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305 屬于戰術的勝利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隨機推薦:

  雙車進站是指在同一圈的情況下,兩輛賽車一前一后駛入維修通道,車組技師需要準備兩套輪胎,依次幫助兩位車手完成換胎出站。

  這套流程單從文字描述,看起來好像很簡單的樣子。

  事實上卻非常非常難。

  原因很簡單,每支車隊都只有一個室外維修車位,以及一支共享的技師團隊。

  原本F1的進站換胎工序,就已經把每項步驟流程給固定到了極致,堪比流水線作業的方式,才把換胎時間壓縮至兩秒左右。

  如果雙車進站的話,意味著要多四條新胎出來,以及要四條換下來的舊胎。

  先不說流程上的復雜變化,單單如何放置這四條輪胎,不會影響到二十幾名技師團隊的活動空間,就是一件相當講究的事情。

  要是誰被輪胎阻擋了一下,亦或者交接的時候手滑一下,進站損失時間至少有數秒之多,放在F1這種分秒必爭的賽事里面,屬于無法接受的失誤。

  哪怕整個過程中技師團隊配合的極其完美,沒有出現任何失誤就完成了雙車同圈進站。

  依舊還有另外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面前,那就是誰先進站,誰后進站?

  要知道換胎正常情況下不失誤也在兩秒多,陳向北想要處于佩雷茲的尾流區,跟車距離必須保持在一秒以內。

  意味著一前一后進站,陳向北至少需要等待一秒以上,并且算上臨時啟動時間,這個過程損失大概率會超過兩秒。

  兩秒用時放在F1里面相當夸張了,排位賽自不用說,第一名到最后一名可能還沒兩秒差距,哪怕放在五十多圈的正賽里面,很多時候都能出現最后一圈絕殺的名場面。

  除非火星車全程領跑遙遙領先,否則兩秒將能決定冠軍歸屬!

  如果單單兩秒的話,其實咬咬牙還能接受。

  另一個難以接受的點則在于,雙車同圈進站無論是前車出現換胎失誤,還是后車出現換胎失誤,吃虧倒霉的都將是后車。

  畢竟前車換胎出問題了,你后車總不可能越過他去換胎吧,還不是得老老實實等著?

  并且相比較前車,后車換胎失誤的可能性將呈現指數級上升,歷史上這種事情發生過無數次,越是緊張的情況下就越容易出錯。

  車手有得選的話,誰也不想成為后面進站的那個。

  “奧德托,你不考慮讓北交換位置再進站嗎?”

  布里亞托利的聲音適時響起,身為車隊的一號車手,陳向北理應享有優先權。

  這跟賽道上交換位置,讓僚機完全充當炮灰的理念不同,換胎順序的主導權在車隊。如果不想“吃相”變得難看,甚至可以讓陳向北先一圈進站,佩雷茲后一圈進站。

  不過賽道上多跑一圈,佩雷茲就會被后車追近接近兩秒,這對于他而言其實跟交換位置的損失差不多,無非就類似于“掩耳盜鈴”的方式讓車隊跟陳向北面子上好看一點。

  奧德托內心里面,其實更偏向于錯位進站,有些時候成年人維持體面很重要。

  但就在這個時候,佩雷茲面前又出現了一輛賽車,他就是來自于印度力量的蘇蒂爾。

  這位車手無論是跟特魯利,還是跟陳向北,可以說新仇舊恨不斷。再加上印度力量車隊管理層,本身就對中國車手身份不感冒,經常有意無意的挑起競爭,相當于給了蘇蒂爾搞事的底氣。

  不過這次倒不是蘇蒂爾跑到了陳向北等人的前面,而是起步事故引發了他賽車前鼻翼受損,被迫進站一次換了零部件,從而導致被頭排的兩輛HRT賽車給套圈了!

  按照正常的F1賽事規則,套圈車輛必須無條件給后車讓道。

  如果沒有第一時間配合對手超車,那么賽事工作人員將會對他揮動藍旗提醒,示意盡快避讓。

  一旦這名車手連續揮動藍旗達到3次還沒避讓,賽事組委會就會進行處罰。

  先不說等到三次藍旗揮動的過程,對于一輛近乎墊底的套圈車而言,處不處罰對于蘇蒂爾都沒有意義,除非惡意阻擋程度嚴重到要出動黑旗的程度。

  毫無疑問,蘇蒂爾會把握住尺度不走到這步。

  可在走到這步的過程中,他能惡心死HRT兩位車手。

  換作以往某些時刻,佩雷茲或者陳向北還能選擇硬超過去。

  這一次輪胎耗盡的兩人,沒有辦法解決前面的蘇蒂爾,就算讓陳向北錯位先進站換胎,留在賽道上面的佩雷茲被阻擋一圈,極有可能出現三五秒的時間損失。

  雙車同圈進站迫在眉睫,沒有再進行抉擇的時間了。

  “佩雷茲,這一圈進站。”

  “北,這一圈進站,你在佩雷茲后面。”

  奧德托接連下達幾個指令,他并非沒有考慮過布里亞托利的意見,他也不是一個死板硬要講究什么體育道德精神的領隊。

  之所以沒有選擇交換位置,更多在于這并非決勝的爭冠時刻。

  與其強力打壓佩雷茲給予對方不公平待遇,還不如盡可能的保持車隊團結。陳向北在比賽過程中做的一些事情以及反饋,讓奧德托堅信自己抉擇是正確的。

  沒有陳向北的主動讓車,就沒有雙車拉尾流到頭排的位置,更不會出現雙車同圈進站的處境。

  一環扣一環,有因才有果!

  “收到。”

  簡單的兩句回應,佩雷茲跟陳向北一前一后駛入維修通道。

  望著后視鏡里面掉轉“方向”的HRT賽車,蘇蒂爾有些懊惱還有些意外。

  懊惱在于他已經下定決心阻擋HRT賽車,無論對手是佩雷茲還是陳向北,反正只要是HRT車手都一樣,連續幾站被對方干擾影響的仇必須報!

  意外則在于他看到了佩雷茲的賽車跑前面,陳向北反而在后面。

  雖然他萬般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承認,陳向北目前實力已經在圍場內嶄露頭角,甚至已經進入了上游集團爭冠車手的行列。

  佩雷茲一個帶資入組的替補付費車手,何德何能跑在前陳向北的前面,HRT車隊居然沒有讓雙方交換位置。

  到底哪個環節出現問題?

  不僅僅是蘇蒂爾這么想,圍場內包括解說在內的大多數人都這么想。

  “HRT兩輛賽車一前一后駛入維修通道,看來他們想要執行雙車同圈進站戰術,只不過車手北的賽車處于后面,這對他換胎時間將有很大的影響,還有許多無法預知的風險。”

  “HRT車隊這么講究公平競爭嗎?”

  面對雷德的疑惑,樸東旭回應道:“或許是佩雷茲拒絕車隊交換位置的指令呢?”

  “一名替補車手,大概率不會去得罪車隊。”

  雷德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車手絕大多數情況下,對于車隊都是處于弱勢的一方。

  除非你能達到歷史級車手的行列,比如說舒馬赫、阿隆索、漢密爾頓、維斯塔潘這種級別,才擁有了挑選車隊的資格,否則能否續約全看別人臉色。

  佩雷茲這種級別的付費車手大把,只要HRT放出風,GP2、超級方程式、勒芒、印地500等等一些列方程式車手,能連夜跑到車隊總部排隊毛遂自薦。

  他沒有拒絕車隊指令的實力跟權力。

  “那你認為是什么原因?”

  樸東旭反問一句。

  “我認為大概率是北沒有交換位置的想法。”

  “他是一名很純粹的車手。”

  雷德給陳向北下達了一個定義。

  通過這幾站賽事的觀察,雷德發現陳向北無論是跟特魯利,還是現在的佩雷茲,都曾在賽道上發生過對抗跟激烈纏斗。

  為什么會出現兩位HRT車手內斗?

  答案呼之欲出,那就是沒有車手動用車隊的政治力量去施壓,大家各憑本事競爭。

  眾所周知HRT車隊中方資本占據大股東位置,并且整支車隊的組建都有陳向北參與痕跡,領隊跟經理兩個車隊最重要的管理層職位,都跟陳向北有著密切關系。

  中國小子如果想要玩圍場政治,二號車手沒有任何反抗能力。

  要知道這一點放在圍場內極其難得,那些歷史級車手里面,能做到憑本事競爭的只有塞納跟萊科寧,包括舒馬赫、漢密爾頓、阿隆索、維斯塔潘在內眾人,都依托過車隊指令向二號車手或者僚機施壓。

  其中舒馬赫跟維斯塔潘情況又有些不同,前者是二號車手本身就簽訂了僚機協議,車隊施壓屬于理所當然的事情。

  你拿了錢,簽了合同,當然就得辦事。

  后者則是硬實力碾壓了隊友,壓根就懶得去考慮僚機的感受,網絡人送外號“巨嬰”。

  對于外界各種聲音的討論,陳向北跟佩雷茲自然不會知道,目前整支HRT全體成員狀態都非常專注,目光死死盯著兩輛由遠及近的賽車。

  特別是技師組成員,他們沒有任何失誤的空間,陳向北還有沒有重返桿位的希望,就看這次換胎了!

  伴隨著引擎聲的轟鳴,佩雷茲一腳精準的剎停在車位上面,二十幾名車隊技師圍了上來進行著各自的工序,螺絲槍旋轉,輪胎換下,新胎裝上……

  一套完整的流程過后,佩雷茲賽車落地出站,時間定格在2.59秒!

  室外指揮臺眾人見到這個數字,下意識的握緊拳頭想要慶祝,可是看到緊接著進站換胎的陳向北,他們硬生生的壓抑住內心里面激動,避免打擾到工作狀態的技師團隊。

  別看用時2.59秒,好像跟車隊巔峰2秒內換胎有不小差距。

  但事實上F1進站換胎用時在3秒以內,就已然稱得上合格乃至優秀的標準。并且這是雙車進站,車隊技師身邊還要多放置一套輪胎占用空間,他們的活動范圍更小,精準度要求就越高。

  2.59秒,絕對是頂尖水平!

  不過真正的考驗,還得看陳向北的第二輛車,又是完整的一套換胎流程走下來,百分秒的數字飛速跳動著。

  當預示著換胎結束跟發車的綠燈亮起,幾乎是跟千斤頂落下同步踩油門,陳向北用著極致的反應搶奪那零點零幾秒的出站時間。

  2.55秒!

  這個數字出現的瞬間,HRT車組全部跳躍歡呼起來,吸引了維修通道眾多車組的目光。

  或許比賽還沒有結束,可這次雙車同圈進站的成功,對于車隊而言不下于一場勝利!

  但對于陳向北而言,他要面臨的局勢依舊非常艱巨。

  本來他跟佩雷茲的差距在1秒以內,如今算上換胎等待的1秒多時間,陳向北已經慢了佩雷茲2.5秒左右。

  并且進站窗口期的二十多秒,讓第一批進站的車輛再度跑到了他的前面。

  不過賽程中期佩雷茲拉尾流推進的效果展現出來了,陳向北出站實際上undercut(戰術超車)了庫比卡,佩雷茲更是成功排在了舒馬赫前面。

  如果后續賽程一切順利,憑借著少一次進站換胎的優勢,陳向北跟佩雷茲的實際排名將瞬間進入前五!

  當然,這僅僅是理論順利的情況,輪胎磨損程度跟單圈速度差距沒有辦法衡量。

  但至少有一點能夠確認,陳向北再度殺回了頭部集團,能不能穩住自己排名乃至于奪冠,就得看他接下來的發揮了!

  從維修通道進入主賽道的陳向北,并沒有第一時間去追趕舒馬赫,相反把目光放在后面即將要進攻的庫比卡身上。

  要知道陳向北換上的是硬白胎,材質最硬升溫要求最高,相反庫比卡則換上的是中性黃胎,目前正處于抓地力峰值階段。

  冷胎期間陳向北的圈速,不可能比舒馬赫更快,追趕就成為了無稽之談。

  相反理論上庫比卡憑借輪胎優勢,要比陳向北目前速度快。

  穩住排名,才是陳向北的當務之急。

  很明顯庫比卡也知道自己優勢在哪里,他必須要超越陳向北,并且不斷拉開雙方的車距,才能追回來一個進站窗口時間。

  否則等待下一次進站,自己就會遠遠落在陳向北后面。

  兩輛賽車毫無懸念的展開了瘋狂纏斗,庫比卡承認陳向北的強大,卻不會甘愿成為失敗者。

  甚至于他企圖通過擊敗陳向北,來證明自己的實力!

  輪對輪的比拼激烈無比,庫比卡乃至于威廉姆斯車隊,都認為占據絕對輪胎優勢的情況下,將輕易的戰勝陳向北完成超車。

  結果卻大出所料!

  庫比卡覺得面前的不是一輛HRT賽車,仿佛一堵密不透風的墻,自己無論走什么超車線路,都會被陳向北給阻擋下來。

  霎那間庫比卡對自己實力產生了懷疑,他哪怕面對漢密爾頓、阿隆索都沒有這種無力感,車手北難道還能比他們更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