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四百五十七章 如來相邀,一代傳一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卻說龍華樹下,龍華三會將在此處而始,此間乃為初會,但見法筵設于龍華樹下一堂中,七寶階砌涌金蓮,瓔珞羅網演妙音。數不盡的佛陀,望不盡的菩薩,比丘尼,羅漢等盡是在此,更有如真人那等許許多多仙神。

  真人坐于最前列,其位在諸佛之上,此一朝未有三清天尊而至,故他便是最高位者。

  真人坐于此處,知此安排乃是何意,如今此法會,更多乃是為了佛老將世尊之位交與彌勒佛而所為。

  從今往后,彌勒佛即為世尊,禪法當為現世佛法,而他一直被認定為禪祖,故他此位,自是靠前。

  真人自席位間,朝下張望,與孫悟空他等張望而去,他瞧著孫悟空等人在四下交談,笑了笑,未有過多干涉。

  正當他觀望之際,身旁忽有聲起。

  “真人,此間將座位安于此處,可有不妥之處?”

  真人聞言,觀望而去,即見著彌勒佛笑意盈盈走來。

  真人起身拜得一禮,笑道:“彌勒尊佛。”

  彌勒佛急是閃身避讓,說道:“不敢受真人之禮,請真人莫要拜我。”

  真人說道:“彌勒尊佛何故不受我之禮?”

  彌勒佛說道:“真人乃禪祖也。此身份如何能教我這習禪法的受你之禮,故此禮,我萬萬受不得。”

  真人說道:“便是我為禪祖,你亦可受得我之禮,蓋因禪法自你等而發揚光大,與我無甚大關聯。”

  彌勒佛搖頭說道:“此話不可如此之說。便是不談禪祖之事,真人你曾點化于我,教我能修禪法,乃我之師,我拜禮于你,乃常態也。”

  真人聞聽,無可奈何,深知無論他如何講說,彌勒佛皆會拜禮,他只得說道:“罷,罷,罷。你這一禮,我便是受之。但今乃彌勒佛你為世尊之會,莫要與我過多攀談,當以正事為主。”

  彌勒佛應聲,自是不再多言,其行至那龍華樹下而落座,但見其戴五佛寶冠,持金輪寶瓶,眉間白毫化現未來之景,無量佛光自其身后而現。

  其落座于那之后,忽是聞其開口,講說禪法之經文。

  經文而出,教眾等皆有所得,無不以感慨彌勒佛法之精湛,然若論收獲豐富者,當是在法場外數以萬計的佛門弟子,此等佛門弟子,皆是釋迦如來往年教眾弟子,今時在此聽得禪法,皆有所得。

  真人見之,自是明得,此乃佛老如來所為,此些弟子乃其教眾,今此聞聽禪法,即作彌勒門徒,往后寂滅作禪法,此為龍華三會初會。

  真人未有所動,靜心聽得彌勒講說禪法。

  光陰迅速,此一講說,便是十數載馀。

  彌勒佛講說完后,那等寂滅舊徒無不跪伏于彌勒佛前,自此而始,此等便為禪法門徒。

  彌勒佛見之,笑意盈盈,起身朝四方相拜,說道:“此間我以三會,此為初會也。勞是真人,群仙,諸佛,菩薩,圣眾,人賢前來,此乃我之榮幸。至今而始,當為二會。”

  說罷。

  彌勒佛又講說一禪法,此禪法較之先前,更為精妙。

  此聽之佛眾,皆是有心皈依禪法者,靜心聽聞。

  真人亦是對此靜心聽聞。

  此彌勒佛講說二會之佛法,又有十數載光陰而去。

  在十數載光陰而去后,彌勒佛又是講說三會。

  此三會則教二十載光陰而去。

  真人一一聽聞,心中已是明得。彌勒佛此龍華三會,初會在于教化釋迦舊徒,二會在于使有佛心者皈依,三會乃誦于萬千苦海者傾聽,來日若有佛心者,開悟者,許能以此自渡。

  正當彌勒佛講說三會完畢,忽有無量佛光照徹十方,時見如來法身而現龍華樹旁,身后明月輪相,右脅臥獅王座,左手結說法印,右手垂放地印,周身流溢虹光,佛法無邊。

  法筵之中,除真人竟無一人有法能與之抗衡,見真人周身有神光而起,竟是半點不弱于如來,乃至于法中朝氣,多有勝之。

  如來見之,笑著點頭,未有作何表態,他自知真人法力無邊,昔年真人尚未成大法力時,他便曾與之比試,那時勝之便是不易,今時其成大法力,朝氣蓬勃,如那卯時的烈陽,而他則是那日落西山者,今難以勝之。

  諸佛群仙一眾見如來法駕而至,無不以起身,拜得大禮。

  如來笑著起身,朝諸佛群仙拜得一禮,未有過多寒暄,說道:“吾有一言,請列位聽之。夫佛法者,不可思議,緣起性空,本無生滅。”

  “然今吾示現涅槃,過去佛法,寂滅佛法漸次流逝,今當末法,眾生障深慧淺,魔強法弱,法燈晦暗,幾近湮滅。寂滅之法,本無來去,而眾生福薄,不能荷擔;妙法蓮華,竟成深谷幽蘭,知者愈稀。”

  “吾不忍見魔強法弱,心有所感,吾滅度后,后五百歲,濁惡世中,佛法難護眾生。故吾當擇者,亦護眾生。”

  “彌勒者,慈氏也,以慈心攝化眾生,禪法成佛。現在說法,接引十方。娑婆世界眾生,若愿往生,皆得見佛聞法,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末法之中,禪門一脈,尤為當機。何以故?禪者,佛心宗也,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正契合末法眾生根器:不求廣聞,而貴實修;不依文字,而依般若;不向外求,而返照自心。故曰:禪法者,當世佛法之樞要也。”

  “今吾以將世尊之位,轉付彌勒。愿彌勒慈尊,早降娑婆,廣度有情。亦愿一切眾生,依禪修心,悟佛知見,不離當念,得見自性彌陀;不隔一念,面覲當來彌勒。”

  如來將世尊之位,于列位前,悉數交與彌勒佛。

  彌勒佛雙手合十,拜得一禮,說道:“我當為世尊,在此立誓,永不棄五濁惡世苦,愿化娑婆成凈土,愿續釋迦末了緣,度盡賢劫一切數。”

  如來笑道:“善哉。”

  說罷。

  如來忽是望向真人,說道:“久仰真人玄法通神,兼宗禪旨,心懷慈悲,向有伏妖濟世,辟府度人之舉。今見真人在此,老僧厚顏,請真人為佛陀,以為‘南無無垢妙慧佛陀’,此佛陀位列諸佛之上,與世尊并列,可總執佛門萬法樞要,司掌佛門因果律庫,教化諸佛菩薩,解惑傳道之師,監察宏愿進程,主持佛門功過,應對劫難之法,溝通萬教。請真人受之,老僧不勝感激。”

  說罷。

  如來不顧周遭諸佛群仙驚訝面容,便是要朝真人拜得一禮。

  然如來到底拜不得此一禮,其拜禮尚未功成,有微風而來,攙扶著如來,任如來何般法力,難以拜下此一禮。

  如來心中感嘆,真人之法,遠勝如今之他。

  真人搖頭說道:“謝過尊者好意,然我道行淺薄,智慧稀少,難為佛陀,恕我不能受之。”

  如來說道:“卻是我多言,請真人勿要見罪。”

  真人笑著稱不敢。

  法筵諸佛群仙無不以心驚,一乃驚于如來竟會定下此一位佛陀,將之交與真人。二乃驚于真人面對此佛位,竟是巍然不動,果真是仙真心在山數,怎為些許權力所動。

  如來正是要再勉勵彌勒佛一二。

  忽是瞧見那天邊有黑氣沖天,此正乃有魔現世之兆。

  而黑氣所在,正是靈山之處。

  如來微微一笑,說道:“吾圓寂之日,在此。”

  真人觀望靈山,嘆息一聲,已知事情,乃是那魔羅破封而出,那魔羅在那處化作一黑蓮,教孔雀大明王誤吞,以至于化孔雀大明王法力為用,又得些許造化,其今法力高強,心入苦海,永無寧日,靈山的劫,已是始初。

  一眾在此處等候一二,便是瞧見有黑氣漫漫,朝龍華樹下而來。

  少頃間,便是有人走來,但見那人黑衣玄冠,目如深潭,掌托黑蓮,蓮綻幽紫之光,吞吐魔焰,焰中竟有佛性,似魔似佛,真乃一怪’。

  諸佛皆是心驚,口稱‘魔羅’。

  魔羅目視如來,說道:“我今非魔羅,乃無天是也。如來,你壓得我一時,壓不住我一世,今我法力高深,便是你死期。”

  如來笑了笑,未作辯駁。

  魔羅未有再與如來談說,而是望向真人,說道:“真人,我知你成大法力,你昔年開府法旨,我在那靈山之下亦是聽得,你的本事高超,我非你之敵手。但我如今不曾作惡,乃是尋佛門,而解其中因果,望請真人莫要干預其中,在下不勝感激,若是今日而來尋如來,有驚擾之處,請真人見諒,亦請真人莫要干預其中。”

  真人未有言說,望向如來。

  如來說道:“真人,此為佛門之事,真人不必干預其中。”

  真人聽言,自是不再多言,起身欲離,忽是望向筵中群仙,賢者,說道:“可有愿隨我離去者?”

  群仙無不應聲,說道:“愿隨真人離去。”

  真人笑著應聲,帶群仙,賢者離去。魔羅不敢相阻,乃至于在真人離去時,拜得一禮。昔年其法力低微時,乃敢與真人起爭斗之心,而今法力大增,卻是不敢,其見真人,便知難敵,更別提有九鼎助身,若是招惹,更是會教菩提祖師,太上老君那等現身,他如何敢與之為敵。

  真人起身,離去天竺國,群仙賢者在離天竺國后,便是各自謝過真人,紛紛離去。

  真人即歸于斜月三星洞。

  在真人歸位后,便是行至祖師靜室之中,與祖師相見。

  師徒二人在靜室之中談說。

  祖師笑道:“童兒,你今在此,便是足以見,你不曾干預此事。”

  姜緣答道:“師父,此事本與弟子無關,乃佛門之事,弟子若干預其中,才正是個怪。常言‘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弟子本不該干預,故弟子歸來。”

  祖師說道:“你有此心,我自是欣慰。你既是不曾干預此事,便在府中好生修行,你今開府事畢,我料玉皇大天尊教你歸位之玉旨,不日便將到來。”

  姜緣說道:“師父,我雖無意干預此事,但此事乃是悟空之緣法,我有些憂慮,故我意在等待其功成,再是前往天宮之中。”

  祖師說道:“你體恤之情,我自知得,但若是玉皇大天尊有玉旨而來,你不可再拒之。自玉皇大天尊歷經千辛萬苦,登得高位以來,從未有人拒其敕封,你得大天尊數請,乃莫大恩澤也。”

  真人說道:“師父,弟子知得其中門道,望請師父安心。”

  祖師笑著點頭,說道:“你心中有數便好。你門下之弟子,今時如何,你亦是當知得。”

  真人答道:“師父,今我留之弟子有五,乃正微,正淵,正慈,心降,利幻。正微與利幻苦修金丹,不曾有誤。正淵隱于人間潛修。正慈存思不絕。心降修心未止。弟子皆有個路數。”

  祖師說道:“你知得便好。”

  真人一拜,說道:“師父,但弟子過些光陰,便是須歸于天庭,弟子本意將府中交與正微。然正微修行淺薄,難以撐起府中,弟子該如何所為?”

  祖師笑道:“你這童兒,有些糊涂,往年你未有成大法力前,府中亦是我在看管,便是開府完畢,亦無須理會,府中冷清些罷了,便是撐著,待你功成,才將府中交與你。你今無須言說這等,你且撐著府中,待正微功成,再交與他便是,不須思慮。”

  真人應聲,說道:“師父,弟子明矣。”

  祖師有些感嘆,說道:“此間果真乃是一代傳于一代。昔年你承我衣缽,我將府中傳你于你,而如今,你開府完畢,教正微為衣缽弟子,來日便會將府中傳于正微。”

  真人笑道:“師父,我斜月三星洞,當是源源不絕。”

  祖師說道:“不絕之言,卻是虛偽,凡一切法,便無有不絕,天地有滅,法亦有絕。你這童兒,便是言說,以哄我歡喜罷。”

  真人笑笑,未有對此多言。

  師徒二人又是談說其許多關于悟空緣法之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