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436章 虛擬與現實的模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修煉結束,謝宇幾乎是踉蹌著撲到餐桌前。

  機器人管家剛將一份高蛋白營養餐放在桌上,他便抓起餐具狼吞虎咽起來。

  此刻,食物的粗糙口感和怪異味道已經完全不重要了。

  近乎瘋狂的饑餓感,徹底主宰了他的意志。

  他的身體好似被修煉榨干,每一個細胞都在發出尖嘯,渴求著燃料。

  吞咽的動作在此刻變成了本能,胃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消化著食物,將能量輸送到仍在顫抖的肌肉深處。

  當第五份餐食下肚,令他心悸的饑餓感才稍稍平息。

  長舒一口氣,謝宇靠在椅背上,看著空蕩蕩的餐盤,意識到這門特殊鍛體法門,正在從根本上改造他的代謝系統。

  這與734記錄的資料內容分毫不差。

  根據資料描述,這套法門的核心原理與跑步、舉重之類的運動,刺激肌肉生長不同。

  主要是通過引導肌纖維進行高頻微觀震顫。

  這種震顫能在極短時間內造成大量肌纖維的微觀損傷。

  身體為了修復微觀損傷,應對這種前所未有的能量消耗模式,會本能地大幅提升基礎代謝率。

  這便解釋了為何會產生如此強烈的饑餓感,以及食物能被如此迅速地轉化利用。

  這本質上是一種更為高效的破壞、重建循環。

  繞過了宏觀運動帶來的能量浪費與關節損耗,直指身體強化的微觀層面。

  為了更準確的了解身體變化,他來到家里的健身區。

  準備全面評估身體變化。

  測試從最熟悉的臥推開始。

  謝宇記得很清楚,85公斤是他的身體極限。

  他躺上臥推凳,雙手握住杠鈴。

  起步階段定在70公斤,給他的感覺像在推一根晾衣桿,毫無壓力。

  將重量提升至80公斤,手臂肌肉只是微微繃緊。

  當重量加到90公斤時,熟悉的沉重感終于回來了,他穩穩地完成了三次推舉,肌肉的酸脹感不清晰,似乎還能再挖掘一絲潛力。

  由此可見,他的力量僅靠一次鍛煉,就已經有了顯著提升。

  臥推測試結束,他轉而踏上跑步機,將坡度調至8,速度設定在10公里/小時。

  以往奔跑15分鐘,肺部就像破風箱,雙腿灌鉛,體力嚴重消耗。

  這一次,計時器跳過20分鐘,汗水雖浸透衣衫,呼吸急促,但節奏未亂,極限似乎遠未到來。

  接著是縱跳測試。

  他深吸一口氣,屈膝發力,身體輕盈地騰空。

  落地時,壓力墊顯示的數值是51厘米。

  這比之前的記錄高了3厘米,提升不大。

  最后,他閉上眼,單腳站立。

  這是對平衡穩定性的測試。

  根據734研發的鍛體功法介紹,這是一門錘煉全身的特殊法門,可以顯著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往常,他很快就會開始左右大幅搖擺。

  此刻,時間一秒秒流逝,他的腳底細微肌肉在自主微調,維持著平衡。

  直到數分鐘后,身體才出現無法控制的傾斜。

  接下來,是其他項目測試。

  半小時后,他來到機器人管家面前。

  “全身掃描,對比前三次測試數據。”

  頓時,光幕在空氣中展開,淡藍色的數據快速羅列。

  機器人管家也在這時匯總道:

  “主人,對比前三次測試數據,您的基礎代謝率提升15.7,肌纖維密度增加1.8。神經傳導速度提升4.2,關節穩定性指數提升12.1,各項數據詳細對比如下。”

  說著,機器人管家手中打印出一張紙質報告單。

  接過報告單的謝宇,目光仔細掃過每一項數據對比,眼中的震驚越來越濃。

  雖然提升幅度放在怪物世界,連狩獵一只最低級的怪所帶來的屬性增益都比不上。

  但,這里是現實!

  在現實世界里,想要達成報告中這樣的全面提升,需要數個月的科學訓練和嚴格飲食。

  而這套來自信息石記錄的鍛體法門,僅僅一次成功的修煉,就在短短十余分鐘里,將這個過程極致壓縮。

  這是真切發生在他這具血肉之軀上的生命躍遷。

  最讓他在意的是最后那條備注:檢測到未知能量轉化模式,正在建立新的代謝模型。

  這意味著,他的生理變化超出了家用機器人的預設數據庫。

  需要系統重新建立一套代謝模型來進行描述追蹤。

  這份來自機器人管家的報告,打開了一扇謝宇從未設想過的大門。

  事實已經證明,怪物世界里的修煉體系,完全可以應用在現實世界。

  壓下心中的激動,他決定繼續修煉。

  系統地驗證這套鍛體法門的后續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

  畢竟鍛體法門適配的是武道小世界生靈的身體結構,身為人類的自己,在某些方面肯定會有無法適配的問題。

  次日,謝宇開啟強化適應訓練。

  目標是熟練掌握淬體的入門技巧,并建立基礎數據庫。

  上午2小時的訓練。

  他再次借助理療儀的低頻刺激作為引導。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經驗,這次更快地進入狀態,大約只用了十五分鐘,就成功引導出腿部深層肌群的高頻微震顫。

  他不再滿足于維持,嘗試著用意念小心翼翼地控制著這種震顫,如同駕馭一匹烈馬,讓它從大腿緩慢地向周圍的肌群擴散。

  過程無比艱難,意念稍有松懈,震顫就會消散。

  當兩個小時的修煉結束時,他已經能初步將震顫維持在雙腿主要肌群超過10分鐘。

  修煉結束后,饑餓感強烈,他足足吃下了五份高蛋白餐。

  卻感覺不到一丁點的不適。

  只有身體的亢奮狀態冷卻后,才會感覺到異常疲憊,像是進行了一場超高強度的無氧運動,肌肉深層傳來熟悉的酸脹感,但精神卻有種無法言喻的滿足感。

  下午,仍是兩小時的修煉。

  他開始嘗試不依賴理療儀,完全憑借自身意念來引導體內震顫。

  但無論嘗試多少次,都以失敗結束。

  僅有的一次接近成功,短暫的震顫轉瞬即逝,維持了1秒都不到。

  但前面幾次修煉,似乎讓身體的恢復力得到了提升,肌肉的酸脹感不需要調理液也能快速恢復。

  晚間,他再次進行了身體掃描。

  其他數值對比昨天,有了明顯提升,就連體脂率也有下降。

  深度睡眠了一晚上,第二天他繼續鍛體測試。

  這次的目標是將淬體拓展至上肢與核心肌群,觀察恢復速度。

  主要以胸大肌,三角肌和背闊肌為目標。

  他發現引導上肢肌群的震顫比下肢更困難。

  經過反復失敗調整,甚至微調了734給武道小世界生靈設定的數值。

  終于,他成功讓胸肌與肩部肌群同時進入了那種高頻震顫狀態。

  修煉結束后,饑餓感變得更為強烈,身體對食物的吸收效率也比前兩天有顯著提升。

  至于身體冷卻后的肌肉酸脹感,睡了一個午覺后便完全消失。

  常規運動后至少需要2448小時的恢復期,在鍛體法門的強化下被縮短到了不足1小時。

  到了下午,謝宇開始整合鍛體內容,再次嘗試了拋棄輔助器材去鍛煉。

  連續13次嘗試,僅有一次成功,卻也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震顫強度遠不如器材輔助高效。

  但在修煉效果的表現上,似乎比儀器輔助的效果更佳。

  結束一天訓練,晚上謝宇對著鏡子,發現自己的體型已經有了變化。

  肩膀似乎更挺括了一些,手臂肌肉的線條也清晰了幾分。

  最明顯的是腹部,原本因為長期使用游戲艙而有些松弛的腹部,竟然隱隱顯現出了腹肌輪廓。

  雖然還不算清晰,但那種緊致感前所未有。

  掃描報告顯示,肌肉密度的增長達到了3.8,體脂率再降0.3。

  機器人管家對他的身體模型構建也已經完成了。

  顯示身體的細胞活性有了顯著提升。

  測試修煉的第三天。

  經過前兩天的鋪墊,謝宇決定進行一次大膽的嘗試。

  他調整呼吸,將意念如同網一般撒向全身,從腳底到指尖,從深層到表層。

  與之前相比,不依靠輔助儀器進入狀態的速度快了許多。

  似乎身體已經適應了進入“修煉狀態”的過程,有了肌肉記憶。

  修煉中,他穩住心神,不再強行控制,放松肌肉去尋找能讓全身共鳴的感覺。

  這個過程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就在他想要放棄時。

  一股遠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強烈的共振感瞬間貫通全身。

  仿佛每一寸肌肉,每一根骨骼都在以一個極其和諧的頻率共同振動。

  全身被一種磅礴的能量場包裹,耳中甚至能聽到體內氣血奔流發出的“嘩嘩”聲。

  這種玄妙的狀態只維持了不到十秒就崩潰了,但帶來的震撼無與倫比。

  他當即選擇再次嘗試。

  接下來,謝宇多次進入這種狀態。

  半小時的修煉結束,強烈的饑餓感將他籠罩。

  好在,他提前準備了豐盛的能量餐。

  當天晚上再次來到鏡子前,謝宇發現自己像是換了個人。

  短短三天,他的體型發生了肉眼可見的變化。

  肩膀寬闊,胸肌初具形態,手臂線條分明。

  最重要的是,六塊腹肌清晰地烙印在腹部,雖然塊頭不大,但輪廓分明,充滿了力量感。

  整個人的精氣神也截然不同,眼神銳利,站姿挺拔,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劍。

  鏡中煥然一新的自己,讓謝宇陷入長久沉默。

  僅用了三天,一套來自虛擬世界,放在論壇會被玩家嘲笑“狗都不學”的鍛體法門,竟然在現實世界將他這具普通的身體,改造成了接近業余運動員的水平。

  帶來的除了驚喜,還有驚駭。

  他忽然覺得,怪物世界或許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般簡單。

  測試得到的真相,讓他產生了一個疑問:一款游戲,真的能做到這種程度嗎?

  不僅能模擬出一個宏大的超級世界,還能在物理表現、能量運作,乃至生命形態的底層邏輯上都構建出一套能夠映射到現實的完整內容。

  鍛體法門在玩家論壇里被判定為低效廢物,是因為怪物世界本身充斥著更高效的能量。

  玩家有星脈體系,等一系列更好的強化選擇,自然看不上這種笨拙壓榨自身潛能的方式。

  但現實世界不同。

  這里的環境在怪物世界許多種族眼里,被稱之為泥沼世界,靈氣枯竭,規則隱沒。

  這套在游戲里被視為廢物的法門,核心邏輯是不依賴外部高能環境,只需要通過食補開發肉體潛能。

  這在現實世界里甚至可以稱之為:神級法門。

  一塊本該被獻祭的石頭背后,藏著一個宏大的文明史詩不說,連里面修煉的功法都可以被應用在現實。

  他無法想象,為了這么一個隱藏細節,得付出多少算力。

  這已經不是用“細節豐富”能夠解釋的了。

  既然是虛擬世界,其實很多內容完全可以通過模糊化去掩蓋。

  如果虛擬世界不存在任何細節上的問題,那么界定虛擬與現實的標準又是什么?

  如果說是物理表現上的區分,那怪物世界里墜落的蘋果同樣遵循重力影響,流水會浸潤土壤,也有完美的天氣系統……怪物世界的物理表現不僅完整,甚至比現實更理想化,存在太多現實不存在的氣候景象。

  如果區別在于環境的真實度。

  當玩家通過星脈體系強化體魄后,視覺能捕捉到風中塵埃的軌跡,聽覺能分辨百米外昆蟲振翅的節律,觸覺能感知金屬的質感……尤其是鑲嵌過“鷹首妖”命魂的玩家都體驗過,怪物世界里存在完整的微觀世界宇宙。

  許多肉眼看不到的微觀生命、物質,都可以通過鷹首妖的感知清晰看到。

  怪物世界之前,所有游戲不存在微觀層面,任何事物放大到極致只有像素塊。

  當一個虛擬世界的物理規則,自洽到能推導出可以在現實驗證的功法,環境細節豐富到能支撐超越現實的感知體驗。

  憑什么還認定那是虛擬世界。

  就因為游戲倉的存在?

  給謝宇的感覺就是,如果放棄游戲倉這個設定,玩家更像是從一個世界跳轉到了另一個更真實的世界。

  星網傾盡資源打造的,哪是一個游戲,根本就是一個新世界。

  或許,星網為這一天準備已久。

  目的便是他之前猜想的那般,為地球聯盟的生靈打造一艘承載意識的文明方舟。

  如果這個猜想成立。

  怪物世界里浩如煙海,被玩家視為背景和劇情點綴的“無用”知識。

  其價值,將無法估量。

  但一個新的問題隨之而來。

  如果星網真的掌握了如此多能夠映射現實,甚至改造現實的技術。

  比如這套能高效開發人體潛能的鍛體法門,又或是圖書館里那些看似天方夜譚的能量理論,環境改造技術。

  它為什么不直接用來改造地球的環境。

  修復被污染的土地和天空,讓現實世界重新變得適宜生存?

  為什么要把這些寶貴的技術,以游戲背景、圖書館資料的形式,存放在一個虛擬世界里,任由技術蒙塵。

  這似乎不符合星網運營地球聯盟的邏輯。

  可以肯定的是,星網希望地球聯盟各族發展得更好。

  每年都有各種扶持項目,幫助地球各族擺脫發展困境,還提供了許多免費的設備供應。

  有許多小族使用的游戲倉,就是月蝕族免費提供。

  謝宇陷入沉思,試圖尋找一個合理的解釋。

  是否有這么一種可能性。

  直接將這些技術交給尚未做好準備的地球聯盟,后果可能不是拯救,而是災難。

  想象一下,如果明天官方突然公布一套能讓人三天內獲得運動員體魄的“神功”,社會秩序會如何?

  短時間內突然出現太多的超凡能力者,是否會導致現實秩序崩潰?

  所以,地球文明的社會結構,能否安全地駕馭這些足以改寫現實的力量,是星網封存技術的原因。

  怪物世界,或許就是一個巨大的試煉場。

  風險被隔離在虛擬之中。

  以玩家的名義,讓全地球聯盟的生靈在虛擬環境里測試技術?

  但這個腦補出來的解釋,仔細想來其實很牽強,總覺得事情似乎沒有自己想的那般簡單。

  無論是社會秩序,還是地球聯盟的格局,其實都在星網的掌控之下。

  星網完全可以將技術放在現實世界使用,它有能力規避任何層面的問題。

  這個解釋很蒼白。

  夜色漸深,窗外的城市燈火逐漸點亮。

  謝宇在房間里踱步。

  身為考究黨的一員,好奇心得不到滿足讓他很苦惱。

  自己推導出的“試煉場”理論,看似似乎合理,但細想之下漏洞百出。

  以星網展現出的技術力,以及對地球聯盟無孔不入的影響力,它若真想推行某項技術,完全有能力在維持社會基本穩定的前提下,以循序漸進,加上嚴格管控的方式實現。

  比如,完全可以將鍛體法門作為某種高級別的貢獻獎勵,或是特殊人才津貼發放。

  而非將其埋沒在虛擬世界不起眼的角落里。

  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謝宇停下腳步,目光落在窗外遙遠的天際線。

  他意識到,以自己的認知,恐怕永遠無法觸及真相。

  如此重要的信息,也不應該由他一人來承擔。

  在經過內心的掙扎與權衡后,謝宇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決斷。

  來到書桌前,他伸手喚醒個人終端。

  打算將這些天的所有發現。

  從信息石背后的武道小世界資料,到鍛體法門在現實中的驚人效果,連同這幾天詳細的修煉記錄和身體數據變化,整理成一份完整報告。

  然后,將其發送給人族聯邦最高安全部門。

  讓專業的人,去尋找遠超他個人能力能夠觸及的真相。

  請:m.minguoqiren.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