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對于剛剛完成統一的白河領,林恩有著細致長遠的規劃。
首先是要確保領地相對安全的生產環境。
為此林恩已經命令幾名管事帶領農奴修建哨塔、碉樓,還命令本地鐵匠以最快速度鍛造三條橫江鎖鏈。
預計再有兩周,這些防御工事就能迎來竣工。
屆時林恩也將正式對三河城實施貿易禁運。
新領地的后續規劃則可以參考白熊領的發展歷程: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整修道路、招募新兵、擴大自由民數量、進一步發展手工業 但問題也隨之浮現。
新占領地雖然人口更多,可農業生產條件與農奴生活水平并沒有白熊領那般優越。
在老艾伯特持續多年的寬仁治理下,白熊領的農奴們家家戶戶都養得起挽馬,還有些許余錢能夠消費重犁等鐵質農具。
也正因為此,林恩去年在白熊領推廣先進技術時才能絲般順滑。
反觀南邊的這幾塊領地,在各地領主可持續性竭澤而漁地統治下,農奴們不說是家家溫飽吧,至少也可以說是糊口度日。
以河沼領為例,林恩在翻閱往年賬單時,能看到令人觸目驚心的苛捐雜稅,整頁整頁都寫著‘吃人’。
前幾任河沼領男爵在巧立名目上已經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只因農奴家里的挽馬生了匹小馬,這農奴就必須要繳納一枚銀幣的‘初生稅’。
否則這匹剛出生的小馬就會淪為領主的財產。
‘初生稅’還適用于山羊這種中型牲畜,一頭新生的小羊羔需要繳納半枚銀幣。
但若是羔羊還沒長大就被養死,稅卻不會退,屬于真正的‘初生’行為。
農奴結婚自不必說,自然也需要繳一筆‘結婚稅’。
而在河沼領,農奴財產繼承竟然也需要納稅。
比如一名老農有個結了婚的長子,他想將家產與份地都傳給長子。
聽起來天經地義的事在河沼領卻行不通。
這老農必須要先繳納一枚北境金盾,領主才會允許他的長子繼承家業。
可屢遭盤剝的農奴家庭怎么可能拿得出一枚金盾?
領主表示拿不出錢也沒所謂。
你不是還有牲畜和兒女嗎?
一個滿十二歲的男孩或者女孩也能抵一枚金盾哦。
所以林恩能在賬簿上看到五花八門的納稅方式。
為了讓長子繼承家產,老農們被迫向領主上繳家中的主要牲畜,或是獻出年幼的兒女。
在北境,人口和牲畜都很值錢。
小男孩可以充作城堡與莊園內的仆役,小女孩則可以賣去三河城。
去年冬天,林恩曾收購了兩百多匹挽馬,其中應該就有河沼領農奴繳納的‘繼承稅’。
不過就算前幾任男爵如此竭澤而漁,河沼領的農奴們卻依然能夠忍受盤剝、頑強生存。
這主要還是得益于白河流域優越的自然條件。
說白了,就是地廣人稀。
河沼領農奴的戶均份地甚至比白熊領更多,達到了驚人的七十畝。
雖然做不到精耕細作,可他們只需要每年隨便翻翻土、燒掉雜草再撒點種子,就能有所收獲。
靠著每畝二十公斤不到的凈產出,再加上放牧牲畜所得的皮毛與肉奶,養活一家人完全不成問題。
根據林恩的估算,河沼領農奴每年需要將總收入的百分之70到80上繳領主,其中也包括無償勞動和徭役折算成的貨幣。
前幾任男爵之所以竭澤而漁,一方面當然是為了滿足自身的奢侈生活,另一方面則是要刻意要讓農奴在貧困線上下掙扎。
農奴雖然也帶‘奴’字,卻擁有積蓄私人財產的權力,同時也擁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權。
為了將他們牢牢束縛在土地上,防止他們生出異樣心思,領主的主要手段就是以苛捐雜稅進行剝削。
這樣農奴們就積蓄不了多少私人財產,只能世世代代為領主操勞。
當下的河沼領,絕大部分農奴都拿不出購買重犁的銀幣,挽馬倒是不太缺,每五戶農奴就能拿出至少四匹挽馬。
挽馬這東西算不得太貴重,養活它的難點主要在于廣闊的草場。
包括河沼領在內,白河流域的六塊男爵領最不缺的就是公共草場。
如今林恩掌控了河沼領,在看完賬簿后,他立刻就取消掉了絕大部分苛捐雜稅。
不同于過往的幾任男爵,他根本就不怕農奴們富起來。
為了解放生產力,他將來還會讓農奴們都轉化為自由民。
當然,飯要一口一口吃,路得一步一步走。
林恩眼下首先要解決農奴們買不起重犁的問題。
這個倒不難。
林恩先是從白熊領運來了四百多架提前制作好的重犁,并命令老艾伯特與管事們在農奴面前示范重犁的優秀性能。
好使不?
想不想要?
想要的話,就來簽下這份契約吧!
林恩為河沼領以及其他幾塊領地的農奴都準備了量身定做的‘免費試用’契約。
簽署這份契約的農奴,將會得到一架可以免費使用一年的重犁。
他們只需要在秋季多繳納三百公斤的黑麥,就能永久獲得這架重犁。
為了打消農奴們的顧慮,林恩還特意從白熊領找來了一批‘宣傳員’。
這些宣傳員都是原來的白熊領農奴,現在的領地自由民,他們在去年享受到了各種先進技術的紅利。
他們深入河沼領各個村莊,向當地農奴賣力宣傳領主老爺的新技術與新型農具。
“我家的份地就是用上了重犁和漚肥,去年的收成足足翻了一倍!”
“哎呀,大家都是白河領的人,我怎么會騙你呢,老鄉不騙老鄉!”
“真的,領主老爺比神明都靠譜,他說出來的話從不反悔,我們領地上一大半的農奴已經成為自由民了!”
“我家女兒剛嫁給一個士兵,不但不需要繳稅,還能得到老爺賞賜的新婚禮物!”
比起高高在上的老爺與管事,同樣出身低微的宣傳員們顯然更容易說服當地農奴。
到三月下旬,在宣傳員與各領地管事們的努力下,新的技術與農具就在新占領地上迅速推廣開來。
農奴們普遍拿到了最先進的重犁,掌握了漚肥、選種、條播等先進技術。
萬事俱備,只欠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