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575、九耀神火、識物第一、平平無奇的師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沒過多久,年無悲也到了,眾人一同啟程。

  你隨一行人身形掠空,飛出小青峰地界,抵達龍玄峰。

  此峰位列宗門十八脈中游,門下弟子也約有七八百人,遠非小青峰能比。

  此刻擂臺下早已人頭攢動,大多是小青峰與火云峰的弟子,氣氛熱烈。

  半空中懸浮著一塊玉牌,靈光流轉,映出兩行清晰名號:

  “小青峰·祁靈”。

  “火云峰·蔡靈奎”。

  二人皆是各自峰脈這一代的大師姐與大師兄,聲名顯赫。

  火云峰以煉器立脈,在宗內地位超然,雖排名未至前列,卻絲毫不遜于前幾脈,門下弟子逾千。

  祁靈身著一襲紫衣,風姿出眾,此前六場比試皆贏得干凈利落,毫不拖沓,已在門中積累不少仰慕者,才一登臺,臺下便響起一陣熱烈的歡呼。

  對面的火云峰大師兄蔡靈奎,卻是中年模樣,他身量不高,一頭赤發格外醒目,面有酒槽鼻,濃眉大眼,氣質粗獷。

  “雙方見禮。”

  二人依言行禮,主持長老袍袖輕拂,聲如清鐘:“比試——開始!”

  你凝神望去,兩人雖同處天門境界初期,但蔡靈奎一身修為明顯更為凝練深厚,氣息如山。

  只見,蔡靈奎左手一翻,五桿繚繞著赤焰的小旗瞬間出現,隨即脫手飛出,精準釘入擂臺四角,留一桿在手中。

  這一幕引得臺下觀戰的弟子們一陣好奇。這位火云峰大師兄的“路數”,似乎與往常大不相同——尋常火云峰弟子多是擲出法器法寶,自身頂著法寶如同龜殼,他卻反其道而行之,竟然率先出手。

  四旗甫一落地,便如同扎根種下,長高丈余。

  下一刻,整座擂臺化作滔天火海,灼熱氣浪洶涌撲向場外。

  許多弟子只覺得熱風灼面,肌膚刺痛,仿佛置身于大火爐之側,不由得紛紛駭然后退。

  祁靈置身于烈焰之中,高溫灼人,她卻依舊氣定神閑,連法寶都尚未祭出。

  蔡靈奎見狀并未急于進攻,眉頭微皺,反而再拍儲物袋,又一件法寶呼嘯而出——

  一尊吞吐烈焰的赤紅大鼎轟然落地,發出“咚”的一聲悶響,震得擂臺微顫。

  他周身皮膚轉眼變得赤紅,竟似絲毫不懼這駭人高溫。

  他大步上前,一掌拍向鼎身,鼎內熔巖翻涌,熾烈之氣再度暴漲,灼浪逼人。

  擂臺以精鐵所鑄的地面竟也開始熔化,赤紅流淌,足見其熱之極。

  主持長老見觀戰弟子們紛紛退后,有人甚至面色漲紅、難以承受,這才袖袍一拂,沛然法力涌出,化作一道透明光罩將整個擂臺籠罩其中,隔絕那滔天熱浪。

  擂臺之上,蔡靈奎已將臺上溫度推至駭人程度,空氣扭曲,熱浪如實質。

  火云峰一脈以煉器為根本,門下弟子不僅身具火靈根,更常年與地火熔爐為伴,早已習慣了高溫環境,卻也難以忍受。

  臺下小青峰弟子們不由得面露憂色,緊張地望向臺上。

  而不少火云峰弟子見祁靈自登臺至今,始終風輕云淡,甚至連法力都未曾運轉,不禁感到些許憤然。

  這個小青峰的祁靈,如此這般姿態,實在太過于托大狂妄,只會讓她輸得一敗涂地。

  “蔡師兄,連‘五行火瘟陣’與‘羅睺計都鼎’都請出來了,這是要召九曜神火啊!”

  “祁靈此番必敗無疑!”

  觀戰的火云峰弟子并未壓低聲音,語氣中帶著幾分傲然,徑自點破了蔡靈奎此刻所施展的手段。

  周遭各峰弟子聞言,不少人都面露驚容:“九曜神火?那不是需要五行圓滿方能駕馭的大術么?”

  “恐怕是借了陣旗與法寶之威……可即便如此,也極難掌控啊!”

  “九曜者,乃日曜、月曜、金木水火土五曜,再合羅睺、計都二星,共為九曜。這等神火,豈是等閑?”

  “如今五行已全,又有羅睺、計都二曜為輔,所缺的日曜與月曜——看來這蔡靈奎竟是身負‘日月火曜靈體’!”

  此言一出,滿場恍然。

  “那祁靈危險了……這般威勢,怕是天門境中期也難抵擋!”

  聶青竹遠遠望著,也不由輕輕蹙眉。若九曜神火真的現世,祁靈恐怕難以招架。

  你卻心中平靜。深知以祁靈隱藏的真實修為,應對此局綽綽有余。

只是不知,她究竟會以何種方式破局  擂臺之上,火鼎轟然閉合,旋即從中躍出一縷金燦燦的火焰。它雖只黃豆般大小,光芒卻灼烈如日,令人無法直視。

  周圍不少弟子已雙眼刺痛、淚流不止,紛紛舉手遮擋。

  蔡靈奎沉聲開口:“認輸吧。這九曜之火,我也控制不住。”

  而那紫衣少女只是淡然一笑:“多謝好意。可惜,你贏不了我。”

  蔡靈奎臉色一狠,“你不識好歹,那就休怪我無情了。”

  她聲音清冷,“我便以火法,勝你。”

  烈焰又起,那一襲紫衣卻在火中飄舞,風姿卓絕。

  祁靈清冷的話音剛落,臺下便響起一陣歡呼,尤其眾多女弟子更是目光灼灼,為之傾倒。

  祁靈輕輕呼出一縷紫氣,如霞如練,縹緲非凡。

  隨后,她再度張口,作吸氣狀——霎時間,周遭火焰如受召引,竟化作縷縷赤霧,盡數被她吸入腹中。

  就連那一點黃豆大小的九曜神火,亦被她無形之力牽引,懸停身前。此番她并未吞下,只伸出素手,將其托于掌心。

  宛若執一盞油燈,她輕啟朱唇,向前微微一吹——

  剎那間,神火暴漲,如浪如潮,頃刻覆蓋整座擂臺!

  對面的蔡靈奎瞠目結舌,竟怔在原地,忘了反應。

  臺下火云峰弟子更是駭然失色,幾乎不敢置信。

  這可是九曜神火……竟被人如此輕易執于掌間,宛若玩物!

  所幸主持長老早已攔在蔡靈奎身前,袍袖一揮,沛然法力涌出,將撲面而來的烈焰從中分開。

  蔡靈奎倒也坦蕩,當即開口道:“我輸了。”

  他只是望著對面的祁靈,眼中仍有幾分難以置信,自己身負天生的“日月火曜靈體”,尚且不敢徒手觸碰九曜神火,對方為何竟能如何輕而易舉做到?

  沉默片刻,他終究一聲輕嘆,有些悵然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見識了。”

  祁靈亦還禮,淺淺一笑:“師兄承讓。”

  場下頓時爆發出一陣震耳歡呼,尤以小青峰弟子為最。

  這一戰,祁靈再度以近乎碾壓的姿態取勝。

  祁靈眸光微轉,卻瞥見觀戰席上一名氣質清冷、紅發如焰的少女已然轉身離去。

  她略感意外,認出那是瑤華峰的鳳清歌,竟然來此觀戰。

  不過祁靈并未在意,她的目光很快落回觀臺另一側。那里有一人神色沉靜,仿佛眼前結局早在他預料之中。

  這位周師兄……似乎并不意外。

  你悄然斂去眼中流轉的玉澤微光。方才祁靈能如此從容取勝,實是因她身負真正的火鳳血脈,更有一只伴生火鳳相隨。

  若論火行之道,不論是修士,還是世間真靈,又有誰能與火鳳爭鋒?

  聶青竹和年老臉上也是露出欣慰之色,祁靈再勝一場,便可進入前九。

  二層不少長老卻臉色不好,小青峰十八脈墊底的山頭,竟然會收下祁靈這種天資的弟子。

  之后這祁靈必定是前途遠大,小青峰真是好運道。

  下午,是另外一座擂臺的“識物”之比,在瑤華峰進行。

  你未再多作停留,徑直動身前往瑤華峰。

  此番前來觀戰的弟子,卻不似上回“書畫之比”時那般眾多。只因今日另有諸多斗法擂臺同時舉行,聲勢更盛。

  門中弟子多半更愿觀摩實戰交鋒——臺上皆是宗門這一代的真正菁英,不僅斗法精彩,對自身修行亦大有助益。

  人流大多被斗法擂臺吸引而去,此處的觀戰席上,約莫只坐了半數。

  同樣是九十座擂臺,九十人同時參加。

  一千四百道題目,同樣是誰辨別的全,誰為勝者。

  今日主持擂臺的同樣是端木熹微。

  你緩步踏上擂臺,與先前相同的水鏡與隔絕法陣悄然升起,僅容一人立于其中。

  水鏡之上光影流轉,浮現出一道畫面,只需以神識辨明其中之物便可。

  端木熹微清冷的聲音傳遍全場:“時限仍為四個時辰,以辨別正確之數為準,多者勝出。”

  “比試開始!”

  你看著擂臺陣法隨之緩緩閉合,水鏡之中景象開始變化,顯出一株奇異大樹。

  那樹高約三丈,葉如凝碧珠玉,樹干似青銅鑄就,表面流淌著赤色玉膏,光華熠熠。

  你一眼便認出,此乃上古昆侖神樹之一,“不死藥”,雖名為藥,實則為先天寶樹。相傳只需服食其果實或葉片,便可長生不死。

  只是傳說,此界并無這種神物顯世。

  你以神識寫下,畫面隨即再度變換。

  水鏡中景象變幻,現出一片連綿的火山,當中生有一株巨樹,通體燃燒烈焰,仿佛終年不滅。

  你認出這正是上古傳說中的“不盡木”,生于南方炎火山,其火永恒,亙古長燃。

  畫面再度流轉,此次出現的是一朵青色小花,看似尋常,卻生長于一處奇絕之地。

  其后山脈恍若金玉雕琢,四周環繞浩瀚汪洋,天邊更有一輪明月西沉,清輝灑落。

  你心念微動,此山應為上古神山之一的“招搖山”,坐落于極西月落之地,矗立滄海之間。

  山中生有一種靈草,“其狀如韭而青華,食之不饑”。

  此草之名,正是“祝余”。

  你以神識寫下,水鏡中景象再度流轉,現出一頭異獸:形如黃狐,卻生有九尾九首,正自仰天咆哮。鏡中更傳來陣陣啼哭之聲,凄厲如嬰兒。

  此乃上古真靈“龍蛭”。

  其形貌與九尾狐頗有相似,卻多生八首,啼聲更似另一大兇真靈“相柳”。

  畫面又一轉,顯現出一口幽泉,水中沉浮著赤紅如琉璃的奇石……

  后續浮現的一千余道題目,幾乎皆為上古奇獸、異寶,和一些的秘文古篆。

  顯然,此番考核皆是為“天帝寶庫”之探所設。直至第一千題后,水鏡中所現之物越發稀世罕有,縱是方寸山藏書閣亦未見記載,便是在帝鄉藏書中見過。

  一個半時辰后,當你答完第一千四百道題目時,擂臺陣法開啟。

  端木熹微眼中掠過一絲微不可察的訝異,旋即恢復如常。

  半個時辰后,傅東城自另一座擂臺走出,見你已先行完成,不由眉頭一皺。

  再過一個時辰,才陸續有弟子破陣而出。

  第三位是五色峰弟子“空明”,第四為斗樞峰“司馬萬里”。

  待四個時辰全部結束,僅有十人成功走出擂臺,余者皆未能悉數辨出所有題目。

  其中全部答對、毫無錯漏的,唯有周景與傅東城二人,其余弟子皆在不同題目上有所失誤。

  端木熹微朗聲宣布:“本輪識物之試,周景、傅東城——并列頭名。”

  小青峰弟子倒是有些不服,明明你先出陣。

  不過,礙于傅東城的宗主關門弟子的身份和端木熹微的威望,無人敢于出聲。

  辨陣既畢,眾弟子漸次散去。

  然而許多人心中已暗自推演:從已進行的三場比試來看,最終能脫穎而出者,多半仍是周景與傅東城二人。

  小青峰眾人倒是有一種如在云霧之感,讓人感覺不太真實。

  明日比完“棋局”,若是周景師兄再勝,這次摘星會便自動補上“第十名”或者“第十一名”。

  這還是他們所認識的周景師兄嗎?

  呂青魚望著自擂臺緩步走下的少年,心中既涌起由衷的欣喜,卻又摻雜著一絲難以言說的失落。

  一場摘星會后,短短半個月時間,師弟似乎不在是那個平平無奇的師弟了。

  而且,這種感覺還在擴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