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52 主場排位賽來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過多修正會影響速度的道理,陳向北當然懂。

  但很多時候,想要做到一把過彎的完美,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

  陳向北很有賽車天賦,也有著超乎常人的努力。

  可他終究沒維斯塔潘從小開卡丁車,被紅牛青訓當做親兒子培養的命運,跑不出那么完美無瑕的過彎軌跡。

  只能通過不斷的修正,來保證自己的過彎速度,避免在入彎剎車區域被對手超車。

  “嗯,我會注意。”

  陳向北點了點頭,客觀因素確實存在,不過這并不是自己可以忽視的理由。

  賽車速度的極致,就是一點點的去摳細節,跑出比對手快那么0.001秒的圈速。

  面對陳向北坦然承認不足,特魯利沒有絲毫的意外。

  這算是中國新人另外一個優點,那就是他沒有大多數年輕人的固執跟輕狂,只要是對的東西都會去學習跟吸收,絲毫不考慮什么面子問題。

  說實話,這種品格很難能可貴,至少特魯利認為自己身為一個年過三旬的中年人,依舊在很多事情上面放不下那可笑的自尊心。

  想到這些,特魯利臉上流露出一抹自嘲的笑容。

  然后開口說道:“T1跟T3螺旋組合彎,你全曲線循跡制動走線非常完美,能請教嗎?”

  這是特魯利看陳向北車載第一視角錄像,最疑惑的地方。

  要知道這個組合彎難度極高,別說是第一次跑東海國際賽道的新人,就算跑了五六年的老將,都難以做到陳向北這種熟練程度。

  甚至特魯利還拿陳向北的走線軌跡,跟舒馬赫04年的紀錄走線對比過。

  他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陳向北比舒馬赫更快!

  說實話,當看到這個結果的時候,特魯利驚呆了。

  模擬器開了千萬遍,不如賽道實地跑一遍。

  所謂的認真、勤奮、努力放在競技體育里面,更多是加分項,而不是什么決定項。

  很多人努力一輩子,都比不上舒馬赫或者維斯塔潘這種天賦怪物的隨便開開。

  陳向北的過彎走線,已經不能用模擬器的熟練度來解釋,超乎了特魯利的認知范圍,難道說主場光環能開掛成這樣?

  “沒問題。”

  陳向北毫不吝嗇的答應下來,直接坐到了特魯利的旁邊,手指劃過筆記本電腦觸摸板,描述著自己對于T1組合彎的理解。

  他能跑出完美走線,可以說集結了后世無數位天才車手的經驗。

  當一條條過彎軌跡在陳向北的腦海中重迭,最絲滑流暢的那條,就是最快的切線。

  至于特魯利能不能明白,那就在陳向北的能力范圍之外了。

  午休時間就在兩人互相討論駕駛技巧中度過,下午等候排位賽的東海國際賽道熱鬧非凡,實打實的二十萬觀眾坐滿了整個圍場,就連以往那些空曠的草地看臺位置,都出現了一片片黑壓壓人群。

  排位賽前夕,看到陳向北跟特魯利兩人走出車手休息室,奧德托開口問道。

  “準備好了嗎?”

  “沒問題,我是最佳狀態。”

  陳向北給出了非常肯定的回答。

  甚至于聽著P房外面那隱約的喧囂聲音,他還感受到一股熱血沸騰的沖動。

  “特魯利,你呢?”

  對于陳向北的狀態,奧德托不太擔心。

  可對于特魯利,他還是有些隱憂。

  中午兩人在車手休息室討論的過程,奧德托算是看在眼中。

  這種畫面在老車手身上極為難得,意味著特魯利正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重壓很多時候會帶來兩種結果。

  一種就是如同陳向北這樣,明顯在腎上腺素的刺激之下,能感受到那股躍躍欲試的興奮,他期待能在主場賽道展現自己的實力。

  另一種就是重壓之下心態失衡,越想要得到什么,反倒會越得不到。

  就如同新秀車手中常見的“惡性循環”,極端調校想跑出更好的成績,結果HOLD不住撞車遭受重壓跟非議,然后為了證明自己調校愈發極端,直至把自己給徹底壓垮!

  特魯利之前要求全面更改賽車調校方案的舉動,讓奧德托看到了惡性循環的苗頭。

  “我沒問題。”

  聽著特魯利的回答,奧德托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想說些開解的話語,兩人關系好像沒那么深,更何況他身處陳向北的陣營,某種程度上還存在著利益沖突。

  可身為首席比賽工程師,什么都不做又不太正常。

  這就是為什么,奧德托本質是只適合當個策略組的技術派,而不應該成為車隊管理層成員。

  管理層需要那種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虛偽。

  “OK,準備上車。”

  奧德托招呼了一句,終究還是沒有把開解的話語說出口。

  他不是一個矯情的人,更不是虛偽的人。

  特魯利身為一名老將,他理應有自我調節的能力。

  如果沒有,那就意味著不再適合呆在F1圍場!

  時間來到了下午13點58分,陳向北跟特魯利兩人都坐進了賽車,伴隨著外置啟動電機的旋轉,豐田引擎如同蘇醒的巨龍一樣,發出了自己低沉的嘶吼。

  電子計時牌上數字一秒一秒跳動著,當來到14點整的時候,出站指示燈變成了綠色,意味著為期一個小時的三場排位賽開啟!

  “特魯利,率先出站。”

  奧德托當即下達了車隊指令,他讓特魯利首先發車去做飛馳圈。

  雖然矯情開解的話語沒有說出口,但在實際操作中奧德托還是考慮了特魯利的適應情況。

  多跑一個飛馳圈,能更好熟悉跟掌控賽車。

  簡單回復了一句,特魯利一腳油門沖出維修站。

  陳向北則是按兵不動,他練習賽的圈速已經證明了,至少不存在什么Q1淘汰的可能,完全可以等排位賽末期才跑個飛馳圈。

  當然,這樣做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保護引擎。

  超功率模式對于引擎壽命的壓榨超乎想象,可能就是簡單幾個飛馳圈,就將突破爆缸故障的臨界點。

  亦或者換一種方式說,F1這種為了賽道而生的“怪物”,為了減重跟速度以及性能極限,本身就對發動機堪稱玩命一般的壓榨。

  哪怕沒有超功率,動力單元很多時候也處于爆缸的邊緣。

  別看后世F1比賽平均每場故障率,大概就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樣子。

  事實上早期F1故障率能高達驚人的百分之三十往上!

  這就是為什么,普羅斯特會冠以“教授”的名號,極端崇尚保守風格。

  原因就在于早期F1賽事,很多時候你只需要把比賽跑完,就能順順利利拿到積分,那為什么還要去玩命呢?

  反之也證明了塞納的偉大。

  他不屈服于安穩跑完拿分,而是追求極致的速度跟戰勝對手!

  陳向北就這么坐在F1座艙里面,抬頭看著掛在墻上顯示圈速排名的屏幕,阿勇跟磊哥兩人則是拿著吹風機,對準TF110賽車進風口給引擎主動散熱。

  伴隨著時間的流逝,屏幕上面出現了一個個車手的名字,以及他們飛馳圈做出來的圈速。

  第一名的位置,赫然顯示著漢密爾頓的名字,以及邁凱輪車隊的名稱。

  后世著名的“劉一圈”,展現出他天賦帶來的絕對速度,再搭配上數一數二性能的邁凱輪賽車,幾乎只要去推,就能跑出前幾名的圈速。

  漢密爾頓的最快圈是1分32秒655,還沒有自己第三節練習賽跑得快。

  不過這也很正常,受限于賽道交通狀況跟橡膠抓地力環境,第一節排位賽車手們往往都不會跑出特別驚人的成績,而是越到后面越快!

  僅僅過了大概半分鐘的樣子,漢密爾頓的最快圈就被庫比卡給奪走。

  這個孩童時期的老對手,同樣有著絕對速度的天賦,卻受限于雷諾賽車的性能。

  比拼極限確實跑不過漢密爾頓,但那個最快圈還是問題不大。

  當然,庫比卡的榜首位置同樣沒能保持多久,維特爾、舒馬赫、阿隆索,乃至于巴里切羅等人都紛紛超越。

  最快圈就跟走馬觀花一樣,瘋狂的更換著車手。

  四大車隊確實很強,可在賽季前半程中小車隊,同樣有著挑戰乃至戰勝他們的機會。

  原因就在于,中小車隊的落后,更多是中期升級跟不上大車隊。

  賽季初期的原型車,靠的是天才設計師的靈機一動!

  可就在第一節排位賽臨近尾聲的時候,邁凱輪車隊的簡森·巴頓,以1分32秒577的圈速來到榜首位置,距離舒馬赫1分32秒238的賽季記錄極其接近。

  說實話,當這個圈速出現,圍場內眾多車隊成員都很意外。

  巴頓雖然拿到了09年的世界冠軍,但他單圈絕對速度并不出色。

  并且在10新賽季,巴頓的表現很一般,被隊友漢密爾頓給全面壓制,完全沒有展現出他衛冕冠軍應有的實力。

  外界大多數認為巴頓是靠著布朗GP火星車拿的冠軍,注定曇花一現的選手。

  結果在東海大獎賽,他居然意外支楞起來了?

  唯獨陳向北沒有意外,他臉上表情十分淡然。

  因為只有他清楚,歷史上10賽季東海大獎賽冠軍,就是巴頓通過雨戰拿下的!

  每個車手都有著自己擅長賽道跟環境,巴頓的雨戰非常厲害,幾乎能匹敵頂尖GOTA級車手的那種。

  另外他對于東海國際賽道同樣擅長,09賽季就是在這里奪冠。

  只不過那時候外界更多認為他靠車罷了。

  如今到了排位賽拼真刀真槍的時刻,巴頓當然不會再隱藏自己的實力,該掏褲襠拿出些本事證明自己衛冕冠軍的地位!

  “北,準備出站。”

  奧德托的聲音打斷了陳向北的遐想,第一節排位賽已經倒計時,僅剩下一個飛馳圈的時間。

  “收到。”

  同樣簡單回答了一句,陳向北看到發車指示綠燈亮起,然后一腳油門沖出了車庫。

  當黑橙配色的13號HRT賽車出現在主賽道,現場立馬響起了雷鳴一般的掌聲跟歡呼聲。

  “陳向北出來了,加油!”

  “陳向北,拿到桿位,證明中國車手不弱于人!”

  “曾經的中國車手北,未來的世界車神北!”

  “加油,向北!”

  歡呼聲不絕于耳,讓坐在演播廳里面的解說李冰跟沙彤,都感受到一股股音浪襲來。

  “不愧是主場車手,向北在東海國際賽道的熱度真高。”

  沙彤笑著說了句開場白,他本身就是體育記者出身,再加上央視的賽車解說匱乏,于是乎出任了F1中國大獎賽的解說嘉賓。

  “二十萬觀眾主場的盛況,放在世界范圍內都屈指可數,這一幕讓我仿佛回到了向北在澳島跑格蘭披治賽事的時光,也是全場為他瘋狂。”

  李冰感慨的回了一句,那時候的他沒有想過,這么快就能看到中國車手馳騁在東海賽道的畫面。

  陳向北,真是創造了奇跡以及中國賽車的歷史!

  “練習賽向北的圈速非常快,雖然在最后時刻被幾名車手給超越,但速度差距維持在0.2秒微弱區間。”

  “老沙,你對向北排位賽成績有什么預測嗎?”

  短暫的感慨過后,李冰把話題引向比賽。

  “希望能進前五吧。”

  張揚的是陳向北個人,而不是整個群體。

  身為傳統的央視主持人,沙彤預測的十分謹慎,沒有寄予過高的期望。

  “老沙,你采訪過向北兩次,如果是他回答這個問題,你覺得會給出怎樣的答案?”

  聽著李冰的反問,沙彤不自覺嘴角浮現出一抹笑意。

  陳向北那張充斥著自信跟意氣的臉龐,以及采訪時候那擲地有聲的話語,仿佛就回蕩在自己的耳邊。

  唯唯諾諾不是他的風格,鋒芒畢露才是他想要的形象。

  就算輸了,至少要先狂一回!

  “桿位,陳向北的目標只有第一!”

  沙彤堅定的說出這句話,他相信如果讓陳向北來回答,會給出跟自己相同的答案。

  “確實很符合陳向北的性格,有實力跟成績就應該肆意張揚。”

  “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F1中國大獎賽排位賽,來自于中國主場車手陳向北,能不能拿到這個開創歷史的桿位!”

  伴隨著李冰說出這句話,陳向北已經完成了暖胎圈,全油門動態起步沖過起跑線,進行自己的飛馳圈。

  其實這一刻陳向北腦海中,沒有太多的雜念,只有眼前的賽道。

  他會讓世界看到中國速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