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章、京師淪陷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樂兄說的不錯,除了賭遼東兵盡快入城外,我們現在根本沒有其他選擇!”

  呂凌風神色暗淡的說道。

  如果不是遭到排擠,他才不想和遼東鎮為伍。

  打著太上皇的旗號,也改變不了造反的事實。

  真要是忠君愛國,就不會支持永寧帝復位。

  現在的局勢惡化,本質上還是永寧帝御駕親征失敗,留下的后遺癥。

  如果不是那一仗傷了帝國元氣,就不會有后面的抗稅運動,也就不存在錢糧斷絕。

  節省下來的戰爭經費,完全可以充當賑災款,用來挽救北方的局勢。

  解決不了問題,那就把制造問題的人送走。

  有安南都護府接收移民,朝廷完全可以通過減少人口,緩解北方的糧食危機。

  只要移民的速度足夠快,天災就追不上來。

  沒有了人口過剩的壓力,等渡過了小冰河時代,大虞朝就能浴火重生。

  看似遼東鎮走了一步妙棋,實際上卻是一盤九死一生的殘局。

  永寧帝在朝野上下的名聲都臭了,誰都知道跟著這個老大不靠譜。

  縱使政變成功,各方也不會心服。

  別的不說,光征稅就是一個難題。

  哪怕加上他們清流黨,也沒有任何意義。

  他們的強項是加強思想道德理論建設,指望靠他們解決問題,那就為難人了。

  “內城早就人心惶惶,遼東兵想攻進來不難。

  遲遲沒有行動,估摸著是想要分化守軍,靠政治手段瓦解守軍力量。

  勛貴系在地方上,還有龐大的軍事力量,施家應該不想和他們徹底翻臉。

  一旦雙手沾滿了勛貴們的血,無論是北方的邊軍,還是南邊那位漢水侯,都不會善罷甘休。

  何況南直隸,此刻正處于勛貴系的兵鋒下。

  撕破了臉皮,南方的錢糧就再也過不來啦!”

  樂向松平靜的分析道。

  眉宇間的那絲羨慕,還是暴露了他內心的真實想法。

  身處亂世之中,方知武力的重要性。

  論起政治手腕,大部分勛貴都不合格,可架不住人家手中有兵。

  許多時候明明有機會,可以在政治上擊垮勛貴系,到了最后關頭文官集團還是被迫放棄。

  朝堂上擊潰勛貴系不難,難的是把勛貴系踢出局后,該怎么去善后。

  拋開地方上的軍隊不提,光京師的武裝力量,都令他們投鼠忌器。

  一旦逼急了,誰也無法保證,那幫勛貴會不會掀桌子。

  文官集團忌憚勛貴手中的軍隊,遼東鎮同樣忌憚。

  哪怕勛貴系最近兩三年,有加速衰落的跡象,但人家依舊掌握著大虞朝最強的武裝力量。

  實力就是最好的資本,哪怕局勢如此不利,依舊擁有和施家談條件的本錢。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遼東兵進城之后,也只會打著永寧帝的旗號挑文官大員立威。

  至于城中的勛貴世家,那是遼東鎮和勛貴系將領談判的籌碼,輕易動不得。

  “這可由不得他們!”

  “無論如何,我們都必須讓遼東鎮和勛貴系斗起來。

  這兩幫人一旦勾結在一起,到時候武夫當國,哪有我等的立足之地!”

  費心遠面目猙獰的說道。

  大虞朝的蛋糕,本來就在逐年縮小,他們這幫既得利益者都不夠分。

  前些年的白蓮教之亂,讓坐在邊緣的勛貴系搶到了主位,分走了一大塊的蛋糕,導致清流黨損失慘重。

  倘若再多一個遼東鎮,他們就不用玩了。

  “費兄說的不錯,確實該行動了。

  在京師地界,我們的實力雖然不及勛貴集團,但還是能出一份力。

  先把這群武夫放進來,趁著他們還沒來得及和勛貴系達成協議,正好挑撥他們互相廝殺。

  施靖風一心想當曹操,我們偏要讓他做董卓!”

  呂凌風殺氣騰騰的說道。

  原本想當大虞朝的忠臣,怎奈他還沒活夠,舍不得這么早就死。

  同反賊硬碰不行,那就玩兒曲線救國。

  能不能挽救大虞朝不知道,反正得有一個能拿出手的說辭,為投降進行政治背書。

  萬一未來遼東鎮涼了,這些政治背書,就是他們的生路。

  時光飛逝,一晃就過去了十天。

  京中局勢變得越發復雜起來,缺糧成為壓垮從城中百姓的最后稻草。

  為了生存下去,偷盜劫掠等違法犯罪,就沒有停過。

  負責維護京中治安的順天府、五城兵馬司,一個個都在敷衍度日,差役們根本無心辦公。

  在城市的角落里,甚至出現了易子而食。

  “菜人”這種史書都不敢深入描繪的買賣,在黑市上頻繁出現,朝廷都打擊不過來。

  人性的丑惡,不斷在城中上演。

  叛軍圍而不攻,讓守城官兵飽受煎熬,士氣是一降再降。

  鎮遠侯府。

  送走了前來拜訪的賓客,李森就暗自發愁。

  樹大招風效應,再一次體現出來。

  城中的親朋故舊,都流露出城破之后,同他們一起突圍的意思。

  沒有辦法,李森只能裝傻敷衍著,一家也不敢應承。

  人多勢眾,絕不是突圍的時候用。

  帶著一堆拖累,估摸著剛出京師,就被叛軍給堵住了。

  大家選擇在此時過來抱團,絕不是單純為了逃命,更多的還是為一家老小上一份保險。

  跟著李家人一起走,那就相當于一個團體。

  有漢水侯在外面震懾著,能夠令施家投鼠忌器,不敢輕易對他們下黑手。

  至于核心族人,多半會秘密送走,免得落入叛軍之手。

  “大哥,一直這么敷衍著,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李來忍不住抱怨道。

  各家的盤算,他們都知道的。

  架不住大家關系密切,沒法明著拒絕。

  有這么多人盯著侯府,估摸著他們一行動,人家立即就會拖家帶口的跟來。

  “先糊弄著!

  不是親戚,就是世交,還能怎么著。

  等到突圍之后,恐怕今生都難有再見之日!”

  李森嘆息一聲說道。

  撤離之事,乃是李氏宗族最高機密,知情者不足十人。

  連自家人都瞞著,更不可能告訴外人。

  京中大半的族人,都要淪為棄子,誰顧得上外人啊!

  單純留在京師風險不算太大,問題是鎮遠侯府這次站在了遼東鎮的對立面。

  誰也無法保證敵人被激怒之后,不會大開殺戒。

  “大哥,沒有那么嚴重。

  各家都有家丁,真要是京師被攻破,肯定會安排后路。

  哪怕做好了殉國的準備,也得給家族留下血脈。”

  李隆沉聲說道。

  邁出這一步,勛貴集團從此就是歷史。

  作為勛貴子弟,親眼目睹這個團體,從巔峰走向衰落,內心深處也是五味雜全。

  可是沒有辦法,有些事情必須要做。

  到了王朝末年,繼續維系著勛貴集團聯盟,那就是取死之道。

  無論是大虞浴火重生,還是有人開辟新朝,都無法容忍這個舊時代的產物。

  “嗯!”

  “城中局勢已然崩潰,城破估摸著就是最近幾天。

  到時候分散突圍,我們也只能各安天命,提前開始準備吧!”

  李森一臉嚴肅的說道。

  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突圍自然不會只有一只隊伍。

  他們這些核心族人,都是各自帶領親信突圍。

  其余旁系族人作為誘餌,同樣分成了多支隊伍撤離,只是每隊人數要多得多。

  大量的家眷仆人,都在撤離隊伍,隨隨便便就能上千人。

  如果加上吸引的同行者,人數過萬也很正常。

  只要叛軍不是傻子,都能夠發現這些隊伍,成功突圍概率低的多。

  轟隆隆……

  連綿不絕的炮火聲,宣告著京師攻防戰的正式打響。

  朝廷苦心準備,用來抵御北虜入侵的炮彈,最終落到了自己頭上。

  官僚集團的腐敗,第一次發揮積極作用。

  工部軍器局和兵仗局打造的劣質火炮,削弱了敵人的攻城火力,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守軍的壓力。

  可惜守軍士氣全無,任由將領們如何鼓舞士氣,遇上一盆盆糠糊糊也徒勞無功。

  朝廷不只一次,號召城中大戶捐糧,怎奈每一次都收效甚微。

  倒不是囤積居奇,主要是地主家也沒余糧。

  城中糧店全部關門,叛軍又圍困了京師,誰也不知道會持續多久。

  有限的存糧,誰也不敢交出去。

  為了保護自家安排,城中的豪門大戶,都增加了家丁數量。

  許多士兵脫下軍裝,搖身一變就成了看家護院。

  沖鋒的號角吹響,剛剛被收編的京營潰兵,成為了攻城的急先鋒。

  看著曾經的軍中袍澤,變成了現在的敵人,守軍士氣越發的低迷。

  依仗城池之力,守軍艱難的打退了叛軍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鮮血染紅了城墻,染紅了大地,就連護城河的水都變紅了。

  黃昏之光撒向大地,映照著滿地的殘尸,將氣氛烘托的格外壓抑。

  聽到敵人的鳴金號角,無數守城官兵,暗自松了一口氣。

  “終于熬過了一天!”

  在無數官兵感嘆時,高層將領卻是在暗自叫苦。

  從遠方的炊煙可以看出來,要不了多久肉香,又會飄向城頭。

  相比這種叛軍攻城,這種“魔法攻擊”給守軍造成的殺傷力,反而更加嚴重。

  盡管將領們一再強調,北方大地的牲口早就被宰殺一空,叛軍燉的是人肉,還是沒能讓大家同仇敵愾。

  這是信譽喪失的后遺癥,士兵們根本不相信將領的話。

  望著窗外的云朵,永寧帝眼神中閃過一絲希望,隨即很快暗淡下去。

  自從叛軍兵臨城下,宮中的氣氛就發生了變化。

  以往監視他的宦官宮女,一個個都急著在他面前表現,仿佛當年那個皇帝又回來了。

  可永寧帝清楚,一切都回不去了。

  在大臣們心目中,為了保住皇帝,他這個太上皇也是可以犧牲的。

  遲遲沒有對他動手,那是大家都不想背負弒帝的惡名。

  這種互相推諉,能夠持續多久,誰也不知道。

  縱使拖到遼東軍入城,重新登上皇位,他也很難再次執掌大權。

  在過去的三年時間里,他苦心培養的親信全軍覆沒。

  不是牽扯到了這起大案,就是卷入另一場大案,盡數遭到了清洗。

  自己人都沒有,一個光桿皇帝想要執掌朝政,難度有多大他是深有體會。

  “你們都下去吧,朕要休息了!”

  永寧帝當即下令道。

  蹲了三年的“監獄”,除了最初的暴怒之外,后面他已經逐漸學會了適應。

  有機會重新拿回大權,他自然不會放棄。

  不過吃了上一次的虧,他不再天真的認為,只要是皇帝就能掌控一切。

  “衣帶詔”是獻帝的專屬,有了這個前車之鑒,后面的權臣都有了防范,早就玩不轉。

  何況以他的人緣,除了那幫親信之外,也沒人愿意冒險幫這個忙。

  在沒有任何詔書的情況下,遼東鎮還是拿出了他手術的圣旨,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安分的主。

  百官把他趕下臺,各方互相牽制下,總算沒有干太過出格的事。

  換成施家執掌朝政,誰知道這是要當周公,還是要當曹操。

  “他們大魚大肉,我們天天都吃豬食,這是不當人啊!”

  “就是!”

  “朝中那幫王八蛋在城中歌舞升平,憑什么讓我們這些挨凍受餓的人,替他們賣命?”

  有人開了頭,三三兩兩的抱怨聲,很快在守軍中響起。

  當怨氣無法壓制,爆發出來的那一刻,真相已經不再重要。

  隨著越來越多的士卒加入到抱怨中,大家說的話,也越發的露骨。

  “混賬!”

  “朝中諸公,豈容爾等……”

  訓斥的話,剛說到一半,中年將領就被人扭斷了脖子。

  “弟兄們,那幫貪官不把我們當人。

  與其餓死在戰場上,不如干脆反了他娘的!”

  “反了他娘的!”

  “反了他娘的!”

  如果擱在往日,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意識到,這些人在故意帶節奏。

  可現在京營士兵,全部都憋了一肚子的火。

  不患寡,而患不均。

  倘若軍中將領和朝中百官,都和他們一起吃糠度日,大家也能夠接受。

  可現實截然相反,現在物資匱乏,軍中將領沒有大魚大肉,但白面饅頭還是能管夠的。

  朝政的官老爺們更不用說,普遍生活質量,都比這只高不低。

  前來巡視城防的官員,許多人身上都能聞到一股酒味。

  兩相對比之后,大家的怨氣是一天勝過一天。

  一怒之下,就跟著喊出了造反口號。

  別的事情,都有回頭路,唯獨造反沒有。

  被忽悠著上了賊船,大家也只能跟著走下去。

  震耳欲聾的聲音傳遍四方,意識到情況不妙的虞軍將領,紛紛出面安撫軍心。

  可惜一切都晚了。

  發現守城官兵發生嘩變,城外的叛軍再次發起了進攻。

  原本堅不可摧的京師防線,一下子出現了致命的漏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