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百四十六章 相信吧,相信是不需要理由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Pain(痛苦)!

  毫無保留、近乎于吶喊的嗓音在副歌高潮部分到來時肆意宣泄著壓抑的情感洪流,如一記重錘狠狠落在了聽眾的心頭!

  那是一種態度,一種大概率能夠引起無數人共鳴的態度。

  血管內流淌的鮮血在不知不覺間隨音樂沸騰,搖滾樂的魅力在此刻體現的淋漓盡致。腦袋在不自覺隨節奏擺動的同時,嘴里已經下意識跟著哼哼了——

  然后,一切戛然而止。

  一首歌的時間四分多鐘,對于完全沉浸在了旋律、節奏當中的貝爾納而言幾乎是一眨眼就飛過,還想跟著歌哼哼的他心下頓生不滿:“Fuck!”

  沒了?

  就沒了??

  素未謀面的電臺主理人用自己那嫻熟的腔調開始真正介紹起了關于這首歌的幕后故事,但這并不能讓貝爾納滿意——他不想聽什么狗屁的幕后故事,他現在只想讓該死的主持人把他媽的歌曲倒帶重播一遍!

  沒辦法,旋律鼓點太抓耳了,這第一遍就光顧著聽旋律去了,歌詞只聽了個迷迷糊糊,連所要表達的大概意思都沒聽明白。

  什么幕后故事不故事的,只要歌曲好聽那后續自然會有好事者去挖掘——而顯而易見的是,斯派克這首歌屬于好聽的行列。

  哪怕貝爾納本人對搖滾實際上屬于是不太感冒的,這首《Believer》仍舊能夠憑借作曲、編曲打進他的心。

  “蘋果音樂商店——哦對,蘋果音樂商店!”

  貝爾納懶得去聽電臺聒噪,猛然間想起來那個男人還是蘋果音樂商店的唯一指定代言人,立刻給電腦開機去瞄了一眼——

  “斯派克新專輯《25》8月15日火熱上線!”

  “斯派克新專輯先行單曲《Believer》已解禁,正式登陸全球各大電臺!”

  飄紅的橫幅刺眼奪目,專輯名單當中出現了已經解禁的歌名《Believer》,除此之外——就沒了。

  《Believer》的歌名是灰色的,無法點擊購買,只能夠提供試聽。顯然蘋果音樂商店并沒有參與進這一波電臺潮當中,估計是得等到8月15號上午10:08分隨整張專輯一起解禁了。

  但專門為斯派克而開的歌曲評論倒是沒有關閉,貝爾納看到的時候外顯評論數量已經到標紅上限的999了。

  “好聽好聽好聽!!!”

  “斯派克,愛來自紐約!你就是天下第一!”

  “我們班有好多同學喜歡聽埃米納姆或其他歌手的歌,唯獨我一直堅守斯派克。

  “我時常也聽一聽他們的愛好,但是總感覺缺少一種味道。我高中的時候從《baby》、《Goodtime》入坑,這么多年過去了,斯派克的作品對我而言已經不能用一個固定的單詞來形容。

  “我愛斯派克,他的歌有一種力量,觸及到我的內心深處,祝愿斯派克的歌能夠成為經典,永遠流傳下去!”

  “只有讀懂痛苦背后的美麗,才能聽得明白這首歌——我們是痛苦的信徒,是苦痛的化身!”

  “我已經預購了四份數字版,打算再去線下買兩份豪華版!斯派克值得!”

  “聽哭了,我現實生活里……”

  肉麻的、吹捧的、期待新專輯所有歌的,以及來報團取暖的。

  有的人甚至已經把蘋果音樂商店沒放出來的歌詞文本給直接貼在了評論當中,表示對斯派克的脫帽致敬。

  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場面的貝爾納人看傻了——

  不是哥們,這才剛上電臺吧?怎么就多了那么多感慨的、做閱讀理解的?

  我聽完一遍連歌詞都沒有聽清呢,你們就擱這把歌詞出來往死里夸了?

  一個個的都是超級大腦嗎?

  還有那些說自己聽哭的……

  貝爾納下意識抬手摸了摸自己的眼眶——嗯,挺干燥的。

  他只是被旋律吸引,沒想到這群人已經被斯派克的歌曲給感動到熱淚盈眶了。

  “是我太冷血了嗎?”

  這位年輕的男大學生陷入了自我懷疑當中。

  出于慣性,他退出這個味大的評論區后,下意識點了下預購頁面——

  線下普裝版cd35.9美元,精裝版本55.9美元,豪華版定價99.9美元,華納的三個版本。但蘋果音樂商店沒有豪華版、精裝版之類的價格選項,就是一張正常的數字音樂專輯。

  單就線下價格而言,沒記錯的話應該是華納對斯派克專輯的第三次漲價了。上一次漲價還是《listen/FutureSounds》這張專輯,普裝版cd賣到了25.9美元,精裝版本35.9美元,豪華版定價69.9美元。

  “華納是人啊?!”

  拉了下這個價格表的貝爾納就差把華納市場部的定價團隊拉出去砍了——

  “豪華版賣到100美元是人能干出來的事情?華納是上下全部都掉進錢眼里了嗎?!”

  翌日,自打抵達美國后就一直住在頭版新聞上的周易在自己的新歌電臺解禁后再一次迎來了討論度高峰——

  無論是網絡上還是傳統紙媒,關于《Believer》這首歌夸贊聲絡繹不絕,許多酒吧的駐唱歌手更是已經開始緊急學歌了。

  誰能先學會唱,那誰就能在酒吧駐唱市場里占得先機,猛猛多賺錢。

  但更多的,則是吐槽這一次豪華版定價過于不合理的聲音——你又不是賣遺作,居然真的賣100美元一張專輯。

  出乎業內人士預料的是,對于這類言論,華納是聽之任之,壓根就沒有在第一時間進行管控。

  而電臺解禁滿一天之后,《Believer》的互聯網盜版就不知道從哪里流了出來——借著這一股對華納豪華版專輯定價不滿的東風,《Believer》的數字盜版頓時以幾何爆炸的威力開始傳播。

  “華納不當人,那這首歌就干脆聽盜版,等整張專輯出來了再去買普通版的數字專輯或者實體補票。”

  這是《Believer》單曲數字盜版流出后在美國互聯網上所流行的言論,華納也沒出手進行任何限制,甚至還任由這類視頻在youtube上傳播,播放量蹭蹭上漲。

  超高的豪華版定價、單曲互聯網盜版的流出、極致的反差感迅速將樂壇焦點從埃米納姆好友死亡事件聚集到了《Believer》單曲上——

  聽眾情緒的起落漲幅也隨著這一連串焦點事件的轉移而再度被調動。

  而更爆炸的,是《Believer》這首歌的質量。

  流出的單曲盜版在一連串的熱點推動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席卷了全美互聯網,故事感拉滿。

  周易的粉絲與黑子圍繞著盜版與道德進行了大量的爭論。

  本能察覺到有些不對勁的精英記者們想要采訪周易一探究竟,結果卻被告知他人已經飛去了柏林,準備出席世界杯閉幕式了。

  “100美元的豪華版是我的決定。”

  雖然沒采訪到周易,但小埃德加還是“力排眾議”接受了采訪:“因為我覺得這會是一張很有紀念意義的專輯,我為了說服斯派克找中國工廠一比一復刻佛珠與玉佩,整整與他談了三天。

  “斯派克還有心理陰影,他不愿意多提這件事,但我認為他作為一名幸運兒,如果愿意將這份幸運的祝福分享出去的話,那就真的太棒了。

  “這也算是斯派克的一種感謝。

  “大家都知道幸運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不可信,但幫助斯派克躲避了災禍的手串與玉佩是實打實的。我想要請求他將這份未知的幸運放進專輯里,因此便誕生了這張100美元的豪華版……”

  總而言之一句話,這100美元是跪下向斯派克求了三天三夜求來的,想要斯派克走出陰影將這份幸運的祝福送給所有有緣人,為的只是給家人們謀福利。

  想買的可以買,不想買的可以直接去買普通或者精裝版,華納不強求。

  “至于說單曲盜版的泄露,我只能說我很失望。”

  言及盜版,小埃德加一聲長嘆,語氣那叫一個蕭瑟:“斯派克是在美國遭受的襲擊,但他沒有因此而歧視我們、害怕我們,甚至在我的勸說下還愿意將這份幸運分享出來。

  “可我們是怎么對他的?美國是怎么對他的?

  “僅僅只是因為一個不知所謂的說法就堂而皇之縱容單曲盜版的流出,這對斯派克的心意難道不是致命打擊嗎?

  “我很失望。

  “失望于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美國居然變成了讓我感到陌生、感到恐懼的樣子……”

  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不少此前還在跟風的美國佬就像是墻頭草一樣,被小埃德加這陣風一吹,又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東南西北也分不清了,選擇了跟著他走,為周易、為華納搖旗吶喊。

  而至始至終,周易都沒有露面——

  或者說,沒在美國露面。

  就像是他此前接受采訪時所說的一樣,周易忙的很,來美國真就只是捎帶手發個歌的事,然后就馬不停蹄奔向德國柏林了,對所謂的營銷一點興趣都沒有,全身心投入到了世界杯當中。

  什么?你說小埃德加?

  小埃德加接受采訪炮轟美國關我人在柏林的周易什么事?

  “什么?我的單曲出現了盜版?我還不清楚有這件事,這兩天我一直在彩排世界杯閉幕式表演。”

  2006年7月9日,世界杯決賽當天上午,柏林,德足協大樓外。

  難得在這露面的周易很快就被媒體抓住,話筒像是不要錢般懟了上去——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想我對此也無能為力。”

  鏡頭前的周易聳了聳肩:“我只會選擇繼續相信,相信我的歌迷不會繼續為虎作倀。”

  “為什么?”

  “沒有為什么,相信是不需要理由的。我只是愿意相信我的歌迷朋友,僅此而已。”

  “小埃德加說你新專輯豪華版之所以貴,是因為隨cd附送的幸運手鏈與玉佩。他花了三天三夜的時間與你商談,是真的嗎?“

  周易的臉色露出了笑容:“是的,關于這一點我不得不承認,他連夜說服了我以及華納全部的高管,他的口才很好。”

  “關于你那被泄露的單曲《Believer》,毫無疑問這是一首充滿了積極含義的歌曲,我們注意到你在這首歌的歌詞里多次提到了一顆顆子彈,是因為去年的槍擊事件嗎?”

  “是的。”

  周易感慨地叉了叉腰:“這首歌是我的心血之作,很遺憾它遭到了提前泄露,它與美國乃至于全世界歌迷的見面,本來應該更加體面,我對這件事感到十分失望……”

  不要錢的贖罪券直接往外批發——

  還是在世界杯決賽前的采訪當中批發。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