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68章 搜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周奕和陸小霜下到山腳下景區入口的時候,一輛老舊的警車已經停在了對面的停車場,王韜正站在警車旁。

  一見周奕,立刻迎了過來。

  “周警官,不好意思啊,又來麻煩你了。倪局長讓我來接你。”王韜上來趕緊和周奕握手。

  自從昨天看到周奕“指導”倪建榮工作后,王韜就知道了,這人指定不簡單。

  “我知道,倪局給我打過電話了。”周奕問,“王警官,到底什么情況啊?”

  “要不我們先上車?路上說?”

  周奕點點頭。

  “奕哥,你把東西給我吧,我走回去就行,反正就兩公里路。”陸小霜伸手說。

  王韜問道:“這是弟妹吧?”

  “嗯,我女朋友陸小霜。王警官不介意的話稍微繞個路?我姥姥家就在前面的下光村,小霜村口下車就行。”

  王韜立刻回答:“沒事沒事,倪局長在西山那邊等你,過去剛好順路。”

  既然這么說,那周奕也不客氣了,三人一起上了車。

  很快車就在下光村的村口停了下來,坐在后排的陸小霜背著東西下了車。

  “奕哥,注意安全。”陸小霜叮囑道。

  周奕笑著說:“好,放心吧。”

  陸小霜目送警車離開,然后拉了拉肩上的袋子,她才發現,原來周奕一直背著這么重的包和自己爬山。

  不知道為什么,她心里隱隱有種不安的感覺。

  警車上,周奕問道:“倪局就在電話里說那群去爬野山的學生出事了,沒說具體情況,到底怎么回事啊?”

  王韜說:“具體情況我不是非常清楚,總之就是有八名大學生去爬了云霞山的西山,西山都是未開發的區域。然后今天凌晨的時候,巡邏的護林員發現了其中一個。”

  周奕頓時一驚:“死了?”

  王韜愣了下說:“沒死,但是傷得很嚴重,已經送縣醫院了。”

  周奕點點頭,沒死就行。

  “哎,這群不聽勸的玩意兒!”他恨鐵不成鋼地說道。

  “聽這意思,周警官你知道他們?”

  “嗯,前天在鎮上見過,當時他們就在我旁邊討論要去爬野山,我還勸過他們,可惜一個都沒聽進去。”

  王韜聽完,嘆了口氣:“哎,希望剩下七個別有事吧。”

  很快,周奕看見前面的山腳下停著很多警車,還有不少警察。

  倪建榮正站在顯眼的位置,組織工作。

  周奕和王韜下車,朝他走了過去。

  看見周奕,倪建榮的眼神一亮,立刻走了過來。

  “周奕,辛苦了。”倪建榮滿臉信任地拍了拍周奕的胳膊,在王韜面前表現得關系很親近。

  “倪局,現在具體什么情況啊?”周奕忙問。

  “今天早上,護林員巡邏的時候,在山腳下的灌木叢里發現了一個女大學生,隨即報警并叫了救護車。云來鎮派出所出警后,從那名女大學生口中得知,包括她在內他們一共有八個人于昨天早上進入了云霞山的未開發區域。”

  “結果半途迷路了,這八人為此還發生了爭吵,導致分開行動。”

  周奕徹底無語了,會迷路,說明這群人沒有經驗并且準備不足。

  而發生爭吵,明顯是因為迷路導致情緒失控然后互相指責。

  哎,這群玩意兒,根本不是什么驢友,就是一群蠢驢!

  倪建榮繼續說:“然后這個叫沈春琳的女大學生后面又和同伴走散了。”

  “沈春琳?”周奕記得這個名字,好像就是當時坐陸小霜身后嫌棄自己老的女生。

  “怎么了?你認識?”倪建榮問。

  王韜插嘴道:“周警官前兩天見過那群大學生,還勸過他們,可惜這群人沒聽。”

  “是嘛。”倪建榮驚訝不已,心說你當時怎么沒勸住啊,勸住了就沒這事了。

  自己剛到任就碰到這樣的事,真晦氣。

  而且更無語的是,又是大學生,自己這是注定要栽在大學生身上啊。

  “倪局,這個沈春琳現在情況怎么樣?”周奕問。

  “現在在縣醫院里,應該沒有生命危險,初步診斷是摔斷了一條腿,然后有幾根肋骨骨折,身上還有多處挫傷。”

  “怎么傷這么嚴重?從多高的地方掉下來的?”周奕問。

  倪建榮指著前方幾十米開外的地方說:“就是從那兒掉下來的,幸好下面有很多灌木做了緩沖,不然后果不堪設想啊。”

  周奕一看,好家伙,這得有個十米了吧,這都沒摔死,那是真的命大啊。

  “所以還有七個學生被困在山里沒出來?”周奕問道。

  倪建榮點了點頭:“你來之前,對周圍一圈的搜查剛結束,沒發現其他人。附近幾個村子也問過了,沒人見過這群大學生。”

  “倪局,容我多問一句。這個沈春琳是不是被人推下去的?”

  倪建榮一愣:“沒有啊,她說是自己腳滑,掉下來的。”

  “那……她有說是不是還有其他學生遇害,或者里面涉及到了謀殺?”

  倪建榮更懵了:“沒有啊,應……應該沒有吧。”

  “所以這就是個緊急救援事件,是吧?”

  倪建榮點了點頭。

  周奕心說,我勒個親娘啊,不是命案你找我來干嘛啊?我又不是你們云山縣的人!

  可倪建榮還未察覺到,而是侃侃而談說自己接下來準備怎么組織人手上山救援搜尋。

  周奕無奈地在心里嘆了口氣,這位倪局還真是有債必償啊,昨天剛借用了他的關系解決了吳月梅的事,今天就來使喚我了。

  等他說完后,周奕問道:“倪局,這八個大學生是從哪兒來的?哪個大學啊?”

  “據沈春琳交代,說他們都是豐德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好像是一個什么旅行愛好社團的。這個沈春琳是大一的,他們的領隊叫梁彬,是大二的。”

  “豐德職業技術學院?沒聽過,聽著不像是多好的學校啊。”

  倪建榮嘆了口氣:“哎,好不好那都得救啊。”

  周奕點點頭,確實,就算這群學生再怎么不討喜,警察也不可能見死不救。

  而且自己既然被倪建榮叫過來了,那也不可能說一句不關我的事拍拍屁股走人。

  然后他了解到,云山縣的縣局加幾個派出所,加起來總共也就不到一百五十人,去掉四十歲往上的,以及以女警為主的戶籍警察,能調動來上山搜救的也就八十來個人。

  就算再加上縣里的消防隊,也就一百人出頭。

  云霞山算是一座中等規模的山,周奕記得景區門口的牌子有介紹過,整座云霞山大概占地面積八十多平方公里,在全國來說屬于中等偏下的規模。

  而東山開發的區域大概只占了整體的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未開發的野山,差不多得有個五六十平方公里。

  這是個什么概念,大概七八千個足球場那么大。

  當然從他們上山的地方開始,做預估計算,他們肯定不可能在山里走那么遠,但這個搜尋的困難程度也可想而知。

  “倪局,趕緊上報吧,這點人手不夠啊。”周奕提醒說。

  倪建榮點了點頭,他現在是一個頭兩個大,縣局的屁股還沒開始擦,又有人跑來拉了一褲襠。

  根據倪建榮的指示,目前在現場符合搜救條件的縣局和云來鎮派出所民警,共計二十八人,作為第一批搜救隊伍從沈春琳他們進山的地方上山搜尋。

  后續的搜救人員倪建榮正在組織調度,爭取盡快到位。

  即便是這二十八個人,也差不多十點多才正式進山。

  因為警察并非專業的搜救人員,進山之前需要做一些準備,包括指南針、防護裝備、繩索、應急醫療包和補給品之類的。

  總不能進去送人頭。

  加上云霞山的未開發區域沒有地理結構圖,以及這年頭小地方根本不具備GPS之類高科技設備的條件。

  光湊齊這二十八個人的裝備就花了不少功夫。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山里沒信號,手機帶進去也打不了。

  而縣局的無線電設備,一共就十二臺,還無法確認進山之后信號是否會受到干擾。

  為了安全考慮,進山搜救的民警至少是兩人一組,配備一臺無線電設備,一旦發現失蹤人員立刻報告方位。

  王韜本來要和周奕一組,但倪建榮讓他留下幫自己調度工作。

  這時候周奕一眼就看到了人群里的呂鐵柱。

  “鐵柱哥!”周奕揮手喊道。

  呂鐵柱循聲一看,又驚又喜,立刻跑了過來。

  “周奕,你怎么在這兒啊?”

  “倪局喊我來幫忙的。”周奕隨口說道。

  呂鐵柱這才看見一旁的倪建榮,剛才指揮山腳下搜尋的時候他已經知道這位是縣局新來的局長了。

  嚇了一跳,趕緊敬禮:“局長好。”

  在基層民警面前,倪建榮立刻又擺起了架子,一臉領導做派的點了點頭,然后問周奕:“你朋友?”

  周奕點了點頭,剛要介紹。

  倪建榮就相當官方口吻地對呂鐵柱說:“好好干,多向周奕學習。”

  呂鐵柱不明就里啊,趕緊誠惶誠恐地敬禮回答是!

  周奕順便就和呂鐵柱一組了。

  王韜不知道周奕的背景,呂鐵柱可清楚啊,畢竟小時候暑假還跟在自己屁股后面的。

  上山的時候,隊伍都分散開了,等到周圍沒人了,呂鐵柱這才驚訝地問:“周奕,你跟這位新來的倪局長很熟嗎?我看他好像很器重你的樣子啊?”

  周奕無奈地苦笑道:“我還真是謝謝他的器重了,我可受不起。”

  其實就算倪建榮不喊自己,自己如果知道這邊出事了,還是會過來幫忙的。

  當兩輩子警察了,有些東西是刻在骨子里的。

  這云霞山西山這一帶的未開發區域,真是和前面爬的東山天壤之別。

  一開始上山還勉強算是有條小路的,護林員說當地有些老中醫,還保留著上山采藥的習慣,所以才有的這么一條小路。

  可是只走了一段后,這僅有的小路也沒有了,到處都是樹和草。

  為了更有效的搜尋,十支隊伍分散開十個方向進行搜尋。

  這群大學生是昨天上午上的山,已經有二十四小時了,就算行進速度再慢,估計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找到的。

  周奕看著這漫山遍野的雜草和茂密的樹林,感到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

  不過好在草長得并不高,因為成片的樹蔭遮擋了陽光。

  兩人一邊往前走,一邊尋找著周圍的痕跡。

  由于最近沒下過雨,山上的泥土并不濕潤,加上都是草,幾乎很難去分辨有沒有留下腳印。

  唯一的希望就是看是否有一些人為留下的痕跡,比如隨手一扔的垃圾,畢竟像是這群貨能干出來的事。

  “這群大學生是吃飽了撐著吧,才多大,拿著爸媽的錢跑來這種地方找刺激。”呂鐵柱抱怨道,“這要有個三長兩短,到時候家里父母哭都來不及。”

  “鐵柱哥,這山上有什么野獸嗎?”

  “大的那種,像老虎啊、豹子啊、熊啊什么的沒有,反正從沒聽說過。山上有野豬、狍子、兔子啥的。”

  周奕點點頭,沒有具有危險性的動物就行,起碼這群學生不會被野獸傷到。

  “哦,我小時候聽我爺爺說過,山上有猞猁,以前村里有老獵人打到過。”

  “是嘛,居然還有猞猁。”周奕挺驚訝。

  這是一種大型的貓科動物,一般體長一米左右,像一只大貓,又有點像豹子。

  看起來挺可愛的,不過其實是食肉動物。

  周奕上一世在動物園見過,據說一般情況下是不會主動攻擊人類的。

  希望這群人別干傻事就行。

  搜尋了快一個小時,周奕和呂鐵柱停下來休息,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喝水。

  周奕抬頭看了看天空,透過茂密的枝杈看到的天空,已經不像早晨時那么明亮了。

  周奕這才想起來昨天查過天氣預報,好像說今天得下雨。

  “鐵柱哥,我記得天氣預報說今天要下雨,咱們得抓緊了。如果真下起大雨的話就麻煩了,到時候淋雨加低溫,這群學生如果防范措施做得不到位的話,會失溫的,那就麻煩了。”

  很多時候,野外遇難的人,并不是真正遇到了硬性危險,很多都是死于無形的殺手。

  失溫就是最常見的。

  山里溫度本來就低,如果再下大雨被淋一身的話,就麻煩了。

  呂鐵柱點點頭,和周奕起身繼續開始搜尋。

  下光村,周奕的姥姥家。

  陸小霜搬了一張小板凳坐在門口,手托著下巴看著不遠處的云霞山,大黃狗趴在她的腳邊安逸的睡覺。

  山腳下的倪建榮倒是一直沒閑著,畢竟在云山縣,他可沒有一個能主持大局把事情辦得滴水不漏的副支隊長了。

  何況他來這里的時候,為了自己的面子,姿態還是不低的。

  本來以為混混日子就行,后面發現縣局一堆爛賬,不過起碼這些爛賬都是歷史遺留問題,真解決不了那也不是自己的責任。

  可突然又出了這檔子事兒,他就只能趕鴨子上架了。

  第二批從云山縣的各個鄉鎮派出所調來的人也趕到了,還有縣消防隊的人,這些人于下午一點多整備完成,進了山。

  向市里匯報之后,市里也組織調動第三批救援隊伍趕來,預計第三批能在下午三點多進山。

  這樣算下來,三批救援隊伍總計差不多要接近兩百人了。

  但倪建榮的心情卻越發凝重了,因為第二批隊伍剛進山沒多久,天空就烏云密布,午后兩點多周圍卻黑得像是傍晚一樣。

  山腳下如此,山上的情況就更糟糕了,樹林里黑得跟晚上一樣。

  雖然帶了手電,但這年頭裝電池的手電續航能力有限,兩人只能省著點用,先用一個人的。

  又往前搜尋了半個多小時,周奕身上的無線電里突然傳出了通訊的聲音。

  “各單位注意,各單位注意,我是倪建榮。就在剛剛,有一隊傳來消息,他們已經找到了兩名學生,兩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受傷,但整體上并無大礙。”

  “請各單位注意安全,繼續搜尋。”

  這個好消息,無疑對所有搜救人員而言是一劑提振士氣的強心劑。

  畢竟周奕他們進山到現在,已經四個多小時了。

  可就在無線電剛結束,天空里就下起了傾盆大雨,周奕和呂鐵柱前面就把雨衣拿出來了,這時趕緊穿上。

  密集的雨點打在樹林間,發出巨大的噪音。

  雨越下越大,能見度變得很低,前面什么都看不清。

  呂鐵柱大喊道:“周奕,這雨太大了,先找地方躲一躲吧!”

  冰冷的雨水打在周奕的臉上,生疼。

  “好,先找個地方躲一躲!”在這片大雨之中,不大聲說話根本就聽不清。

  兩人冒著大雨往前走了一段路后,呂鐵柱指著前面說:“那兒,有塊凸起的巖石,應該可以擋點雨!”

  周奕順著他指的方向看了一眼,“好!”

  兩人朝那個方向快步走去,是一塊山體上凸起的巖石。

  說是凸起,其實也就凸出來三四十公分的樣子。

  不過好在只是暴雨,并沒有伴隨大風,所以這塊凸起的巖石還是可以一定程度擋雨的。

  幸好準備了雨衣,這暴雨已經下了二十分鐘了,絲毫沒有要停的意思。

  也不知道這群學生怎么樣了,如果沒有做好防范措施的話,就麻煩了。

  這塊凸起的石頭大概就一米八的樣子,周奕站在下面剛好得稍微彎著腰。

  時間久了,這個姿勢就非常的不舒服。

  所以周奕索性就蹲了下來,稍微活動一下有些僵硬的身體。

  現在這樣子,在雨勢減弱之前完全沒辦法繼續搜尋。

  更麻煩的是,不管雨勢變小還是停了,這場暴雨一下,勢必會讓后續的搜救工作難度大幅增加。

  突然,低著頭的周奕看見地上的雨水里有紅色的液體在流動。

  周奕嚇了一跳,趕緊問道:“鐵柱哥,你受傷了?”

  呂鐵柱疑惑地說:“沒有啊。”

  周奕順著紅色液體流淌的方向尋找,終于發現了源頭。

  在呂鐵柱另一側的腳邊,居然有一團黑色的布,雨水沖刷著這團布,淡淡的紅色液體從布團里流出來。

  周奕伸手拿起那團早就被雨水浸透了的布,紅色的液體順著他的手掌不斷滴落。

  周奕的心一沉,看來出事兒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