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25章 制度的勝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校長好。”

  “校長好!”

  林恩行走在建成不久的官吏學校里,往來的老師都能認出他來,紛紛行禮。

  去年冬季,林恩曾在白熊縣的學校里客串了一陣子老師,親自教學生們荒民語,還編寫了相關的教材。

  如今,學生中的佼佼者或是畢業在領地上擔任官吏,或是留在學校擔任老師。

  這些年輕的老師大多沒滿二十歲,在學校里只進修了半年左右,當老師也屬于是趕鴨子上架了,甚至是一邊當老師教書,一邊還要學習其他課程。

  但沒辦法,林恩現在太缺人了,領地建設百廢待興,人才方面只能先將就著用。

  有人用總比沒人用強。

  三河城那邊倒是能提供些人才,可數量也相當有限。

  畢竟就一座八千常住人口的城市,主要人口還是手工業者與體力勞動者,能有多少可用之才?

  占據高級人才過半數量的教士群體目前還沒完全歸附林恩,只愿意在城市內部擔任官吏。

  林恩對此也沒太多所謂,城市的日常管理也離不開專業人才。

  他從城市里抽調走了公證員維克多等人充當宮廷秘書,這些空出來的崗位當然得有人來補上。

  如今的三河城教會就像是被割了蛋的野貓,其財富、土地、軍隊與人口都被林恩盡數吞下,想狂也狂不起來,只能逐漸回歸家貓的老實溫順。

  只要市議會的高層都是林恩的人,他就不必擔心這些失去了主心骨的教士再翻出風浪來。

  穿過新校舍的木質回廊時,林恩對老六蒂莫道:“你不必有顧慮,盡你所能擴建學校、招募學生,不要想著為我省錢,我目前最不缺的就是錢,有需求就往財政部報。”

  “既然大哥都這么說了,那我明天就向財政部再要一筆經費。”

  老六也不跟林恩客氣。

  目前官吏學校大部分學生的學雜費都是全免的,卻要養著數百名師生,每月的開銷都極為驚人。

  “只管去要,只要能通過莉婭的審核,要多少都行!”

  林恩目前缺人、缺兵還缺裝備,但他最不缺的就是錢。

  白河領六縣、三河城教會,以及城市富商階層上百年的財富積累都落入了他的手中。

  都不需要親自去倉庫看,光是看雅格娜統計出來的庫存清單,林恩都能知道自己的家底有多厚實。

  這就是戰爭的魅力。

  能將別人的家底全盤轉化為自己的家底,這年頭也就只有戰爭能達成這種效果。

  有了錢,自然就得將錢花出去,而且得花到實處,這樣才符合林恩的發育策略。

  比起投錢就有效果的軍隊,花錢建設學校的回報周期顯然更為漫長。

  可林恩必須要花大價錢來投資學校。

  目前他給白河流域帶來了一整套的先進技術與高效制度,還在大力推廣不同民族融合的新思想。

  這些技術、制度與思想都需要有人來繼承并傳播。

  學校與學生就是最佳的載體。

  林恩的對外擴張,不僅僅是政治與軍事的勝利,更是技術、制度與思想的全面勝利。

  他必須要從各個方面都壓倒北境現有的貴族體系,方能完全取而代之。

  隨著他的對外擴張,他所帶來的這些新的東西也將隨之擴張并輸出,并進一步鞏固他所占據的新領土。

  所以學校的建設與對外擴張完全是相輔相成的。

  林恩對學校的大力投資,就像是春天播撒在條田里的麥種,只需耐心地灌溉培育,到秋季必然就能迎來前所未有的豐收。

  目前他所占據的領地與人口頂多也就一個伯爵領的規模,整體規模與實力放在整個北境只能算是馬馬虎虎。

  北境分裂的根源,早在立國之初設立三大公爵領時就已然埋下。

  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不給權力和頭銜,誰會幫初代北境之王去對外開拓?

  眼下,北境王國早已碎成了一地。

  有影響力的貴族都有著自己的野心與計劃。

  若想統一分裂近兩百年的北境,這注定會是一次艱難的征程。

  林恩目前要做的,就是將基礎打穩打牢,并盡可能多地培養追隨者,協助他完成偉大的統一事業。

  隨后,他又去了官吏學校隔壁的啟蒙學校。

  目前啟蒙學校已經開始公開對外招生,不過要收取較為昂貴的學費。

  由于是教導年幼的孩子,學校內部的老師都擁有一定的教育或者管人經驗。

  包括小公主克蘿莉斯送來的三名管家,也包括林恩花錢從三河城請來的幾名啟蒙教師。

  常務校長依舊是老六蒂莫兼任,林恩則掛著終身校長的頭銜。

  啟蒙學校目前總計招收了百余名學生,多來自白河領本地的中等以上家庭,譬如管事莊頭,又或者軍中的軍官與騎兵。

  這所學校既可以為領地的后續發展補充人才,也能起到回收金盾的作用。

  林恩目前沒有普及義務教育的計劃。

超前時代一步的是天才,再往前走兩步,往往就變成了瘋子  義務教育超出時代太多了,與極度落后的生產力完全不匹配,也沒有足夠多的崗位來消化如此龐大的學生群體。

  況且古典時代的農業很吃勞動人口,半大的孩子那也是勞動力不是?還是讓他們先安心在家幫著父母種田。

  領地的穩定仍然是建立在穩定且充沛的糧食供應上。

  巡視完蒼鷺縣后,林恩當晚就住在河畔的前男爵城堡里。

  對于白河領遺留的六座男爵城堡,他其實有考慮過要拆掉其中一部分。

  堅固的城堡就是騎士封建時代的象征,其卓越的防御性能往往會讓進攻方失去攻城的意愿。

  在同層次的領地戰爭中,城堡幾乎不存在被攻破的可能性。

  而且城堡不僅擁有軍事職能,還是全領地的政治核心與主要倉庫所在,通常存儲著領地上絕大部分余糧,供守軍吃上兩三年都毫無問題。

  北境各地的大貴族們很早就意識到了城堡的作用,因而嚴格限制麾下貴族修筑城堡。

  白河流域之前的男爵們為啥都只修一座城堡?

  是因為不想多修么?當然是因為不能修!

  公爵只給他們批了一座城堡的修筑份額,額外修筑城堡就等同于謀反。

  至于沼地公爵在集權之后修筑的城堡,譬如湍流郡的那三十來座小型城堡,則完全是從抵御外敵的角度來考慮。

  這些城堡摒棄了行政與倉儲職能,通常只儲存少量的糧食與飲用水,并且最多就容納二三十人。

  非但無法對集權統治構成威脅,反而需要仰賴宮廷的供養,必須完全效忠于公爵。

  如果僅從集權的角度來考慮,林恩當然要拆掉領地上的這些城堡,僅保留一到兩座即可。

  可后來他又覺得留下也不錯。

  以白河領的地形,如果遭遇強大的外力侵襲,他與麾下的軍隊完全能夠依托于城堡做節節抵抗。

  除此之外,城堡的存在還能持續震懾當地的領民,尤其是遷徙到白河領的兩支荒民部族。

  雖說這兩支部族都上交了人質,還派出族中的青壯加入軍隊供林恩驅使。

  可最低限度的防備還是不能少的。

  領地上荒民的總人口已悄然破萬,要真鬧出點事來,那破壞力絕對非同小可。

  目前各縣的城堡并不歸縣長管理,而是由林恩的親衛隊代為管理,本質上就是他的私人財產,或者說是‘行宮’。

  城堡內都駐扎有親衛隊下轄的地方防御部隊,通常是每座城堡一支十人精銳小隊,同時還配備了相應的侍女、廚娘等服務人員。

  若遇到緊急情況,這支小隊就可配合當地的治安武裝共同守衛城堡,等待援軍的到來。

  深夜,林恩聽著窗外不曾間斷的雨聲,思索著未來的規劃,獨自一人躺在床上沉沉睡去。

  次日清晨,他按時蘇醒,卻看到一抹明媚陽光穿透玻璃窗,在地磚上投下大片光斑。

  他起身下床,推開城堡的窗戶,清新的空氣裹挾著泥土與青草的芬芳撲面而來。

  天晴了,雨停了,昨夜還黑云壓頂的烏云過了一晚竟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意味著北境的收獲季即將到來,隨之而來的自然就是延綿不絕的戰爭。

  林恩并不慌張,依舊按照原定計劃北上巡視。

  沿著老艾監修的道路,他攜親衛隊于當日中午抵達赤溪縣。

  相比四個月前,赤溪縣出現了近乎天翻地覆的變化。

  領地西邊,靠近森林的地帶修筑了數十座冶鐵爐,縷縷黑煙升騰而起。

  兩條主要溪流都被攔水修壩,水壩附近大片的磚石工坊拔地而起。

  負責冶煉鍛造的鐵匠埃里克一邊帶著林恩參觀工坊區,一邊介紹道:

  “老爺,這里就是新修建的甲胄工坊,您從三河城調來的這些鐵匠都極為優秀,眼下有兩名鐵匠已經能夠完成半身板甲的鍛造。

  等到九月,這座工坊的板甲上衣產量應當能提升到每月二十件,至于板甲衣的產量,則有望提升到每月四十到五十件。”

  在占領三河城之前,埃里克與他的兩個兒子就算是揮錘揮到手臂酸痛,每月頂多也就能提供四套半身板甲,外加十套不到的板甲衣。

  眼下隨著全新的大型甲胄工坊投產,以及三河城優秀鐵匠們的緊急馳援,其產能提升至原有的五倍。

  而且隨著新鐵匠們對制作流程逐步熟悉,埃里克認為后續產能還有提升的空間。

  這就是集權的美妙。

  為了赤溪縣的這座甲胄工坊,林恩調動了領地上一切可以調動的人力物力。

  制作水車的木匠都是從各縣征調而來,確保手藝足夠精湛,并統一交由原白熊領木匠頭子托里瑪指揮。

  修筑水壩與工坊的工人則從本地征召,為此林恩甚至還免除了赤溪縣的修路任務。

  靠著不計成本的投入,方能在幾個月內就修完這座包含二十余柄水力鍛錘的新型工坊。

  工坊內的鐵匠同樣是從全領地征召,還囊括來自三河城的二十多名中級以上鐵匠,足可稱得上是精英云集。

  這等夸張的投入,換來的就是甲胄產能的成倍提升。

  與此同時,林恩還從高崖部族與三河城西郊抽調大批人口,用于鐵礦開采與礦石冶煉。

  如今赤溪縣的常住人口已經從三月的五千余人,上漲到了夸張的一萬三千余人。

  位于領地中央的小型城鎮,其占地面積在短時間內翻了足足八倍,依舊難以滿足狂暴涌入的大批人口。

  隨著人口的涌入,赤溪縣的糧食供應也逐漸吃緊。

  林恩不得不調動其他縣的庫存余糧,方才解決了當地的吃飯問題。

  人口一多,冶鐵、鍛造、商業、運輸等各行各業也將蓬勃發展,等到明年,這座小鎮或許就能升格為一座真正的城市。

  林恩微笑著拍了拍鐵匠頭子壯實到夸張的手臂:“干得不錯,繼續努力。”

  這份夸贊極為簡短,埃里克卻是備受鼓舞。

  只因為他的努力與汗水終于得到了老爺的肯定。

  埃里克也并未因為這點成就而自滿。

  他知道,他目前所擁有的一切都是老爺贈予的。

  包括他所掌握的先進鍛造知識,也包括他目前在領地上的地位與名望。

  在參觀完工坊區,并見了一些來自白熊縣的老人后,林恩于當天下午馬不停蹄趕赴冶鐵場巡視。

  這年頭的冶鐵技術依然比較落后,優點則是易于學習掌握。

  在資深鐵匠們的悉心教導下,從三河城西郊遷過來的工人們已經能夠初步冶煉出合格的塊煉鐵。

  他們分為四人一組,圍繞著一米多高的冶鐵爐分工合作。

  通常是一人燒火冶鐵、一人鼓風,另外兩人則揮舞木錘敲打鐵錠。

  剛出爐的塊煉鐵就像是一大坨黑色的海綿,故而又得名海綿鐵。

  需要用木錘不間斷地敲打,方能凝縮成一塊形似長方體的粗糙鐵錠。

  這些鐵錠到了鐵匠的手里,還需要進行多次的淬火錘煉,方能成為相對純凈、可以鍛造成器的熟鐵錠。

  當林恩看到木錘下的粗糙鐵錠火星四濺時,遠在數百公里外的托特城,沼地公爵再度向東進發。

  南邊的三河城,老三揚也已帶著兩支步兵大隊向西進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