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正在吃的早飯在激動起身之下被連帶著翻在了餐桌之上,戴著金邊圓框眼鏡的中年男人拍著桌子怒喝:“這個數字可能出現在1986年或者1996年,甚至于再往前推一點1976年也不是不可能,但現在是2006年!”
“霍華德,很遺憾的告訴你,這是真的。現在整個業內都瘋了,華納和埃德加就算是再有本事也不可能瞞得住全產業鏈上下游一起驗證。”
開了免提的手機就擺在桌面上,從中傳出的聲音令這位中年白人男性逐漸恢復了被數據沖昏的理智。
霍華德·斯金格,前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首席執行官、現索尼BMG音樂娛樂公司(美國)董事長。去年6月22日正式通過了索尼股東大會投票,走馬上任成為索尼集團歷史上第一位外籍掌舵人。
他登頂大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拯救索尼股價——然后華納今年就從他手底下把夏奇拉的英語專輯合約給挖走了。
為此他可沒少被董事會里的反對派借題發揮,指責了個夠嗆。
“就算是真的,水分呢?這個數字里面的水分有多少?埃德加旗下的布隆夫曼投資財團有沒有參與做賬?”
恢復了冷靜的霍華德·斯金格盡力排除著一切X因素。
實在是因為這個數字太嚇人了。
自打進入2006年以來,美國本土的唱片市場,你一周賣超過30萬張實體唱片就可以直接開慶功會猛猛開香檳了,CD市場規模可以說是肉眼可見的斷崖式萎縮。
周易人氣高賣得好,他作為索尼老大心底自然清楚。
可你也不能好到這么過分吧?
一張專輯在美國本土一天賣187萬張什么概念?
就是在實體唱片最繁榮、最巔峰的時候,都沒有歌手能夠賣到這個數字。包括巔峰期披頭士、貓王、邁克爾·杰克遜、后街男孩在內,沒有一個人或者一個團隊能做到。
1942年出生的霍華德·斯金格可以說是完整經歷了美國唱片行業的發展期、繁榮期與巔峰期,毫不夸張的說,他這輩子長這么大就沒見過這種場面。
結果現在突然蹦出來一個周易說:誒那你現在見到了。
這他媽不懷疑人生就有鬼了。
“雖然很不愿意承認,但從目前我們所能掌握的真實信息來看,這個數字可以說是不含絲毫的水分,因為連出差的埃德加本人都緊急更改行程,坐飛機回洛杉磯找斯派克了……”
霍華德·斯金格:“……”
索尼這邊高層董事難以置信,環球那邊也是不遑多讓——
作為與華納、索尼一起在國際音樂界三足鼎立的巨頭之一,環球音樂國際部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盧西安·格蘭吉對著手頭這份數據報表腦袋都快抓禿了,愣是沒能找到一絲作假的痕跡。
“24小時內總共賣出去了1874880張實體專輯,等于平均一秒鐘賣出21.4張實體專輯、一分鐘賣出1302張專輯、一小時賣出78120張專輯。
“華納的普裝版cd定價35.9美元,精裝版本55.9美元,豪華版定價99.9美元。
“哪怕是全部以最低基數35.9美元一張的普裝版來算,華納唱片在昨天一天內就在美國本土市場狂攬六千七百多萬美元。
“考慮到精裝版附贈全部mv以及豪華版的存在,如果把平均單價拉升到45美元,那么華納昨天一天在美國本土市場的收入就是八千四百多萬美元。
“甚至于,如果平均單價按照50美元算,那華納一天的收入就超過了九千三百萬美元……”
就這,還沒算最重要的——周易對華納唱片在股票市場的加成。
環球的研討會,越開越心涼。
看到這里時,作為環球音樂國際部門董事長的盧西安·格蘭吉心底感受到的,是深深的絕望感。
這已經不是無力能形容的感覺了,是徹頭徹尾的絕望!
由于這一次華納的豪華版價格實在是過于高昂,如果購買豪華版的人數達到了一定比例將平均單價拉升到了54美元的話,那么華納唱片昨天的單日市場收入將會超過恐怖的一億美元!
操你媽的這其他公司還賣什么?
全給華納跪下高呼上帝降臨就完事了。
別忘了,這還僅僅只是美國本土一家市場一天的收入。
還爭個屁爭!
在這個史無前例的恐怖銷量面前,誰來都不好使。
“學!都給我學華納的營銷方式!斯派克的專輯這一次肯定是拉來了相當多的盜版用戶,這些都是全新的增量,市場部公關部全給我去研究!三天內我要詳細的解析方案!”
不同的地點,近似的時間,包括索尼與環球兩大國際巨頭在內的所有唱片公司市場部與公關部,都接到了來自于最頂層董事會的八百里加急式命令。
只有華納唱片,從上到下都沉浸在了幸福的粉紅泡泡當中,無論是基層員工還是董事會高層,在銷量出爐后干的唯一一件事就是開香檳——
狠狠地開香檳!
公司CEO小埃德加緊急更改行程來到加州后,更是直接宣布已經預定到了一家奢華莊園酒店的檔期,一個月后將會包下三天三夜開趴,宴請華納所有工作人員暢玩。
只要你胸前掛著華納的牌子,哪怕你只是一個前臺都能免費玩!
這玩意花的都還不如華納賺的快!
敗家子本色得到了充分發揮的小埃德加狠狠凝聚了一番華納中層、基層員工的向心力。
而作為絕對主角的周易已經徹底迷失在了無休止的祝賀當中了,酒池肉林,忘乎所以——
他自己都沒想到自己這張專輯的銷量能猛到這種程度,不僅刷新了自己的個人記錄,甚至直接打破了美國樂壇、世界樂壇的歷史記錄。
“這槍沒白挨。”
午夜酒醒,穿上一條寬松沙灘褲自玉體橫陳的酒池肉林中走出——
下樓去空蕩蕩的泳池清醒一下后,看到了下來找自己的錢江,笑著坐上了岸邊,右手向后捋著濕漉漉的劉海,自我調侃道:“美國人有債是真還。”
“何止是真還,現在整個業內——不,應該說是整個美國商業市場都在因你而瘋狂。在實體市場崩盤的2006年刷新超過八九十年代的首日銷量記錄,你知道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議的事情嗎。”
相較于周易,錢江就顯得激動多了。哪怕已經過去了30多個小時,他也依舊覺得現在就跟做夢一樣:“更瘋狂的是從今天的新聞態勢來看,你第二天的銷量根本沒有大幅度衰減的趨勢。”
現在這個年代,哪怕強如埃米納姆等人,發新專最高峰的成績也就是首日一波,第二天開始就跳水,然后第三天逐漸平穩,一直到首周結束或者第二周結束,就賣掉了生命周期內6070的銷量。
真正意義上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就你這個成績,往后別說超越你了,連能接近你的人都沒有!”
干這行這么多年,錢江以前一直都是不信港圈那套風水學說的,營銷紫微星只是他的順帶。
但現在,他真的服了,甚至開始懷疑周易是不是真的紫微星轉世。白龍王當年之所以連夜扛著飛機跑路回泰國,就是因為算周易的命被反噬了。
錢江現在真的需要為周易這個離譜的成績找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理由……
“這可說不定,江山代有才人出。”
“不可能的,再怎么才人,實體市場的萎靡都是無法避免的。”
錢江大手一揮,信誓旦旦。
周易笑笑不說話。
事實上,在九年之后的2015年,還是會出現一位能夠接近他這個成績的恐怖存在——
英國女歌手阿黛爾。
她于2015年發行了一張名為《25》的傳奇專輯,在那個互聯網已經成為主流的年代,以打破了所有人認知的強勢刷新了美國乃至于世界樂壇的認知——
世界歷史上銷售速度最快專輯:指僅用了42天就在全球范圍內狂賣1740萬張實體專輯,打破世界記錄;
全球歷史上首周/單周銷量最高專輯:七天內全球范圍內賣出了近800萬張實體銷量;
全球歷史上單一國家首周/單周實銷量最高的專輯;
美國歷史上首周/單周實銷最高的專輯:首周賣出338萬張實體,也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張首周銷量破300萬實體的專輯。
同時,還是美國歷史上銷售速度最快的專輯:發行首日超過150萬張,平均每一秒賣出17.4張專輯……
就這,還只是這張專輯的冰山一角。真要記錄列出來,那簡直可以單開一頁了,全都是不需要加定語的。
因此,阿黛爾的《25》在互聯網時代反而成為了那個異類,讓所有的樂壇從業者夢回實體巔峰時代,因此這張專輯也被稱為史詩級妖專。
老實講,周易一開始也沒想過自己這張《25》能超過阿黛爾的首日、首周,畢竟這個成績實在是bug,再加上2006年的美國、全球市場環境惡劣,還不如已經撥亂反正的2015年。
他之前只想要盡可能的嘗試拉高銷量看看能不能打破自己過去的極限,畢竟好歹中了槍,血也不能白流不是。
現在來看,“中槍”“欠債”的營銷打一套組合拳,在當下這個時代直接把首日記錄給拉高到了一個連他都沒有想到的程度。
感謝周星池團隊開源!
“現在就看這張專輯的質量能頂住這個瘋狂趨勢多久了,后天開始跑場宣傳。如果效果極佳,這張專輯百分百會成為你職業生涯銷量最高的一張專輯。”
暢想到未來的錢江心情澎湃到難以控制,罕見的在周易面前失態成這樣。
如果不是怕隔墻有耳,他甚至想直接對周易喊出一年內沖擊4000萬張全球銷量的目標,哪怕現在周易只有英文二專跨入了4000萬俱樂部的大門,還是長時間慢慢爬上去的。
別問,問就是現在這個市場表現實在是太瘋狂了。
通常來說,這么瘋狂的市場表現往往會形成極為嚴重的跟風效應,一年時間沖擊4000萬張雖然聽起來是異想天開瘋狂至極,但也不至于是毫無可能。
“阿易,你跟我透個底,你知道我不是很懂音樂,你這張《25》的質量到底怎么樣?我不信公司內那些專業人士的評估,我只相信你。”錢江的表情很鄭重。
周易看著他,咧嘴笑了:“單從質量上來說,稍遜二專那張純搖滾專輯。但《25》的歌曲豐富性與多樣性,超越了二專。”
搖滾二專沒有一首歌是湊數的,《25》還是有為了主題不得不降低品質湊進來的歌曲,質量上稍遜一籌沒毛病。
可論音樂的多樣性與豐富性,《25》那就遙遙領先了。
錢江一拍大腿:“穩了!我來安排!”
“真的安排嗎?”
英國,倫敦。
15歲的英國小伙愛德華·克里斯多弗·希蘭眼前一亮,看著豪氣的酒吧老板迫切追問道:“我真的可以來唱歌嗎?”
“沒問題,我聽了你唱的歌,夠用了。不過你得先學學斯派克的歌,他的歌最火,你會嗎?”
“沒問題沒問題,斯派克的歌我也會,他是我的偶像,我是聽他的歌長大的。”雖然對斯派克并沒有太多感覺,但為了一份能夠駐唱的機會,去年就發行了一張EP的希蘭還是光速認爹了。
恰飯嘛,不寒磣。
年紀過小的他投了許多公司都不被接受,去年好不容易攢了一張EP發行,效果只能說還行,最起碼不缺演出賺錢的機會了。
但他最想要參加的,還是那些經常會出沒大公司音樂制作人的酒吧、小型音樂會之類的地方。
“行,這是斯派克的新專輯《25》,你先學學,下周三晚上過來吧。”
“謝謝老板,十分感謝。”
老板見多了在音樂行業的追夢人,對于面前這個一眼看過去壓根沒有任何明星像的大臉盤子少年完全不在意,揮手示意他大可不必。
激動的希蘭帶著《25》回到了自己租住的房間,先是輪番打電話報喜,而后才平復完心情的他低頭看向了那張被自己扔在床墊上的斯派克新專輯——《25》。
因為在英國也過于火爆的緣故,他昨天和今天中午去了幾家常去的唱片店,結果愣是都沒買到。
一個字形容:火,實在是太火了。
不光是打破了美國樂壇的各項記錄,連帶著英國樂壇的首日記錄也都被斯派克這張《25》給刷爆了,給了英國樂壇一點小小的統治級震撼。
當然,這大概和斯派克的世界杯閉幕式表演有關,畢竟英國的足球氛圍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為濃郁的國家。
不過希蘭對于斯派克在閉幕式上所唱的歌不是太感冒——這倒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是因為那首《Believer》對他來說太高了。
考慮到斯派克過去的搖滾歷史,他本能的以為這張《25》又是一張搖滾專輯,直到他將碟片送入機器中,看起了精裝版附贈的全套MV——
第一首歌:《Perfect》。
希蘭正在看專輯內附贈的歌詞本,前奏響起的剎那卻瞬間令他愣在當場。
這……民謠?!
斯派克還會唱這個?
在他的印象里,以前的斯派克可從沒有展現過這方面的能力,他的好奇心頓時被勾了起來——
三拍子情歌,很經典的搭配,編曲極大的突出了人聲。
“Ifoundaloveforme(我找到了此生的摯愛)
“Darlingjustdiverightinandfollowmylead(親愛的請墜入愛河,跟隨我的步伐)
“WellIfoundagirlbeautifulandsweet(我喜歡的那個女孩溫婉甜美)
“Ineverknewyouwerethesomeonewaitingforme(從未想過你就是我的另一半)
“Causewewerejustkidswhenwefellinlove(因為相愛時我們還少不更事)”
斯派克的歌聲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溫柔,MV的畫面中,擔任女主的正是美國童星姐妹花奧爾森姐妹當中的姐姐——兩人從年少時的相識、相知、相戀。
一切都顯得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曼妙,單看MV劇情的推進都足以讓人不由自主地露出幸福的姨母笑。
如果一定要一個單詞來形容此時此刻斯派克的歌聲,那么希蘭會毫不猶豫的把票投給“浪漫”。
是的,浪漫。
這首歌的浪漫讓希蘭想起了斯派克曾經的一首歌:《GalwayGirl》。
這是他最喜歡的斯派克的一首歌。
時隔多年,斯派克似乎又將自己那浪漫到極致的一面展現在了聽眾眼前,將這一首愛情童話描繪的溫馨動人,沁人心脾。
它沒有斯派克過去一貫喜歡用的高音,有的只是平平淡淡的平輔直敘,卻讓希蘭聽到忘記了時間,一時間只能呆呆地坐在原地,整個人的心神仿佛都已經歌聲所抽空……
這是一段源自于年少時代的愛情故事,希蘭可以百分百確定。他甚至嚴重懷疑這就是斯派克取材于其自己的真實經歷,畢竟只有真情實感才能寫的這么入木三分。
他甚至聽著聽著就被歌詞與MV畫面打動,心底立刻有了去找個女朋友過幸福生活的想法。
然后,這股浪漫的情緒就被《Teeth》與《Attention》打斷了……
開頭還覺得自己找到了一生相伴的摯愛的斯派克,在接下來的兩首歌中展現出了自己黑化的全過程——
他,似乎被辜負了……
希蘭聽麻了。
這絕對是真情實感!
這絕對是真情實感!
結合這張專輯的標題《25》,大概率是寫斯派克總結自己過去25年的人生,希蘭現在看著MV當中斯派克那張連續兩年登頂全球最帥一百位男星第一名的臉,一時間只感覺他的臉上寫滿了故事。
按下暫停后打開電腦,準備把腦海中冒出來的想法記錄在案的希蘭直接看到了谷歌最新的熱點新聞——
《感悟人生的自爆,那個辜負了少年斯派克的初戀究竟是誰?!》
雅虎是另一個話題:《斯派克那不為人知的過去,令人心疼的戀情往事》
還在跑場的孫燕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