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5號到18號,尉來的訂單增長率如同脫了韁的野馬一般,快速的增長,部分之前日均約20輛的門店,單店日訂單直接破百,提車周期從一周延長至一個月。
訂單的激增,使得銷售的話術都變了,重點強調起電車的體驗以及油車的價格,牌三年油費對比燃油車會節約多少錢,這部激增的訂單,絕大部分都是之前中意燃油車的用戶。
火爆的場面,不僅僅只表現在終端門店這邊,尉來位于甬城梅山島的總部,一排排大卡車,排著隊提車的經銷商根本沒有過年的概念。
部分財力有限的中小經銷商,為了多拿一些車,都需要短期借貸提車了,星河與星途,經銷商提車的價格在9萬元至9.2萬元不等,雖然降價了,但這種走量型又不愁賣的車型,利潤還是較為可觀的。
一輛車的毛利潤依舊能接近于8000元,激增的訂單,完全能夠覆蓋住當前短期借貸的成本。
火爆的場面,讓燃油車企業有些失措也屬于正常,關鍵是這會兒正值過年期間,在尉來突發式的主動降價面前,集團內部的決策也受到了影響。
檀錦程這邊則是懶得管他們,在國內要想投訴尉來傾銷,肯定是不可能成立的,他要防著的是合資企業在歐洲市場對他們進行投訴。
歐盟區當初借助于環保的借口,大力新能源汽車產業,猶如一場妥妥的陽謀,然而十幾年下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跟他們想象當中的遠不一樣。
特斯拉的崛起他們還能夠接受,畢竟北美地區就這么一家成氣候的,然而ZG企業的,則遠遠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尤其是近三年。
不只是尉來,BYD,吉利等等傳統企業的成長速度,大大小小的新勢力品牌,做到了百花齊放的程度,尉來在歐洲地區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了。
玩不過了,那就得想點其他的辦法,李響去歐洲考察期間,就聽到過關于歐盟對于C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價格限定傳聞,簡單來說就是新能源汽車的售價不能低于某一個價格,這個價格目前還沒有確定下來。
歐盟地區試圖通過限價的方式,來限制我們在成本上的優勢,不至于對歐洲傳統車企造成更大的沖擊。
“咱們也沒打算跟他們打價格戰,你那個就是注意一下這些合資品牌的動向就行了,另外今年開始咱們也要開發除歐洲區以外的市場了。”
出海是尉來的戰略,但尉來從來沒有想過以低價“傾銷”的方式去攻點市場,沒有必要把自己產業鏈的優勢去補貼海外用戶,既然都是汽車強國了,那觀念上就必須要有所改變了。
新能源汽車的智能化,是國內車企最大的優勢,他相信對電動汽車感興趣的用戶,不可能會無視這些優勢,更何況再怎么限價,我們成本上的優勢,也能夠做到比歐洲車企以更便宜的售價獲得利潤。
真實的消費者,他們只會從產品本身去選擇,這一點全世界通用。
“這一點我們已經有準備了,歐盟地區最近吵得很厲害,主要是他們內部的意見都不統一,目前來看真正推動的話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老板你說的這點倒確實有可能成為導火索。”
長期坐鎮海外的于利國,對于ZZ上的敏感程度應該是尉來集團里最高的,把他放在海外坐鎮主要也是出于這點需求,在當前的環境之下,各國之間的貿易老實說產品本身已經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了。
“大眾他們不同意的吧?”
按照2022年歐盟市場的分析,國內出口歐洲地區的新能源汽車平均售價在2.8萬歐元至3.2萬歐元之間,不足歐洲本土企業的一半。
純電型汽車,平均售價是在3.2萬歐元左右,
拿尉來在歐洲市場的兩款主流車型ET5與ES3來說,2022年在歐洲市場的平均售價分別為3.8萬歐元以及4.7萬歐元。
折合成人民幣,全年約合27萬元以及33萬元平均售價要遠高于國內售價,但這個售價相對于歐洲本土純電車型平均5.6萬歐元的售價,依舊競爭力十足。
哪怕是特斯拉,其兩款車型平均4.5萬歐元與5.2萬歐元的售價,也比歐洲本土車企更具競爭力,即使是算上關稅以及海運成本,歐洲地區的毛利率也是要高于國內的。
這買賣做得很舒服,但同時也讓歐洲本土車企以及各國ZF很不舒服。
“是的,大眾,寶馬這些德國企業不太同意這個方案,另外歐洲地區的消費者也意見很大。”
限價政策,說白了是各國之間的博弈,這其中也包括歐洲地區的消費者,例如大眾的ID3,在國內的平均售價差不多在15萬元左右,而在他們本土,售價區間則是在30萬元。
這就讓德國地區的消費者很是不滿,同款車型在本土居然還要貴一些,這誰受得了?
“能理解,法國與意大利的車企,在我們這邊已經快沒市場了,對產業鏈的依賴也要更小一些,他們肯定是要鬧上一鬧的,就像是我們之前噴特斯拉一樣。”
吵得最兇的雷諾等企業,在國內都快被遺忘了,得罪了也就得罪了,而大眾寶馬等企業,其在華銷量占據著全球銷量30的份額,同時還要依賴于我們的電池產業鏈,當然不想輕易得罪我們。
“最終肯定是會通過的,就是具體的起售價不知道,不過問題不大,到時候我們在歐洲地區的本土化工廠也有了,我們該拿的補貼同樣不會少,不過還是積極開拓一下其他的市場吧。”
由于海外數據表現亮眼,尉來海外事業部也升級為海外分公司,負責全球范圍之內的汽車出口業務,按照計劃,今年尉來主要開拓的市場是中東市場以及澳洲市場。
這兩大地區,最大的好處就是因為沒有自己的汽車產業,在政策上要寬松很多,2022年開始也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名爵,奇瑞等品牌在中東地區的滲透率已經很不錯了。
中東等國在新能源汽車上,推出了組合政策,包括免費注冊,充電費用減免,關稅調整等等,一系列的激烈政策讓中東地區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激增。
而澳洲,同樣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論市場規模,這兩大地區也是不小的,全年百萬輛以上的市場規模,只要拿下其中一定的份額,都是一個不小的突破。
最為關鍵的,這兩大地區的用車偏好,與國內有些類似,以SUV與皮卡為主的,中東地區的消費者尤愛中大型SUV和皮卡,這兩大板塊業務,尉來都有一定的優勢。
2023年,尉來計劃將出口提升至40萬輛,其中澳洲與中東是重點,出口模式也從歐洲地區的純電單一市場驅動,轉向多區域,多動力類型,多生產基地協同的模式。
歐洲市場通過本地化生產對沖政策風險,南美,東南亞等地區依托于寶騰還有當地車企的渠道,在車型創新與產能轉移上實現增長。
中東以及非洲等地區,則是以新能源轉型為契機,拓展新興市場,未來技術迭代與區域深耕將成為持續擴張的關鍵。
按照未來海外公司的擴張計劃,德國工廠至2025年的產能將達到15萬輛,本地化生產占比將超過50,混合動力車型的占比也將提升至30。
而東南亞地區,與當地企業合作的工廠,通過擴建在2025年的產能將增至25萬輛,右舵車型出口澳洲,新西蘭,輻射整個澳洲地區。
至2025年,尉來的海外銷量目標將提升至100萬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車企。
“海外戰略可以快一些,必要的情況下子公司也可以分拆融資,具體的話你們看著評估,我這邊再根據情況下審批。”
與于利國又聊了幾句,檀錦程掛了電話。
尉來ES8勻速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幾個小時之后進入到宜城地區,長江大橋已經出現在眼前了。
“到了主城區,換我來開吧?”
多年未回,宜城的變化并不大,檀錦程還是一眼就能夠感受得出來的,石化之于宜城,在經濟欠發達時期,是有著重大貢獻的,但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之下,就成了一個大難題了。
一家大型石化工廠,位于主城區,這在全國范圍內都是較為罕見的,也因此限制了宜城市區的。
黎耀輝搖了搖頭,專注于開車:“不用了,還是由我來開吧,也不用特意回老家過年,我前幾年回去過呢。”
多年的跟隨,黎耀輝明白老板的意思,就是想讓他也回老家看看。
按照行業慣例,如檀錦程這般的出行,都有嚴格的安保程序,例如這輛ES8,外形上看來跟市面上的ES8似乎沒什么區別,但是卻是經過改裝的,實際級別很高。
而檀錦程日常的出行,隨身除了兩到四名隨行人員之員之外,在外圍還有警戒層與技術層面的協同,多的時候檀錦程一次出行,隨行人員人數多達20多名。
在日常出行過程當中,展現出來的看似沒有什么區別,但其中的門門道道是很多,一定程度上,高規格的安保待遇,也犧牲了一些自由與隱私。
這也是檀錦程不喜歡出國的原因,每每出國,他的安保級別就要上升好幾個等級,除了人身安全之外,還要預防海外的各種算計,如法律陷阱等等。
“行吧,反正你家里人都在甬城,回去也沒什么意思。”
見黎耀輝一臉認真,檀錦程也沒有繼續勸他,作為跟隨檀錦程時間最長的“司機”,年歲漸高的黎耀輝,早就已經不需要親自執行安保任務了。
現在的他,除了作為安保團隊負責人,在幕后協調出行任務之外,更多的角色還真就是司機了,要不了幾年,他也要退休了。
至于接班人,早就已經在培養了。
“是吧,我也好久沒去老板您的家鄉了,趁著這次機會看看都有哪些變化。”
“行,那就在我家過年吧。”
黎耀輝也是有些感慨,接近于20年的相處,他是一點點看著檀錦程成長起來的,沒有多人少比他更清楚老板的成長歷程。
黎耀輝也明白天下無不散的宴席,作為貼身人員,他能夠服務于檀錦程的時間已經進入倒數了,就像是運動員一樣,總要有退役的那一天。
前期,因為業務需求,檀錦程經常性的回老家,每次去縣城談業務之時,都會順帶著回老家看看,但是這些年已經很少了,按照業務結構,尉來集團在宜城地區并無多少具體的業務,也根本無需檀錦程出面。
閃馳集團那邊的業務,則早就已經不管了。
或許,這一次跟著老板回老家過年,可能就是最后一次了。
“也不知道老家有哪些變化,說起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期待的啊。”
“這點我倒知道,變化不小呢。”
從市區到他的老家,車程大概還需要一個多小時,放松心情下來的檀錦程就與黎耀輝一路閑聊起來。
檀家村的變化,一般都是由檀立華夫婦以及家族基金的工作人員協助處理。
黎耀輝偶爾也會配合著幫忙處理一些事宜,不過大多數也不會匯報到檀錦程這里,檀家村的變化,在檀錦程這里,只能算是“小事。”
一路說說笑笑,車隊進入到檀家村,入眼處的變化對比起市區,實在是太大了。
“如果不是還認識一些人,都有點懷疑咱們開錯了。”
這一路以來,黎耀輝也系統性的匯報了一下,實際上要說宜城地區沒什么變化,那也不盡然,手握三大核心集團的檀錦程,閃馳集團的聯合創始人同樣也是宜城地區的,若是對家鄉一點都沒有,那多多少少說不過去。
老家人又沒有對不起他,在有能力的情況下不提供一些幫助,那是會被戳脊梁骨的。
拿橙子集團來說,在檀錦程的關照下,也學習東子把一部分服務器還有呼叫中心放在宜城地區,推動數字經濟的,帶動就業與GDP。
而縣城,則依托于閃馳集團,申州集團兩大集團,在紡織服裝,電動汽車產業鏈上不錯,按照黎耀輝的說法,產業鏈帶動的其他企業落戶,間接帶動了超過3.7萬人就業,年稅收超過20億元。
從前的貧困縣,已經脫胎換骨,這一路行程,檀錦程也感受到了,去他老家的道路是修得又好又寬,道路兩旁邊的商鋪,也沒有前世那種雜亂無章的感覺。
依托于橙子集團,宜城地區的電商規模也完全不同,而在檀錦程的老家,一幢幢漂亮的房子,寬闊的水泥馬路,完善的公共設施,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檀總,歡迎回家。”
進入檀家村地界,黎耀輝降低了車速,村子里的領導也都得到消息出來迎接了,傳媒時代,檀錦程的車隊在高速公路上就被人拍到了。
從15號至18號,尉來出盡了風頭,檀錦程在15號直播時的畫面,也被各種切片傳播,他的坐駕在高速公路上被同樣回家過年的司機認出,傳到了社交媒體之上。
檀老板回家過年,也成為某音的話題之一。
“你哥呢,回家了嗎?”
檀錦程笑著跟村長打招呼,檀家村的村長現在是香餑餑,老村長到了退休的年紀,現在的村長是檀錦程之前在老家一名較為熟悉小伙伴的弟弟,是一名大學生村官。
“還沒呢,還要兩天才回家,到時候我帶他一起去檀總家里拜訪一下。”
他哥是包工程的,這年頭工程的活兒不好干,不過憑借著前幾年房地產的紅利期,小日子也算不錯,另外就是宜城以及檀家村這些年的建設不少,憑借著本村人的人脈關系網,活兒也不愁。
“是收賬吧?現在的賬好收嗎?”
村長跟老檀同志同一輩,說起來如果按照農村的傳統,他還得喊一聲“叔叔”,小時候同齡人之間也沒少拿這個開玩笑。
檀立艷笑道:“具體我也不太清楚,我哥一般不跟我聊這些。”
這年頭做工程的,哪有好收賬的,他哥一個小包工頭,雖然說活兒不愁,但該怎么樣還得怎么樣,過年收賬成了主線任務。
檀錦程點了點頭:“行,那年后來我家吃個飯吧,我們也好久沒見了,這會兒咱們去下村委會吧。”
檀立艷面露驚喜,他這個位置多多少少有點沾哥哥的光,若不是哥哥與檀總熟悉,估計也輪不到他。
從檀老板一家人先行到家之后,他就一直關注著互聯網上的信息。
刷著社交媒體,搜索著檀錦程的公開行程,從檀錦程公開出現在廬州之后,他就知道距離回老家的日子不遠了,果然在今天早些時間刷到了檀老板車隊出現在高速公路上的視頻。
等了一天呢。
今天是臘月二十七,距離除夕還有兩天的銷量黃金期,檀錦程在檀家村村委會閑聊之際,尉來門店銷量爆火的同時,BYD的門店同樣也爆火。
秦DM系列把起售價同樣定在9.98萬元,同樣是競爭力十足,尉來收到了投拆,BYD同樣也沒有逃過,一定程度上,船夫哥在尉來宣布降價之際,與之其成了一定的默契。
新能源兩大龍頭同時降價,把價格拉進十萬元區間,對于燃油車體系的震撼遠比一家要強太多。
在沒有得到公司回應,兩大車企銷量爆火之際,合資品牌的經銷商,已經處于恐慌狀態了。
“不管了,先降吧,趁著市場還沒有反應過來,咱們得盡一切可能把庫存給清掉,不然的話活不下去了。”
日產軒逸的經銷商,一臉愁容,兩大新能源巨頭的降價,對于日產沖擊是最大的,軒逸作為最直接的受害者,想要保持目前的售價,唯一的結果就是賣不出去。
“降多少?先從哪里開始?”
傳統的經銷商體系,價格相對混亂,大的經銷商也有一定的價格自主權,在生存的考驗之下,他們必須盡快做出應對,而不是考慮后續的懲罰。
“8.98萬元吧,我們要搶在朗逸之前反應,他們估計也頂不了幾天了。”
“至于說從哪里開始,那還用說嘛,深城跟甬城唄;哦,還有廬州。”
“話術上也轉變一下,改推燃油車的保值率。”
要盡快清庫存,就只能賣得比星途,星河以及秦系列更便宜,8.98萬元剛剛好,既保證了一定的利潤空間,又有一萬元的競爭優勢。
目前對于軒逸而言,就是他們降價的空間要更大一些,10.86萬元的終端平均售價,相對于朗逸而言,“割肉”幅度要小上很多。
“哎,不過估計這個勢頭也止不住,還得想想其他的辦法啊。”
甬城地區的日產代理商,也是一臉愁容,作為尉來的大本營,這些年其他品牌的日子本來就不好過,即使是燃油車,消費者也更加習慣于選擇悅馳,坦克系列。
在接到總代的郵件,總算是松了一口氣,這幾天門店的客人有了明顯的減少,店里的銷售員士氣也很是低落。
“聯系一下尉來吧,看看我們能不能換成星河的代理,實在不行埃安也可以。”
燃油車的頹勢改變不了,這時候死守已經沒有意義了,轉型代理新能源則是最好的生存之道,而經過四天的變化,大眾朗逸的銷售團隊,也正在激烈的討論著應對政策。
自2008年上市以來,朗逸以極快的速度成為上汽了的王牌車型,長期以來維持在年銷30萬輛以上,2020年年銷量高達44.83萬輛了,占據著上汽大眾極高的銷量占比。
這款被網友評為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很穩定的車型,對于上汽大眾的意義非凡,因此銷量上絕對不能出現斷崖式下跌,2022年的銷量,距離2020年巔峰之際,少了接近10萬輛,已經讓他們很頭疼了。
“降多少,都說說吧,理由與方式也都說說。”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