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290章 天神之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人們總有著各自的夢想。

  男人也好,女人也罷,他們的夢想往往是在少年的時候產生,有的人中途放棄了,但是更多的人則一直在努力著。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正百成千上萬的人為了夢想而努力,才真正的改變了這個世界。

  世界之所以改變,正是因為有人堅持著夢想。

  夢想之地是哪里?

  可以是硅谷,因為那里有數以萬計的年青人在那里用他們的創意、汗水以及努力去追逐著他們的夢想。

  從改變世界的視窗操作系統到千引擎,諸如此類的創新一點點的改變著世界,但是現在,硅谷還僅僅只是硅谷,相比于互聯網,它更多的成就是在硬件上,至少軟件的時代還沒有到來。

  那些開發網站、軟件以及電子計算機硬件的年青人,都還停留某種拓荒的階段。

  這里會成就夢想,但是它的夢想還沒有一飛沖天的地步。

  夢想之地仍然在鑄夢。

  那么另一塊夢想之地是哪?

  是萬戶角!

  ——這里承載著全人類的夢想!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萬戶角在世人的心中有了這樣的形象。

  我們不是為了某一國家服務,我們是為了全人類!

  如此冠冕堂皇的話語說出來的時候,雖然所有人都知道是假的,可你不得不承認,這句話聽起來是非常高大上的。

  萬戶……那是為了追求夢想獻身的人。

  而這里以此命名。

  這里沒有肯尼迪中心,沒有總統或者政客的命名的大樓,只有人類對夢想孜孜不倦的追求,這個夢想可以是關于太空的,也可以是關于現實的。

  在這里有上萬名全世界第一流的科學家,從事著各種各樣的研究——沒錯,是全世界的。

  不僅僅有SEA的,也有來自英國的、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還有新西蘭、南非以及東非等國,除了英聯邦成員之外,甚至還有來自歐洲、美國的科學家。

  人類群星云集于此,為了一個共同的夢想。

  從地球到近地軌道,從近地軌道到月球,從月球到火星、到小行星帶,直到走向遙遠的深空。

  這是一個最美好的愿景。

  也只有這個美好的愿景,才能夠把人類聚集在一起,拋棄紛爭,只為了遙遠的星空。

  至少在理論上來說是這樣的。

  “無論如何,只有這里才會向全世界的學者敞開大門!”

  在萬戶角的發射指揮中心,來自荷蘭的諾亞,幾乎是以一種朝圣的心態進入這個指揮中心,甚至在進入由警衛守衛的指揮中心前,他特意展示了他的胸牌——那是太空探索公司的員工ID帶有射頻芯片,僅僅只是這個胸牌,就是超出想象的“黑科技”。

  通過身份ID進入指揮中心后,諾亞只覺得的呼吸一滯,神情立即變得肅穆起來!對于他來說,這就是夢想照進現實了。

  二十年前,當他看到王寶賢從這里進入太空之后,作為一個荷蘭人的諾亞,就有了他的夢想,他夢想著有一天會成為航天工程師,參與到太空事業之中。

  可是很多人告訴他,這是做夢。

  “醒醒吧,這里是荷蘭,無論是美國人,還是蘇聯人都不會讓你進入他們的火箭發射基地的!”

  是的,對于歐洲人來說,無論是加入NASA還是加入蘇聯的航天都是癡人說夢。根本就不可能。

  可是他還懷揣著一線希望——太空探索技術公司!

  在王寶賢到太空的時候,他看到在那些東方人中還有很多歐洲人的面孔,而且后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每年都會在歐洲各國招聘員工。

  所以,只要你足夠優秀,總有機會進入這家太空企業——全世界唯一的太空企業。

  而這家企業的用人標準同樣也是開放的,無論你是任何國籍,只要你有足夠的才能他的大門就會向你敞開。

  二十年后,以取得博士學位之后,諾亞的夢想實現了。

  他進入到了這家承載著全人類夢想的企業,而今天,他將要參與的第一次任務,就是一次載入史冊的發射任務。

  “天神之眼太空望遠鏡!”

  從五年前,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提出建造“太空深空望遠鏡”:利用其極高的光學分辨率探索遙遠星系,并進行地面望遠鏡無法實現的觀測研究。由于位于大氣層之上,它不受大氣干擾,因此在可見光和紫外光攝影方面能達到地面望遠鏡無法企及的精度。

  從那天起,這個項目就成為公司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它從研制到發射可謂歷經波折,主要因其高昂的研發成本。

在另一個世界,美國從七一年立項,期間國會大幅削減預算,為節省成本縮小了鏡片尺寸,隨后又將歐空局卷入其中。再加上挑戰者號事故的發生,導致原定于七九年發射的哈勃望遠鏡推遲至九零年才成功升空  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只用了五年時間,就完成望遠鏡的研制,雖然成本高昂,但是他們仍然咬牙堅持了下來,而且四米的鏡片,也遠遠超過哈勃望遠的2.4米。當然,造價也是急劇攀升——相當于兩艘航空母艦的造價。

  這也是最令人扎舌的地方,畢竟——用相當于兩艘航空母艦的支出去建造一個太空望遠鏡。

  在冷戰時期聽起來本身就是帶著某種匪夷所思的味道。

  而現在“天神之眼”就靜靜躺在進步號的航天飛機的艙室內,等待著發射升空。

  這一天,全世界都注視著這里,注視著即將升空的天神之眼,它會給人類帶來什么樣的驚喜呢?

  上百億光年之外會是什么模樣?

  會不會有像地球一樣的行星?人類在太空中是孤獨的嗎?

  諸如此類的想法,在過去的幾年中,總會出現在各種報紙、雜志以及訪談之中,對于太空,這個時代的人們還不像幾十年后那么絕望。

  現在,人類還是充滿想象與渴望的。

  不,應該說,人類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充滿想象與渴望,因為月球已經讓人類看到了新的希望。

  新希望礦場的發現,已經深刻的改變了世界,而“天神之眼”又會給人類帶來什么樣的震撼?

  便是所有人都很清楚——它將賦予人類一雙天神之眼,可以窺探200億光年之外的深空!

  清晨,海上吹來的薄霧還未完全散去,發射架下的進步號航天飛機已如銀色巨艦般矗立在巨型火箭的頂端,機身下方的火箭主體泛著冷硬的金屬光澤。

  此刻,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這片海岸——從長安的中央廣場到紐約時代廣場的巨型大屏,再到倫敦街頭商店的電視,從東寧到巴黎,數億人屏息等待著這場承載人類宇宙探索夢想的發射。

  發射控制中心內,儀表盤上的綠燈依次點亮,數據流如瀑布般在屏幕上滾動。總指揮周康杰盯著主屏幕上的倒計時,他的表情平靜,就像是當年他出現在《生活》雜志封面上的一樣,耳機掛在脖頸上,神情肅穆的站在一排排電子計算機屏幕中央,雙眼凝視著前方,他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地面指揮中心的現場總指揮。

  在過去的十幾年前,他曾無數次指揮過發射,有成功,有失敗,但無論每一次,他都能夠盡職盡責的完成任務。

  他的聲音透過通訊器傳遍每個崗位:

  “各單位報告狀態,燃料管路壓力、導航系統校準、航天員生命體征——”

  “燃料壓力正常!”

  “導航系統校準完畢!”

  “航天員生理指標穩定!”

  應答聲此起彼伏,每一個字都透著緊繃的專注。觀測臺上,來自英國的天文學家懷特握著早已調好焦的望遠鏡,鏡片里的進步號清晰得能看見機身的隔熱瓦紋路,六角型的隔熱瓦將整個航天飛機都包裹了起來。

  作為一名天文學家,他當然知道天神之眼太空望遠鏡的一些數據——這臺耗時5年、耗資20億元的“太空之眼”,鏡片直徑4米,能捕捉220億光年外的星系信號,是人類迄今為止最精密的天文觀測設備,此刻正安靜地躺在進步號的貨艙里,等待被送入蒼穹。

  “這是屬于全人類的時刻!”

  廣播里的倒計時聲像鼓點般敲在每個人心上,發射架底部開始升騰起白色水霧,那是液態氧蒸發的痕跡,固體助推器的點火裝置漸漸亮起橙紅色微光。

  “3、2、1,點火!”

  轟鳴聲瞬間震徹大地,比驚雷更磅礴的聲響掀起氣浪,將地面的積水掀成漫天水霧。進步號底部噴出丈高的橘紅色烈焰,灼熱的溫度讓周圍的空氣都微微扭曲。它緩緩升空,像掙脫了地球引力的束縛,拖著兩道白色煙柱,在湛藍的天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越升越高,漸漸變成一個帶著火焰尾巴的光點。

  觀測臺上爆發出第一陣歡呼,懷特的眼淚瞬間涌出,他死死盯著屏幕上的實時數據,各系統參數全部飄在綠色安全區。

  看著那些數據的時候,他的心里緊張到了極點,唯恐那個數字會發生變化,變成紅色。

  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前,人群揮舞著雙星旗和寫有“天神之眼,飛向宇宙”的標語;長安街頭,孩子們甚至踮著腳指著天空,興奮地指著天空中隱約可見的軌跡喊著“看,那是進步號!”;在巴黎的天文館里,教師正對著屏幕向學生講解:

  “再過一會兒,天神之眼就能看到我們看不到的宇宙了!”

  8分鐘后,火箭兩側的助推器完成使命,與箭體分離,拖著淡淡的煙跡墜入太平洋洋;又過了6分鐘,一級火箭燃料箱耗盡燃料,在大氣層邊緣解體。進步號憑借軌道發動機的推力,平穩進入近地軌道。

  不過,他們還需要再飛行一天,才能進入釋放“天神之眼”的軌道,次日進步號航天飛機,進入釋放軌道。

  “進步號已抵達預定軌道,開始貨艙減壓,準備釋放天神之眼。”

  澳大利亞航天員特納的聲音透過通訊器傳來,他和搭檔王承軒解開安全帶,在失重環境中輕盈地飄向貨艙。王承軒操作機械臂,貨艙門緩緩打開,天神之眼望遠鏡的的鏡體逐漸顯露——主鏡片被保護罩覆蓋,儀器艙上的指示燈閃爍著柔和的綠光,像沉睡的巨人即將蘇醒。

  機械臂穩穩夾住天神之眼的對接環,將它緩緩移出貨艙。進步號航天飛機指揮官馬東杰調整航天飛機姿態,確保天神之眼能精準進入預定軌道,地面控制中心內,地面團隊正實時計算軌道偏差,每一個數據都經過三重校驗。

  “天神之眼軌道參數校準完畢,姿態穩定,允許釋放!”

  王承軒按下釋放按鈕,機械臂緩緩松開,天神之眼望遠鏡憑借自身的小推力發動機,開始緩慢遠離進步號。它的太陽能板隨之展開,像兩片巨大的銀色葉片,在太空中捕捉著太陽的能量;高增益天線緩緩轉動,對準地球方向,準備傳輸第一組信號。

  “天神之眼已成功入軌!保護罩開始解鎖!”地面控制中心內,歡呼聲再次爆發,懷特看著屏幕上傳輸回來的畫面——天神之眼主鏡片保護罩緩緩打開,露出那片能洞悉宇宙深處的玻璃鏡面,在星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

天神之眼,終被送入預定軌道  太空中,進步號圍繞天神之眼緩緩飛行,像是在護送一位即將開啟征程的伙伴。穿著艙外太空服的特納和王承軒漂浮在舷窗邊,看著遠處的天神之眼,王承軒輕聲說:

  “它會看到我們從未見過的世界。”

  特納點頭,目光望向更遙遠的宇宙,那里有無數星系在等待被發現。

  此時的電視機前盡是一片歡騰。懷特和其它人一樣站在觀測臺上,抬頭望向星空,仿佛能看到天神之眼在太空中閃爍的微光。

  此刻,全球的天文愛好者都在等待天神之眼傳回的第一幅圖像,而這場由進步號開啟的宇宙探索之旅,注定將會給人類帶來一個聞所未聞的新世界……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