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500章 琳瑯滿目的婚紗照主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羅南和佐伊拍婚紗照的地點在艾克斯,而米拉波大道上的甜品大賽展示攤位還在繼續進行著,小情侶這趟去艾克斯自然要先去看看莉亞。

  這是莉亞第一次獨自離開盧爾馬蘭,而且一待就是好幾天時間,不止路易不放心,佐伊也時常掛念母親,總是怕她一個人在外面不適應。

  沒想到莉亞的狀態非常好,紅光滿面的,還干勁十足。

  羅南不在,她成為了婦女和女孩們的主心骨,不僅可以完美的復刻出兩款比賽作品,還制作了許多在餐廳里供應的其他甜品樣式,羅南甚至在他們的攤位上看到了琳瑯滿目的面包,都是面包大賽上推出過的這些并不在他們之前的計劃中。

  羅南一出現,立即進入工作狀態,洗完手給甜品做造型:

  “這幾天辛苦你們了。”

  甜品大賽的展示時間已進入尾聲,但游客量沒有明顯的減少,看起來和一周前比賽當天差不多。

  6月開始,意味著暑期即將到來。

  普羅旺斯一年中最最‘熱鬧’的幾個月要正式開始了。

  很快,這片土地就將被游客真正的攻陷。

  “不辛苦,能被大家喜歡我們高興還來不及。”莉亞抱起新的一籃雞蛋,“謝天謝地,我們做的所有東西大家都很喜歡,這幾天的營業額有一萬多法郎。”

  “還賣了不少面包吧?”羅南熟練的和莉亞配合起來,“只是甜品賣不了那么多。”

  甜品的制作過程相對繁復,需要大量造型時間,現場只有莉亞一位專業甜品師,即使她24小時不眠不休,也做不出來那么多東西。

  但面包就好賣多了。

  一爐一爐出的非常快,還好保存,上個月梅納村面包大賽他們從盧爾馬蘭帶去的面包一擺出來就沒了。

  “沒錯!”莉亞一提這事笑的無比開心,“是伊莎貝爾提議,說做些面包一起賣,我記得你在面包大賽上使用過的配方,做起來比較熟悉,試吃完甜品的顧客都會帶點走。”

  正在幫顧客計算價格、打包裝兜一條龍服務的伊莎貝爾加入了他們的對話:

  “那是因為莉亞做的熟練,又快又好,羅南研究出來的面包又那么好吃,這么好的展示機會別浪費啊。”

  一名顧客聽到他們的對話,建議道:

  “你們賣的面包很棒,不比那些幾十年的老店差,但我聽說,你們盧爾馬蘭的餐廳里沒有面包售賣,只有甜品這個活動結束,如果我還想繼續買,應該如何做呢?”

  羅南的餐廳主要經營的是中餐,主食里自然沒有面包。

  但即使是專業法餐廳,也不會有太多的面包樣式供應,多是餐包,像羅南在面包大賽上推出的肉松面包、辣海鮮面包和粉紅酒面包都成了‘絕版’,比賽結束后就買不到了。

  羅南斟酌了一下,對那名顧客說:

  “我會認真考慮你的提議,找個機會把面包推出來。”

  “啊,莉亞,羅南!”一名怯懦懦的女孩擠進來,有些緊張的問,“我可以和你們合張影嗎?”

  羅南看向莉亞,詢問她的意見。

  他當然無所謂了,早就成為了無情的拍照機器,但莉亞.

  “沒問題啊,親愛的。”莉亞兩只手在圍裙上蹭了蹭,熱情的隔著桌子把腦袋靠向那名女孩,見羅南還不過來,她催促,“快過來啊羅南,別讓客人等太久了。”

  羅南愣了一秒才放下黃油:

  “啊好好,來了。”

  伊莎貝爾實在太機靈了,她一眼看出羅南的表情變化,找了一個機會悄悄告訴他——他走后,許多顧客來找莉亞聊天合影,因為甜品大賽上他們兩個人的名字實在出現太多次了,莉亞已經成為了米拉波大道上的‘限定’明星。

  剛開始莉亞的確如羅南預料的那樣無措和緊張,但過了幾天,她已經適應。

  伊莎貝爾還說,根據她的觀察,莉亞甚至有點享受其中呢。

  “挺好的。”羅南聽完伊莎貝爾的陳述,盯著莉亞陷入了沉思,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事情。

  “羅南,你快別忙了,趕緊辦正事去。”正在忙碌的莉亞突然反應過來,今天羅南不是來幫忙的,他是來拍婚紗照的啊,怎么能在這浪費這么長的時間呢?

  隨即她的眼神在密集的人群里尋找起來:

  “佐伊說去給大家買午飯,怎么買了這么久還沒回來?”

  羅南和莉亞有十足的默契,莉亞和婦女們也有十足的默契,佐伊在攤位上待了一會完全插不上手,就離開去給大家買午飯去了。

  “人多,可能要排隊吧。”羅南也找尋了起來。

  艾克斯的游客量實在太大了,估計米拉波大道附近的餐廳全部座無虛席,排隊需要些時間。

  又過了十幾分鐘,佐伊提著兩個大袋子出現:

  “上帝,這附近的餐廳實在太火爆了,我走到兩條街外才找到一個不需要排隊太久的餐廳。”

  莉亞趕緊接過女兒手里的袋子:

  “要我說你就應該直接回來,這里這么多面包,還有甜品,我們隨便吃點就好了,有什么事晚上再說。”

  賣甜品的還能餓死不成?

  佐伊憋著笑轉動身子,露出了身后的另一個人影:

  “如果不是去到兩條街外,我也不會在路上碰到這個迷路的‘兒童’,問一問路上的流浪狗,它都能把人帶來米拉波大道,可某個人就是不肯問人,在那附近像無頭蒼蠅一樣打轉呢。”

  “我的上帝,維埃里!你怎么來艾克斯了!”莉亞快步走了過去,“你怎么沒和你姐姐他們一起來?”

  維埃里把手里的四個打包袋放下,又取下了斜挎的書包:

  “跟爸爸學的。”

  家父路易,擅長驚喜!

  “兒子,考的怎么樣?聽你爸爸說,吧啦吧啦吧啦啦——”米拉波大道上的‘限定’明星一秒化身老母親,喋喋不休的詢問著一周不見的兒子近況。

  “挺好的,都挺好的,媽媽你先去吃飯吧,我替你一會。”維埃里艱難的掙脫母親的魔爪,眼睛不停往伊莎貝爾身上瞟。

  “不用你幫忙,你先去吃飯,跟你姐姐他們一起。”莉亞攔住兒子。

  維埃里的臉由紅轉綠,表情難看的不行。

  佐伊雙手抱胸,咯咯咯的笑個不停,一副看戲的樣子,就是不肯替弟弟解圍。

  還是維埃里的好姐夫羅南,實在看不下去了,把莉亞拉到椅子上,強制她坐下:

  “咱們先吃吧,吃完我和佐伊就走了,佐伊說有一肚子的話要和你說呢。”

  維埃里在餐廳里做過服務員,也去集市擺過攤,賣甜品和面包這點活他還是能干明白的,很快上手。

  只是他行進的軌跡有些‘離奇’,本來在靠近媽媽和姐姐姐夫那附近活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蹭到伊莎貝爾身邊去了。

  伊莎貝爾頭都不抬,像是對空氣說的:

  “恭喜啊,終于高中畢業成大人了。”

  維埃里也不抬頭,雙手繼續干活:

  “謝謝,但我早就成年了。”

  “哪個成年人會迷路?如果不碰到佐伊你要怎么辦?找警察叔叔?”

  “我看未成年人是你吧,你一個人能找到米拉波大道?你來艾克斯的次數比我還少呢。”

  “但我不會迷路。”

  “我到沒到吧?”

  兩個人互懟了好一會,懟舒服之后又陷入了一陣安靜。

  過了一兩分鐘,伊莎貝爾再次開口:

  “昨天考完,不休息休息,今天就出來了?”

  維埃里干凈利索的擦桌子:

  “這樣才能制造出驚喜,誰都不會想到,我今天會來。”

  伊莎貝爾把手里的零錢找給顧客:

  “跟你爸爸學的,給你媽媽制造驚喜?”

  維埃里半天不吭聲,除了互懟的時候積極,他大部分時間都像塊木頭疙瘩似的。

  這也是伊莎貝爾樂此不疲不疲和他斗嘴的原因。

  但這人剛考完試,饒他一命!

  伊莎終于抬頭,第一次看向斜前方的維埃里,過了幾秒她才說道:

  “快去吃飯吧,你媽媽很掛念你,每天要提你好多好多次。”

  這次木頭疙瘩居然張嘴了:

  “原來只有媽媽想我。”

  伊莎貝爾驚恐的瞪了一下眼睛,不敢相信這話是從木頭疙瘩嘴里說出來的。

  話說出嘴維埃里也覺得不太對勁,但也來不及了,紅著臉逃離作案現場:

  “我給你帶了禮物,一會給你。”

  伊莎貝爾無動于衷的干了一會活兒,突然毫無征兆的做了一個‘耶’的動作。

  雖然不知道這幾天發生了什么、雖然維埃里大部分時間依然很讓人討厭但她覺得維埃里似乎變了?

  莉亞一切都好,維埃里看起來也挺不錯的,羅南和佐伊終于放心的離開米拉波大道,去做這次來艾克斯的主要目的——拍婚紗照。

  法國人拍攝婚紗照的習俗起源于19世紀中葉。

  1840年,一名叫卡爾杰的法國攝影師在巴黎首次嘗試婚禮跟拍,但受限于拍攝器材和曝光時間等客觀因素,只留下了幾張擺拍影像,沒有場景化設計。

  1870年,濕版火棉膠技術將曝光縮短至30秒,法國資產階級中興起了拍攝‘婚禮雙人肖像’的熱潮。

  而法國第一所規模性提供婚禮拍攝服務的機構出現于1882年,老佛爺百貨推出了法國第一所預約制的婚禮拍攝沙龍。

  只不過這是超級有錢人才可以享用的服務,因為一張照片的成本要80法郎左右,而那個時期巴黎普通工人的月均收入只有100150法郎。

  婚紗照在法國的普及要等到1900年前后,這要感謝柯達推出了勃朗尼相機,拍攝成本降低到了1法郎/張,雖然成本降低到了普通人可以接受的程度,但在法國也只有巴黎有專業婚紗機構,其他地區該業務依然是一片空白。

  真正的轉折點出現在1954年,全國所有知名雜志和報紙同時刊登出了影星碧姬·芭鐸在圣特羅佩的婚紗外景照。

  這個時候,絕大多數法國人才第一次聽說——原來結婚的時候還可以這樣做?

  原來拍照可以不待在影棚里,而是來到戶外?

  到了20世紀八十年代,法國婚紗照的拍攝率已經高達95以上,連居住在呂貝隆的鄉下人都知道結婚時必須要拍攝一組照片留作紀念,作為新人的愛情見證。

  而且主題還是五花八門的。

  路易和莉亞結婚時拍攝的是‘羅馬斗獸場’主題,在佐伊家客廳里掛著一張路易身穿羅馬盔甲,莉亞頭戴橄欖枝,分坐觀眾席兩端隔空相望、眼睛里似乎有星辰大海的照片。

  而弗雷迪和特洛西的婚紗照主題是‘工業繁榮’,拍攝場地是馬賽港石油化工廠和大型龍門吊下,又是別有一副韻味。

  羅南也曾看過亨利的婚紗照,沒錯,這老小子結婚時也拍婚紗照了,穿著雙排扣船長服的年輕亨利挽著水手條紋衫、拖尾白紗的靦腆約瑟芬,他們這個主題叫‘航海征途’,聽說在那個年代是新人選擇最多的一組。

  以前村民拿亨利開玩笑時經常說,亨利的船長帽始終不離身,是因為他不想忘記做新郎的心情。

  總之,那個年代的普羅旺斯婚紗照生態無比繁榮,主題無比豐富。

  只有想不到,沒有他們拍不出的。

  聽說連星球大戰主題都可以承接。

  給小情侶婚紗照的攝影師是佐伊的大學同學,他畢業后在艾克斯做起了獨立攝影。

  坦白講,羅南和佐伊的選擇有很多。

  盧爾馬蘭村里就住著擅長攝影的藝術家,歌迪亞也可以找到米切蘭雜志社的御用大牌攝影師給羅南和佐伊掌鏡。

  思量再三確定這位名叫哈基米的攝影師,是因為他所擅長的拍攝方向,是羅南和佐伊想要的婚紗照主題。

  “我發誓你們兩個人的選擇無比正確,在普羅旺斯,婚紗照當然要拍攝和鄉村有關的主題,不要覺得那是你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對它失去了興趣。”哈基米壓了兩下他的黃色貝雷帽,自信的說,“其中的美麗細節多到你們想不出,好了,快去換衣服吧,我們的時間非常寶貴,今天要換好幾個場景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