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2260章 埃賽的天空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圖爾米,

  這里是自由軍最早占領的埃塞俄比亞大城市,其郊外的機場原本是蘇聯援建的,用于起降客機的,現在卻成為了自由軍的空軍基地。

  除了十幾架F5戰斗機之外,還有A32攻擊機,不過,在這里最不起眼的明星還是“屠夫之鳥”。

  不過,現在的屠夫已經不再是FW190了。

  新一代的“屠夫之鳥”是十年前,為了取代“屠夫之鳥”開始的項目——計劃設計建造一種小型、敏捷的低成本攻擊機/空中支援機,這是一種全新的機型,主要作戰功能是用于對付游擊武裝。慢速飛行滯空時間長,居高臨下打擊這些沒有防空裝備的武裝力量屬于是降維打擊。

  而且還可以用于保護機場,作戰的目標是米24這類強火力武裝直升機,根據設想,未來戰爭中敵人可能會用武裝直升機向機場這類高價值目標發起特種攻擊,所以需要一種針對性很強的保護裝備。

  出人意料的是,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民生飛機制造公司設計的樣機,獲得了軍方的訂單。

  這確實是一種很有特點的軍用飛機。擁有鴨翼布局,翼展約11米,長9.5米。飛機的機頭部分有點像現代攻擊機,不過座艙蓋沒有那么凸起,鴨翼安裝在座艙后部的機身中間位置,翼展相對較大,這是為了滿足武器掛載的需求,發動機安裝在尾部,機尾有上下兩片尾鰭,為了加強飛機的操控能力,在機鼻下方另外增加了小型的三角形舵面。

  它采用的是與C130運輸機同型的T56發動機,雖然速度只有740千米/小時,但是攻擊直升機已經足夠了,并且飛機獨特的氣動布局讓它非常靈活,轉彎半徑只有150米,足以與靈活的直升機周旋。

  這個飛機續航能力非常出色,最長續航時間8小時以上,也就是可以在空中長時間戰斗值勤,最低飛行速度,也就是失速速度只有148km/小時,低速性能優異。而巡航速度超過500km/小時。

  這款飛機可以較高速度大大戰場上空,然后在目標空域長時間巡航,這點來說,對于對地面分散小目標警戒攻擊效能遠超普通噴氣式飛機和直升機了。

  并且因為其油耗低,飛行成本非常低。每小時飛行成本僅僅只有幾十美元。

  因此七年前,剛一問世,不僅收到了軍方、撣邦、暹羅等國的定單,而且還被美軍采購應用于越南戰場。

  新一代的“屠夫之鳥”不僅機動性更好,而且火力更強大,甚至可以攜帶激光制導炸彈以及空空導彈。靠著機載火控雷達和彈道計算機,他能完成對打擊精度要求極高的任務。

  而且因為其發動機尾氣與冷空氣混合程度高,也有助于降低紅外特征,所以,很難被單兵防空導彈攔截。

  而現在機場上的這些飛機,都是南越飛行員在西貢陷落前飛走的,其中數量最多的就是“屠夫之鳥”,不僅僅是因為其起飛滑跑距離只有300米,足以在遭受破壞的機場上起飛,更重要的是它不需要太多的維護,可以在沒有地勤幫助下起飛。

  而在自由軍中,這些“屠夫之鳥”一直充分發揮著“屠夫”的作用,從轟炸到火箭攻擊,早就成為埃塞軍隊的惡夢。

  上午,在帳篷里正給妻子和孩子們寫信的周清揚,這邊剛把信寫完,就聽到了警報聲。

  刺耳的警報聲像一把鋒利的刀,瞬間劃破了機場原本的寧靜。紅色的警示燈在指揮塔臺和停機坪之間瘋狂閃爍,將每一個匆忙移動的身影都染上了焦急的色彩。

  接到作戰任務的周清揚立即和僚機一同往停機坪跑去,飛行服的衣角在快速跑動中獵獵作響。他三步并作兩步登上那架通體迷彩的“屠夫之鳥”攻擊機,座艙蓋落下時發出沉悶的“咔嗒”聲,將外界的喧囂隔絕在外。

  發動機后置的引擎突然爆發出雷鳴般的轟鳴,尾部的螺旋槳開始飛速轉動,形成一道模糊的銀色圓盤。跑道盡頭的指示燈在視野里快速放大,周清揚握緊操縱桿,感受著機身傳來的強烈震顫。隨著一股巨大的推力從尾部傳來,飛機像離弦之箭般沖上天空,機翼下方的機場很快就消失了。

  “獵隼21已升空,請求目標坐標。”周清揚的聲音透過無線電傳來,冷靜得聽不出絲毫波瀾。

  他的伴飛僚機就在一旁飛行著。

  “獵隼21注意,方位角342,高度7000,發現目標正向東南方向移動。”

  地面指揮中心向他傳遞著預警機發來的信息。雖然sEA并沒有直接介入,但是卻向他們提供各種情報支持。當然也包括預警機的獲得的各種戰場信息。“初步判定為蘇聯無人偵察機,重復,蘇聯無人偵察機。”

  周清揚立即加快了速度,發動機的轟鳴陡然拔高了一個音調。螺旋槳在尾部劃出的氣流讓機身微微震顫,他盯著儀表盤上跳動的參數,20多分鐘后,機載小型火控雷達的綠色屏幕上,一個微弱的光點正在緩慢移動。

  這正是他們喜歡這款屠夫之鳥的根本原因——它既是一款非常容易操作的攻擊機,同時它還有著簡易的現代化火控系統,不僅有雷達,而且還有彈道計算機。

  “發現目標,距離12公里。”

  周清揚瞇起眼睛,透過舷窗看到遠處那個灰黑色的身影。無人機正平穩地飛行著,機翼下方的光學偵察鏡頭甚至還在那里轉動著。

  他沒有立刻按下機炮按鈕,反而輕輕推桿,讓戰斗機從無人機下方三百米處掠過時故意側傾機身。

  他特意調整機身姿態,讓自己的臉正對著那個旋轉的光學鏡頭,嘴角咧開一個弧度。

  然后就那樣對著鏡頭。右手猛地抬起,中指用力戳向鏡頭。這個充滿侮辱性的動作在萬米高空定格了足足兩秒——足夠讓地面監控站清晰捕捉到他臉上的嘲諷,足夠讓那些俄國人看到這個中指。

  當無人機的自動穩定系統重新校準航線時,周清揚突然對著鏡頭做了個開槍的手勢,拇指朝下狠狠一按。

  三秒后,他已經重新鎖定了目標,右手已經按在機炮發射鈕上。發動機的咆哮變成了憤怒的嘶吼,飛機猛地拉升,繞到無人機的側后方。機炮噴出兩道火舌,30毫米曳光彈在湛藍的天空中劃出優美的直線。

  “轟”的一聲悶響,無人機的機翼被精準擊中,碎片像斷線的風箏般四散飄落。周清揚看著那架冒著黑煙的殘骸墜入云層,輕輕吹了聲口哨,將戰斗機拉升到安全高度。

  “獵隼已擊落目標,請求返航。”他的聲音里帶著一絲輕松,仿佛剛才就沒有發生戰斗一樣。

  在埃塞俄比亞境內的自由軍出動飛機攔截的同時,在東非聯邦境內靠近邊境的軍事基地內,兩架“黑鷹”直升機的旋翼卷起漫天塵土,呼嘯著拔地而起。

  機艙內,特種部隊的官兵們身著迷彩服,手握著短管突擊步槍,時刻保持著警惕。兩名技術人員則緊握著工具箱,臉上帶著幾分期待與凝重,他們深知此行的重要性——收集蘇聯無人偵察機殘骸。

  預警機早已將無人機墜落的位置精準地傳輸到了直升機的導航系統中。

  “黑鷹”直升機一路疾馳,下方的地貌不斷變換,從廣闊的草原到崎嶇的山地。大約半個小時后,直升機抵達了目標區域,緩緩降落在一片開闊的空地上。

  艙門打開,特種部隊的官兵們率先跳下直升機,迅速在周圍拉起了警戒線,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動靜。兩名技術人員緊隨其后,迫不及待地朝著不遠處的殘骸走去。

  那架蘇聯無人偵察機的殘骸散落一地,機身已經嚴重變形,蒙皮被撕裂,露出了里面復雜的結構。技術人員小心翼翼地撥開殘骸上的樹枝和泥土,當看到機體內那個略顯陳舊的膠片艙時,其中一名技術人員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動作,驚愕地睜大眼睛,嘴巴微微張開,半晌才說道:

  “我的上帝,俄國人是在考古嗎?他們居然在先進的無人偵察機里用這種膠片艙。”

  另一名技術人員聞言,也湊了過來,稍作檢查后,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幾分不可思議:

  “他們就是在考古,你看,他們居然還在使用電視攝像機傳輸實時信號。”

  他一邊說,一邊用工具輕輕撬動著殘骸遺留的電子設備:

  “這可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我們能通過這些東西查探到蘇聯電子技術的水平。”

  雖然是殘骸的,但是它的內部卻充滿了電子元件,這些正是他們的目標所在。

  他們當然不是要從這里學習什么,而是通過這種研究來判斷蘇聯的電子技術水平。

  技術人員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檢查著每一個部件,時而低聲交流幾句,時而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著什么。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興奮,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場情報上的“盛宴”。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收集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很快,特種部隊的官兵們和技術人員一起,將重要的殘骸部件整理好。他們用直升機上的吊索將殘骸牢牢固定住,隨著“黑鷹”直升機的升空,這些珍貴的殘骸被緩緩吊起,平穩地吊運回了機場。

  回到機場后,殘骸被迅速轉移到了一架大型運輸機上。運輸機的艙門緩緩關閉,引擎發出巨大的轟鳴聲,載著這些能夠窺探蘇聯電子技術水平的“寶貝”,朝著SEA的方向飛去……

  請:m.badao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