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十八章 方圓之論,道行大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浮云山,大小道士齊下山,腳步聲此起彼伏,由上而下,由遠及近。

  看到出現在視野里的四道人影,打頭的玄虛突然停步,吩咐道:“讓弟子們都放輕腳步,最好用法力托住,別鬧出動靜,悄悄靠近。”

  玄陰明白,迅速去辦。

  一盞茶后,以玄明與海奉明為中心,上百道人皆入眠,睡姿各異。

  有人側臥,有人仰躺,有人平躺,有人席地而眠,有人躺在樹梢,有人漂浮水上,有人分腿成環,腳心對齊,朝向會陰,手置肚臍;有人同樣腿成環、腳對齊,雙手卻交疊于頭上百匯穴。

  還陽臥、混元臥、五龍盤體……

  若此刻居高俯視,會發現他們組成一個兩儀圖案,玄明與海奉明如陰陽眼。

  靈鹿長壽帶著胞妹長福、燕子、蜜蜂等同樣睡覺,七只靈鶴也到來,單腿站睡,長寧精心豢養的靈禽十斤帶著紅毛雞仔呼呼大睡,雞立鶴群。

  清風拂山崗,樹林里百人同眠,皆表情愜意,一股祥和氣息彌漫開來。

  對這些,玄明暫時不知。

  在與海奉明呼吸漸趨同頻時,遨游體內山河的他動作一頓,感受到一股玄妙道韻在吸引自己。

  順著這股感應,玄明來到一個奇異之地,四周一團漆黑,杳杳冥冥,空無寂靜。

  一點清光如朝陽劃破黑夜,驅散昏暗,最終組成一片正方形玉簡,長寬皆三尺,如寰宇四方,散發一股莊嚴肅穆、神圣不可侵犯之意。

  其上空白,如無字書,沒看到絲毫文字、線條、圖案,玄明疑惑,沉吟片刻,驀然一笑,福至心靈,釋放自身法意,陰陽玄同,兩儀太極。

  玄妙法意一起,三尺玉簡清光大盛,其上浮現細密字體,筆畫橫平豎直,個個方正,組成條條法律、道道秩序,接著從中飛出,凝聚成一團法意,光明堂皇,正氣凜然。

  兩團法意彼此呼應,一道門戶陡然出現在眼前,玄明腳踏自身法意所化之橋,邁步而上,由一段走到另一段,頃刻間身子變小,落入三尺書內。

  一陣天旋地轉,玄明發現自己來到一個特殊天地,整片天地是一座城,四四方方,規規整整,走在城中,房子方正,土地方正,街道干凈整潔。

  這是一個城邦國度,由君主、官員、百姓三部分構成,君主英明神武,依法治國;官員廉潔奉公,依法辦事;百姓安分守己,遵紀守法,上下一心,三位一體,法必明,令必行,社會和諧,安居樂業,國運蒸蒸日上。

  玄明置身其中,細心感受,每個人、每片土、每座房、每條河,都由一種特殊法意凝聚而成,制定法律,規范言行。

  換句話說,腳下這座城由法意創造而成,古器合尺度,法物應矩規。

  “法家之道!”

  玄明恍然大悟。

  盡管不清楚此法意因何出現,可機緣難求,他腳下自身法意大盛,太極兩儀凝聚成一個大圓,罩住四方城池。

  三尺簡內霎時有天:天圓地方,大地規矩,天空圓融,方圓交匯,碰撞間衍生種種道韻。

  方圓天地內,嚴謹有序的城池少了幾分刻板,多了幾分靈動,房屋大體規整,細節處卻有了變化,有些雕刻圖案,有些改變顏色,有些加高,有些拓寬。

  百姓在處事上少了幾分頑固,多了幾分變通;官員執法上多了幾分量情而定,法外開恩;君主在制定法律時少了幾分明細,多了幾分尺度。

  草木生長有了變化,高低錯落,同一物種誕生細微差別,世上沒有一片完全相同的樹葉;河流時而湍急,時而舒緩,不再一直勻速。

  城池內長出更多花草,整座城仿佛活了過來,更富有生機,多了一股人氣與自然空靈。

  方圓在交流中成長,相互包容,圓求高求大,方求精求微,一個注重總體,一個注重細節,求同存異,相互裨益。

  山林內,玄明與海奉明在睡中論道,一個法意如水,一個法意似山,隨著時間推移,兩人論道漸深,玄明身上多了一絲厚重,海奉明身上多了一絲靈活。

  兩人呼吸愈發同頻,道韻彌漫,籠罩道人組成的兩儀圖,也囊括靈獸,他們被影響,呼吸也開始變幻,被拉入城池里,成了其中一員,有人做百姓,有人成高官,有人成花草,有人成鍋碗。

  他們在方圓爭論中得到啟發,在不同的法與德中獲得啟示,自身領悟與對天地的認知也融入其中,這片天地更真實。

  連被吸引而來的鳥獸,身旁花草河流,似乎都被拉了進來,天地靈性漸增。

  遠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心境、角度、毅力、悟性、道行等不同,收獲與堅持時間也有不同。

  一炷香后,有道人退出方圓天地,徹底睡著;兩柱香后,鼾聲更多;三炷香后,鼾聲交織,如蛙聲一片,即便如此,他們睡姿絲毫未變。

  旁邊河流上,飄起魚蝦龜蟹等眾多生物,都陷入睡夢中,樹上鳥兒閉眼,樹下兔子、獐子、狍子、黃鼬、狐貍、野雞等睡著,兔子與黃鼬背靠背,野雞與狐貍足碰爪。

  似乎連草木都睡著,浮云山也安眠,河流白云都停止流動,風亦消失無蹤。

  玄陽徹底睡著,玄空肚皮朝天,玄陰站著睡,玄素盤坐睡,玄玉睜眼睡,玄通瞇眼睡,玄虛張口睡。

  四代道人睡著,三代緊隨其后。

  這場別具一格的論道持續兩個時辰左右,當玄明打起呼嚕聲時,海奉明睜開雙眼,眸光中方圓交織,最終方吞噬了圓,身后三尺玉簡半開半合,半虛半實,似乎一方道域正在成型,數息方消。

  環顧睡了一地的飛禽走獸、蟲魚道人,他哂然一笑,沒出聲打擾,閉目養神,消化所得。

  約半盞茶,白發老道醒來,身后浮現一幅太極圖案,陰陽相生,動靜交融,由虛漸實,然后是三代道人,接著是四代道人,隨后是飛禽走獸。

  當最后一個生靈醒來,山林起大風,像是整座浮云山也清醒過來,草木搖曳,天地靈機涌動,不少道人當場破境,也有道人道行進益,還有生靈開啟靈智,踏入道途,連浮云山都多了一絲靈性,吞噬了大部分蛟蛇尸首的地下靈脈多了一絲龍氣。

  有數十位四代道人打破瓶頸,長春子等四代弟子里的佼佼者與年紀較大的幾位邁入練精第四境,凝聚精花。

  除玄虛與玄素外,剩余五位三代道人均法意凝形,背后生出虛幻法象,玄陽是一只火鼎,玄空是一口金鍋,玄通是一滴水,玄陰是一柄劍,玄玉是一道雷,他們看到練氣門檻兒。

  最引人矚目的是玄素,她要晉升真人了!

  半個小時后、還有一更!

  《朕受命于天》寫的不錯,可以看一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