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百一十章 青牛借鼎,烏精不沉兔髓不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卻說青牛闖入兜率宮,進真人道房,使真人稍作驚詫。

  姜緣問道:“你這牛兒,怎入我處?”

  青牛入道房,一陣叫喚,搖身一變,現了人形。見青牛長得好不兇丑‘獨角參差,雙眸幌亮,頂上粗皮突,耳根黑肉光,舌長時攪鼻,口闊版牙黃,毛皮青似靛,筋攣硬如鋼’,真如人間魔王也。

  青牛叫道:“那看牛的童子不知去何處,無人看守,我出來走兩遭便回去哩。”

  姜緣聞說存疑,道:“那看牛童子不知去何處?”

  青牛道:“正是哩。那廝隔三差五就走,怎一心看護?是故我不時出棚戲玩。”

  姜緣恍然,問道:“既如此說來,你常在宮中戲玩,你怎個尋我來?”

  青牛上下張望真人,笑道:“我自你幼時識你,今知你入宮,自當來與你戲玩。”

  姜緣聽了,覺是青牛有趣,如青牛所說,倒也無錯。蓋因昔時他年有三十余時,方見青牛,那時他心猿未定,五人降之甚遠,正道遙遙無期,正是幼時。

  他說道:“如你這般說,我尚需稱你聲前輩師兄。”

  青牛擺手道:“不須這般,不須這般。你只管稱我聲‘兕大王’就是了。”

  姜緣笑道:“兕大王?”

  青牛插腰笑道:“正是在下!”

  姜緣道:“你這般戲玩,果不懼老君知得?”

  青牛道:“有何可懼?主人公憐愛我哩。若是知我外出,無外訓斥,再者打我幾下。”

  姜緣道:“既如此,你尋我,只為看我一陣不成?”

  青牛道:“一來看你,一來知主人公曾贈你一鼎,頗為好玩,你且借我百載,我玩膩了,方還你。”

  姜緣笑道:“你說的,乃是豫鼎不成?”

  青牛道:“正是,正是!”

  姜緣將腰間小鼎取出,輕拍一下,但見豫鼎現丈八本相,立在道房,神光流淌,重如泰山。

  他笑道:“既兕大王來與我借鼎,你且將此鼎拿去就是。”

  青牛道:“果真借我?”

  姜緣道:“你只用雙臂將此鼎取走,借你無妨。”

  青牛聞說,撩衣上前,將氣一沉,雙臂放在鼎上,大喝一聲,發力舉鼎,怎奈豫鼎紋絲不動,任其用足力氣,舉不得分毫。

  此鼎氣通豫州,再者歷多重造化,怎是一牛兒能舉,若憑氣力舉此鼎,三界內外,能舉動者,尚不知有無。

  青牛將手松開,喘息不定,道:“好鼎,好鼎!我竟是個舉不得,果真神鼎也。”

  姜緣笑著張望,不曾言語。

  青牛道:“既是氣力舉不得,且看我法寶!”

  說罷。

  青牛從身中取個白森森的圈子,往里吹口氣,朝豫鼎砸去,要將豫鼎收入圈中。

  姜緣張望,認出此圈,乃是‘金剛琢’,平日作個牛鼻環,套在青牛鼻間,竟使青牛來套他豫鼎。

  真人道:“你這廝,怎舉不得,以法寶來收,且看我神通。”

  真人將金公神通使來,地氣濁濁聚來,他指定圈兒,地氣濁濁附上,怎奈此圈兒了得,不受濁氣所擾,只道速度慢上些許。

  豫鼎咚的一聲,與那圈兒撞著,一時半會,圈兒收不得豫鼎。

  正當此時,忽有聲來。

  “你這牛兒,怎擾廣心?”

  姜緣望去,老君正在道房門前。

  青牛唬得心驚膽戰,慌了道:“怎是主人公當面!”

  太上老君伸手一招,金剛琢歸于手上,他指定青牛,罵道:“你這牛兒,私出牛棚,意欲何為?”

  青牛跪伏道:“主人公恕罪哩。乃與真人一見,不敢冒犯。”

  姜緣將豫鼎收了去,近前拜禮,說道:“老君。”

  老君道:“廣心,此牛兒意欲何為?”

  姜緣道:“老君,兕大王,非有冒犯意,果是來探望舊人罷。”

  老君罵道:“此牛兒口氣大,稱兕大王?還不隨我同去。”

  青牛怎敢多言,但請恕罪,不敢再犯。

  老君將青牛帶去。

  姜緣望老君與青牛離去,心中暗道:“此牛兒心猿亦是個不定的,他日胡鬧下界去,災殃即生。”

  真人遂不再多想。

  光陰迅速,不覺又一日去。

  此日間,老君帶姜緣至丹房處,有意煉丹。丹房里設八卦鼎爐一座。此鼎爐三尺六,乃老君為照顧姜緣,特取而來的。

  老君將鼎爐一放,頃刻即安,此謂之‘安爐設鼎’,教其手中,甚易也。

  真人站于其后,望之堪嘆老君本事了得。

  老君指定鼎爐,說道:“廣心,安爐設鼎,再者當清爐掃鼎,此步我卻無需,廣心若著手煉丹,當以行此步。”

  姜緣拜禮道:“老君,我明矣。”

  老君笑著點頭,吩咐仙童于爐中鍛煉,再使一仙童使風閘,控起火候。

  少頃間,火候即起,此火乃溫火,亦稱文火,溫暖,輕細,是以‘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老君說道:“此乃溫爐育鼎也。此步須將鼎爐燒干,其鼎蓋須封固,不使外氣流入,教鼎中自成。”

  姜緣聞說,切切記下,不敢有誤。

  此外丹道與他有些熟悉處,然他仍須切記,蓋因此門道亦是錯一步,步步錯的道。

  一時三刻后,老君道:“廣心,你近前去,將鼎蓋打開。”

  姜緣上前將鼎蓋打開,此鼎蓋溫度不高,他將之取下,只覺一陣暖風撲面而來,使他圣胎舒展。

  真人問道:“老君,此風作何?”

  老君答道:“此乃真陽之氣也。溫爐育鼎若教功成,其鼎正中,生有真陽之氣,若將鼎蓋打開,此氣即出,故需封固。煉丹者,須有慧眼,知得真陽氣是否已生。”

  姜緣問道:“此真陽氣,與外丹有大用否?”

  老君道:“自有大用,若無真陽氣,此鼎未開,煉出來的乃是毒丸,非以丹也。”

  姜緣道:“此真陽氣有斤數之說?”

  老君聞聽,笑道:“廣心果是有道仙真,此真陽氣自有斤數之說,各類丹藥,俱有不同之需,炮制金丹需三兩六的真陽之氣。你方才所受真陽氣,正是三兩六。”

  姜緣回味先前將鼎蓋打開時,那股子撲面來的真陽之氣,他雖通法性,但使他一霎記住撲出真陽氣數量,卻是不通。

  蓋因他不知多少方為一兩,他未曾貿然請求老君與他講述,他知得此間亦為不傳之秘,他非大羅門下,老君傳不得他。

  能這般與他言說,已是教他深感大恩。

  老君道:“廣心,此二童子,會一直使鼎爐生真陽氣,你且細細感受。”

  姜緣深深躬身道:“廣心拜謝老君。”

  老君擺手,使二仙童‘溫爐育鼎’,復是離去,只道姜緣何時學得,何時遣仙童來尋他。

  姜緣相送于老君,再者入丹房中。

  二仙童拜道:“真人!”

  姜緣抬頭細看二仙童,回禮道:“二位師弟亦是修行的,有道是‘先進者為兄’,若是不嫌,稱句師兄即是。”

  二仙童道:“師兄。”

  姜緣道:“二位師弟,不必多禮。此方勞累二位師弟。”

  二仙童道:“此為我等分內之事。”

  說罷。

  二仙童架火燒鼎爐。

  姜緣細細看著,不敢疏忽。

  姜真人埋頭入丹房,一心感悟真陽之氣,習全外丹道。不覺二日去。

  姜緣與燒爐鍛鼎二仙童漸是熟悉,他亦漸漸習全真陽之氣的兩數,他道不上來,如何算一兩,此等非言語足以道之,必是熟切才能知兩數。

  若是大羅門下能得教導者,或是有準確斤兩之說,他乃太乙天仙,卻是未曾有,只得憑心記此等。

  二日后,他知得三兩六真陽,乃何等之數,便是功成。

  姜緣道:“多謝二位師弟此方所教。”

  二仙童道:“不敢當,不敢當!此乃師兄所領悟,我等未曾有教。”

  姜緣聞說,笑著拜禮。

  二仙童忙是躲去,說道:“師兄不必行禮。”

  又道:“卻有一惑,我等見師兄常以與我等童子回禮,卻是何故,我等宮中,若是師弟與師兄見禮,師兄卻不必回。”

  姜緣笑道:“我以禮待,蓋因諸位俱聞道者。我以道長年數,你等行禮,所敬道也,非我此人。你等以道淺年數,我回禮,亦敬道也,非人也。”

  二仙童恍然,再拜于姜緣。

  姜緣不再言說,親往中堂去,請得老君來。

  不消多時,老君被真人請來,同入丹房里。

  老君指定房中鼎爐,說道:“既廣心你使我來,當是習全真陽氣,你且與我看,三兩六真陽氣如何。”

  姜緣不敢有誤,請二位仙童配合他,一同運火候,溫爐育鼎。

  二仙童一個架火,一個拉風閘,使文火升起,姜緣看爐,心中有數,正等火候齊全,真陽氣足三兩六。

  少頃間,姜緣使二仙童停下,遂道:“老君,此間鼎爐,真陽氣正是三兩六。”

  老君聞言走上前,將鼎蓋打開,真陽氣撲面,他笑道:“果是三兩六,毫厘不差。”

  他望真人,目中盡是贊嘆,果是智慧者。所悟兩日,盡知真陽氣。其習全外丹道,許無需多少光陰,只道此子與道緣法不淺。

  他宮中修行的,不知多少,能耐煉丹者,少之又少,無緣煉丹者,只道將丹書放于身前,不識真數,無心看書,任怎勸亦不得,如真人者,無丹書亦教習全。

  老君再道:“廣心智慧,既如此,我當傳你‘采藥裝藥’也。”

  姜緣道:“老君,此采藥裝藥怎說?”

  老君道:“廣心修行金丹時,幾味藥?”

  姜緣道:“四味,是以烏精兔髓,木液金精。”

  老君道:“炮制金丹,亦需四味藥,同是烏精兔髓,木液金精。”

  姜緣問道:“老君,此金丹非內丹也,乃外丹。內丹時藥從身中采,此外丹,藥當從外采,當去何處尋?”

  老君捋須笑道:“正是從外采,烏精兔髓,木液金精,天地間何其多也?此處乃是些許藥材,你且看好,其中烏精,兔髓乃是主藥,木液,金精乃是副藥,主次之分須明。”

  老君將一藥盒打開,遞與姜緣觀看。

  姜緣低頭一看,但見其中有四味藥,最上邊乃是一些暗紅砂石,其邊上有些銀色水珠,下邊還有一些青灰色的粉類,在旁還有些褐色石塊。

  老君道:“此四味藥,可輔以天地靈氣,可成金丹也。”

  姜緣問道:“老君,此四味藥,難尋否?”

  老君道:“說難不難,說易不易。此四味藥,乃是天地間精華,下界山石間自有,以五行相生理,便可尋得。然則尋得,必以精華之部,方可取之煉丹。”

  姜緣拜道:“受教。”

  老君道:“采藥再者便是裝藥。此易也,乃將四味藥,依次順序斤兩,裝入鼎中,此盒中有一枚金丹之斤兩,廣心,你既見之,當是記得?”

  姜緣點頭,他法性已通,自是記得藥數。

  老君道:“裝藥不可急躁,須是心靜,先裝烏精,再裝金精,再以裝木液,余者為兔髓。如此方可作數。”

  姜緣道:“老君,若教裝錯如何?”

  老君笑道:“廣心,你修習金丹時,若是行錯,當如何?”

  姜緣答道:“身死道消。”

  老君道:“煉外丹亦然,若裝錯,則丹敗。采藥裝藥過后,便是起火鍛煉,此步乃是煉制外丹最難一步,其于火候有大難之處,煉丹時,須時刻看護鼎中,使烏精不沉鼎底,兔髓不飛出鼎中,其與火候有難處,蓋因烏精易沉,兔髓易飛。”

  姜緣道:“老君,如此步習全,外丹道,是否大致功成?”

  老君笑道:“正是。如廣心將起火煅燒此步習全,余步再無攔你,此道你亦算功成。”

  姜緣頷首道:“老君,我明矣。”

  老君道:“我會煉丹三次,你且看好火候。如你未曾習得,你只得以自身火候琢磨外丹道。”

  姜緣道:“廣心拜謝老君,有此三次,廣心知足,不敢再奢求。”

  老君笑著點頭,遂使房中二仙童將擅炮制九轉金丹的童子,道人喚來。

  不消多時,看爐的,拉風的,架火的道人童子到齊,如此老君方是將藥盒放置,準備煉丹……

  請:m.llskw.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