  “而等這里繁榮之后,船隊貨物直接在這里,與各地買主對接,所得的真金白銀,珠玉奇寶,當場上供一部分,分量體積,都要比貨物本身小的多。”

  陸元德繼續說,“那些大教高手,王公門閥,只需要派少許親信,幾輛馬車就可以運回老家,守城的也不敢嚴查。”

  “這種車隊也更靈活,遇到劫掠之類的事,隨行高手們容易將之看顧周全,護寶而走。”

  如此一來,繞開關稅,各地守城軍隊能吃到嘴里的,自然是越來越少,朝廷國庫也日益空虛。

  但教派門閥的私庫,卻是越發肥碩,養練人馬,拉攏造勢都更順。

  而且,既然是一個熱鬧至極的無主之地,很多不好公之于眾的交易,也能在這里進行。

  “因此,敢洗劫這里,相當于窺伺數百個勢力的錢袋子,與全天下高門為敵,誰敢行此大不韙?”

  陸元德講到此處,仿佛有些意興闌珊。

  “可這些勢力之間的紛爭,又何曾真正止休?他們的手插進這里,紛爭也會體現在此。”

  “遠方文士看這里,是人間仙境,但生活在當地的百姓,是不會被繁榮表象騙過去的。”

  “他們最清楚這里是個什么地方……”

  人間蓬萊?

  這里只是個,人人想攀登,人人望蓬萊,人人欲占山的大市集而已!

  “人間,仙境。”

  楚天舒并沒有像老道士一樣,露出些遺憾神色,反而興致昂揚的笑了起來。

  “人間仙境可是四個字,也別忽略了前兩個字。”

  “這里聽起來,雖然還不夠仙境,但卻很有當今的人間味兒。”

  “我正是喜歡到這樣的地方,去看一看,去闖一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