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主任站在臨時搭設的簡單講臺中央,面向略顯局促不安的僑胞們,表情凝重而充滿關切。
他頭上是“熱烈歡迎越南歸僑同胞”的紅色橫幅。
臺下兩邊,電視臺的攝影機鏡頭記錄著這一刻。
廖主任作為中僑辦的領導,剛講完了一個僑商的故事,方言他們進入后被安排到了一桌坐下。
這里都是剛才和他們一起握手的政府官員。
“同志們,同胞們!”廖主任語氣嚴肅深沉 “今天,在這八月的首都,民族飯店的燈火是溫暖的!我和所有在場的同志,代表祖國和人民,向遠道歸來的同胞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親切的問候!同志們,回家了!”
他目光掃視著僑胞們疲憊的臉龐和緊攥的行囊,語氣充滿痛惜。
“你們的艱辛與苦難,黨和政府知道了!全國人民都知道了!看看同志們手中緊緊拿著的這個布包,這可能是你們背井離鄉、倉皇撤離時,拼盡性命才保住的一點辛勞所得,幾件賴以換洗的衣裳!看看同志們臉上難以掩飾的疲憊和心有余悸的神情,這是背井離鄉的痛苦,更是在那邊遭受迫害、欺凌、甚至聽聞有的同胞在街頭被公然搶劫后留下的驚懼和創傷!”
照相機咔嚓咔嚓的快門聲響起,記錄著現在的場景。
一些相機還對著臺下的眾人拍照。
方言表情嚴肅,盯著臺上的廖主任講話。
這會兒可不能嘻嘻哈哈的。
此刻臺上的廖主任提高聲調,充滿義憤:
“同志們,你們在那邊,本都是勤勤懇懇、誠實經營的商人!你們靠自己的勞動積累財富,光明正大!”
“但,他們當局背信棄義,推行錯誤政策,無理剝奪你們安身立命的根基!強行沒收你們的商店、廠房、苦心經營數代人的家產!更有甚者,公然搶奪你們的財物,威脅你們的人身安全,迫使你們在一夜之間,從一個守法經營的僑商,變成了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的“棄民”!這種遭遇,是令人發指的!是令人痛心的!你們的委屈和遭受的不公正對待,祖國和人民感同身受!”
“但是,同志們!同胞們!現在,你們踏上了祖國的土地!祖國,是海外游子最堅強的后盾,是所有中華兒女共同的母親!”
“祖國的懷抱,永遠向被迫害、受委屈的兒女敞開!今天民族飯店這溫暖的燈火,就是我們為歸家游子點亮的燈塔!”
“我們關心著每一位歸國同胞的困難!我們已經部署了一系列安置措施:盡力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幫助尋找合適的住所!盡快安排力所能及的勞動崗位和生產自救!組織必要的技術培訓!我們有決心,也有能力,幫助你們克服眼前的困難,盡快安頓下來,在這個曾經養育你們或者養育你們祖輩的土地上,重新建設一個安穩的家,重新挺直腰桿做堂堂正正的華夏人!找回失去的尊嚴!”
聽到這里臺下爆發出了響亮的掌聲,有些人甚至直接激動的哭了起來。
接著廖主任對著鏡頭說道:
“同時,我們各單位各部門,要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協作精神!理解歸僑同胞們所經歷的創傷和茫然,伸出援手,關心他們,幫助他們在祖國的大家庭里盡快扎根下來,為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共同出力!”
“同志們,過去的陰影就讓它留在邊境線的那一邊吧!未來,在祖國的天空下,它必然是光明而溫暖的!從今天起,你們不再是漂泊的棄民,你們是——光榮回歸祖國的親人!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明天!歡迎大家回家!祖國感謝大家的歸來!”
廖主任的話音落下,臺下的掌聲如潮水般經久不息,不少歸僑一邊鼓掌,一邊抹著眼淚,壓抑許久的委屈與不安,在這溫暖的話語中終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
電視臺的攝影師連忙將鏡頭對準這些真情流露的歸僑,記錄下這感人的一幕。幾位記者也快步走上前,對著歸僑們進行采訪。
廖主任走下講臺后,立刻被一群歸僑圍住。
好不容易才走出來,結果馬上又被另外一波人圍住,剛才那一番話聽在國內人的耳朵里沒有什么感覺,但是聽到剛從那邊跑回來的歸僑耳朵里,那簡直太有感染力了。
現在大家看到廖主任就像是抓到二樓救命稻草,有很多的問題都想找到他核實,廖主任一時間居然有些無法脫身了。
不過這倒是個非常好的新聞題材。
攝影師這會兒正在瘋狂拍照,方言也認為這是個非常好的宣傳畫面。
要知道這些僑商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他們都還算是有能力或者是運氣好的,更多人還沒有他們這個待遇呢,倒霉一些的人,現在家產已經被搶了,根本沒有辦法離開。
現在需要的就是廖主任這樣的宣傳。
等廖主任應付了好幾分鐘,這才從人群里走了出來,他連忙招呼趕緊上菜,讓眾人一邊吃一邊說,聽到了安排后,飯店的服務員開始上菜。
這些人雖然以前日子過的應該還不錯,但是現在遭了難已經好久都沒好好的吃一頓了,這會兒飯菜上桌后,一個個都忍不住轉移了注意力。
今天招待的菜不像是之前在燕京飯店那邊,這邊的飲食顯得要更加的樸實一些,主打的就是一個油水足,并且還量大。
而且大概是為了照顧他們的飲食習慣,看起來還有點越南飲食的影子在里面。
反正方言就看到好些之前看不到的調料。
檸檬,香茅,這類東西方言是很少見到用的。
東南亞的風味兒撲面而來。
“來吧,咱們也吃!”崔靜怡對著在坐眾人招呼,今天這些干部都是過來等著廖主任安排工作的,現在老廖同志還脫不開身,大家這會兒也餓了,這一桌子的人,除了方言一個小伙兒,其他都是六十多歲老干部了。
遭不住餓,聽到崔靜怡的話,大家也都沒客氣,當即答應下來,拿著筷子動起手來。
另外還有一個桌的干部,看到方言他們這邊吃了起來,當即也不客氣了,早就餓的腿肚子轉筋了。
吃上了好幾口,看到廖主任還在其他桌和在場的歸僑講話,這邊也沒有人注意到,大家也就開始互相聊起天來。
“今天咱們當了半天的透明人了,也不知道接下來領導會怎么安排?”
“看這個情形下去,接下來咱們怕是有得等咯。”
“對了,你們是什么部門的?”
“我們是勞動就業部門的!”
“我們是民政救濟系統的。”
“我是工商部門的。”
“我是公安戶籍這塊兒的。”
“我是僑務系統的。”
大家七嘴八舌的招呼著,然后有人對著方言問道:
“小伙子你呢?”
僑務系統的那位說道:
“他你都不認識?”
“方言吶!我們廖主任的王牌!”
方言聽到這位的介紹,趕忙擺擺手:
“不敢當!不敢當!”
這時候在場的老干部這才反應過來:
“哦哦,方言!嗨呀,我就說著臉看著熟悉,還在回憶是什么地方見過呢!原來是在報紙上見過,今天可算是見到真人了。”
然后就有人附和:
“哈哈,那我想起來了,這年輕人是真厲害!聽說就沒有他治不好的病?”
“我也聽說了這回事!”
“對,聽說外國人都在報紙上說他,影響到了西醫的地位還是什么來著?”
方言趕忙拱了拱手說道:
“您幾位夸獎了,我今天也是跟著領導來的……這位是我們協和的領導,崔靜怡院長!”說著他就把一旁正在干飯的崔靜怡拉了出來。
崔靜怡這個老太太聽到方言叫她,這才放下筷子,對著其他人打招呼:
“方言同志不光是廖主任的王牌,也是我們醫院的王牌,到現在都還保持著百分百的治愈率,目前可以說還暫時沒有疾病難住他的。”
老太太也開始對著方言一頓夸獎,方言還是第一次跟著崔靜怡來這種場合,之前一直都是和老院長來的,她現在就像是個推崇自己孫子的老太太似的,一個勁對著其他人猛夸。
生怕其他人不知道方言的厲害似的。
方言也是服了,對著老太太說道:
“崔院長您就甭夸我了,哪有咱們自己人夸自己的。”
崔靜怡說道:
“嗐,這種場合不多見,能夠讓大家對你加深印象的機會可要好好把握。”
方言聽到老太太的理論,想起這位是搞宣傳出身的。
果然想法和老院長他們不一樣。
其他人聽到方言和崔靜怡的對話,笑著對著她們說道:
“方言可不用宣傳了,只要說他的名字就沒有人不知道的,今年高考結果出來的時候,大家都還拿著他出來說事兒了呢,說今年的高考狀元沒有去年的厲害,距離滿分還差的遠。”
“就是方言除了是廖主任手里的王牌醫生,還是去年的高考狀元,五科全滿分,這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有他這么厲害的人出現。”
就在大家一邊吃一邊聊方言八卦的時候,方言對著眾人提醒道:
“廖主任過來了!”
聽到方言的話,眾人立馬回頭看向一側,果然見到廖主任這會兒已經走過來了。
一時間居然沒有人說話,只有方言看到后對著廖主任招手:
“主任,快過來,這里還有位置!”
其他人看到方言這個舉動,一時間都有些震驚,不是……你這么隨便嗎?
結果廖主任聽到方言的喊聲后,果然走了過來,當真找到他們桌的空位坐了下來。
在場眾人:“……”
要說廖主任肯定是有其他的位置準備的,但是他就直接這么坐了下來。
然后端起碗筷,先夾了幾筷子菜,吃了兩口后才說道:
“先對付兩口,待會兒還有任務。”
“什么任務?”方言問道。
廖主任放下筷子,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口熱水,聲音帶著幾分疲憊卻依舊沉穩:“吃完飯,我還得開個短會,把歸僑安置的具體分工再細化一下。剛才跟幾位老僑胞聊,發現情況比預想的更復雜,有十幾戶人家在越南失散了,還有不少人帶著老人孩子,身體底子弱,醫療和住宿得優先保障。”
他目光掃過桌上的干部們,語氣嚴肅起來:
“民政系統的同志,今晚必須把所有歸僑的家庭信息統計清楚,按人口、年齡、健康狀況分類造冊,明天一早把臨時住所的分配方案報給我。重點照顧帶嬰幼兒和重病老人的家庭,盡量安排向陽、寬敞的房間。”
民政系統的老同志立刻放下筷子,拿出小本子記了下來:
“廖主任您放心,我們吃完飯就組織人手連夜統計,保證不遺漏一戶。”
“勞動就業和工商部門的同志,”廖主任轉向另一邊,“明天上午先在飯店大廳設個咨詢點,把咱們能提供的崗位清單整理出來,工廠技工、商鋪店員、手工業作坊學徒都要有,尤其是會修理、縫紉、烹飪這些手藝的歸僑,要優先對接崗位。另外,有想開小商鋪的僑商,工商登記簡化流程,特事特辦。”
“明白!我們今晚就和各個單位對接,把崗位清單匯總好!”勞動就業部門的干部連忙應下。
廖主任又看向公安戶籍的同志:
“戶籍登記要跟上,歸僑們手里的證明材料參差不齊,有的丟了護照,有的只剩身份證復印件,你們要靈活處理,先登記臨時戶籍,后續再補全手續,不能讓他們因為沒戶口耽誤就醫、就業。”
公安系統的同志點頭應道:“我們已經準備好了臨時登記表格,吃完飯就去醫療點和住宿區蹲點登記,保證隨到隨辦。”
廖主任說道:
“那邊不干人事,有些有產業并且產業比較大的,必須加入他們國家,把他們證件沒收了,在那邊銀行的錢也凍結了,但是這些人其他國家還有些產業和存款,被帶回來后,他們打算在這邊另起爐灶,我們要給予方便和支持。”
眾人紛紛點頭。
廖主任說的應該就是第一車和他一起下車的那些僑商。
最后,廖主任的目光落在方言和崔靜怡身上,語氣放緩了些:“醫療這塊兒,就靠你們了。崔院長,麻煩協和明天再調些醫護人員,加設兩個體檢窗口,爭取三天內完成所有歸僑的基礎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要重點篩查慢性病和傳染病。”
崔靜怡放下碗,認真回應:“我已經給醫院打了電話,明天一早會有十名醫護人員帶著設備過來,體檢流程也簡化好了,保證高效準確。另外,我們還準備了常用藥包,每戶都送一份,里面有感冒藥、退燒藥和外傷藥,附了詳細的使用說明。”
廖主任滿意地點點頭,又看向方言:“方言,你經驗豐富,明天重點跟進那些有疑難雜癥的歸僑。剛才有位老僑胞說他老伴得了風濕性關節炎,在越南沒法治,疼得下不了床;還有個年輕姑娘說眼睛總看不清,懷疑是白內障……這些情況你去看看,能治的盡快安排治療,需要住院的協調協和的床位。”
“好的廖主任。”方言立刻應下,“我今晚先去看看那兩位患者,初步診斷一下,也好提前準備治療方案。”
廖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你在我放心。記住,歸僑們剛經歷了磨難,情緒不穩定,看病的時候多安撫,不光要治身體的病,也要解心里的結。”
“我明白。”方言鄭重點頭。
桌上的干部們看著廖主任條理清晰地部署工作,又看了看配合默契的方言和崔靜怡,心里都有了底。
剛才還在擔心任務繁重的幾位老同志,此刻也沉下心來,有這樣明確的安排,再加上各方協作,定能把歸僑安置好。
正說著,宴會廳角落突然傳來一陣騷動,一個工作人員快步跑過來:“廖主任,那邊有位僑胞突然暈倒了!”
廖主任和方言同時站起身,快步朝著騷動的方向走去。
只見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倒在地上,臉色蒼白,嘴唇發紫,旁邊她的兒子急得直跺腳:“我媽有心臟病,在越南斷了藥,剛才聽您講話太激動,突然就倒下去了!”
這可添亂了,這么多人在這里,一時間好多人都丟下碗筷,朝著那邊看去。
“別慌,我去處理!”說話間方言已經走了過去。
“大家讓一讓!我是醫生!”就在方言還沒到的時候,一個三十出頭的華僑已經出現,來到老太太身邊,開始診脈。
眉頭緊鎖著診了片刻,臉色驟然凝重起來:“是心脈驟停的征兆,得趕緊用藥!我隨身帶的急救藥在行李里,我馬上去拿!”
人群驚呼著散開。
這時候方言已經三步并作兩步沖到暈倒的老太太身邊。
只見她雙目緊閉,牙關緊咬,枯瘦的手攥成青白的拳頭,額角沁出豆大的冷汗,前襟已被虛汗浸透。
兒子帶著哭腔的喊聲證實了方言的判斷,這是典型的突發性心血瘀阻!
“都讓開!保持通風!”方言低喝一聲單膝跪地。
大家懵逼了,不是……怎么又來一個?
方言觸手所及,患者脖頸僵冷,但脈門處尚存微弱搏動。
他迅速扯開老人領口,赫然發現左側耳垂有一道深如刀刻的橫紋褶皺,這正是冠心病患者的體表特征!
又是這款,當時回京的火車站也是這樣。
“按住她肩膀!”方言對患者兒子下令。
患者兒子一臉懵逼。
“你誰啊?”他問道。
方言說道:
“我也是醫生。”
“趕緊的,她這個狀態吃不下藥!”方言趕緊催促。
聽到方言話,患者兒子一個激靈,趕忙照做。
這好時候方言雙手如電,猛力掰開老人緊鎖的左臂。
在周圍倒吸冷氣聲中,他食指頂進患者腋窩深處,拇指精準卡住筋絡猛力一扯!
“呃!”原本昏迷的老人喉頭發出短促的抽氣聲,身體劇烈震顫。
腋下皮肉在方言指間繃緊又彈開,發出細微的“啪嗒”聲。
人群騷動起來:“他在撕扯老人!”
“這是什么法子?”
廖主任抬手壓下議論,目光緊鎖方言動作。
方言充耳不聞。
右手在右腋窩如法炮制,先抵住腋前凹陷猛地一扯,患者小腿突然蹬直。
再滑至腋后筋肉二度發力,老人僵硬的腰背忽地一松,最后中指勾住腋窩中央的“嗬”第三下扯動時,老太太喉間涌出長氣,鐵青的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褪去死灰。
原本石雕般繃緊的四肢癱軟下來,緊咬的牙關滲出微弱呻吟。
方言指尖仍壓在患者脈門,突然高聲急呼:
“有速效救心丸嗎?誰帶了藥?”
“我有!”廖主任直接從脖子上拿下來一個瓶子,這玩意兒還是上次出事過后,方言送的。
三粒朱紅藥丸被塞進老人舌下。
方言同時發力按壓她虎口的合谷穴,眾人眼見著老太太胸膛起伏逐漸明顯,嘴唇終于泛出血色。
這會兒剛才那個醫生已經跑了回來,看到現場的場景后他有些懵逼。
“這……這好了?”他對著周圍人問道。
那名華僑醫生手里攥著藥瓶,愣在原地看著逐漸恢復氣息的老太太,臉上滿是難以置信。
剛才他診脈時明明已是心脈驟停的危急征兆,不過短短幾十秒,怎么就有了明顯好轉?
“還沒完全脫離危險,但暫時穩住了。”方言沒有抬頭,依舊專注地按壓著老太太的合谷穴,同時對廖主任說,“主任,麻煩您讓人聯系協和的救護車,還是得去醫院。”
這會兒老太太睜開眼睛,明顯是知道方言救了他,她喘著氣對著方言說道:
“小伙子謝謝!”
方言擺擺手說道:
“沒事兒,就是急救而已,您放寬心救護車馬上過來!”
“好!”老太太點了點頭。
患者兒子抹著眼淚高喊:“神醫!”
下一秒,大廳驟然爆出雷鳴掌聲!
電視臺鏡頭牢牢鎖定方言和那雙扣在老人腕間的手。
轉移到現場其他人臉上。
現場歡呼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