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憲對當今的順天府究竟發展到什么地步很是好奇,當天在通州吃飯喝酒,翌日趕路進京,他都在打問情況。
王言很耐心的給胡宗憲詳細交代了一番,算是提前做工作交接了。
早在以前王言做大興知縣的時候,就已經事實上的影響了整個順天府的發展,等到了他總領整個順天府之后,開始影響的就是順天府周邊地區了。
所以經過了將近六年的發展,在王言充分開發大明帝國的潛力的情況之下,上馬了各種的大項目。毫不夸張的說,如果不是因為中途擔負起了東南平倭的開支,王言幾乎把整個順天府都給翻新了一遍。
也是因為京城的大繁榮,虹吸了周邊地區的勞動力以及經濟。畢竟那么多的項目,只靠順天府的百姓是無法做到的。哪里都要用人,順天府就那么多的人,哪里夠用么。
又因為順天府的環境清明,沒有深重的剝削,百姓們想方設法的留在這里。再加上清田查口的原因,導致在這六年的時間之中,整個順天府的人口從一百二十萬口,達到了二百四十余萬口。
同時也因為人口的增多,王言進行了城市的擴建、改造工程,京城的東城、南城兩個方向,在城墻之外出現了大量的新住宅。
在城內,王言拆遷了一些老舊的片區,借助著水泥、磚石之力,蓋起了二三層的小樓,又進一步的增加了城內的土地利用率,也造就了一批大明時代因為拆遷而富起來的尋常百姓。
也只能是拆尋常百姓的房子,畢竟王言要是去西城搞拆遷,那些大戶人家得死死的要錢,還能聚集起來鼓噪生事,麻煩多的很。非得成片成片的抄家,否則根本別想辦成事兒 人多了,需要的各種基礎生活物資,以及其他的各種有用沒用的商品的需要當然也要加大,自然促進了商業的更大繁榮。
商業繁榮,需要生產的東西就要多,于是也就有了水陸運輸的繁榮,以及小作坊的擴張,由此形成頗具規模的工廠,對于勞動力就有了更多的需要。
那么這些新增加的外來人口,也就有了去處,能夠賺取錢財生活下去。
而為了保障百姓們的收入,遏制大戶們的剝削,綜合整個順天府的各方面的條件,王言制定了最低收入標準,同時也引入了七天休一天的假期,不休要補錢。
據統計,大多數的百姓都是不休假的,他們要多賺假期的那些錢。只有少數人,他們選擇假期,選擇在這一天里去集市逛逛,去聽聽曲,看看戲,去城外走一走,去河邊釣釣魚,總之就是開始享受生活 百姓們都賺到了錢,自然要花銷,于是整個順天府也就自然而然的運轉了起來。
而在順天府的廣大的農村地區,百姓們的日子也好了很多。最直觀的,就是家家戶戶的房子都升級成了磚瓦房。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家的窗戶,都是換上了價格還沒有壓下來的玻璃窗。
這是因為他們整體負擔的稅賦減少,再加上持續了六年到現在仍舊沒有停止的大建設,百姓們在農閑的時候都能去干活賺錢,給錢相當痛快,明碼標價,按月結現錢,著急要錢也能自己跟那些小吏商量提前結算。
但要是誰敢不給結錢,誰敢無故克扣,不用急,不用氣,更不用慌,一路向上告就行了。小吏不辦事兒,上面還有不入流的監督工程的官員,還不辦事兒上面還有負責工程的小官兒。
一般到負責工程的官員,下邊百姓的問題就全都能解決了。否則再往上告一級,就得做記錄了,就要跟順天府報備了。王言的目光,也將隨之落過去,真正的大恐怖就到位了。
所以一般而言,下邊的問題都能妥善解決。真有過分的,也捂不住蓋子,不可能捂住所有人的嘴。但凡有點兒風聲,最終都能到王言這里。
王言聽到了什么風聲,只要安排人隨意一打探,也就什么都知道了 百姓們如此賺了錢,也就開始置辦衣食住行之類的,提升生活水平。再加上人們的攀比心,你加蓋了房子,我家也要蓋,還要蓋的好。就如此,實現了整個順天府的百姓房屋的換代。
同時因為百姓們也富裕起來的緣故,原本不起眼的鄉村經濟也登上了歷史舞臺。鄉村的賣貨郎是早就有的,一方面收購,一方面售賣。現在百姓們有錢了,可以買的東西也就越來越多了,貨郎們也就承擔了這種分銷的工作。
以前是人扛驢背,現在最低起步得有個驢馱著貨物,更多的是趕上了大車。他們承擔了深度開發鄉村市場的重任,搭建銷售網絡,將更多的產品銷售出去。
同時百姓們的產出也在提高,這就要說回到大貪官王言的養殖大業了。
到目前為止,王言至少砸了兩百萬兩銀子到養殖的事情上。六年的時間下來,母豬生小豬,小豬長大被吃肉賣錢,又有做種豬,又生小豬。另一邊是雞生蛋,蛋生雞如此循環下來,整個順天府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點兒家禽了。
有家禽,就能下蛋,能拔毛。這都是能賣錢的東西。養殖到今天,這些家禽早都是完全屬于百姓的了。
王言在順天府還有更加龐大的養殖場,他有好幾個山頭,山上種了各種草木恢復生態,也弄了不少附加的果樹作為經濟作物。
漫山遍野的溜達豬,走地雞養殖、經營的百姓都上萬人了 如此再加上種植一些經濟作物,綜合算下來,百姓們的收入比王言上位之前幾乎是翻了一番的。
這還只是在順天府的范圍內,事實上順天府周邊區域的百姓這幾年的日子過的也不錯,順天府人口增長的相當一部分助力就是他們。
甚至有百姓為了少繳稅,把順天府的界碑給私自挪了出去,為了這事兒王言也是沒少打官司 而順天府的發展,又帶動了整個天下的進步,既是虹吸,也是引領。
作為絕對的政治經濟中心,京城就是風向標,哪怕古舊的官僚們還沒反應過來,但商人們卻已經開始積極跟進了。
順天府龐大的貨物吞吐,吸引著天下的商人。順天府的經濟發展帶動的生產進步,帶動的一系列的小的革新、創新,帶動的各種的差異化競爭的產品的出現,又被這聚集而來的商人們帶到其他地區。
可以說,目前的大明已經完全的掀起了一場資產階級運動,工商業開始蓬勃起來 這就是王言的功勞了,他給天下人打了個樣。用實實在在的現實,告訴人們,不必要搜刮百姓,把盤子做大,讓百姓富有,能從百姓身上賺到更多的錢。
重點一定是在從百姓身上賺更多的錢,因為權貴大戶們,朝堂上的袞袞諸公們,再是嚷嚷著變法改革,也沒有說是想讓百姓富貴的,而是讓百姓安穩,讓百姓不生事,不壓抑著準備著造反,老老實實的給老爺們當牛做馬。
他們不是給予的,從來是索取的,是收獲的。
重點放到了讓百姓富有上面,那怎么能行呢。
事實上有些人哪怕是能賺的更多,也不想去賺這個錢。因為讓百姓們富有了,那就要開智了,那又怎么糊弄呢怎么奴役呢但這樣的人還是少數的,更多的人當然還是想要賺更多的錢,想要更大的富貴。他們相信,以前可以糊弄,可以奴役,今后也一定可以。兩千年了,百姓們一茬茬的,誰又逃出去了 他們擔心開智,王言卻是早都在大力搞教育建設了。
任何時候,教育都是政績考核的金標準,何況這時候還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手下的教育成果,多少秀才,幾個舉人,幾個貢生,全都是拿得出手的政績。
王言當然也相當重視這些,他早都加大了投入。過去的六年,他在整個順天府建設了不知道多少個學堂。
有幾個村子一起就讀的學堂,是為啟蒙,男女都能去。收費不高,就是把學校的建設成本以及運營成本覆蓋了就行。
更進一步的擴建了縣學,教室、宿舍甚至全都用上了玻璃窗。夫子的待遇也大幅度的得到了提高,讓更多的沒辦法當官兒的老秀才踏踏實實的教書。
同時又增設了武校,選擇了一些愿意吃苦玩命的孩子進行培養,將來讓他們參加武舉,到軍隊之中發展。
而對于讀書有成的,考中了秀才、舉人的,也提高了待遇,并直接先給安排個位置,或者是教書,或者是當學校校長之類的,讓他們干著活,賺著錢,繼續備考。
到了會試的貢生,這個位置的就不用王言操心了,基本都能當官兒。衙門發一筆獎金也就是了。
王言的舉措,主要還是針對平民子弟的,讓平民子弟能夠讀書,能夠脫穎而出。而不是陪著老爺家的孩子讀書,給老爺家放牛。
就是要靠著平民的龐大數量,讓那些有天資的人出頭。另一方面,這也是王言培植的黨羽。
這些讀書人是一定會記著王言的好的,哪怕當了官兒之后數典忘祖,歪了屁股,也是少數人,多數人對王言還是相當感激的,他們有了后代口口相傳,先天的就對王言有好感。
這些人長大了,將來也都是助力。
哪怕不是助力,識字開蒙了,也就算是開了智。至少上進的路是打開了,在今后的生活中,他們自己也可以去讀書,可以去思考。
這世上很多事情,都是禁不住琢磨的。
如此一來,自然也就與地方大戶形成了對抗,與新興的資本家形成對抗,從而使思想進步,讓社會前進 就是現在王言的位置還不夠高,哪怕已經有了強大的影響力,但是對于教育想要在根子上改變,他還沒有這個能耐。否則的話,他早就改教材了。
當然現在他也沒閑著,他改不了,但是不耽誤他喊口號。他每次上疏論政,必要提上一嘴,要進行教育根本的改革 “你了不起。”
胡宗憲給了王言最高的評價,“古往今來那么多的帝王將相,沒人想到像你這般做。你把這一套經世致用的學問整理出來,不差程朱,更不差王陽明。”
王言含笑點頭“你還別說,我真有這個想法。只不過你說我這如夫人的出身,就敢行開宗立派之事,未免貽笑大方啊。”
“是陛下賜的同進士出身,誰還敢拿這件事說三道四再說,現今誰人不知,你是讀書讀的沒了家產,這才將僅剩的田產變賣想要當官撈銀子二十歲的舉人,在我大明也是數得著的天縱之資了。你沒考,誰又知道你考不中”
“這些事情今后再說吧。我就不信,哪天我當了首輔,我的學問還推不出去說到首輔,先前陛下就玩笑說讓我做首輔”
兩人一路閑聊著,胡宗憲也看著城外新起的住宅區,看著城門外的道路兩旁發展出來的各種鋪子,看著熱鬧的人流。
終于來到了廣渠門外,胡宗憲下了車,停住了腳步,仰頭看著城門。
王言很明白胡宗憲此刻心中的復雜,如果沒有那么多的意外,胡宗憲早應該是坐在內閣中,主宰這個帝國的發展。卻不想,嚴嵩的倒臺,讓一切成空。經過了五年時間,他終于又一次的來到了京城外。
好像是五年前,也好像是三十多年前,那時,他還是赴京趕考的書生,那時他還很年輕。
如今再站在這京城的城門之下,已經是兩鬢斑白 “現在看著復雜,今后啊,想出這京城還不好出呢。”王言虛手向著城門之內,笑著說道,“進城吧,部堂大人”
胡宗憲長出了一口氣,老臉上露出了笑容“進城”
翌日,胡宗憲任禮部右侍郎兼順天府尹。
王言任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巡撫薊州,總督薊遼軍務。
如此任命一出,天下皆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