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緊握的手,映襯著荒涼的月球。這張“月球握手”照片,成了全球報紙的頭版頭條。SEA宇航員主動向蘇聯宇航員提供幫助,邀請他們進入己方礦車艙室的畫面,被反復播放。
當宇航員們在新希望一號礦車的駕駛艙內脫下宇航服,在擁擠的空間里,曾經生死相搏的人們,對著彼此露出了笑容,這個象征著和解的畫面,傳遍了整個世界。
國際輿論的風向瞬間轉向,《泰晤士報》用“超越國家的人性光輝”為題,盛贊這種在槍口下誕生的救援;美聯社則評論:
“在沒有國界的星球上,人類終于想起了彼此都是同類。”
與此同時,李毅安與勃列日涅夫的加密通話持續了超過一個小時,當雙方宣布從琉球東部海域撤出戰略核潛艇、從巴格達基地撤回中程導彈的消息傳來時,華爾街的股指跳漲3,永安交易所的軍工股卻應聲下跌。那些懸在熱點區域上空的戰略轟炸機,如同收起利爪的猛禽,分批返回了本土基地。
和平的曙光尚未完全驅散陰霾,關于月球未來的討論已如潮水般涌來。《紐約時報》的社論憂心忡忡:
“這次危機僥幸平息,但月球就像一個沒有交通規則的十字路口,下一次相撞只會更加慘烈。”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報告直言不諱:
“無國界狀態已成為月球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必須建立明確的管轄框架。”
就在人們提出自己對未來的擔心時,在聯合國,各國代表們已經在那里展開了辯論,就在危機結束之后,幾個非洲國家代表提交議案,要求月球的未來進行討論。
此時聯合國大會上的爭論正達到白熱化。剛果代表率先舉起木槌形話筒,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
“《外太空條約》宣稱月球屬于全人類,但看看這次危機!少數國家在月球上動槍開炮,我們這些沒有能力登月的國家,只能在地球上心驚膽戰!”
接著他又特別加重了語氣,說道:
“我們提議廢除舊條約,按人口比例、按國家大小,公平分割月球!”
而法國代表立刻反駁,他揚起手中的《外太空條約》,然后大聲的說道:
“根據《外太空條約》的第1條規定:“‘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應為所有國家謀福利’,這是國際共識!分割月球?這和19世紀列強瓜分非洲有何區別?”
英國代表也跟著附和道:
“月球不是可以切割的蛋糕,任何國家都無權將其據為己有。”
他們之所以反對,原因非常簡單——那些非洲國家有沒有能力登月,他們不清楚,但是他們是有這方面能力的,當然,前提是如果有必要的情況下。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在月球上沒有基地,這意味著瓜分……他們很有可能會吃大虧。
至于什么按人口啦、國家大小什么的進行公平分割根本就是扯淡。那些黑猩猩還想到月球上去不成?
“那請告訴我們,如何保證沒有月球基地的國家的利益?”
巴西代表突然插話,會議室里的竊竊私語聲瞬間消失:
“當SEA和蘇聯在月球上用大炮對峙時,我們這些國家能做什么?只能祈禱!如果連基本的安全都無法保證,空談‘全人類共有’有什么意義?”
美國代表敲了敲桌面,調出月球基地分布圖:
“現狀是,全世界只有美、SEA和蘇聯在月球建立了科研考察基地站。如果現在劃分勢力范圍,就意味著承認‘先到先得’,這對后來者不公平。但完全開放,又會重蹈這次危機的覆轍。”
他頓了頓,拋出核心問題:
“關鍵在于建立一套準入機制——未來國家登月需要滿足什么條件?如何申請建立基地?在月球上發生沖突,由誰來仲裁?”
其實,雖然美國方面提出這些問題,可實際上,他們壓根就沒打算與其它人,應該說與在月球上沒有基地的國家分享月球。
分享月球?
開什么玩笑,你們想分享的話,那就先等到你們上了月球再說,不過,不好意思,那個時候,月球已經分割完成了。
爭論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有的國家主張成立“月球管理局”,由聯合國直接管轄;有的則堅持“誰開發誰受益”,認為有能力建立基地的國家理應獲得更多權益;更多中小國家則擔心,無論哪種方案,最終都會淪為大國博弈的工具。
一位來自太平洋島國的代表有些無奈的發言,他輕聲說道:
“我們連應對海平面上升都捉襟見肘,更別說登月了。但月球危機告訴我們,即使是最遙遠的星球,它的命運也和我們息息相關。”
他的聲音不大,卻讓喧鬧的會場安靜了片刻:
“如果連地球都沒能實現真正的平等,又怎能指望在月球上建立公平的秩序?”
夜幕降臨,聯合國大會堂的燈光依然亮著。關于月球的爭論還在繼續,而所有人都清楚,這場討論不僅關乎一塊遙遠的星球,更關乎人類能否在宇宙中找到共存的法則。
其實,他們想多了,因為這場討論根本就不關乎人類,因為——只有三個國家!
就在聯合國大會上爭論不斷的時候,一些觀察家們發現美國國務卿基辛格乘飛機飛往了亞太地區。
不僅基辛格去了,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同樣也去,SEA外務部專務宋德卿,他們的目的地都是三寶顏,這座棉蘭老的首府,第一次云集了這樣的大人物。
顯然,這是一次特殊的會面。
雖然特殊,但稍微敏感的人都知道,他們肯定是就月球問題進行商討。
會議是在三寶顏的光復酒店舉行的,會議剛一開始,宋德卿就為會議定下了基調:
“這一次會議是為了結束外太空的無秩序狀態,是為了全人類更好的開發外太空,并且為了太空的持久和平,所以,我們有必要通過一次國際會議,來結束所有的紛爭!”
這是國際會議嗎?
但這顯然是一次將國際社會撇開的大國會議。
在基辛格與葛羅米柯也分別發言,說來說去都是“為了全人類的持久和平”。
當然,他們都知道,所謂的“為了全人類”,只是他們彼此之間的借口而已,他們坐在這里,就是為了分臟。
不對,應該說是為了瓜分月球,至于其它國家,完全被排除在外了。
“好了,莫斯科的態度非常清楚,我們應該根據我們三國的月球基地的位置,在月球上進行公平且合理的分割。”
葛羅米柯的話音剛落,基辛格就說道:
“你的意思是只有我們三國分割了?”
“至少在未來十年內,只有我們有能力建設月球基地,并對月球資源進行開發,至于其它國家,根本就沒有這一能力。”
在他從莫斯科來到這里之前曾經去過克里姆林宮。克里姆林宮的態度非常明確,就是——不需要考慮其他國家,因為其他國家在那里根本就沒有任何力量上的。
現在既然要瓜分,那當然是局限在三國的范圍之內了。至于其他國家……壓根兒就不需要考慮他們。
葛羅米柯的回答,讓宋德卿說道:
“如果這么干的話,歐洲各國肯定會非常不滿意的。”
他的回答,讓葛羅米柯看了他一眼,雖然沒有說話,但是目中的話語再清楚不過——你在乎過歐洲嗎?
沒在乎過好吧!
現在你只不過是拿歐洲出來做借口而已。
“不僅僅只有歐洲,還有世界其它國家,他們同樣對月球擁有一定的權力,我們要考慮到他們的利益。”
基辛格的態度,倒是讓葛羅米柯的眉頭一挑,在月球危機中,美國的態度一直很讓人疑惑的,現在,他們為什么會是這樣的態度?
但是稍微思索片刻后,葛羅米柯就明白了對方的想法——美國人和SEA顯然是借口其它國家縮小蘇聯在這次分割中的份額,至于其它國家,他們有能力開發月球嗎?
沒有能力的話,那么我(美國、SEA)代勞怎么樣?
給你一點錢作為補償,這不就是他們最擅長干的事情嗎?
就像他們在中東和其他地區開采的油田一樣。
這就是美國人的如意算盤——嘴上說著公平,實際上心里想的都是生意而已。
想通了這一點之后,葛羅米柯直接了當的說道:
“即便是我們考慮到他們的利益,那么他們有能力登上月球嗎?”
接著他看著基辛格用直截了當的語氣說道:
“比如說像剛果那樣的國家。哪怕是他們在月球上獲得了屬于他們的份額。哪怕是再給他們100年的時間,他們也很難登上月球,在這種情況下,月球的資源就會被白白的浪費。
而受困于領土方面的限制,我們的開發同樣也會受到影響,而受到影響的并不僅僅只是我們,很有可能會是全人類。誰知道接下來會在月球上有什么樣的新發現呢?”
葛羅米柯的立場無疑是非常正確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將月球公平的分配給各國顯然是最不現實并且最不符合全人類利益的。
宋德卿也適時的開口說道。
“我們需要考慮到他們的利益,但是,我們也必須要面對一個現實,就是月球,只有我們三國,也就是說在未來的很長時間里,只有我們具備在月球上進行勘探開發的能力。
所以,為了全人類的利益,我認為……”
他把目光投向這兩位遠道而來的客人,然后加重語氣說道:
“我的建議是對月球按照3:3:3:1的標準進行分割,也就是對月球正面以及背面,我們三國公平的分割90的面積,另外10,作為國際區域,地球上任何國家都可以對其進行勘探開發。”
“這個任何國家包括我們嗎?”
葛羅米柯問道:
“當然,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為公海。”
宋德卿笑著說道。
“既然是公海,那么所有的國家都有權在那里建設自己的基地,并且進行開發研究。”
宋德卿的建議,讓基辛格稍微想了一下,他說道:
“10,其它國家是不會滿意的。”
“那又怎么樣呢?”
葛羅米柯直接了當的說道:
“無主之地‘先到先得’,這是世界的基本規則,我認同這個方案。”
其實三家平分,是最好的辦法,至于10,也就是給地球上的其它國家一塊骨頭而已,至于他們有沒有能力過去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當然在他們沒有能力的時候,三國還是可以代為效勞的,畢竟那里是公海。
瓜分的原則確定之下,最核心的談判還沒有開始,因為最核心的原則是涉及到細節的劃分,這才是三方討論的核心問題,
比如月球的正面以及月球的背面,這就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月球背面處于地球的無線電陰影區,來自地球的無線電信號無法直接到達,這會影響到月球基地與地球之間的聯系。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對月球表面如何進行細節性的分割就會成為三國談判的焦點所在。
而在談判之中還會有一個問題,就是——新希望礦場!
在很大程度上來說這才是其中的關鍵,可以說,這場談判,絕對是漫長的。
這一次會談,不過只是初步協商而已……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