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五五一章 轉彎的大明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玻璃是個好造物,玻璃窗是個好應用。

  在寒冷的冬日,太陽高懸之時,陽光穿透玻璃,室內的溫度升高,讓身處其中的人十分舒適。

  如果在這樣溫暖的環境中,被陽光照耀著,再弄弄貓狗,喝些熱茶,簡直是一大享受。

  不過這樣的享受,年輕人大抵是沒耐心的。他們總要動起來才好,他們的人生還太短暫,他們的氣血還很充足,催著他們去行動。

  只有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才會想要慢下來,才會享受陽光,享受寧靜,享受一切。

  嘉靖就慢了下來。

  玉熙宮中,嘉靖在躺椅上躺著,在陽光下,雙目微闔。每到椅子晃動的微弱了,邊上伺候的呂芳就稍稍加些力氣,讓躺椅蕩的大一些。

  王言恭敬的站在嘉靖身后不遠,說了對俞大猷和戚繼光的安排。

  嘉靖也問了同樣的問題:“你想跟韃子開戰?”

  “陛下,我大明當今國力不足矣支應北進的開支,臣是想……”

  聽過了王言的經濟制裁之道,嘉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河北、山東、山西的大戶,眼睛一下就睜開了。

  “你是真不讓朕安生啊,難道朕就只能閉關不出了嗎?”

  王言聽出了話語里的沒好氣,以及一些期待。

  于是他很好的領會精神,說道:“陛下,這事兒并非一蹴而就的。可以先開個榷場,這也是為了方便雙方互市嘛,也是給那些大戶提供便利,集中交易。如此一來,不論是運輸還是結算,都要更加的方便。

  等到大戶們來的差不多了就收第一道交易稅,先來個二十稅一再說。一年貿易幾百萬兩銀子,那就是入賬幾十萬兩銀子。

  同時為了防止他們私自交易,不經過榷場,不給官府繳稅,要出動軍隊巡線嚴查,抓到私自交易者扣留貨物,追加罰款,若不繳罰款,便罰息,若還不繳,便查抄田產,一直到補上罰款為止。若是在查抄田產的過程中,發現其旁的罪證,那便更好了,直接抄家,全家發配。

  這便是臣讓戚繼光練兵備邊的緣由所在,不能打出去,總能守得住,總能防得住這些亂臣賊子里通外族,也能防得住內里的人做亂。

  同時戚繼光那邊,也能再拉一支商隊出來自己收購韃子的東西,轉運到京城還有其他富裕的地方發賣,這又能賺一筆。

  到時再把皇家銀行開到榷場,讓韃子漸漸的適應了寶鈔,到時候……”

  從頭到尾,王言就沒說有什么壞處,說的全都是好處。因為最大的壞處,嘉靖已經明確的清楚了,自己都說不出關了么。

  王言要做的,就是讓嘉靖充分的認識到好處,只要嘉靖覺得好處比壞處多,那嘉靖就一定會支持。

  怎么也算接觸許久了,王言明白嘉靖是個有智慧的人,是個實用的人,是個喜歡好處的人,同樣也是有著冒險精神的,更有著強烈的反叛精神以及行動力的人,持續了三年的大禮議充分證明了嘉靖的各種素質。

  “陛下,咱們只要緩緩布置,徐徐圖之,便可不戰而屈人之兵。同時又能將那些亂臣賊子收拾一通,讓他們將吞進去的田產銀子全都吐出來。絕對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啊。”

  嘉靖沒有表示,在躺椅上晃悠著,安逸著。

  呂芳在一邊說道:“王治中,那依你之見,何人巡撫薊遼為宜啊?”

  “還是譚綸吧,他在南邊打仗還是不錯的,沒有拖后腿,籌辦軍需用心,遇事果決敢下手。又是戚繼光的老朋友了,他二人相得益彰,經略薊遼當無憂慮。”

  王言一點兒沒有避諱,畢竟嘉靖都讓他開始結黨了么,他也沒什么不能說的。

  “等過上兩年,臣這順天府治中也當到頭了,順天府想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富足安定,京城氣象萬千。那時候無論誰來治理順天府,只要不跟京中權貴大戶同流合污,這順天府就差不到哪里去。

  彼時臣正好去薊遼,先把女真的地盤占了再說,若有良機,自是大軍出擊滅了韃子。除此外,兩年時間也正好經營榷場,等到了臣過去的時候,想來是最激烈之時,只要陛下支持,臣腦袋硬,命也硬,定然能如同治政順天府一般頂得住壓力,我大明萬世太平當由此而始。”

  “你安排的倒是明白。”

  嘉靖一聲輕笑,“那就照你說的來,朕倒是要看看,你能在北邊做成什么樣子。呂芳,回頭跟內閣走一下程序。”

  “是,主子。王治中辦事牢靠,此事定然能成。將山東、山西、河北的大戶人家打散了,今后主子就可以無憂了。”

  王言緊跟著表了幾句衷心,說道,“陛下,胡宗憲來信托我問問,陛下對他是否另有任用。”

  “你不是用的挺好?你說說,對他有什么任用?”

  “陛下這是罵臣呢,臣是為我大明國事盡心,譚綸、俞大猷、戚繼光等人都是剛立下大功,繼續任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正當其時。他們做的都很好,臣也問心無愧。

  胡宗憲也算與我交厚了,當年臺州之戰過后,回鄉途中還專程來淳安見了我和海瑞。他有什么任用,當然全是陛下做主,陛下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只是他讓臣幫忙問問,臣總不好推脫。”

  “讓你問問,你就真問?”呂芳都無奈了。

  “總要做到位么。”王言一臉赤誠,“當年讓他去經營船隊,培養海軍,他就是想著等嚴嵩這件事過去,等徐階下去,他畢竟才五十多嘛,還是有機會起復的。我也答應他,如果沒有被整死的話,就給他說說話。

  如今東南大勝,東南大戶被壓的抬不起頭,出海的船隊都少了好幾成,在這之中胡宗憲確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急不可耐,想重新起復,臣以為也是可以理解的。

  主要是陛下看重情誼,臣這才有膽子問出來。否則的話……臣也得拐彎抹角的想想辦法,或者問問呂公公,讓呂公撿著陛下高興的時候提上一提,我對胡宗憲也能有個交代……”

  “你倒是實在。”嘉靖笑呵呵的。

  “臣對陛下從來赤膽忠心,絕無半句虛言。不像那些亂臣賊子,就想著糊弄陛下,敗壞陛下的名聲,損害陛下在百姓心中的威武形象。”

  “行了。讓他和俞大猷一起,把船隊經營好,把海軍訓練好,先把東南的局面穩住。有了他的位置,朕自然會想著他。”

  嘉靖難得的把話說的很直接,可見他心理對王言的說法還是很滿意的。

  他總是這樣,貓一陣狗一陣的,沒事兒整兩句話壓人,彰顯他的威勢。

  不過從另一方面來說,自從當了宅男以后,能見到嘉靖的人就很少了,值得嘉靖如此,也足見王言在嘉靖這里的重要性了。

  說完了胡宗憲的事情,嘉靖再沒有別的表示,于是王言就識趣的出了玉熙宮,往皇宮外走去。

  然而今天送他的人,讓他很有幾分意外。

  “陳公公,怎么好勞您相送呢。”

  陳洪笑了起來:“王治中說的哪里話,都是為主子萬歲爺辦事兒,哪里有什么好不好的?”

  在京也已經當了將近四年的官兒了,王言當然早都見過陳洪。說起來,司苑局就是陳洪負責的,跟上林苑監的合作以及嘉靖賞賜的各種綠菜,自然也是經過了陳洪的。由于王言愛吃,陳洪又管著尚膳監,在這些方面,也算事有幾分交流。是以兩人并不陌生。

  于是在離開了玉熙宮的范圍,只剩了他們倆在前邊走,跟著伺候的小太監離的很遠以后,王言索性便直接的發問了。

  “陳公公,左近也無人了,有什么事不妨直說。”

  “哎呦,真沒什么事兒。”陳洪說道,“這么些年了,咱家一直沒機會與王治中親近一二,今日也是趕巧兒,正撞上了治中要出去,索性就送送治中,與治中閑聊一番逗逗樂子。”

  “下官最大的樂子就是經常被人襲殺,結果那些殺我的還說我壞事做盡不得好死,你說可不可樂啊陳公公?”

  陳洪哈哈笑:“都是一群亂臣賊子,簡直無法無天。要咱家說,廠衛讓黃錦領著,真是糟蹋了。”

  “黃公公也沒委屈了下官。”王言笑呵呵的,轉而說道,“陳公公領著司苑局,下官近來想著集中一些人專司農事。研究怎么種地才能高產,培育高產的種子,預防各種病蟲害,提高畝產。不知道陳公公有沒有興趣?”

  “當然有興趣,真要是做出了一點兒成績,那就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咱家也是跟著你王治中沾光了。回頭我就讓人去找治中,這個事情短期肯定看不到什么成果,那就一刻不耽誤,越早開展越好。”

  “陳公公所言極是,那就如此定下了。下官回去就拿個章程出來,銀子都由順天府來出,公公調遣合用的人手就行。想要找到善于種地,又善于鉆研之人,可真是不容易啊。”

  陳洪說道:“無需多慮,我大明就是人多,想找一些會種地的,愛研究種地的人,不是什么大事。就這么說定了,你盡快開展吧。”

  “陳公公切莫心急,這些都是慢功夫,想要有作為,怎么也得到開春了。想要有成果,一年肯定是什么都看不到的,最少也得兩年。”

  “先把準備做到完全,到時候真正干起活來也更加得心應手嘛。”

  “陳公公是有智慧的人。公公安心,下官回去就差人行動起來。”

  就如此,兩人溜溜噠噠的,一路閑聊,直到給王言送出了西苑,陳洪這才停住了腳步,熱情的同王言告別。一直也沒說什么其他的事情,真的閑聊。

  王言倒是也相信陳洪閑聊的意思,以前陳洪確實沒什么機會跟王言交流。主要是呂芳在跟王言溝通,其次是呂芳更得意的黃錦,另外也是黃錦領著廠衛,跟王言的合作更多不少。

  相對而言,陳洪就差了許多。哪怕跟司苑局、上林苑之類的部門有牽扯,也不是王言直接跟陳洪對接罷了。

  像今天這般直接撞見,幾年下來也沒有幾次。陳洪能抽出功夫來,專門送一送王言,更是只有今天了。

  出了皇宮,王言讓人給俞大猷、戚繼光二人通了信,告訴了安排已經定下的消息,讓他們安心。王言還是很關照他們情緒的。

  實在是武將不好干,老老實實不搞事兒的武將更不好干,沒事兒就得被折騰折騰。真說起來,搞點事兒反而還能安穩安穩呢,畢竟是領兵的將領么,駐軍在外,地方盤根錯節,還是相當有議價權的么……

  回到了順天府衙,王言當即就交代了搞糧食研究的事情。

  他之前也一直找人在做,只不過是不成體系,不成氣候。如今跟宮里聯手,為的就是加快速度。

  這時候,玉米、土豆、地瓜都傳播到了大明,這兩年的時間,王言也已經找到了種子。接下來要做的,還是他一直重復做的動作,把這些糧食種子培育出來,一點點的改良到高產的樣子。

  不求達到現代,只要能夠比現在的畝產高,那就是巨大的成功。何況這個最低要求,也不是多難達到的事情。

  解決了東南的問題,除了俺答不時的找麻煩,整個大明難得的陷入了一段安穩的時光。當然,各種的天災人禍還是少不了的,只是沒有影響波及太大的事件。

  該死的嘉靖沒死,其他的問題也都不是什么問題,大明這個因為王言而煥發了一些生機的帝國,還是穩步前進的。

  王言也難得的安穩了下來,沒有再遭遇襲殺,他踏踏實實的在順天府大搞建設,關注全國的寶鈔推廣情況,遙控一下薊遼的榷場,一切都很順遂。

  而除了辦這些事情,王言也終于成了親,是個將要出了五服的沒落皇親之家的姑娘,長的很漂亮,也很懂事。

  嘉靖親自選的,還特意給了誥命,對王言的榮寵顯露無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