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 軍統成立了一個新的特別行動組,代號昆侖。
行動組向由李希烈組建,直接向委員長負責。
而昆侖小組的第一個任務,就是配合衛立煌鏟除中條山通G(通何、通閻、通日)的軍官。
至少目前為止,委員長非常滿意。
戴笠在這方面輸了一籌后,便加緊對下屬的籠絡,反而導致外部情報收集緩慢。
但他回到重慶也不是沒有幫助,至少委員長沒有讓他親自跑一趟山西。
4月10日 隨著各方消息傳來,蘇日雙方已經達成中立條約的擬定。
莫斯科計劃在半年內,抽調遠東的部隊進入蘇德邊界。
最高統帥部研判,柏林很可能在謀劃一場對英倫三島的大決戰,而在那之后,戰爭將從西方轉移到東方。
而蘇軍也將在一年內完成所有準備!
消息傳回重慶,委員長大為光火,他立刻召見駐華大使潘友新表達強烈抗議,稱此舉為“俄損人利己之一貫伎倆”。
倒是李希烈提出建議,通過海外學子,大肆宣傳蘇軍此舉是為了進攻柏林。
雖然沒什么用,但作為惡心對方的反擊,得到了委員長的欣賞。
簡直就是為他出了一口惡氣!
2天后 莫洛托夫與松岡洋右共同簽署蘇日中立條約,后者帶著協議回到國內,只等審批,就可以成為正式合約。
合約規定雙方的中立條件外,對于滿洲、外蒙進行了互相承認。
幾乎就是將委員長的面子丟在了地上,踩了又踩,順便還噴了幾口唾沫。
外交部長王寵惠發表聲明,強調東北及外蒙古為我國固有領土,蘇日條約中關于“滿洲”與“外蒙”的相互承認“絕對無效”。
只是這種沒有國力、武力支持下的抗議,顯得極為無力。
委員長更是在日記中將莫斯科噴了個體無完膚,“損人利己”“在國際信義上為最大損失”。
不過在沈復興看來,這日記還是罵的輕了。
消息一經傳播,舉國震驚!
但由于此刻對方的援華航空教練、軍事援助還在進行,哪怕是文人公知,竟然也不知道如何評價。
委員長更是為了安撫人心,電告地方:“蘇日條約對我國抗戰有益”。
宣傳部更是被要求報刊避免批評莫斯科,僅針對“滿蒙主權問題”進行有限討論。
黨國喉舌《中Y日報》社論委婉批評莫斯科“違背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精神”。
邵力子更是回報:援助斷了對方再次借口生產緊張 此時的莫斯科駐華軍事總顧問還是崔可夫,他在回復莫斯科的電報中寫道:重慶領導層“普遍悲觀”,委員長本人“惘然若失”。
沒錯,雖然羅卓英依賴74軍的英勇作戰在上高打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勝仗,戰果與臺兒莊會戰相仿。
但這個時期的重慶高層,特別是等待國際局勢變化的高層,簡直對抗戰前景失望透頂了。
原來計劃依靠莫斯科與華盛頓的雙向援助完成抗日大業,現在莫斯科居然直接撕破臉退出,這無異于將那些看不到希望的人一腳直接踏入深淵。
抗戰必敗論開始在重慶加速蔓延,特別是汪逆在《Z華日報》頭版刊SDL與松岡洋右握手照,宣稱:“莫斯科承認滿洲國,證明和平運動正確。”
這更是加劇了國人抗戰的信心,軍統金陵站、SH站出現叛逃事件。
各地軍統發出嚴重警告,有71支部隊,超過102萬人有存在叛逃風險。
一時間,黑暗再度降臨。
也是在這個時間點,鄭縣的稅警總團地下室再一次召開會議。
這次的會議規模擴大到了各團級干部,楊守義、沈金生、賈幼慧、廖肯、岳中林全員參加。
會議內容絕密,所有參加的人都對此諱莫如深。
但會議結束的當天,稅警總團就下達了第四次北伐命令。
稅警2團、稅警4團、稅警6團集體北上,鄭縣行政公署開始大規模采購軍用物資,各縣開始根據任務調派民夫。
動作之大,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要北伐似的。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太原與克難坡。
多田駿為了更好的指揮中條山掃蕩戰已經將前線指揮部搬到了太原,此刻他正在聽取情報部門的匯報。
作為此次中條山會戰的前線指揮官,日寇第1軍司令筱冢義男站在多田駿身旁一同聽取報告。
“鄭縣發往安陽的火車專列比平時多了三倍,其中絕大部分都集中在晚上加開,都是在那日會議之后發生的。”
“小麥、稻米、糖、紗布的價格已經開始上漲,運往孝義方向的卡車也多了幾倍。”
“根據我們在鄭縣幾個倉庫的觀察,出庫量與之前相差無幾,有證據表明,稅警總團還有其他秘密倉庫。”
“晉城、長治方向最近動作極為密切,在14、15、17三天出現了高強度盤查與戒嚴,懷疑雙方正在達成某種協議。”
說到這里,那名情報官停頓了一下,語氣有些不太肯定的回答:“有消息稱,趙戴文與楚溪春在某次會談中出賣閻錫山似乎被稅警總團收買。”
多田駿聞言皺眉,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很有可能破壞他爭取閻錫山,徹底掌控山西的計劃。
“消息可靠嗎?”多田駿問道。
多田駿拍案而起:“納尼?”
閻錫山可是他掌控山西的最好辦法,只要能夠爭取到閻錫山,光是幫助他組建20萬的偽軍,不管是沈復興還是129師都得在山西消失。
對付華人,最好的辦法還是華人。
這樣也是盡可能減少帝國物資的消耗,金陵方面對于地方控制與物資攫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幫助。
看到司令官憤怒,情報官猶豫著開口:“但我們查明,趙戴文正在克難坡進行什么洪の試煉,并不存在變節的行為.”
“而下個月,稅警總團有一批軍火要交付閻錫山,與我們調查情況并不相符。”
多田駿與第1軍司令筱冢義男面面相覷,后者眼咕嚕一轉:“司令閣下,不若試探一下閻錫山?”
“哦?你有什么高見?”
筱冢義男冷笑:“讓閻錫山展現誠意,將那批軍火與趙戴文交給我們,中條山戰役之后,我們雙倍奉還。”
多田駿搖了搖頭:“你想得太簡單了,現在雙方還是協商階段,從他手上要東西,這不是將他逼向重慶那邊么?”
可他的話卻沒有讓筱冢義男退步,后者似乎早就料到這個回答,他緩緩上前,手指點在了太原盆地與呂梁相接的汾陽:“我軍退出汾陽以表示誠意,他是不是也要表示誠意?”
筱冢義男顯得極為自信:“又不需要他作戰,這武器是用來對付誰的?”
多田駿拍手叫好,當場就同意了這個方案。
而這場聚攏人心的戰役,便是從此刻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