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南極。
前進一號基地。
一臺月球飛車緩緩起飛,在飛出隕石坑后,就朝著北方的新希望礦場飛去。
從飛車上向下看去。
陽光像一把鋒利的刀,將月面上的一切劈成黑與白。
這臺月球飛車就這樣懸浮在距離月面三十米高的真空里,銀灰色的車身在太陽照射下泛著冷光,底部的矢量發動機不時噴出輕微的火焰,每一次細微的調整都讓飛車在低重力環境中劃出精準的弧線,朝著遠處的新希望礦場飛去。
這種飛車在地球上很容易發生意外,但是在月球上卻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比普通的月球車的速度更快,而且它飛的更遠。
飛車兩側的開放式平臺上,五名宇航員的身影艙外航天服,黃金色的頭盔面罩反射著環形山的陰影,與常規宇航員不同的是,每個人的右臂都挎著一把火箭步槍——它的外形看起來與AR15有些相似,這是因為它的槍身包裹著防輻射層,以保護槍身,而彈匣里裝填的是特制的火箭彈。
這些人并不是普通的宇航員,而是武裝人員。
站在平臺上的張邦德看著月球的地面,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來到到月球上,成為一名宇航員。
就這樣他扶著欄桿。看著下方的月球,心中充滿著各種感慨。
“距離礦場還有1.2公里,姿態穩定。”
駕駛員的聲音通過通訊器傳來。在回報明白的時候,他能夠感覺到飛車微微顫動,他能感覺到矢量發動機調整時傳來的微弱震動,像某種低沉的脈搏。
飛車掠過一片布滿隕石坑的區域時,李東平的目光被月面的寂靜攫住。沒有空氣傳播聲音,遠處礦場的采礦車正在那里工作著,只有頭盔內置麥克風傳來的呼吸聲,提醒著他們身處一個連槍聲都無法自然傳播的世界。
“準備著陸。”
隨著駕駛員的指令,矢量發動機噴出的火焰突然變亮,飛車開始緩緩下降。接觸月面的瞬間,飛車的支撐柱穩穩扎進浮土,揚起的月塵像慢鏡頭般在空中散開,久久沒有落下。
五名宇航員依次跳下平臺,厚重的靴子踩在月面上發出“嘎吱”聲,隨后他們就開始做起了準備。
“先安裝靶子。”
在張邦德的命令下,他們合力將個金屬靶架搬到礦場邊緣的平整區域,靶心在陽光下閃爍著紅色的反光。
李東平蹲下身檢查靶架的固定螺栓,手指在航天服手套里做出擰動的動作,低重力讓這個看起來非常輕松的工作和在地球上是截然不同的。
所有的一切都和地球上不同,這種低重力環境會改變很多事情,包括射擊。。
“實彈射擊,開始。”
隊長張邦德的聲音在通訊頻道里響起。
在下達這個命令的時候,他特意詢問了一下攝像機有沒有做好準備。
畢竟這是人類在月球上的第一次射擊訓練。是非常有歷史意義的。
當然需要如實的記錄下來。得到肯定的回答之后,
他才他舉起火箭步槍,將槍托抵在航天服上——在月球的六分之一重力下,后坐力被放大了數倍,在這種情況下,普通武器是無法使用的,所以他們使用的都是專制的火箭步槍。
這種步槍沒有任何后坐力,是最適合月球或者說最適合太空的一種武器。
現在研究部門正在研制更加高效的火箭槍,畢竟月球作為新的邊疆,它是需要武器作為保障的。
在攝影機的記錄下,李東平站在第一個射擊位,透過瞄準鏡看向百米外的靶心。
在月球上,沒有空氣阻力,沒有風偏,彈道會比在地球時更加平直,但真空環境會不會對射擊精度造成影響呢?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通過實踐才能夠得到答案。他深吸一口氣,然后按下扳機。
“噗”的一聲火箭步槍的槍口噴出一小團火焰,彈頭以每秒900米的速度劃破真空,瞬間在靶心炸出一個黑色的彈孔。
李東平看著瞄準鏡里搖晃的靶架,突然意識到這聲悶響應該是他下意識所產生的幻覺。畢竟在真正的月球真空里,射擊其實是完全無聲的。
第二名宇航員海因里希調整了一下呼吸,連續扣動三次扳機。三發彈頭幾乎同時命中靶面,形成一個緊湊的三角形彈痕。月塵被彈頭的沖擊力震起,像一圈透明的漣漪在靶架周圍擴散。
輪到最年輕的宇航員陳浩時,他的第一槍打偏了。
彈頭掠過靶心,在遠處的月面上激起一小團塵埃。
“彈道比模擬訓練時更飄。”
他在通訊頻道里說,重新調整瞄準姿勢,說道:
“低重力下對彈道確實造成了影響。”
張邦德看著最后一名宇航員射擊完畢,走到靶架前檢查彈孔。紅色靶心已經被打成篩子,金屬板在彈頭撞擊下微微凹陷。
李東平望著遠處飛車底部的矢量發動機,突然想起出發前任務官的話:
“在月球上,每一次開槍都是對物理法則的重新理解。”
他將火箭步槍背回肩上,然后他看著那個金屬板,那是人類在月球上第一次射擊留下來的痕跡。
從現在開始,人類在月球上有了自己的武裝。
“頭,如果俄國人出現在這里的話,我們開槍嗎?”
就在這時,耳機中傳來了海因里希的聲音,其他的月球部隊成員也都把目光投向隊長,他們最初一共6個人,不過只有他們5個通過了宇航員訓練,最終也只有他們來到了月球。
“我們的任務就是保護基地,保護礦區,如果他們入侵的話,而且不聽警告的話,那么我們必須要讓他們明白。”
環視面前的隊員,張邦德稍微頓了一下,然后說道:
“在月球這個新邊疆是有邊境的。”
至于如何讓他們明白,所有人都非常清楚,就是他們手中的武器。
“整理裝備,準備返回基地。”張邦德的聲音打破沉默。
五名宇航員依次登上飛車,矢量發動機再次啟動,尾焰在月面上拉出一道轉瞬即逝的光軌,朝著前進1號的方向飛去。留在礦場邊緣的靶板,就在那里似乎是在提醒著所有人——月球上有了武裝。
一個多小時后,滿載的月球礦車也離開了礦區。就在采礦車離開礦區之后的一個小時,一輛蘇聯的大型月球車出現在礦區附近。
然后月球車上,下來了幾名宇航員,其中有兩名宇航員攜帶著武器。
“先進行偵查,確定他們已經離開礦區。”
很快他們就步行到了礦區附近,在月巖的掩護下用望遠鏡觀察著礦區在確定沒有人之后,他們才開始步行接近礦區。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他們已經執行了多次偵查任務,已經確定了除了采礦事件之外,這里沒有其他人。
當然不可能有其他人沒有基地的話,人類是不可能待在月球表面太長時間的。
當他們抵達礦區之后,看到的是什么呢?
是一個被炸開的礦坑,礦坑里有不少散發著藍色光芒的晶體。在礦坑附近有一個簡易的月球鉆機,顯然那并沒有多少用處。
“開始在礦場采集樣本。”
雖然沒有采礦設備,但是在礦坑里有不少散落的藍色晶體。
“這些藍色晶體應該就是他們采集的礦物吧。”
在過去的幾個月之中,他們一直在觀察著礦場上的工作,主要是想弄清楚他們采集的是什么礦物。
他們每隔幾天都會來到這里采礦,然后礦石就會通過地月飛船運往國際空間站。
之所以一直沒有采取行動,就是為了弄清楚他們到底在采集什么,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們在礦場裝下了監控。為了避免發生沖突,或者說引起對方的注意。
他們首先進行了偵查。在確定了對方監控攝像頭的視頻傳輸頻率之后,地面有針對性的制造了干擾儀。
然后對其進行了干擾。而短暫的干擾,基本上不會引起對方的注意,因為在月球上受到太空輻射等原因的影響。經常會發生這種干擾。
所以,直到現在做好了準備之后,他們才來到這里,但是前前后后已經拖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現在來到了這片礦坑之中,只需要看著那些放著悠悠藍光的晶體,他們似乎就明白了那些人在開采什么。
“他們要開采的肯定就是這些晶體了。”
“晶體,這些晶體看起來似乎沒有什么用處。”
“誰知道呢?既然他們不惜成本在這里建立礦場并且開采它,那么這東西肯定是有用的。”
這些宇航員們雖然弄不懂這些晶體到底是做什么用的,但是他們的任務就是偵查收集。
他們隨即開始進行了采集,在他們進行采集行動時,兩名手持火箭步槍的宇航員警惕的觀察著周圍,突然那個靶板吸引了他們的注意。
其中一名宇航員走了過去,然后他靜靜的看著那個靶子,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通過對講機說道:
“大尉同志,情況有了些變化。他們把武器帶上了月球。”
“什么?”
在礦坑邊執行警戒的宇航員疑惑道:
“你確定嗎?他們怎么能夠違反國際法呢?”
盡管他的懷里同樣抱著火箭步槍,但并不妨礙他這么說。
而所謂的國際法就是禁止將武器帶上太空或者月球,畢竟按照國際公約,太空是非武裝化的。
其實大家之所以能夠一直遵守到現在,最根本的原因是——技術不行。
要是技術到位了,國際公約肯定是要修改的。
“是的,在這里有一個靶子,他們顯然在這里進行了射擊訓練。”
“嗯,這是最新的情況,我們一定要注意。”
大尉隨即又把這一情況報告給了隊長,正在收集礦石的隊長,先是沉默了一會兒,然后說道:
“那我們以后就要注意一下了,現在,礦石已經收集的差不多了,立即離開吧,在他們發現之前注意不要移動所有的東西。盡量避免被他們發現。”
就這樣一行4名宇航員就像是小偷似的。他們悄悄的來到了這片礦場,采集了晶體樣本之后,就悄悄的離開了這里。
所有的一切都是悄無聲息的,甚至可以說是不為人知的,當然也沒有人知道這一天——其實就是月球對抗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