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山和龍泉劍宗,兩艘渡舟寶船開始一同前行。
三日倏忽而過,兩艘寶船再度徐徐停駐于云海之間。
袁書劍等人又是走出,看見一座移動的山峰,上面飄蕩的旗幟,代表著正道九門的——西昆侖。
龍泉劍宗一眾弟子,倒是齊齊走出。
你遠望而去,西昆侖的渡舟寶船已經不能稱之為船,而是一座巨大的山峰,峰巒迭嶂,氣魄恢宏。
這也是西昆侖一向的風格,將一座山脈練成寶物駕馭。
三艘寶船于此云端相會,原是情理之中——方寸山、西昆侖、龍泉劍宗歷來交好,不然瑤臺圣女和堯夏圣子,也不會來訪方寸山。
齊云峰的姬橫等人遠遠望見西昆侖前來赴會的弟子隊伍,眉頭也不由得緊鎖起來。
西昆侖一行十二人中,竟同樣有一位龍庭境,其余眾人,也皆在天門后期之境。
令人意外的是,西昆侖那位同樣已達龍庭境的圣女——瑤臺仙子,此番并未隨行。
眼見如此差距,方寸山一眾弟子的氣氛,不免顯得有些凝重低迷。
端木熹微與西昆侖、龍泉劍宗的長老詳談片刻,三艘渡舟寶船緩緩并排停駐,彼此相連,結為一體,宛如云中一座巍然浮島。
各寶船之間自有通道相接,轉眼間三船貫通,如履平地。
數名龍泉劍宗弟子信步踏上方寸山甲板,亦有幾人向西昆侖那邊行去,三宗長老皆未阻攔,任由弟子往來。
你才推開靜室的門,便迎上兩道目光——來自龍泉劍宗的一男一女正立于方寸山船頭的甲板,遠遠向你望來。
那青年男子身形頎長,右臂袒露,黑發披散在肩,雙眼似瞇非瞇,眉眼微彎,自帶三分笑意,看似一團和氣。
他身旁的少女高挑挺拔,一身赤色勁裝,腳踏玄黑長靴。雖五官明麗,卻作男兒打扮,長眉銳利斜飛入鬢,英氣颯然,別有風姿。
你也正好對上一男一女視線,巧的是這正是昨天議論你的龍泉劍宗劍宗二人。
你只是看了一眼,便移開目光,此時已經到了東海深處,出了龍泉劍宗的所管轄的海域。
此地,已經是外道九流之中的一處,倘若是龍族海域,這般大張旗鼓,恐怕早就有巡海的夜叉而來。
和你對視的一男一女,其中英氣的女子驚嘆道,“云飛塵,他真的是道胎境界修為。”
“不過,嘖嘖……這人的長得……怎么比女子還俊啊。”
云飛塵瞇了瞇眼,“蟬輕,你不是不瞧不上天下男子的嗎?”
“一碼歸一碼。”
“不過,這道胎境界……未免也太低了些吧。”
云飛塵指尖捏著下頜,沉吟道:“我倒有些好奇,此人究竟有何能耐。否則以方寸山,斷不會容他前來此地。”
兩人交談并未壓低聲音,樓閣之上的祁靈、袁書劍等人憑欄而立,亦聽得清清楚楚,似乎也是故意如此。
就在此時——
渡舟下方的海面驟然裂開一道巨大漩渦,一頭巨鯨破浪騰空,其體型之巨,竟勝過三艘渡舟寶船相加!
此乃云鯨,乃東海異獸之一,不僅能遨游深海、穿梭漩渦,更能翱翔于九天罡風之上。
然而你抬眼細看之下,卻察覺出異常:這龐然大物并非活物,而是一具精心煉制的傀儡,狀若活物,若不是沒有生命的特征,便沒有區別。
外道之中善煉傀儡的九流,便是“神機門”了。
這神機門的宗主,也是怪異,就算是外道中人,也不知道他的真實面目,常年以一副傀儡行走世間,甚至這神機門的每代宗主,都用的同樣的一副傀儡。
這云鯨出現,便吸引了三家宗門弟子的目光。
端木熹微與另外兩宗長老亦聞聲而出,凝目望去。
只見,那云鯨巨大的雙眼中竟開啟一道門戶,十余人自其中走出。
他們裝束與三宗弟子截然不同,皆身著紅褐色風衣長袍,帶著斗笠,長衣裹身,看不見容貌,分不清男女。
你目光掃過,對方隊伍中也有三名大道金丹修士。
同樣也有十二人,其中有一人有龍庭境界,其余眾人,也皆在天門后期。
這想必便是外道天機宗之人,其所著法袍頗為奇異。
即便以你的目力望去,竟也難以窺探出這幾人的真實修為,需要運轉法力才能看破。
袍身似由某種特殊材質織就,其上更布有數重隱秘陣法,流轉不息,阻隔一切探查。
外道九流傳承源遠流長,雖被世人稱為“下九流”,卻非因其道法低微,而是時移世易,大道更迭所致。
外道所承,實為上古練氣士一脈。
在那遙遠的時代,他們才是天地正統,煉氣修身,吐納天地精華,逍遙于靈氣潮涌之世。
彼時天地靈氣如海,洞天福地遍布大千,修行之盛,遠非今世可比。
而今,時過境遷,洞天福地僅存二十有余,盡數為當世大宗所據,更需汲取一洲之靈氣,方能維持洞天不墜。
昔日輝煌的練氣之道,遂漸式微。此世,乃修金丹大道。
原本輝煌的練氣一道,也逐漸成了所謂外道九流。
端木熹微和其余兩家長老迎上,顯然幾人都是認識。
此地海域,應該也是外道的神機門所在,外道與正道交好,也不是什么新鮮事。
于是,三艘渡洲寶船又多了一頭云鯨,開始往東海深處而行。
你也不在修煉,而是站在欄桿之上,看著無盡的海域。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此番自方寸山遠赴東海,何止跨越萬里之遙,早已遠超凡人一生所能跋涉的極限。
但見汪洋無際,海面時而平靜如鏡,可窺魚群潛游深海;時而駭浪滔天,排山倒海之勢迫人窒息,盡顯天地偉力。
在這波瀾起伏之間,頓覺胸襟豁然開朗,別有一番感悟涌上心頭。
又行三日,你心頭驀地一動,似有所感。
眼中法力流轉,泛起如玉光澤,視線驟然延伸至目力極致之處——
饒是你素來沉靜,此刻也不由得面露驚容。
但見前方天地之間,赫然矗立著一道浩瀚無比的金色風暴。
它貫天徹海,吞納四方靈氣,其勢磅礴,接天垂落!
金色風暴中央裂有一線縫隙,宛若天海將合,又似巨盒漸閉。
而那縫隙之中,竟延伸出一條琉璃般澄澈的藍色通道,自高天直貫而下,沒入平靜的海面,宛若一道橫跨滄海的虹橋,靜謐而神秘。
你將目力催發至極限,只見那金色風暴之中,彌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氣息——玄妙、神圣、古老、蒼涼、莽荒、無上、至高……仿佛來自鴻蒙初辟之時。
這般氣息,你曾在陳國被長生大帝接引至那座天宮時,也有相同的感受。
你頓時明悟:這,應當便是天帝寶庫——或者說,這金色風暴本身,便是其入口!
而那一道湛藍通道,流光溢彩,宛如水鏡凝空,想必正是外道不滅法宗的神禁至寶——虛空淚。
此寶具有貫通虛空、接連兩界之無上神妙。
你凝神再觀,赫然發現藍色通道之中,竟有兩條真龍盤踞其間,以偉岸龍軀強行撐住漸合的縫隙,抗衡著天地閉合之力。
縱然是身為真靈霸主的真龍,在此等壓力之下亦不敢有半分松懈,龍吟陣陣,回蕩于風暴與海天之間。
這也是你首次親眼得見真龍——此等堪比無上大宗師、統御四海的霸道真靈。
若細看那真龍,其身姿極具磅礴之美,鱗甲隨游動起伏錚鳴,威壓凜然。
然而在這浩瀚的金色風暴之中,卻仍顯得渺小如塵。
天地之威,竟至于斯!縱是強如真靈,亦如蜉蝣。
你緩緩收回目光,嘴角不由泛起一絲笑意,從方寸山得知消息,來回歷時三載,終于抵達天帝寶庫。
寶船繼續前行,端木熹微與諸位長老卻神色凝重。
此處已是東海極深之地,龍族統御之疆域。
三艘渡舟寶船不再高飛于云海,而是壓低了高度,近乎貼水而行,在海面投下巍巍巨影。
方才駛入這片海域,便見水面驀地翻涌,七八名身披戰甲的手持法寶鋼叉海族,破浪而出,攔在前方。
這隊海族之中,竟有六名已達大道金丹之境的高手。
他們容貌與人族無異,唯膚色泛著幽藍,身形魁偉異常,目光凜冽地審視著三艘寶船,隱帶威懾。
這正是東海的巡海夜叉。
所幸神機門常居海外,與海族素有往來,當即上前交涉。
那巡海首領再度仔細打量了三艘渡船,終于一揮手,示意放行。
海面之下這才拉起一張巨網,徐徐收攏。同時自深海之中升起十余架金色戰車,每架皆可容納四人,其上均屹立著一名大道金丹境的海族修士,肅殺之氣彌漫。
方才若對方稍有異動,潛伏于海中的巨網與海族戰陣恐怕便會發動雷霆一擊。
眼前一道波光流轉的巨大陣法緩緩開啟,打開一道口子。
端木熹微與諸位長老皆神色肅穆——此刻他們已深入龍族腹地,猶如闖入他人洞天道場,生死皆系于對方一念之間。
海族實力本就凌駕于任何一家宗門之上,若真發難,在這無垠海域之中,只怕插翅難飛。
待三艘渡船緩緩駛過大陣,進入其中。
眾人也隨之目睹了終生難忘的景象——
浩瀚的金色風暴貫天徹海,琉璃般的藍色通道瑩瑩生輝,而那兩條真龍正以偉岸身軀強行撐開海天一線,龍吟回蕩,威壓浩蕩。
祁靈凝視那兩條真龍,目光中泛起復雜難明之色。
而袁書劍等人卻只緊緊盯著風暴縫隙之后,那傳說中天帝寶庫的入口,心馳神往。
孫邈雖面色平靜,眼中卻難掩激動。
龍泉劍宗一眾弟子亦是個個神情振奮,躍躍欲試。
就連神機門那些身披紅褐斗篷、不露容貌的弟子,也能從其微微顫抖的身形中,感受到壓抑不住的澎湃心緒。
如此上古遺跡現世,又有幾人能不為所動?
除卻這震撼心神的天幕異象,更引人注目的是以“天帝寶庫”為中心展開的恢弘大陣。
大陣之內,早已停泊不下二十艘渡洲寶船,形制各異卻皆氣勢磅礴,顯然來自各此界的頂尖宗門,靜伏龍族陣中。
這些寶船停泊之位涇渭分明,彼此之間隱隱形成對峙之勢。
左側數艘渡舟形態詭譎,煞氣繚繞,氣息明顯兇戾逼人,正是來自南疆的魔道七門。
你稍加辨認便已認出,如今已經來了魔門的四家。
在最中間的乃是,蒼生魔宗。
昔日蒼生魔主出身于積弱的修羅魔宗,后將其更名為蒼生魔宗。
當時雖不乏反對之聲,后來卻皆湮滅無聲,只因所有反對者,都死了,死人是說不了話了。
如今蒼生魔門已為七門之首,排名第二的,乃是極道魔宗。
極道魔宗,其勢力雄厚,原本穩居第一,期間曾出過三位無上大宗師,兩位魔主執掌魔門牛耳,底蘊之深,絲毫不遜于如今的蒼生魔宗。
只是,一位無上大宗師足以整壓一宗。
位列第三的是血海魔宗,此門專修氣血與肉身之力,在南疆將大量原住民圈禁為“血奴”,以其精血修煉魔功。
宗內擁有兩件神禁法寶,憑此奠定了其在魔道中不可動搖的地位,一直位于前列。
最末一艘渡舟屬于極樂魔門,此宗專修情欲大道,鎮派天功《極樂寶典》記載男女歡愛之極致,玄詭莫測。
傳聞若將此功修至深出,甚至能夠逆轉陰陽,改易性別。
甚至,能時男時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