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273章 歸國的僑民,再用道醫十二把半連環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廖主任站在臨時搭設的簡單講臺中央,面向略顯局促不安的僑胞們,表情凝重而充滿關切。

  他頭上是“熱烈歡迎越南歸僑同胞”的紅色橫幅。

  臺下兩邊,電視臺的攝影機鏡頭記錄著這一刻。

  廖主任作為中僑辦的領導,剛講完了一個僑商的故事,方言他們進入后被安排到了一桌坐下。

  這里都是剛才和他們一起握手的政府官員。

“同志們,同胞們!”廖主任語氣嚴肅深沉  “今天,在這八月的首都,民族飯店的燈火是溫暖的!我和所有在場的同志,代表祖國和人民,向遠道歸來的同胞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親切的問候!同志們,回家了!”

  他目光掃視著僑胞們疲憊的臉龐和緊攥的行囊,語氣充滿痛惜。

  “你們的艱辛與苦難,黨和政府知道了!全國人民都知道了!看看同志們手中緊緊拿著的這個布包,這可能是你們背井離鄉、倉皇撤離時,拼盡性命才保住的一點辛勞所得,幾件賴以換洗的衣裳!看看同志們臉上難以掩飾的疲憊和心有余悸的神情,這是背井離鄉的痛苦,更是在那邊遭受迫害、欺凌、甚至聽聞有的同胞在街頭被公然搶劫后留下的驚懼和創傷!”

  照相機咔嚓咔嚓的快門聲響起,記錄著現在的場景。

  一些相機還對著臺下的眾人拍照。

  方言表情嚴肅,盯著臺上的廖主任講話。

  這會兒可不能嘻嘻哈哈的。

  此刻臺上的廖主任提高聲調,充滿義憤:

  “同志們,你們在那邊,本都是勤勤懇懇、誠實經營的商人!你們靠自己的勞動積累財富,光明正大!”

  “但,他們當局背信棄義,推行錯誤政策,無理剝奪你們安身立命的根基!強行沒收你們的商店、廠房、苦心經營數代人的家產!更有甚者,公然搶奪你們的財物,威脅你們的人身安全,迫使你們在一夜之間,從一個守法經營的僑商,變成了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的“棄民”!這種遭遇,是令人發指的!是令人痛心的!你們的委屈和遭受的不公正對待,祖國和人民感同身受!”

  “但是,同志們!同胞們!現在,你們踏上了祖國的土地!祖國,是海外游子最堅強的后盾,是所有中華兒女共同的母親!”

  “祖國的懷抱,永遠向被迫害、受委屈的兒女敞開!今天民族飯店這溫暖的燈火,就是我們為歸家游子點亮的燈塔!”

  “我們關心著每一位歸國同胞的困難!我們已經部署了一系列安置措施:盡力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幫助尋找合適的住所!盡快安排力所能及的勞動崗位和生產自救!組織必要的技術培訓!我們有決心,也有能力,幫助你們克服眼前的困難,盡快安頓下來,在這個曾經養育你們或者養育你們祖輩的土地上,重新建設一個安穩的家,重新挺直腰桿做堂堂正正的華夏人!找回失去的尊嚴!”

  聽到這里臺下爆發出了響亮的掌聲,有些人甚至直接激動的哭了起來。

  接著廖主任對著鏡頭說道:

  “同時,我們各單位各部門,要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協作精神!理解歸僑同胞們所經歷的創傷和茫然,伸出援手,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在祖國的大家庭里盡快扎根下來,為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共同出力!”

  “同志們,過去的陰影就讓它留在邊境線的那一邊吧!未來,在祖國的天空下,它必然是光明而溫暖的!從今天起,你們不再是漂泊的棄民,你們是——光榮回歸祖國的親人!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歡迎大家回家!祖國感謝大家的歸來!”

  廖主任的話音落下,臺下的掌聲如潮水般經久不息,不少歸僑一邊鼓掌,一邊抹著眼淚,壓抑許久的委屈與不安,在這溫暖的話語中終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電視臺的攝影師連忙將鏡頭對準這些真情流露的歸僑,記錄下這感人的一幕。幾位記者也快步走上前,對著歸僑們進行采訪。

  廖主任走下講臺后,立刻被一群歸僑圍住。

  好不容易才走出來,結果馬上又被另外一波人圍住,剛才那一番話聽在國內人的耳朵里沒有什么感覺,但是聽到剛從那邊跑回來的歸僑耳朵里,那簡直太有感染力了。

  現在大家看到廖主任就像是抓到二樓救命稻草,有很多的問題都想找到他核實,廖主任一時間居然有些無法脫身了。

  不過這倒是個非常好的新聞題材。

  攝影師這會兒正在瘋狂拍照,方言也認為這是個非常好的宣傳畫面。

  要知道這些僑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他們都還算是有能力或者是運氣好的,更多人還沒有他們這個待遇呢,倒霉一些的人,現在家產已經被搶了,根本沒有辦法離開。

  現在需要的就是廖主任這樣的宣傳。

  等廖主任應付了好幾分鐘,這才從人群里走了出來,他連忙招呼趕緊上菜,讓眾人一邊吃一邊說,聽到了安排后,飯店的服務員開始上菜。

  這些人雖然以前日子過的應該還不錯,但是現在遭了難已經好久都沒好好的吃一頓了,這會兒飯菜上桌后,一個個都忍不住轉移了注意力。

  今天招待的菜不像是之前在燕京飯店那邊,這邊的飲食顯得要更加的樸實一些,主打的就是一個油水足,并且還量大。

  而且大概是為了照顧他們的飲食習慣,看起來還有點越南飲食的影子在里面。

  反正方言就看到好些之前看不到的調料。

  檸檬,香茅,這類東西方言是很少見到用的。

  東南亞的風味兒撲面而來。

  “來吧,咱們也吃!”崔靜怡對著在坐眾人招呼,今天這些干部都是過來等著廖主任安排工作的,現在老廖同志還脫不開身,大家這會兒也餓了,這一桌子的人,除了方言一個小伙兒,其他都是六十多歲老干部了。

  遭不住餓,聽到崔靜怡的話,大家也都沒客氣,當即答應下來,拿著筷子動起手來。

  另外還有一個桌的干部,看到方言他們這邊吃了起來,當即也不客氣了,早就餓的腿肚子轉筋了。

  吃上了好幾口,看到廖主任還在其他桌和在場的歸僑講話,這邊也沒有人注意到,大家也就開始互相聊起天來。

  “今天咱們當了半天的透明人了,也不知道接下來領導會怎么安排?”

  “看這個情形下去,接下來咱們怕是有得等咯。”

  “對了,你們是什么部門的?”

  “我們是勞動就業部門的!”

  “我們是民政救濟系統的。”

  “我是工商部門的。”

  “我是公安戶籍這塊兒的。”

  “我是僑務系統的。”

  大家七嘴八舌的招呼著,然后有人對著方言問道:

  “小伙子你呢?”

  僑務系統的那位說道:

  “他你都不認識?”

  “方言吶!我們廖主任的王牌!”

  方言聽到這位的介紹,趕忙擺擺手:

  “不敢當!不敢當!”

  這時候在場的老干部這才反應過來:

  “哦哦,方言!嗨呀,我就說著臉看著熟悉,還在回憶是什么地方見過呢!原來是在報紙上見過,今天可算是見到真人了。”

  然后就有人附和:

  “哈哈,那我想起來了,這年輕人是真厲害!聽說就沒有他治不好的病?”

  “我也聽說了這回事!”

  “對,聽說外國人都在報紙上說他,影響到了西醫的地位還是什么來著?”

  方言趕忙拱了拱手說道:

  “您幾位夸獎了,我今天也是跟著領導來的……這位是我們協和的領導,崔靜怡院長!”說著他就把一旁正在干飯的崔靜怡拉了出來。

  崔靜怡這個老太太聽到方言叫她,這才放下筷子,對著其他人打招呼:

  “方言同志不光是廖主任的王牌,也是我們醫院的王牌,到現在都還保持著百分百的治愈率,目前可以說還暫時沒有疾病難住他的。”

  老太太也開始對著方言一頓夸獎,方言還是第一次跟著崔靜怡來這種場合,之前一直都是和老院長來的,她現在就像是個推崇自己孫子的老太太似的,一個勁對著其他人猛夸。

  生怕其他人不知道方言的厲害似的。

  方言也是服了,對著老太太說道:

  “崔院長您就甭夸我了,哪有咱們自己人夸自己的。”

  崔靜怡說道:

  “嗐,這種場合不多見,能夠讓大家對你加深印象的機會可要好好把握。”

  方言聽到老太太的理論,想起這位是搞宣傳出身的。

  果然想法和老院長他們不一樣。

  其他人聽到方言和崔靜怡的對話,笑著對著她們說道:

  “方言可不用宣傳了,只要說他的名字就沒有人不知道的,今年高考結果出來的時候,大家都還拿著他出來說事兒了呢,說今年的高考狀元沒有去年的厲害,距離滿分還差的遠。”

  “就是方言除了是廖主任手里的王牌醫生,還是去年的高考狀元,五科全滿分,這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有他這么厲害的人出現。”

  就在大家一邊吃一邊聊方言八卦的時候,方言對著眾人提醒道:

  “廖主任過來了!”

  聽到方言的話,眾人立馬回頭看向一側,果然見到廖主任這會兒已經走過來了。

  一時間居然沒有人說話,只有方言看到后對著廖主任招手:

  “主任,快過來,這里還有位置!”

  其他人看到方言這個舉動,一時間都有些震驚,不是……你這么隨便嗎?

  結果廖主任聽到方言的喊聲后,果然走了過來,當真找到他們桌的空位坐了下來。

  在場眾人:“……”

  要說廖主任肯定是有其他的位置準備的,但是他就直接這么坐了下來。

  然后端起碗筷,先夾了幾筷子菜,吃了兩口后才說道:

  “先對付兩口,待會兒還有任務。”

  “什么任務?”方言問道。

  廖主任放下筷子,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口熱水,聲音帶著幾分疲憊卻依舊沉穩:“吃完飯,我還得開個短會,把歸僑安置的具體分工再細化一下。剛才跟幾位老僑胞聊,發現情況比預想的更復雜,有十幾戶人家在越南失散了,還有不少人帶著老人孩子,身體底子弱,醫療和住宿得優先保障。”

  他目光掃過桌上的干部們,語氣嚴肅起來:

  “民政系統的同志,今晚必須把所有歸僑的家庭信息統計清楚,按人口、年齡、健康狀況分類造冊,明天一早把臨時住所的分配方案報給我。重點照顧帶嬰幼兒和重病老人的家庭,盡量安排向陽、寬敞的房間。”

  民政系統的老同志立刻放下筷子,拿出小本子記了下來:

  “廖主任您放心,我們吃完飯就組織人手連夜統計,保證不遺漏一戶。”

  “勞動就業和工商部門的同志,”廖主任轉向另一邊,“明天上午先在飯店大廳設個咨詢點,把咱們能提供的崗位清單整理出來,工廠技工、商鋪店員、手工業作坊學徒都要有,尤其是會修理、縫紉、烹飪這些手藝的歸僑,要優先對接崗位。另外,有想開小商鋪的僑商,工商登記簡化流程,特事特辦。”

  “明白!我們今晚就和各個單位對接,把崗位清單匯總好!”勞動就業部門的干部連忙應下。

  廖主任又看向公安戶籍的同志:

  “戶籍登記要跟上,歸僑們手里的證明材料參差不齊,有的丟了護照,有的只剩身份證復印件,你們要靈活處理,先登記臨時戶籍,后續再補全手續,不能讓他們因為沒戶口耽誤就醫、就業。”

  公安系統的同志點頭應道:“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臨時登記表格,吃完飯就去醫療點和住宿區蹲點登記,保證隨到隨辦。”

  廖主任說道:

  “那邊不干人事,有些有產業并且產業比較大的,必須加入他們國家,把他們證件沒收了,在那邊銀行的錢也凍結了,但是這些人其他國家還有些產業和存款,被帶回來后,他們打算在這邊另起爐灶,我們要給予方便和支持。”

  眾人紛紛點頭。

  廖主任說的應該就是第一車和他一起下車的那些僑商。

  最后,廖主任的目光落在方言和崔靜怡身上,語氣放緩了些:“醫療這塊兒,就靠你們了。崔院長,麻煩協和明天再調些醫護人員,加設兩個體檢窗口,爭取三天內完成所有歸僑的基礎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要重點篩查慢性病和傳染病。”

  崔靜怡放下碗,認真回應:“我已經給醫院打了電話,明天一早會有十名醫護人員帶著設備過來,體檢流程也簡化好了,保證高效準確。另外,我們還準備了常用藥包,每戶都送一份,里面有感冒藥、退燒藥和外傷藥,附了詳細的使用說明。”

  廖主任滿意地點點頭,又看向方言:“方言,你經驗豐富,明天重點跟進那些有疑難雜癥的歸僑。剛才有位老僑胞說他老伴得了風濕性關節炎,在越南沒法治,疼得下不了床;還有個年輕姑娘說眼睛總看不清,懷疑是白內障……這些情況你去看看,能治的盡快安排治療,需要住院的協調協和的床位。”

  “好的廖主任。”方言立刻應下,“我今晚先去看看那兩位患者,初步診斷一下,也好提前準備治療方案。”

  廖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你在我放心。記住,歸僑們剛經歷了磨難,情緒不穩定,看病的時候多安撫,不光要治身體的病,也要解心里的結。”

  “我明白。”方言鄭重點頭。

  桌上的干部們看著廖主任條理清晰地部署工作,又看了看配合默契的方言和崔靜怡,心里都有了底。

  剛才還在擔心任務繁重的幾位老同志,此刻也沉下心來,有這樣明確的安排,再加上各方協作,定能把歸僑安置好。

  正說著,宴會廳角落突然傳來一陣騷動,一個工作人員快步跑過來:“廖主任,那邊有位僑胞突然暈倒了!”

  廖主任和方言同時站起身,快步朝著騷動的方向走去。

  只見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倒在地上,臉色蒼白,嘴唇發紫,旁邊她的兒子急得直跺腳:“我媽有心臟病,在越南斷了藥,剛才聽您講話太激動,突然就倒下去了!”

  這可添亂了,這么多人在這里,一時間好多人都丟下碗筷,朝著那邊看去。

  “別慌,我去處理!”說話間方言已經走了過去。

  “大家讓一讓!我是醫生!”就在方言還沒到的時候,一個三十出頭的華僑已經出現,來到老太太身邊,開始診脈。

  眉頭緊鎖著診了片刻,臉色驟然凝重起來:“是心脈驟停的征兆,得趕緊用藥!我隨身帶的急救藥在行李里,我馬上去拿!”

  人群驚呼著散開。

  這時候方言已經三步并作兩步沖到暈倒的老太太身邊。

  只見她雙目緊閉,牙關緊咬,枯瘦的手攥成青白的拳頭,額角沁出豆大的冷汗,前襟已被虛汗浸透。

  兒子帶著哭腔的喊聲證實了方言的判斷,這是典型的突發性心血瘀阻!

  “都讓開!保持通風!”方言低喝一聲單膝跪地。

  大家懵逼了,不是……怎么又來一個?

  方言觸手所及,患者脖頸僵冷,但脈門處尚存微弱搏動。

  他迅速扯開老人領口,赫然發現左側耳垂有一道深如刀刻的橫紋褶皺,這正是冠心病患者的體表特征!

  又是這款,當時回京的火車站也是這樣。

  “按住她肩膀!”方言對患者兒子下令。

  患者兒子一臉懵逼。

  “你誰啊?”他問道。

  方言說道:

  “我也是醫生。”

  “趕緊的,她這個狀態吃不下藥!”方言趕緊催促。

  聽到方言話,患者兒子一個激靈,趕忙照做。

  這好時候方言雙手如電,猛力掰開老人緊鎖的左臂。

  在周圍倒吸冷氣聲中,他食指頂進患者腋窩深處,拇指精準卡住筋絡猛力一扯!

  “呃!”原本昏迷的老人喉頭發出短促的抽氣聲,身體劇烈震顫。

  腋下皮肉在方言指間繃緊又彈開,發出細微的“啪嗒”聲。

  人群騷動起來:“他在撕扯老人!”

  “這是什么法子?”

  廖主任抬手壓下議論,目光緊鎖方言動作。

  方言充耳不聞。

  右手在右腋窩如法炮制,先抵住腋前凹陷猛地一扯,患者小腿突然蹬直。

  再滑至腋后筋肉二度發力,老人僵硬的腰背忽地一松,最后中指勾住腋窩中央的“嗬”第三下扯動時,老太太喉間涌出長氣,鐵青的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褪去死灰。

  原本石雕般繃緊的四肢癱軟下來,緊咬的牙關滲出微弱呻吟。

  方言指尖仍壓在患者脈門,突然高聲急呼:

  “有速效救心丸嗎?誰帶了藥?”

  “我有!”廖主任直接從脖子上拿下來一個瓶子,這玩意兒還是上次出事過后,方言送的。

  三粒朱紅藥丸被塞進老人舌下。

  方言同時發力按壓她虎口的合谷穴,眾人眼見著老太太胸膛起伏逐漸明顯,嘴唇終于泛出血色。

  這會兒剛才那個醫生已經跑了回來,看到現場的場景后他有些懵逼。

  “這……這好了?”他對著周圍人問道。

  那名華僑醫生手里攥著藥瓶,愣在原地看著逐漸恢復氣息的老太太,臉上滿是難以置信。

  剛才他診脈時明明已是心脈驟停的危急征兆,不過短短幾十秒,怎么就有了明顯好轉?

  “還沒完全脫離危險,但暫時穩住了。”方言沒有抬頭,依舊專注地按壓著老太太的合谷穴,同時對廖主任說,“主任,麻煩您讓人聯系協和的救護車,還是得去醫院。”

  這會兒老太太睜開眼睛,明顯是知道方言救了他,她喘著氣對著方言說道:

  “小伙子謝謝!”

  方言擺擺手說道:

  “沒事兒,就是急救而已,您放寬心救護車馬上過來!”

  “好!”老太太點了點頭。

  患者兒子抹著眼淚高喊:“神醫!”

  下一秒,大廳驟然爆出雷鳴掌聲!

  電視臺鏡頭牢牢鎖定方言和那雙扣在老人腕間的手。

  轉移到現場其他人臉上。

  現場歡呼聲雷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