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五百九十三章殺官造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這是大戶管用的伎倆,利用天災趁機放高利貸,控制更多的佃戶,同時也趁機吞沒那些自耕農和小地主的田地。

  可是大戶們沒想到會碰到趙元凱這么一個白癡縣令,你說你想要銀子,我們再湊點給你,可你為何連那么點陳糧也要貪墨。

  趙元凱是白癡嗎?

  當然不是!

  他只是覺得就算是不賑濟城外的災民也不會出問題。

  幾千災民而已,餓上幾天,知道縣城周圍沒有吃的,應該就會散去。

  在他看來,將這些災民驅散遠比賑濟這些災民更加省事。

  賑濟災民,可能會把更多的災民引來,也可能會讓災民一直聚在城外不遠散去。

  可若是不賑濟,用不了幾天這些災民要么餓死,要么去別的地方討要吃的,這樣他這邊也就沒事了。

  可趙元凱萬萬沒想到這些災民居然膽大包天沖擊縣城。

  眼看越來越多的災民跳入縣衙中,趙元凱驚慌的大喊道:“陳大人,陳大人,快,殺死這些暴徒!”

  陳桐是大昌縣的縣丞,此人身材魁梧,面相兇悍,看起來就是個不好招惹的人。

  此時縣衙內的主要戰力就是陳桐領著二十多個衙役。

  一群災民而已,雖然這些災民還都是青壯,但因為長期吃不飽飯,一個個臉頰凹陷,面黃肌瘦,爬個院墻都費勁。

  而縣衙內的衙役不但強壯,其中甚至還有三個武者。

  兩相對比,差距立顯,數十個災民爬進墻內一點浪花都沒有翻起來就被衙役們給殺死了。

  陳桐面色兇狠的殺死了一個災民,怒吼道:“入他娘的,把這些賤民都給我殺了!”

  可就在這時,一道利箭居然從院墻之外射來,撲哧一下,箭簇精準的鉆入了陳桐的喉嚨,陳桐下意識的捂住喉嚨,滿眼驚懼的朝著箭矢射來的方向望去。

  只見不遠處的房頂上站著一個身材修長的少年,少年手持一把硬弓,目光冷冽的望著他。

  “縣丞大人!”衙役發現陳桐被殺,忍不住驚呼起來。

  可是緊接著又是兩道箭矢射來,又有兩個衙役被射死了。

  這下衙役們哪里還顧得上阻擋爬墻的災民,一個個如同受驚的鳥獸一般,驚慌的四處逃竄。

  “快跑,有高手!”

  聰明的此時已經跑進房屋之中,腦子笨的則是在縣衙內四處亂竄。

  趙元凱抱著腦袋躬著身子踉踉蹌蹌的朝著后院跑去。

  屋頂的少年又射死了兩個衙役之后,直接從旁邊的屋頂上跳到了縣衙大堂的屋頂上。

  “狗官該死!”

  他冷聲低語了一句,毫不猶豫的朝著趙元凱射了一箭。

  箭簇沒入后背,透胸而出。

  趙元凱只來得及慘叫聲,然后一頭栽在地上再也沒有爬起來。

  縣衙大門終于被爬墻進來的災民給打開了,數百災民涌入縣衙,開始四處搜找錢糧。

  “不渝,不渝,去后宅,后宅有狗官貪墨的錢糧!”

  一個災民對著屋頂上的少年喊道。

  少年也不廢話,背著箭囊,手持長弓,沿著屋頂和院墻就朝著后院沖過去。

  眼前這個少年名叫陳不渝,乃是一個天才武者,年僅十八歲就已是煉勁層次的武者。

  煉勁層次的武者在京都自然什么都不是,京都大街上隨即抓幾個人就可能有一個是武者,還有很大的幾率是后天武者,但在大昌縣內,武者就是鳳毛麟角的存在,整個大昌縣滿打滿算也不過才三四十個武者,后天武者屈指可數。

  陳不渝不但是武者,還練了一手的好箭術,其箭術已經達到了百步穿楊的地步。

  而他之所以會沖擊縣衙,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他的家人吃不飽飯。

  沒錯,武者的家人也會吃不飽飯。

  并不是所有的武者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很多普通武者其實跟普通百姓也差不多。

  就如當初的楊家村,楊正祥也是武者,但他也只不過是個小地主而已,那時候楊家有二十畝地,而楊正祥家擁有的田地也不過才五十畝。

  一大家子人有五十畝田地,風調雨順的情況下自然可以衣食無憂,可是一旦遇到大災大難,那也要緊緊巴巴的過日子。

  若是當初的楊家村也在如今的大昌縣,估計楊正祥也要帶著族人們造反。

  沒辦法,族人們都在餓肚子,難道他這個族長還能只管自己填飽肚子,不管族人的死活。

  陳不渝不是陳家的族長,但陳不渝的父親是夔州左衛的百戶,因此大昌縣這場暴亂其實就是由軍戶們率領的暴動。

  縣城被攻破,縣令、縣丞、主簿等官吏被殺死,城內的諸多大戶富戶遭到了劫掠。

  當天色開始暗淡的時候,陳不渝的父親陳定安將搶來的錢糧分給難民一些,然后帶著兩三千軍戶和難民直接躲進了山中做土匪去了。

  沖擊縣衙,殺死縣令,形同造反,他們已經無法回家了,今后只能淪為山賊土匪之流。

  而大昌縣的情況只是一個縮影,災區各地都或多或少的出現暴亂,有些暴亂的難民被官府鎮壓,有些則殺死官吏搶走錢糧躲進山林之中。

  江南西部,云桂北部,隴南南部,蜀州東部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們都處在萬山嶺的范圍,生活在這里的百姓本來就有很多山民,而現在他們想要躲進山中簡直太容易了。

  一場大災,就造就了數萬山賊。

  大榮二十多個州府都陷入了震蕩之中。

  不過這些楊正山并不知道,此時楊正山正在指點島上的少年們修煉。

  他這個島主很清閑,不過他也不是一個能閑得住的人,除了修煉之外,他最喜歡就是指點別人修煉。

  簡單來說,楊正山就是有點好為人師的屬性。

  看到別人修煉有問題,就忍不住指點指點。

  這大概是他這些年養成的習慣,畢竟這二十年來,他指點過的人不計其數。

  山腳下,村落外的空地中,上千名少年分為二十個陣列,正練習這最簡單的拳腳功夫。

  兩個村子,一個住著男孩,一個住著女孩。

  可能是余通海故意的,送來的男孩和女孩的數量差不多相等,都在一千多一點。

  這些少年被分為四十個班,每個班五十人上下,由楊家以前的仆人和丫鬟充當老師,還配備了很多農婦照顧他們的衣食。

  此時他們都穿著利索的勁裝,有模有樣的習練著武藝。

  楊正山手持一根竹竿,一邊指正這些少年的錯處,一邊說道:“鍛體拳最大的作用是鍛煉體魄,它不是戰斗的招式,而是鍛煉的技巧,一招一式都要用盡全力,從而帶動身體的肌肉拉伸鍛煉。”

  “不要刻板的死練,要感受身體每一處肌肉的運動!”

  “出拳時腳掌是如何抓地的,腿部肌肉是如何用力的,腰腹又是如何借力的,還有手臂的肌肉!”

  “你們要細細感受,不要傻練!”

  楊正山矯正了一個少年的手臂,少年朝著他露出燦爛的笑容。

  這讓他感到有些好笑,不過他還是神色嚴肅的說道:“傻笑什么,好好練!”

  楊正山指點了半個多時辰,這才背著手離開了村子。

  他也不騎馬,就背著手隨意走在田野中。

  旱田中,剛剛遷來的難民正在忙著耕田,島上的農具很齊全,都是從騰龍衛那邊買來的,不過島上的耕牛有些不夠,平均十戶人家才有一頭耕牛。

  耕牛要輪換著使用,有些人家已經等不及耕牛了,只能自己拉犁耕地。

  很累很辛苦,但那些難民干的跟起勁。

  楊正山看著一個白發蒼蒼的老者正蹲在地頭上歇息,便走過去問道:“兄弟,這是你家的田地?”

  老者看向他,眼中露出疑惑的目光,說道:“沒錯,這是島主分給我家的田!”

  今天楊正山穿的很普通,一身麻布短衫,腳踩一雙布鞋,頭發隨意的束起,這身裝扮跟鄉下的農夫沒有啥區別。

  不過他這氣質一看就不是普通百姓。

  “家里有幾口人?”楊正山閑來無事,就在地頭上跟老丈閑聊起來。

  雖說這位老丈看起來年紀不小,但楊正山也不知道自己跟他誰大誰小。

  他今年都六十了,而眼前這個老丈可能還不到五十。

  這在鄉野很正常,四五十歲的老農就已經白發蒼蒼。

  “八口,我有三個兒子,耕地的那兩個就是我的長子和次子!”老丈還在打量楊正山。

  楊正山望了望在田里耕地的兩個青年,后面還跟著一個十多歲的少年和兩個婦人。

  長子次子!

  楊正山問道:“老丈讀過書?”

  “嗯,讀過,大人是?”老丈忍不住問道。

  楊正山笑了笑,“我就是這里的島主!”

  老丈愣住了,隨后有些慌張的跪地拜道:“老漢拜見島主!”

  楊正山連忙伸手扶住他,“不用多禮。我就是閑來無事,跟你閑聊幾句,哈哈”

  見楊正山舉止隨意,說話隨和,老丈也就放松了不少,不過他還是恭敬的說道:“老丈多謝島主救命之恩,若不是島主將我們帶來這里,我們這一家老小怕是活不過今年!”

  “福寧府的旱情那么嚴重?”楊正山問道。

  老丈道:“很嚴重,自去年入春之后就沒下過一場像樣的雨,去年的春秋兩季糧食基本上都是顆粒無收。”

  “老漢之前在村子里的私塾做先生,平日里還有積蓄,否則都堅持不到現在!”

  楊正山大概也了解了福寧府那邊的旱情,他管不了那么多,也就不再多問,爾后說道:“官衙給你們分了多少田地?”

  “一人六畝,我們家有八口人,分了四十八畝!”老漢道。

  官衙分田是按人口分的,水田一人四畝,旱田一人六畝,十二歲以上才算一口,男人女人都有。

  老漢所說的八口就是指十二歲以上的人口,家里的小娃娃不算。

  他們這一家算是幸運的,一家老小完完整整的遷移到星月島上,一個人也不少。

  其他遷移過來的難民,有不少都只有兩三口人,甚至還有孤身一人的。

  當然這個老漢是個秀才,以前還是私塾先生,家境肯定比普通百姓好很多。

  楊正山繼續說道:“官衙正準備給村子建私塾,老丈以前做個先生可以去應聘的!私塾先生也有月錢!”

  老漢笑道:“島主仁義,還讓我們這些饑民的孩子讀書,老漢之前已經去官衙應聘過了,官衙說等春耕結束就在村子里建小學!老漢還做私塾先生!”

  楊正山微微頷首。

  兩人東拉西扯的閑聊了許久,直到日上中午楊正山吹了一個口哨將紅豆召來,騎馬回到城內。

  年節過后就是春耕,等春耕結束,官衙那邊才能做其他的事情。

  招募青壯修建水渠池塘,拆除城墻,修建房舍等等。

  這些新遷來的災民雖然一個個看起來還是一副面黃肌瘦的樣子,但官衙給他們分了田之后,他們的精氣神也就回來了。

  說實話,官衙給他們的東西真的很多,星月島不是重山鎮,以前在重山鎮安置難民,楊正山能給難民的東西很少,糧食也是緊巴巴的,但是在星月島上就不一樣了,楊正山不缺銀子,也不缺各種生活物資,給難民的東西自然也就不會摳摳搜搜的。

  大榮的糧食稀缺,但楊家商號可以在其他地方買糧食。

  再加上星月島安置的難民也不多,總共也不過才兩萬多人而已,楊正山隨隨便便給一點,就夠這些難民吃飽了。

  回到家中,郁青衣和孩子們已經在等著他吃飯了。

  飯菜很多,有肉有菜還有一條大魚。

  “明誠來信問你要不要過壽!”

  “過壽?”楊正山詫異的抬起頭了。

  “今年可是你的六十大壽!”郁青衣道。

  楊正山突然感覺到濃濃的惡意,“不過,老夫還沒老!”

  六十大壽?

  這詞一聽就不是好詞!

  老夫還年輕著呢,過什么大壽。

  “等我百歲的時候再過大壽!”

  他一個先天武者,最少也能活個一百五十歲,而且乙木長春功還能延年益壽,就算他以后的修為不能再進一步,應該也能活個兩百多歲。

  他能活兩百歲,普通人能活一百歲,這樣換算一下的話,他六十歲豈不是相當于普通人的三十歲。

  哼哼,我才三十歲,過什么大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