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多遠?”
“不遠了,翻過前面那個山頭就是。”
陳跡面無表情地看向阿笙:“這是你第四次說,翻過前面那個山頭就是了。”
大馬群山遼闊,山間多以松樹、樺樹、楊樹為主,山路崎嶇難走,時不時還得趟河,好在河都不深,最深的剛剛及腰。
每次陳跡詢問,阿笙都說不遠了,翻過山頭就是,結果翻了三個山頭,連柳條溝的影子都沒看到。
他們從卯時出發,硬生生走到夕陽斜照。
陳跡低頭看了看腳上的草鞋,粗糙的鞋繩眼看快要斷了,未必能撐到返程。若不是他的山君門徑,只怕腳踝早就磨破,腳底也走出水泡了。
阿笙終于有些不好意思,小心翼翼的打量著陳跡:“這不是怕您不愿意去嗎。公子,擺子叔和星星危在旦夕,除了咱們,沒人能救他們了。我還帶了一雙草鞋,可以給您穿。”
“不用,我的草鞋還沒壞,”陳跡從他身邊走過:“確定是最后一座山頭就行,若翻過去還沒見到柳條溝,我轉身就走。”
阿笙趕忙跟在后面:“那我把草鞋給您留著,您放心,真的快到柳條溝了。”
兩人趕路時,阿笙走到半路草鞋壞了,干脆把草鞋扔到一旁,光腳走路。這少年光腳踩在山路上,哪怕踩到石粒,眉頭也不皺一下。
答應給陳跡留著的草鞋就背在身上,真的沒有給自己換上。
陳跡側目瞥他一眼:“你是什么行官境界?”
阿笙回應道:“后天七重。三年前開始修行的,洪爺說我天生就是這塊料,十八歲之前就能先天呢。他有時候喝完酒說對不起我,沒能給我找個同修行官少些的門徑,不然我肯定能修到尋道境去……公子,您是先天行官吧,您修道先天用了多久?”
陳跡頓了一下:“八年。”
阿笙趕忙道:“那您也很厲害。”
他經過一棵樹時,順手摘了兩串紅色的果子遞給陳跡:“公子吃點解解渴,這玩意叫酒餅婆,我和洪爺空手回去的時候會帶點這玩意,回去能釀酒用,平常吃了酸酸甜甜的能解渴。”
陳跡回頭打量阿笙,對方光著腳,吃著果子:“你是幾歲開始跟著洪爺出關的?”
阿笙回答道:“九歲的時候,那次洪爺要去白達旦城,帶著小孩子更容易使景人放松警惕,所以就把我帶去了。再之后,每次出關都會帶上我。”
陳跡不動聲色:“你們還敢去景朝的城池?”
阿笙理所當然道:“夜不收都去過啊。”
陳跡好奇道:“那次去白達旦城做什么?”
阿笙回憶道:“洪爺聽一個從崇禮關經過的行商說,景朝一個勛貴上元節前要一百匹云錦,還請京城匠人打了一只巴掌大的純金壽桃,送去白達旦城。他猜測白達旦城的城主父親要過壽,到時候定會宴請賓客。然后洪爺和擺子叔決定去給筵席下毒,毒死了好幾十個賓客呢……”
陳跡挑挑眉毛,洪祖二做這種事還敢帶著九歲的孩子去?
就在此時,遠處傳來沙沙聲。
陳跡與阿笙兩人一左一右同時閃到樹后藏身,又一起悄悄探出頭去。
是捉生將,還是夜不收?
又或者是張擺失和許星星被人追殺至此?
下一刻,一名捉生將披著皮甲在山林間穿梭,朝陳跡和阿笙跑來。他時不時看向身后,神色倉促。
這名捉生將身上有血,跑動時一瘸一拐,分明受了重傷。
咻的一聲,羽箭從他背后射來。
捉生將歪過腦袋,一支羽箭擦著他耳朵飛過,哚的一聲釘在陳跡藏身的樹上,兀自顫動不休。
陳跡縮回腦袋暗自思忖,有人在追殺景朝捉生將?難道是御前三大營的夜不收?
外面又響起幾聲弓弦震顫,他再探出頭去,卻見昏暗的夕陽下,逃竄的捉生將被三支羽箭釘死在地上。
陳跡與阿笙相視一眼,都認出羽箭非寧朝制式,沒有貿然出去。
幾息之后,五名捉生將從山林里走出來,來到捉生將的尸體旁,四人持弓警戒,一人扒下尸體身上的皮甲與信物。
陳跡瞳孔微縮,捉生將內訌。
為什么?
捉生將把尸體剝了個精光,其中一人收回箭矢,擦拭干凈插入箭囊。一支箭矢造價七十文錢以上,等于一名木匠一天的工錢,能回收則回收。
陳跡藏于樹后屏氣凝息,聽著那名捉生將一步步靠近。
三枚劍種從斑紋里游弋而出,藏在袖口。
一旦被人發現行蹤,勢必要與五名捉生將有一場生死惡戰。他或許能活,但阿笙一定會死。
他轉頭看向阿笙,阿笙也攥緊了刀柄,一口氣都不敢喘。阿笙很清楚,此時不能犯錯。犯錯就會死。
腳步聲在樹后終于停下,捉生將從樹上拔掉箭矢,又面朝山林一步步退回到同僚身邊:“走。”
五人一起往北邊去了,身影隱沒在山林的陰影里。
太陽落山了。
阿笙大口喘息著,汗水順著發絲落下,后背的衣裳也被汗水盡數打濕。
又等了足足兩炷香,遠處有鳥群從樹冠驚奇,陳跡這才從樹后走出往尸體走去:“捉生將以往內斗過嗎?”
阿笙跟在他身后:“不曾。我跟著洪爺這么久了,還從來沒有見過捉生將內斗過。”
陳跡蹲在尸體旁,捉生將臉上的皮膚竟然都被人剝了去,似乎行兇者也怕死者被人認出身份。
陳跡掰開對方的嘴巴:“三十五歲以上,是個老卒子了。”
阿笙眨著眼睛:“公子還能從牙齒看年齡?”
陳跡隨口解釋道:“人在二十歲左右,齒尖與邊緣會出現輕微磨損。三十歲時齒尖磨平,暴露出一到兩個牙釉磨損的點。三十五歲之后,三到四個磨損點連成片狀……不過只能粗略判斷,沒法精準。”
阿笙暗暗記下。
陳跡皺眉自言自語:“什么情況下,捉生將會自相殘殺?”
阿笙在一旁說道:“捉生將彼此很默契,若不是出了大問題,絕不會自相殘殺。而且這個捉生將身上的傷勢來自背后,分明是被極信任的人偷襲了。”
陳跡忽然想起軍情司兩派諜探內斗……所以,元城被生擒之后,景朝內部的清洗也開始了嗎?
是因為有人想要為陸謹截殺使臣,有人想換回元城,所以出現了巨大的分歧與斗爭?捉生將或許便是景朝朝堂的縮影。
陳跡抬頭看向北方:“這些捉生將就是從柳條溝過來的,如果你擺子叔和星星真在那個方向,肯定活不成了。”
阿笙面色一暗。
陳跡轉頭看他:“還去么?”
阿笙思忖許久:“您先回去吧,我去給擺子叔和星星收尸。人都說葉落歸根,我不能看著他們在荒郊野嶺被狼叼走,他們沒法投胎的。”
這個時代的百姓信這些,連陳跡也漸漸開始信了。
他思索片刻:“我陪你去。”
阿笙聞言一怔:“真的嗎?”
說罷,他跪下給陳跡磕了三個頭:“陳家公子大恩大德,阿笙沒齒難忘,往后您若有事,阿笙任您驅使。”
陳跡搖搖頭:“不必如此。我只是之后還有件事需要你領路,不能讓你死在這而已。”
正當兩人起身要往柳條溝去時,山林里忽然又傳來腳步聲。
陳跡拉起阿笙飛速后退退回到方才藏身的大樹后。
腳步聲不多,慢吞吞的稍顯疲憊。
陳跡和阿笙不敢探頭看,卻聽來人忽然說道:“回去后,不許向任何人提起今日之事,有人問起來,就讓他們來問我,聽到沒有?”
有人回應道:“知曉了,師父。”
阿笙一怔,忍不住呼出口氣。
來人極為機警:“誰?”
阿笙與陳跡對視一眼,阿笙深深吸了口氣走出去:“星星,擺子叔?你們沒事吧,我還以為你們都死在柳條溝了呢!洪爺昨晚急死了,夜里出關來尋你們,不小心中了捉生將的埋伏。”
陳跡微微瞇起眼睛。
來人竟是張擺失和許星星?難怪阿笙聽了對方聲音會有失態。
他沒急著出去,這兩人是從北邊柳條溝來的,也正是那五名捉生將離去的方向,若他們兩人活著,只能說明一件事……這兩人變節了。
陳跡藏在樹后探頭出去,靜靜觀察著張擺失和許星星會不會對阿笙動手。
張擺失是個中年漢子模樣,與洪祖二一般兩鬢斑白,都是一副滄桑模樣。
許星星則和阿笙差不多的年紀,只是比阿笙稍顯木訥。
這兩人沒有對阿笙出手,只是有些意外阿笙也在此處。
張擺失遲疑片刻,試探道:“阿笙,你怎么在這,可曾遇到什么危險?”
阿笙回答道:“我方才遇見捉生將內訌他們剛走,我出來查探時就聽見你們的腳步聲……”
張擺失皺眉:“洪祖二不會放你單獨來找我,還有誰跟你一起來了?”
阿笙沒有貿然走得太近,也沒交代陳跡底細:“沒人啊,就我一個,洪爺他受了箭傷,箭上有毒,我托張銅狗大哥把他送回去了,這才獨自來找你們。”
張擺失沒有理會阿笙,而是抬頭對陳跡藏身的大樹疲憊道:“出來吧朋友,自己人。”
陳跡知道這是在詐自己。
但他斟酌片刻從大樹后走出來,慢慢走到月光下抱拳道:“張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