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七十六章 仙人砸我頂,大周天圓滿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心神內視,映照自身。

  任脈熠熠生輝,除法力長河奔騰不息外,還散發朦朧光暈。

  原本只有三丈水塘大的二十四個竅穴不僅拓寬數倍,成了一片小湖,相互呼應,還星光熠熠,星辰之力充斥其間,提純法力,淬煉經脈,錘煉肉身,滋養魂魄,玄妙無窮。

  玄明感覺肉身強橫不少,靈覺也增長了二十四丈,欣喜之余,他收回心神,仔細思索,意識到自己昨晚心態應該無意間契合了道家上善若水、沉靜通透的心境,才在沉睡中得了機緣,有了今日造化,于周天養神訣的修行上登堂入室。

  這種玄之又玄的驚喜,讓玄明既意外又興奮,等整理好情緒,他走出房門,于庭院盤坐,面朝東方,采集紫氣,用過早食后,還心情極好地指點了長寧修行,才入藏經閣。

  正值清晨,里面僅有長豐子一人,玄明登上二樓,站在樓梯口,目光落到臨窗桌案上,瞧見準備妥當的經書與清茶,想到長豐子任藏經閣看守以來,除了強迫癥嚴重點,一直兢兢業業,事事料理妥帖,不但沒讓自己為瑣事煩心,而且把他照顧得很舒坦。

  兩載光陰,始終如一。

  今日心情愉悅,看他也順眼,玄明自如意囊中取出一冊玉簡,直接扔向一樓,長豐子猝不及防又躲不開,直接被玉簡襲頭。

  “哎喲!”

  揉了揉被砸出一個包的后腦勺,他一邊齜牙咧嘴,一邊拿起玉簡,看向二樓,見師伯抬頭看房梁,又左顧右盼,就是不看自己。

  心中明了之余,長豐子委屈又無奈,可面上卻起身而立,稽首行禮:“仙人砸我頂,結發受長生,多謝師伯賜福。”

  玄明聞言一笑:“小滑頭!”

  除了龜~毛,這個便宜師侄性子不錯,厚道又機靈,否則,不會擊敗一眾競爭者,接替長安子,到底是玄通師弟教出來的,有其師必有其徒。

  低頭瞬間,不經意一看,玉簡上《陣法心得上篇》六個大字直擊眼球,長豐子驚喜交加,心中郁悶頓時一掃而空,歡快道:“多謝師伯賜予造化。”

  輕捻胡須,玄明樂道:“貧道既被你夸為仙人,自然隨手一扔就是機緣,你陣法天賦不錯,又能靜心參悟,望你好生研習,莫要浪費這份福氣。”

  抓緊玉簡,長豐子立刻表態:“弟子謹記師伯教誨,必認真研習,不負師伯所望。”

  略微頷首,玄明邁步前進。

  等身影消失在樓梯口后,他瞧著右手,翻轉兩下,納悶道:“怎么扔得這么順手?”

  絕不承認自己是故意的。

  看長豐子一本正經說“實話”的模樣,是他近兩個月新發現的樂子之一。

  有時候,心態幼稚一些,看書觀經更事半功倍,連行道山水都更有樂趣。

  一個半月后,冬至凌晨。

  深夜滾冬雷,朔風呼嘯,天寒地冷,鵝毛大雪飄了半宿。

  翌日醒來,打開房門,一股寒流侵入房間,風吹雪花,襲臉而來,玄明忍不住身子一抖,以其修為,自能寒暑不侵,只是道藏于微,合天地,匿四季,他想要更高效地師法自然,最好如凡人般去深刻感受四季輪轉,體會風霜雨雪。

  這種嘗試自他今年夏季觀雨聽雷時就已經開始,效果雖不立竿見影,但聚沙成塔,遲早會厚積薄發,水到渠成,目前至少對修行呼風喚雨神通有些裨益。

  等適應嚴寒,走出房門,瞧著滿院積雪與冰凌,遠眺素白山峰,置身遼闊的天地一色中,玄明心曠神怡。

  懷中傳來一絲波動,他心有所感,自腰間錦囊中取出一粒種子,正是靈松種子。

  時至今日,這粒靈種被自己隨身攜帶已滿三個月,玄明常用陰陽靈機與混元氣滋養此種。

  過去,它一直沒反應,玄明不著急,皆因栽種靈根,講究天時地利。

  地利,他早就準備好,不僅在老松原來位置鋪上肥沃靈土,還在蛟龍收藏的典籍中找到一門聚靈陣,布置在問道院子內。

  而冬至則是種植靈松的天時,一方面,靈松跟凡松不同,冬至這一天陰陽靈機交泰,是一年中白晝最短、夜晚最長之日,草木終藏之氣至此而極。

  其后物極必反,既是數九寒天之始,又是冬去春來前兆,陰氣衰,陽氣起,地泉動,松樹在冬至這天生命力會臻至頂峰,煥發新生,鐫刻年輪。

  另一方面,松樹是陽屬甲木,晉升靈種后陽氣大盛,下種時需用陰調和,所以,靈松之種要在冬至栽種。

  尤其玄明手上這粒靈種是人為造化,汲取一株黃級上乘靈根本源而成,一旦長成,品級非普通黃級可比,更需在冬至種下,經歷天地考驗,成功則脫胎換骨,失敗則功虧一簣。

  而瑞雪兆豐年,這場雪錦上添花,對靈種積蓄生機與未來萌芽有所裨益。

  既如此,玄明自不會浪費,趁風雪未息,邁步至老松原扎根地,輕輕揮袖,三寸厚的積雪帶著泥土向兩側翻卷,像是穿山甲拱開土層般,黑土污白雪,宛如墨汁濺落白紙,黑白分明。

  蹲下身子,親手將靈種放入土中,玄明沒馬上掩蓋,等雪花淹沒靈種,他抬手虛握,攝來精純靈機,投入其中再合上靈土,又輕輕跺腳,腳下生玄奧符陣,繁多符文組成一個五行朝天圖案,籠罩問道院,天地靈機匯聚而來,正是聚靈陣。

  將陣眼由茅舍轉至靈種處,異象才消失,靈覺探入,感受到靈種內生機有了細微增長,如暴風雨來臨前的蓄勢,玄明安心。

  轉身負手而立,注視這場大雪,他極目遠眺,以靈覺為眸,看到了山下被大雪覆蓋的農田,雪層上寒風刺骨,雪層下溫暖濕潤,生氣累積。

  “豐年好大雪,天公作美啊!”

  明年百姓一定會有一個好收成。

  靈種應該也會生根發芽。

  玄明起了入山林觀雪的心思,心動則行動,打開院門,踱步而出。

  清晨,藏道峰上,道人獨行,在無暇雪地上留下淺灰腳印,走過之后,印記又被寒風吹淺,片雪遮蓋,復歸無暇,仿佛剛才只是錯覺。

  老道緩行,踏雪聲碎,風吹道袍,道人滿頭素白,分不清究竟是白發,還是雪花。

  數日內,連下三場雪。

  采集日月精華不便,玄明將更多時間用在觀道與行道上,閑暇時會隨玄空、玄通與四代道人一起下山,至浮云縣南北城區施粥與發放棉服,算是為百姓聊表心意。

  每次當天去當天歸,不出浮云縣范圍,這也是玄明的嘗試,在為進一步的行道與悟道做準備。

  期間,長安子曾傳回消息,言王氏子弟在長陽郡與附近縣城救濟百姓,陣仗頗大,對此,玄明樂見其成。

  做戲也好,刷名聲也罷,只要百姓真正受益,恩惠落到實處,管他背后是何心思。

  等天氣放晴,他全力修行。

  半個月后,旭日東升,紫氣垂落,一股圓滿氣機在問道院里一閃而逝,約一個時辰,玄明睜開雙眼,喜上眉梢,終于大周天圓滿。

  尤為關鍵的是,他的大周天與眾不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