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244 我才是地頭蛇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向北,相比較上次采訪,我能明顯感覺你越發的……自信。”

  沙彤愣了許久,才從嘴中擠出這句形容詞。

  不過這確實是一句實話。

  上次陳向北給他的印象,更像是一個遭受到不公待遇,期望通過自己的表現來反擊跟對抗的“異類”。

  現在的陳向北,言行舉止沒有了那種憤怒跟不甘,更像是一個強者說些尋常的話語。

  哪怕這段話語更加激進跟張揚,給人的感覺卻要平和許多。

  就好比如果有誰指責塞納危險,恐怕包括車迷跟他本人在內,都只會流露出不屑的神情,連解釋的必要都沒有。

  陳向北這一刻,也有些不屑于外界的風評,他只會愈發的我行我素。

  我就喜歡你們不爽,卻又干不掉我的樣子!

  “他媽的何止是自信,簡直稱得上年少輕狂。”

  “狂有什么問題,鮮衣怒馬少年時,我就喜歡陳向北這股味!”

  “這就是陳向北能登上領獎臺的原因,車手一定要有個性。”

  “加油陳向北,我要給你生猴子!”

  看臺觀眾經歷短暫的詫異之后,立馬就陷入了狂歡之中。

  其實沒人喜歡軟柿子,只是礙于現實的各種規則跟實力,不得不用溫和中庸、低調忍耐等詞語來掩蓋自己的弱勢。

  事實上這些玩意跟F1不沾邊,能在F1名人堂里面留下姓名的車手,沒有一個是什么慫貨。

  就算沉默如基米·萊科寧,硬剛起來同樣“六親不認”。

  老子天下第一才是頂級車手的理念,很多時候之所以會展現出“謙虛低調”的高手風范,是因為他們已經強大到沒有同一檔次的對手。

  不過是強者對弱者的憐憫罷了!

  外界震耳欲聾的尖叫跟歡呼聲,哪怕身處媒體中心依舊能感受到玻璃的震動。

  沙彤這一刻意識到陳向北的態度,確實在不經意間改變了中國車迷的氛圍,他們現在情緒完全被調動了起來,不再滿足于圍場參與者的身份。

  車迷們期望中國車手,能成為圍場主宰者!

  “向北,身為主場車手,你對自己的成績目標是什么?”

  沙彤畢竟不是國外那些為了熱度跟流量不擇手段的記者,他當即結束了這段有些尖銳跟敏感的話題,轉而詢問起陳向北對F1中國大獎賽的預期,算是一個很常規的提問。

  “冠軍!”

  沒有絲毫遲疑,陳向北就給出了回答。

  這一次他的目標不再是什么前三領獎臺,而是站上巔峰的分站冠軍。

  可能放在F1領域里面,最具含金量跟名氣的分站冠軍是摩納哥的蒙特卡洛賽道。

  可是對于陳向北而言,東海國際賽道才是他的畢生夢想!

  只要自己職業生涯不結束,那么在這條賽道上的目標始終只有一個。

  那便是劍指冠軍!

  “向北,你很有把握嗎?”

  如果這個回答是揭幕戰說出來的,恐怕會被人當做笑話。

  但澳洲大獎賽陳向北的雨戰登臺,徹底讓整個世界對他實力有了重新的評估。

  雨戰是檢驗車手實力的唯一標準,他能做到登臺,冠軍就不再是什么虛無縹緲的希望。

  只是奪冠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陳向北跟很多歐洲主場車手不同,他沒有在東海國際賽道有長時間訓練的經歷,同時HRT賽車的性能按照上一站的估算,僅僅圍場第三、第四快的水平。

  陳向北的回答,有些過于武斷了。

  “沒錯,我有十成把握!”

  依舊是極其堅定的回答,這句話出來倒是讓圍場很多車隊成員臉上,流露出一抹嘲弄的笑容。

  東海圈速記錄的保持者,車王舒馬赫都不敢說自己有十成把握能奪冠,中國小子憑借一個主場車手身份就敢大放厥詞。

  主場,并不等同于勝利,車手北有些傲慢了。

  “阿隆索,這次你不能再放中國新人過去了。”

  法拉利領隊多梅尼卡利,開口提醒了阿隆索一句。

  說實話,他對于上一站阿隆索被陳向北給輕松超車,感到有些離奇且不滿。

  按照阿隆索目前的實力,這種被新人給超車的畫面根本就不應該發生,況且法拉利賽車的速度還在HRT賽車之上,結果整個超車過程異常順利,連極限攻防場景都沒有發生。

  事后法拉利車隊工程師詳細觀看錄像,發現陳向北對阿隆索駕駛風格,以及防守路線的預測精準到可怕的程度,毫無疑問對方有著非常深入的研究。

  “泄密”的源頭,只能是前任雷諾領隊布里亞托利。

  多梅尼卡利不知道這是否跟布里亞托利擔任阿隆索經紀人的身份有關系,可如今阿隆索是法拉利車隊的成員,那么就得以紅色躍馬的利益為上。

  一個“放”字,是對阿隆索實力的認可,同時還是對他的一種提醒!

  聽著領隊多梅尼卡利的話語,阿隆索有苦難言。

  防守過程中他其實沒有絲毫放水,但陳向北確確實實輕松過去了。

  這種預判跟熟悉程度,阿隆索知道肯定有布里亞托利的手筆。

  可想要把計劃成功實施,則需要車手的操控實力!

  中國新人遠比車隊管理層認知的水平要強,并不是自己大意“放”了過去。

  不過阿隆索的驕傲跟自負,讓他無法承認自己被一年級新生給技術超車。就如同后世狀態下滑之后,習慣性抱怨賽車性能不行,才導致自己跑不出成績。

  于是乎阿隆索面色鐵青的點了點頭道:“這一站北看不到我的車尾燈。”

  對于這個回答,多梅尼卡利很滿意,法拉利這個賽季高價簽約阿隆索,就是為了重回巔峰。

  類似的對話,還在其他幾支車隊P房里面響起,F1圍場向來是僧多粥少的紛爭之地,HRT車隊跟陳向北的崛起,勢必會影響到其他車隊的利益。

  媒體中心的采訪還在繼續,不過話題逐漸轉向了陳向北個人生活跟經歷。

  畢竟這個專訪不是為了煽動情緒,更多是為了讓現場乃至于電視面前的中國觀眾去了解陳向北,知道第一位中國F1車手是如何誕生。

  隨著練習賽倒計時臨近,簡短的賽前專訪算是結束。

  當陳向北從媒體中心朝著維修通道方向走去的時候,賽道導播把鏡頭對準了他,這次給他來了一個近景特寫。

  當賽道大熒幕再次出現陳向北的身影,就如同演唱會出現神秘嘉賓效果一般,讓現場十幾萬觀眾剛剛平復的心情,又一瞬間被點燃。

  那張年輕到略顯稚嫩的臉龐,卻有著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車手標簽,更有著問鼎冠軍的勇氣。

  “陳向北!陳向北!陳向北!”

  不知道是誰帶頭先喊的名字,短短數秒之間就響徹了整條賽道。

  這不是陳向北第一次聽到齊呼自己的名字,卻是第一次聽到十幾萬人的發出同樣的聲音,帶來的震撼跟沖擊無與倫比。

  舒馬赫曾經說過一句話,那就是只有在蒙扎賽道時,他才能隔著厚厚的頭盔跟賽車引擎的巨大轟鳴聲,依然聽到看臺觀眾發出的吶喊跟歡呼。

  曾經陳向北無法理解跟想象,畢竟對于他而言,當頭盔面罩推下來的那一瞬間,就相當于跟這個世界隔絕,陪伴自己的只有手中操控的賽車,以及賽道上的那些競爭對手。

  現在他感受到了,這種雷鳴一般的歡呼跟吶喊,能夠突破頭盔跟引擎的阻絕,這就是真正的主場氛圍!

  不敢想象當正賽二十萬觀眾全員到齊,又將出現一副怎樣的景象?

  返回維修站的時候,陳向北的賽車正在進行啟動預熱,旁邊車間的特魯利14號賽車,卻依然還在進行著調校,仿佛遇到了什么困難。

  陳向北來到已經“全副武裝”的特魯利旁邊,開口朝著他問道:“有問題嗎?”

  對于東海大獎賽的各種調校方案,陳向北可以說做到了爛熟于心,簡單給予特魯利一些幫助跟建議沒什么問題。

  現在隨著車隊一二號車手地位的確定,兩人已經不是什么競爭對手,更多朝著隊友的身份轉變。

  要是二號車手遠遠落在后面,就如同后世的紅牛車隊一樣,那么一號車手就會陷入孤掌難鳴的“雙輸”局面。

  這也是F1平衡隊友關系的復雜跟脆弱點之一,既要保證一二號車手有明顯的實力差距,才能做到減少內訌帶來的競爭損失。

  又要確保二號車手不能太菜,否則就相當于少個人。

  問題是二號車手強了,又不甘心當個僚機,必然會挑戰一號車手的地位。

  簡直就是個死循環。

  這也就是為什么,歷史上合適的二號車手搭檔寥寥無幾。

  哪怕視為黃金搭檔的舒馬赫跟巴里切羅,私底下關系也不怎么好,就在于很難把握住那個平衡點。

  “中等下壓力方案不太適合東海國際賽道,我期望能找到一個調校平衡點。”

  “那為什么不按照常規的中低下壓力方案?”

  陳向北反問一句。

  其實早在奧德托說特魯利采取中等下壓力方案的時候,他就感到有些不解,這并不是東海國際賽道的常規調校。

  只是自己跟特魯利關系有些尷尬,不好貿然去詢問跟插手。

  否則哪怕是好意,很多時候也并不會被別人接受,更容易被誤會成一種指導跟炫耀。

  現在搭上話題,剛好可以解答疑惑。

  面對陳向北的詢問,特魯利臉上神情有些難堪。

  讓一名F1車手,承認自己駕馭不了新升級套件,特別陳向北還跑出優異成績的前提下,是一件非常傷自尊的事情。

  換作之前的特魯利,就算打腫臉充胖子,他也不會說出實情。

  可如今的他猶豫片刻過后,開口回道:“我不習慣轉向過度。”

  簡單的一句話,陳向北瞬間就明白了他的難處。

  “你可以試試常規中低下壓力調校方案,然后再微調前后彈簧跟防傾桿。”

  “前輪中等偏硬,后輪采取偏軟的防傾桿,同時使用4°左右負外傾角,來抑制住賽車的甩尾擺動。”

  “這樣既能保持長直道的尾速,也能一定程度上保證彎道的抓地力跟穩定性。”

  聽著陳向北的調校方案,特魯利臉上表情十分復雜。

  他不知道這套方案是否有用,可陳向北說的如此詳細跟精準,不像是信口開河的樣子。

  如果按照他的調校方案,真能做到適配自己駕駛習慣的話,那對于特魯利的世界觀無疑是顛覆性。

  畢竟自己開了六年的東海國際賽道,理解程度還不如一名完全沒有開過的新人,這到底是怎樣的賽車天賦,才能做到陳向北這種程度?

  “怎么,不信嗎?”

  看到特魯利沒回答,陳向北海以為對方在懷疑自己。

  就在這個時候,陳向北的賽車預熱已經完全,第一節練習賽的倒計時開始。

  “反正也是練習賽,你可以試試看。”

  陳向北沒時間解釋,拋下句話后就戴上頭盔,坐進了TF110的座艙。

  “索特,按照北的方案進行調校。”

  特魯利朝著比賽工程師囑咐了一句。

  他并非是懷疑陳向北,更多是一時難以消化跟吸收。

  并且陳向北說的沒錯,練習賽本身就是用來測試跟調校,試試看沒成本。

  “向北君,你對調校方案非常滑,練習賽注意安全。”

  發車前澤野弘樹提醒了一句,奧德托的調校方案無法更改,只有陳向北自己注意。

  反正站在他的角度,這種調校方案過于危險,簡直沒考慮車手的安全問題。

  “難道比下雨還滑嗎?”

  “這倒沒有。”

  “那就沒問題。”

  陳向北朝澤野弘樹比劃出一個OK的手勢,然后推下賽車頭盔,一腳油門沖向賽道。

  當這輛印有13車號的黑橙配色HRT賽車出站,早已翹首以盼的現場觀眾立馬揮舞著雙手,期望賽車上的陳向北能看到他們的支持。

  “出來了,陳向北的13號賽車!”

  “不知道這一站HRT賽車有多快,能不能拿到個桿位。”

  “應該很難,能連續進入Q3我就很滿足了。”

  “那我跟你不一樣,我期望在這一站看到陳向北登頂,成為中國真正的車神!”

  “沒錯,讓車神北的綽號名副其實!”

  現場觀眾的話語陳向北聽不到,可他卻能從那一雙雙朝自己擺動的手臂,感受到中國車迷對自己的期盼,以及對中國賽車的期盼。

  壓制著內心激動的情緒,陳向北盡可能讓自己平靜的完成暖胎。

  當第二圈來到起跑線的時候,陳向北一腳油門到底。

  沒有所謂的調校適應,沒有所謂的賽道陌生,TF110賽車行駛在東海國際賽道的瞬間,上輩子熟悉的記憶就已經浮現在陳向北的腦海中。

  這條賽道任何一個彎道,任何一條邊界,甚至是任何一道路肩,陳向北都了如指掌。

  以往很多賽事,陳向北都只能當一條“過江龍”,去力壓“地頭蛇”。

  這一次,他才是真正的“地頭蛇”。

  熟悉到如同自家客廳跑,你拿什么跟我斗?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