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就是太昊。
這個驚人的事實,是許多自詡為了解洪荒秘聞的神圣大能們,都未曾想到的事情。
而在伏羲于泰山封禪,功德圓滿之后。
那象征著東方生發之氣的青帝太昊,便直接登臨九天,開辟東方天界,成為了五方天帝之一。
這件事,更是讓許多一直以來都在默默觀望的神靈,感到了始料未及。
一時間,整個洪荒世界,無論是九天之上的仙闕,還是那四海八荒的洞府之中,都因此而掀起了陣陣波瀾。
一眾仙圣大能們反應也是各不相同。
有的,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他們看到了人族的崛起,看到了一個更加繁榮、更加有序的洪荒世界的到來。
有的,則是感到了由衷的振奮。
他們振奮于又一位道友證道,走在了大道前列,今后將有新的成功經驗可以借鑒!
有的,則是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他們在思考,人皇登天,對于整個洪荒世界的未來格局,究竟會產生何等深遠的影響。
更有甚者,則是緊緊地蹙起了眉頭。
他們在擔憂,這位新晉的東方天帝,是否會打破現有的權力平衡,從而引發新一輪的紛爭與動蕩。
就像昔日二代天帝時期引發的巫妖之亂。
然而,無論這些神圣大能們心中作何感想。
泰山之巔,那場由天、地、人三道共同降下的無上嘉獎,卻依舊在繼續著。
只見那浩瀚無垠的功德金云,在虛空之中不斷地凝聚、壓縮。
最終,化作了如同實質一般的玄黃云海。
緊接著,一場滋養著萬物,洗滌著神魂的功德之雨,便自那云海之中,紛紛揚揚地,灑落了下來。
這一次的功德,并非是來自于單一的天道,而是來自于洪荒世界最為本源的天、地、人三道意志的聯合嘉獎!
其分量之重,其意義之非凡,可以說是亙古未有!
面對著這足以讓任何大羅金仙都為之瘋狂的無量功德。
身為此次事件最大功臣的伏羲,卻只是象征性地從中取了兩成。
只見他伸出手,輕輕一招。
那兩成功德金光,便如同受到了指引的百川歸海一般,盡數匯入到了他的掌心之中。
他當著萬千生靈的面,以這兩成功德為材,以自身大道為火。
當場,便煉制成了兩件充滿了教化與秩序神韻的無上神器。
一者,象征著天道之圓融,其名為“規”。
一者,象征著地道之方正,其名為“矩”。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
人皇手持規矩,上應天心,下應地理。
而立于一旁的玄都大法師,也收到了屬于自己的一份獎勵。
足足一成的浩瀚功德,化作一道金色的光柱,自云海之中落下,盡數融入到了他的體內。
這是獎勵他在此次人道大業之中,出謀劃策,盡心盡力地輔佐伏羲治理人間界,所應得的福報。
隨后,那功德金云,又是一陣劇烈的翻涌。
這一次落下的功德金光,數量極多,足足占據了總量的四成!
這四成功德,化作了億萬道細碎的金光,如同甘霖普降一般,精準無誤地落在了那些曾經追隨著伏羲,為人道大業而奮斗過的人族賢者,以及萬族功臣們的身上。
正是因為有了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幫助圣皇治理天下,推行新政,才有了今日人道大世的輝煌與繁榮。
他們的功勛,卓著無比,天地共鑒!
在這些受到嘉獎的功臣之中。
除了那些鞠躬盡瘁的人族賢者之外,便屬那一直以來都積極響應伏羲號召的龍族,拿到的功德要更多一些。
這個也沒辦法。
誰讓人家龍族的眼光獨到,動作夠快呢?
不僅下注下得早,而且在后來的合作之中,出力也是最多的。
此刻,那些奉命前來洪荒大地,行云布雨,治理水澤的龍神們,一個個都笑得是合不攏嘴。
江河淮濟等各大湖泊水澤之中,都傳來了他們那充滿了喜悅的龍吟之聲。
“哈哈哈!咱們的共主,這封禪之地可真是挑得太好了啊!”
“沒錯!這泰山居于人界之中,上可通于九天仙闕,下可達于九幽地府,乃是真正的三界交匯之地!”
“我們龍族所立下的這些功績,三界的意志,可都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啊!”
“不枉我們龍族這一次親自下場,不遺余力地匡扶天下!”
然而,面對著這些年輕一輩龍神的自滿與驕傲。
那些口嫌體正直的、坐鎮于四海龍宮之中的龍族至尊們,卻是立刻傳音對他們進行了嚴肅的告誡:
“胡說什么!什么叫‘我們龍族下場,匡扶天下’?”
“你們要時刻謹記!”
“那明明是人皇共主與諸多人道同僚,領導有方!”
“是無量眾生,戮力同心,共同奮斗,方才有了今日這來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我們龍族只不過是恪盡職守,日常地行使著自己司云布雨,調和陰陽,管控水澤的本職工作罷了……”
“這,能算得上是什么大功勞呢?”
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
時代已經變了。
現在,早就已經不是昔日那個需要各個種族高調行事、彰顯自身強大的種族爭霸時代了。
如今,是萬族共治洪荒的和平年代,講究的是一個太平安定,和諧發展。
龍族在敖廣等四海龍王的帶領之下,早就已經轉變了發展策略。
他們表示:什么大風大浪我們龍族沒見過?
但是過往的榮耀就別再提了。
現在,俺們龍族只想順應著時代的大勢,安安穩穩地,躺平發展。
看到有合適的機會的話,那就出來劃劃水,刷一刷存在感,賺點功德便好。
虛空之中,那浩瀚的功德金云,還在不斷地凝聚著。
最終,那剩下的三成功德,并未再集中地降下。
而是化作了無窮無盡的、細微的光點,如同蒲公英的種子一般,紛紛揚揚地,散入到了整個人世間。
這是獎勵給無量無盡的蕓蕓眾生。
正如那些龍族至尊們所說的那樣。
眾生,作為一個時代的親身參與者與共同見證者,他們才是構筑起這整個人道大世的、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家順應著時代的發展,勇敢地追求著自己的夢想。
一同向著那個更加美好的未來邁進著。
這本身就是眾生的功勞。
而在這場盛大的封禪大典的觀禮臺上。
那些前來觀禮的諸天神圣,也或多或少地,都分到了一點點的功德金光。
哪怕,真的就只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點點。
也足以讓大家喜笑顏開了。
靈山圣境。
八寶功德池畔,菩提古樹之下。
接引和準提兩位圣人周身佛光普照,禪意盎然。
他們的目光,穿透了無盡的時空,將人界所發生的一切變化,都盡收眼底。
接引圣人看著那人道大世的勃勃生機,以及伏羲證道時的無量功德,他那張總是充滿了悲苦之意的臉上,不由得浮現出了一絲濃濃的憂慮。
他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對著身旁的準提,緩緩地說道:
“師弟啊,如今,那太上道友與伏羲道友,君臣相得,共同交出了這么一份堪稱完美的答卷。”
“為兄我忽然之間便覺得壓力很大啊!”
伏羲作為這人道大世的第一位天皇圣主。
他一出手,便直接將整個人道大世的發展水平,拉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這固然是為后面即將繼位的幾位人道共主,打下了無比堅實的基礎。
但同時,也是在無形之中給所有的后繼者都上足了強度。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由截教、闡教這兩大玄門圣教所輔佐的人道共主,也必然會勵精圖治,再創輝煌。
那么,輪到他們西方教所輔佐的第四代人道共主之時,若是拿不出足以與之媲美的功績來,那可就真的得拼上老命了。
準提圣人聞言,臉上卻是露出了一抹充滿了智慧與自信的笑容。
他輕輕地搖了搖頭,溫聲勸慰道:
“師兄,您又何必為此而憂慮呢?”
“所謂,大道之數,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極于九。”
“依我看,這人道的秩序,怎么著也不可能在第四代共主這里就出了什么問題。”
“咱們現在,只需要安坐于這靈山之上,靜靜地看著那上清、玉清兩位道友,如何去接續這人道大世的輝煌即可。”
“等到輪到我們的時候,依葫蘆畫瓢,那還不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嗎?”
接引圣人聽完,心中的壓力,稍稍地減輕了一些。
但他依舊是輕嘆了一聲。
“師弟,為兄倒也不是擔心我們會干不好。”
“為兄,只是擔心,咱們會干得……不夠好啊!”
他的眼神之中,流露出了無盡的慈悲。
“若是干得不夠好,那便是辜負了這蕓蕓眾生,對我們西方教的殷切期待了!”
準提圣人聞言,哈哈大笑了起來。
“師兄,這又有何難?”
他伸出手,指向那浩瀚無垠的人間界,眼中閃爍著一種名為“大宏愿”的光芒。
“屆時,師弟我大可以親自去那人間紅塵之中走上一遭!”
接引圣人聞言,不由得大吃一驚。
“這……這怎么行?”
“這怎么不行?”
準提圣人拈花含笑,目光深邃地,望向了那遙遠的東方大地。
“昔日,那神秘的東方散修聯盟盟主‘太昊’,能夠轉入人道,化身伏羲,開創出如此輝煌的盛世!”
“那我這個西方的散修聯盟盟主,亦可乘宏入世,去普渡那無量眾生!”
準提圣人轉過頭來,看向接引,他的聲音變得無比的莊重與肅穆。
“更何況,我西方教的弟子,皆是秉承著‘普渡眾生’的大宏愿教義。”
“他們在脫離了自身的苦海,修煉成佛之后,亦將會倒駕蓮臺,面向那依舊在苦海之中沉淪的蕓蕓眾生,去救苦救難。”
“我,作為西方教的教主,親自下界,去踐行我西方教最為核心的大乘佛法,這乃是應有之義,更是理所應當!”
接引圣人聽完了準提的這番話,他那張總是充滿了疾苦之色的臉上,所有的愁云都在這一刻煙消云散。
他眉開眼笑,雙手合十,對著準提鄭重地行了一個佛禮。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震古爍今的泰山封禪大典,最終在一片祥和與喜悅的氛圍之中,圓滿地落下了帷幕。
人皇伏羲在接受了萬族的朝拜與天地的嘉獎之后,便返回了人族的都城——陳都。
在接下來的漫長歲月里。
他基本上都奉行著一種“無為而治”的理念。
他將手中那至高無上的人皇權力,毫不吝嗇地下放給了那些經過了重重考驗、德才兼備的人族賢者,以及那些與人族盟約深厚的萬族功臣。
他給予了他們充分的信任與自主權,讓他們去共同管理著這個龐大而又繁榮的人道世界。
而他自己,則漸漸地淡出了日常的政務處理。
只是偶爾心血來潮地,乘坐雷車出行,巡視天下。
當然,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目的。
那便是,看看能不能在這茫茫人海之中,撿到一個天命所歸的有緣者,來繼承大位。
若是順路,他還會登上首陽山,去找那位清靜無為的人教教主太清圣人,一起喝喝茶,下下棋。
反正,對于伏羲的到來,太清圣人也總是表現得很高興。
畢竟伏羲可是他們人教輔佐起來的人道圣皇嘛!
這一日,伏羲又如同往常一般,來到了首陽山上的八景宮中,找太清圣人下棋。
兩人依舊是以那張能夠演化天地萬物的太極圖為棋盤。
以那代表著宇宙本源的陰陽二氣為棋子,進行著一場玄之又玄的無聲對弈。
宮殿之內,紫氣氤氳,清靜安然。
“道友。”
伏羲手執一枚陽氣所化的白色棋子,輕輕地落在了一處關鍵的星位之上。
他狀似無意地,開口問道:
“你說,我在東岳泰山之上留下一座青帝行宮,怎么樣?”
“這點小事,又何須來問我呢?”
太上的臉上帶著一絲淡淡的、洞悉一切的笑意。
他手中那枚由陰氣所化的黑色棋子,后發而至,巧妙地化解了伏羲的攻勢。
他抬起頭,那雙仿佛蘊含著無盡智慧的眼眸,看向伏羲,緩緩地說道:
“你,乃是功德圓滿的人道圣皇。”
“想要在自己所庇護的人間界,留下一座小小的行宮,那還不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嗎?”
伏羲聞言,“嘿嘿”一笑,臉上露出了一絲略顯狡黠的表情。
“話雖如此,但道友您,畢竟是人教的教主。”
“有些事情,我當然還是得先問問您的意見,以示尊重嘛。”
太上聞言,不由得搖頭失笑。
他哪里會看不出伏羲這點小心思。
“你愿干嘛就干嘛去吧。”
“不用總是拿我來當你的掩護。”
“既然道友都表示支持了,那這件事情就好說了!”伏羲等的就是這句話。
他當即便轉過頭,分出一道神念,直接就去往了幽冥地府,跟冥帝打了一聲招呼,算是提前報備。
而后,他就在泰山留下了一座青帝行宮。
不僅如此,他還特意留下了一位名叫“句芒”的屬神。
這位句芒神,人面鳥身,腳踏兩條青龍,看起來威風凜凜。
伏羲命他帶著一塊刻有天地八卦的伏羲天碑,負責日夜看管這座青帝行宮。
冥界,七非天宮之中。
泰山王太乙真人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后,臉上露出了深深的不解。
他來到玄卿的面前,躬身行禮之后,帶著幾分困惑地問道:
“師尊,那位人皇伏羲,在咱們地府駐扎在人界的辦事處就這么堂而皇之地留下了一座屬于他自己的行宮。”
“這……這不太合適吧?”
冥界,當初也只是出于三界和諧的考量,才借個地方給人皇舉行封禪大典。
可這怎么,封禪大典都結束了這么久了。
他轉過頭來反而在咱們的地盤上,安家落戶了呢?
玄卿聞言,卻是笑了。
他呷了一口手中的清茶,悠然地說道:
“你剛才,不都自己說了嗎?”
“泰山,乃是我們地府駐扎在人界的辦事處。”
“既然是辦事處,那還不允許人家堂堂的人皇,在這里留下一座行宮了?”
太乙真人聞言,搖了搖頭。
“師尊,弟子愚鈍。”
“弟子只是不明白,這位人皇陛下,此舉的深意,究竟是在哪里?”
“這個嘛……”
玄卿想了想,決定還是給自己的這位徒弟,稍稍地點撥一下。
他放下手中的茶杯,緩緩地說道:
“其實,這件事情,關乎著伏羲未來的……退休生活。”
“退休生活?”
太乙真人聞言,更是一臉的茫然。
像人皇這等功德無量的存在,還需要考慮退休養老的問題嗎?
“嗯。”
玄卿點了點頭,耐心地解釋了起來。
“人道未來的三皇五帝,他們除了要教化萬民,開創盛世之外,其實還肩負著一項更為重要,也更為長久的使命。”
“那便是,他們需要在功德圓滿,退位讓賢之后,作為人道氣運最為穩固的‘壓艙石’,一同前往那處名為‘火云洞’的圣地,進行定居。”
“如此一來,便可以確保,不管今后的人間界,發生怎樣的動蕩與變遷,都不會影響到整個人道發展的根本大勢。”
“從這一點上來說,他們的這項職責,跟天帝以及天道委員會的三十三位神靈需要時刻鎮壓天道氣運,穩定天道秩序的職責,是差不多的。”
“唯一不同的是,他們八個人卻要干完天道諸神一個龐大體系才能干完的所有活兒。”
“所以,一旦定居在了火云洞之后,為了確保人道氣運的絕對穩定,八位人皇便不會再輕易地離開那里了。”
太乙真人聞言,若有所思地,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也就是說,人皇在退休之后,就得強制性地去那火云洞敬老院里,進行集中養老?”
玄卿聞言,被自己徒弟這個形象的比喻給逗笑了。
“哈哈哈,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伏羲才會提前在人界之中留下這么一座行宮。”
“而且,他還特地安排了一位所謂的‘屬神’句芒,來看管這座行宮。”
玄卿的嘴角,勾起了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而那個句芒其實就是伏羲自己。”
“他這么做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在日后能夠多留下一個可以自由活動的化身,方便自己出來放放風。”
“原來如此!”太乙真人恍然大悟。
“好了好了,師弟問完了這點小事,我們就要問一下大事了。”在太乙身后,廣成子、赤精子、黃龍真人等一眾闡教弟子簇擁了上來。
玄卿看向眾弟子,問:“你們有什么大事?”
“是這樣的。”
大家把玉鼎真人推上前,作為代表來發言:“師尊不久前傳下了逆轉三尸之法。”
“我們突發奇想,覺得這個法子可以用在元始大道上。”
“師尊不是解化元始九炁,化為了九大化身嗎?”
“那我們在修煉元始真身的時候,能不能分別修煉一炁,然后湊成九大化身,再反煉元始?”
玉鼎真人說到這,悄悄看了一眼玄卿的表情。
他抑制著內心的興奮,激動地說:
“如果這樣能反煉元始,能有幾成師尊的修為?”
“與尋常太初大羅所化的盤古真身比起來,又有哪些不同?”
玄卿看著弟子們炯炯有神的目光,他笑了笑:
“你們的想法非常好。”
“這樣吧,你們隨我來清微天,一起試驗這個思路的可行性。”
慈航真人歡呼:“好耶,師尊最好了!”
“師妹(師姐),要矜持,矜持!”
眾弟子也笑得合不攏嘴。
就在玄卿與眾弟子討論大道的時候。
玉宸道君找到了元凰。
“道友,你怎么忽然有空來天道學院?”元凰有些好奇。
玉宸道君開門見山:“找道友拉投資?”
“投資?”元凰眨了眨眼。
“對!”
玉宸道君說:“未來的一場大劫,我將親自當劫主,需要道友的一臂之力。”
“大劫?”
元凰遲疑:“道友,你是知道的,我們鳳凰族有天道誓言約束!”
玉宸說:“我可以收孔宣金鵬為徒,將截教大道傾囊相授。”
元凰有些意動。
但還是搖搖頭。
玉宸說:“我將以大劫清算魔神因果,還洪荒以安定!”
元凰依舊不語。
玉宸說:“我要反勝大哥一局,請道友助我!”
元凰眼前一亮:“這個好,這個好!”
“我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