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四十六章、屋漏偏逢連夜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砰、砰、砰……”

  “敵襲!”

  “該死,這里不是緬甸腹地么,哪里來的敵軍?”

  布魯克林忍不住破口大罵道。

  突如其來的戰斗,瞬間讓雇傭兵團傷亡了百余人。

  對處于戰爭狀態的虞緬兩國來說,只是一個不起眼的數字,戰報都到不了主帥面前。

  可對僅有一千多人的雇傭兵團而言,已經是不可承受之疼。

  “布魯克林團長,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我們必須盡快反擊!”

  安東尼奧當即勸說道。

  內心深處,他也忍不住問候了緬甸人祖宗。

  在自家的地盤上行軍,居然被敵軍伏擊,傳出去都要讓人笑話。

  隊友如此不靠譜,光他們這點兒兵力,真上了前線結局大概率不會樂觀。

  可眼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無論后續怎么抉擇,都得先打贏這場伏擊戰。

  “讓緬甸人先上,這是他們的責任!”

  布魯克林一臉冷漠的說道。

  同他們一起趕往前線增援的,還有五千緬甸兵。

  正是因為緬甸兵走在前面,安全的通過了山林,他們才放松了警惕。

  挨了揍之后,再看附近的地形,兩面山勢險要、叢林密布,完全是一個天然的伏擊點。

  “布魯克林團長,從槍聲中可以判斷,前方的緬甸人已經投入了戰斗。

  跟在我們身后的是運糧民夫,這些人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不是合格的戰士。

  當務之急,我們需要的是盡快擊敗敵軍,帶著部隊脫離險境。”

  一旁的葡萄牙代表安德烈斯跟著勸說道。

  現在不是賭氣的時候,甭管緬甸人有嚴重的失誤,可戰斗依舊要繼續。

  讓一群沒有接受過訓練的民夫,拿著長槍上前線,純粹就是給敵人送人頭。

  緬甸人的死活,他們可以不在意,但戰爭的勝負卻至關重要。

  己方傷亡慘重,那是會挫傷軍心士氣的。

  雇傭兵團現在代表著五國聯盟,出師就遭遇慘敗,各國的里子面子就全沒了。

  后續同緬甸人的合作,也會大受影響。

  萬一緬甸王承受不住壓力,直接投降了大虞帝國,他們可沒法向國內交代。

  “這里的地形,對我們非常不利。

  傳令下去,各部交替掩護撤退!”

  觀望了一下四周的地形,布魯克林果斷下達了撤退命令。

  多年的征戰生涯告訴他,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投入到一場稀里糊涂的戰爭中,這是對自己的小命不負責。

  判斷的很正確,但終歸還是晚了一步。

  不等雇傭兵團撤離,后方也跟著響起密集的槍聲。

  原本運送糧草的車隊,正好擋在了大軍后撤的路上。

  從兩邊飛躍而下的滾石,把馬車砸的稀碎。

  緊接著一個個火球,從兩面的山頭上拋出,頃刻間濃煙就彌漫了整座戰場。

  本來就是拿錢打仗的交易行為,自然談不上忠誠。

  意識到情況不妙后,雇傭兵們也顧不得執行命令,紛紛選擇了各自逃命。

  緬甸王宮。

  送走了莫臥兒帝國使臣之后,緬甸王的笑臉瞬間消失。

  本來前線的局勢,就夠令他揪心的,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好鄰居也跟著上門趁火打劫。

  原本約好的,大家一起對抗大虞的威脅。

  等到大戰真正爆發后,情況一下子發生了變化。

  前面還答應派兵支援他們的莫臥兒帝國,這會兒突然派使臣,向緬甸王國索要南方幾個行省領土。

  如此喪權辱國的條件,肯定不能答應。

  偏偏他還沒辦法直接拒絕,從莫臥兒帝國代表的態度來看,一旦雙方談崩前面許諾的十萬援兵,就會變成入侵緬甸的先頭部隊。

  一個大虞帝國就搞得他們疲于應付,再加上一個莫臥兒帝國,緬甸王國就真的沒救了。

  “你們都說說看,現在我們該怎么辦?”

  轉過身后,緬甸王看著身后的群臣詢問道。

  援兵他想要,土地他又不想割讓。

  莫臥兒帝國表現出來的咄咄逼人,讓他感受到了威脅。

  理智告訴他,割地求援的先例萬萬不能開,否則緬甸王國就要被人家吃抹干凈了。

  今天迫于壓力妥協了,明天戰事吃緊,莫臥兒帝國還會提出更加過分的要求。

  一次次的退讓,只會把緬甸王國推向深淵。

  “陛下,現在這種時候,我們不能和莫臥兒帝國翻臉。

  可割地之事,同樣不能答應。

  為今之計,只有重金賄賂莫臥兒帝國官員,在割地問題上先糊弄著。

  等將援兵忽悠過來,讓莫臥兒帝國站在了大虞的對立面,后續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真要是讓我們被大虞吞并,他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別看莫臥兒帝國同樣是一個大帝國,可帝國和帝國之間的差距,也是非常懸殊的。

  論起軍事實力,莫臥兒帝國遠不及大虞。

  如果到時候,莫臥兒帝國不支持我們,那就拉著他們一起下地獄!”

  奧三蘭一臉嚴肅的分析道。

  拿著自家的國家,跑去威脅鄰居,聽起來非常離譜,但在現實中確實具備可操作性。

  次大陸那片土地,在東方世界是出了名的武運不昌。

  為了維系自己的統治,莫臥兒帝國建立之后,統治者們就沒少壓制民間的武風。

  獨特的種姓制度政體,限制了軍隊的武力值上限。

  對底層的百姓來說,無論再怎么努力,都無法跨越社會階層。

  既然是注定的事情,那干嘛還要拼命呢!

  相比之下,大虞帝國內部雖然同樣階層固化,可只要立下足夠的軍功,那是真的能封侯。

  安南都護府中的草根將領,更是有一大堆。

  哪怕成為不了中高層將領,跟著部隊南征北戰打上幾年,退役回去也能憑軍功成為一名中小地主。

  能力稍微強點兒,還能轉業到地方任職。

  當身邊出現海量個例,榜樣的力量,就會變得空前強大。

  安南都護府從建立到現在,持續打了十幾年的仗,不僅沒人叫苦叫累,反而聞戰而喜。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參戰官兵獲得了足夠的回報。

  當收益遠遠超過風險,犧牲也就沒那么可怕。

  為了鼓舞軍心,緬甸王國也學習了不少安南都護府的措施。

  可惜他們的運氣不好,一上來就遇到了最強對手。

  軍功封爵模式想要走通,光畫餅還不夠,必須要在戰場上贏得勝利。

  只有經歷了一次次勝利,讓官兵們拿到好處之后,才能塑造出不朽軍魂。

  如果一開始就連續戰敗,再好的激勵措施,都是空中樓閣。

  “報!”

  “陛下,大事不好!”

  “派往前線的援軍,在途中遭遇敵軍伏擊,參戰官兵損失慘重……”

  議事進行到一半,前線的噩耗就傳進了王宮。

  一把奪過了戰報,粗略的掃視一眼后,緬甸王的力氣一下子被抽空。

  敵軍能夠深入內陸,策劃一場伏擊,絕不是單純的軍事失誤。

  背后還折射出了一系列的問題。

  要么是前線被敵軍突破,讓敵軍長驅直入;要么就是緬甸王國內部出現問題,有地方勢力為敵軍的行動提供了掩護。

  無論哪一種結果,對緬甸王國來說,都是災難性的。

  “陛下,保重龍體啊!”

  見緬甸王狀態不對,群臣急忙勸解道。

  開戰近一個月,他們每天都被各種壞消息環繞。

  不是這里損兵折將,就是那里丟城失地,大家的免疫力已然大幅度提高。

  多一個少一個噩耗,對現在的緬甸王國來說,沒有本質上的差別。

  不過眾人的好心態,沒有持續多久。

  從緬甸王手中接過戰報,互相傳閱了一遍之后,所有人都意識到麻煩大了。

  盡管大家不覺得,西洋雇傭兵能夠打的贏虞軍,但也不能在半路上就把人給搞沒了。

  緬甸王國的軍工生產能力有限,他們手中的洋槍洋炮,還指望西洋人提供彈藥。

  最關鍵的是沒給虞軍造成傷害,大虞那邊多半也不會當成一回事。

  指望靠這些雇傭兵,把歐洲殖民者拖入戰爭的計劃,還沒來得及展開就提前破產。

  “陛下,局勢進一步惡化,我們必須先把莫臥兒帝國拖下水。

  他們不是想要南邊的幾個省么,索性就成全他們。

  告訴莫臥兒帝國代表,只要幫我們把虞朝人趕出去,就割讓給他們!

  至于西洋人那邊,也不能放棄。

  好歹有一千多人,只要運氣不是太差,就不會全軍覆沒。

  先找到幸存者,再和西洋人聯系,讓他們派出更多的部隊參戰。

  算算日子,他們承諾的援軍,再過兩天就該靠岸了。

  把這些部隊忽悠到前線上去,虞朝人自然會重視起來。

  再安排我們隱藏在大虞境內的暗子,把西洋人參與到了戰爭中的消息散播出去。

  以虞人好面子的性格,他們肯定不會和西洋人善罷甘休。

  矛盾沖突多了,早晚都會擦槍走火。

  一旦南洋地區打了起來,敵人的視線就不會全部集中在我們身上了!”

  水塞耶率先諫言道。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那么就只能盡可能往好的方面扭轉。

  單獨緬甸王國一家,肯定干不過安南都護府,想要贏得戰爭必須拉上更多的盟友。

  莫臥兒帝國和西洋人是最后的指望,也是他們唯一的指望。

  站在緬甸王國的立場上,無論如何都要把這些潛在盟友綁上戰車。

  盡管這些人同樣心懷鬼胎,可兩害相權取其輕。

  “陛下,水塞耶說的不錯,我們需要更多的盟友。

  除了莫臥兒帝國和西洋人外,我們還要聯絡其他和大虞有仇的勢力,組建一個橫跨東西南北的反虞聯盟。

  天下苦大虞久矣!

  北邊的韃靼人、鬼方人,東邊的倭國,漠北的瓦剌……全部都和他們有過沖突。

  不趁著大虞內亂的機會,把這個強敵給弄死,等他們恢復過來,大家都得倒霉!”

  奧三蘭緊跟著補充道。

  大虞帝國占據了東亞最肥美的土地,天生就受到四方窺視。

  在過去的歲月里,就沒少和鄰居們發生戰爭。

  長期以來,大虞都是占據優勢的一方,壓得鄰居們喘不過氣來。

  為了保全富貴,各國紛紛向大虞稱臣納貢。

  一直到文官勢力做大,為了壓制武將集團,以節省軍費開銷為借口采取了戰略收縮。

  先后放棄了交趾布政司、大寧衛、開平衛等地區,不光讓北方游牧民族做大,也讓大虞喪失了亞洲霸權。

  意識到大虞虛弱之后,大家才開始逐步試探,偏偏大虞朝廷采取的國策是懷柔安撫。

  一次又一次的試探成功后,大家對虞朝的敬畏之心,也漸漸消失殆盡。

  在不知不覺中,從藩國小弟變成了敵人。

  本以為好日子能夠一直過下去,萬萬沒有想到在大虞走向衰落之后,還能蹦出一個安南都護府。

  最近這些年,安南都護府對著南方一眾藩國,就是一陣迅猛輸出。

  當年那些背棄大虞的小弟,一個個都付出了血的代價。

  縱使緬甸王國,最近幾十年國力增長迅猛,還是無法違逆大勢。

  當大虞重新露出侵吞天下的氣勢后,就是番邦小國不可承受之痛。

  從唇亡齒寒的角度來看,大虞今天能夠清算緬甸王國,未來也能清算其他被迫的小弟。

  其他勢力不敢保證,最少鬼方人和韃靼人沒得選擇。

  以他們最近幾十年在北邊的暴行,大虞一旦重新站起來,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嗯!”

  “就按國相說的辦!”

  “朕要把大虞變成孤家寡人,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緬甸王惡狠狠的說道。

  盡管內心深處,他對這份橫跨東西南北的戰略聯合計劃,存在著很大的疑慮,但輸人不輸陣。

  相較于戰場上的失敗,喪失勝利的希望,才是最嚴重的。

  想要穩定國內人心,就必須讓大家看到擊敗大虞的希望。

  哪怕這份希望再怎么虛無縹緲,也比沒有的強。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眾人層次不齊的回應道。

  看得出來,大家對建立反虞同盟,沒有抱有希望。

  倒不是利益協調不攏,主要是各大勢力之間,距離相隔的太遠。

  縱使各大勢力一起出兵,向大虞發動滅國戰爭,對緬甸戰場也于事無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