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九百六十八章 胡濙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潘筠:“我相信你,只是冶煉技術多年不曾有明顯進步,你也不心急。”

  胡澄嘀咕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的心力都放在大炮研究上了。”

  潘筠:“那就是沒研究到位,大炮不用鋼,不用鐵嗎?不改進材料,如何改進大炮?既要改進材料,怎能不改進冶煉材料的方法?”

  胡澄無話可說。

  潘筠將圖紙展開,現在他們發現并開采的鐵礦只是后世很小的一部分,還有很多地方的鐵礦未被發現和開采呢。

  胡澄湊上來:“國師,接下來我們要搞鐵礦嗎?”

  潘筠點頭。

  胡澄:“為了修那條鐵路?”

  “鋼鐵的用處多了去了,而且,我要修鐵路,又怎能只修一條?”

  胡澄咽了咽口水,看向陳奉:“陳內官,你上次說想改煉鐵爐?”

  “是,”陳奉上前一步道:“鐵要煉成鋼,首要便是溫度,提高溫度,加快提溫的速度便可提高煉鐵率和煉鋼率,我發現,可以在爐子上增加蓄熱室。”

  潘筠眼睛一亮,立即轉身面向他:“可有了進展?”

  陳奉臉微紅,輕聲道:“現在的煉爐都有用,不能耽誤煉鐵,就只能另起煉爐,且未必會成功,需要耗費不少,大臣們彈劾下官耗費民財,所以……”

  潘筠看向胡澄。

  胡澄立即道:“國庫空虛,哪一件事不比這件事重要?朝中大臣們竭力反對,陳內官對此事也沒把握,所以……”

  潘筠道:“我來和皇帝要錢,陳內官,你準備一下,我回頭給你幾張圖紙和一些資料,你自行研究,一定要給我改進煉鐵和煉鋼的技術,尤其是冷鍛淬火工藝。”

  她道:“此工藝煉出來的鋼,百年不腐、不銹,由它修建出來的鐵路,可用百年。”

  陳奉不知道鐵路是什么路,難道要在路上鋪上鐵片?

  那車馬如何行走?不滑不痛嗎?

  陳奉心里有好多話要問,但他偷偷看了一眼胡澄,機敏的沒吭聲。

  潘筠已經把地圖記在了腦子里,她隨手把圖紙還給胡澄,問道:“部里誰會勘探鐵礦?讓他們出去找新的鐵礦。”

  胡澄:“……一般都是地方上報,我們再派人去核實,若是真的,便派內廠的人過去開采,特意去尋找勘探,如今人力有限……”

  潘筠就明白了,嘆息一聲道:“朝中總在喊冗員、冗員,但很多地方又無人可用,不僅我們工部勘探礦產的官吏工匠,還有禮部下轄的各州學縣學鄉學,吃空餉的多,但各學堂又極其缺先生,自太祖皇帝崇學開學堂至今七十年了,為何民間男子的識字率卻只有三成到四成,女子只一成?”

  胡澄眨眨眼:“國師,要不您移步往東去一趟隔壁的禮部?”

  這事也不歸他工部管啊!

  潘筠瞥了他一眼,輕哼一聲,還真轉身去了隔壁的禮部。

  禮部尚書也姓胡,叫胡濙,字源潔,他還有個號,叫潔庵。

  他不僅是宣宗托孤的五大臣之一,做了十年的禮部尚書,還是醫學家。

  他要是不當官,潘筠覺得他會是自己的同行。

  在修者的存在只有極少一部分人知道時,他就敢冒著名聲被污的危險推薦跟修者有關的人。

  潘筠當國師之后,他在朝中基本不吭聲,但潘筠卻能感覺到,他是朝中對自己最有好感的人,比和她常合作的于謙好感度還要高。

  當然,薛韶除外。

  不過,她和這位老尚書至今沒交流過。

  潘筠突然出現在禮部尚書的公房外,抬手敲了敲門,門吱呀一聲往里打開了,還發出“吱——呀——”的消魂拉長音。

  潘筠:……

  這門本來就壞了吧?

  潘筠眼睛忍不住往里一瞟。

  門里桌后坐著的白胡子老頭靈活的把桌上的紙包一包,拉開抽屜就往里塞,一抹胡子,嘴里快速的嚼動幾下,然后正襟危坐,眼睛看向門口沉聲道:“進。”

  潘筠咻的一下收回視線,頓了頓才推開已經開了三分之一的門。

  “吱——呀——”

  又是一聲銷魂的聲音。

  潘筠忍不住低頭去看門角。

  胡源潔瞇了瞇眼,潘筠背著光,他好一會兒才認出她來:“國師?”

  潘筠拱手行禮:“胡大人。”

  見她竟然一揖到底,胡源潔不由站起來伸手去扶她:“國師何須多禮?”

  潘筠對皇帝都沒這么行禮過吧?

  潘筠看著慈眉善目的胡源潔,輕輕一笑:“對長者,不敢不敬。”

  胡源潔不由摸著胡子笑起來,臉上的褶子都生動活潑起來。

  胡源潔側身讓開一步,請潘筠坐下。

  潘筠走上前坐下,這才聞到書桌里散發出來的甜香氣息。

  她不由聳了聳鼻子,笑道:“是桂花糕吧?”

  胡源潔哈哈一笑,從抽屜里拿出半包桂花糕:“桂園的桂花糕,國師嘗嘗?”

  桂花糕潔白,但上面又點綴了幾朵金黃色的桂花,潘筠伸手捏起一塊,嘗了一塊后點頭:“好吃。”

  胡源潔就高興的笑起來,也捏起一塊,還沒來得及吃,就見潘筠歪著腦袋問:“但胡大人的身體,不適宜多食吧?”

  胡源潔手一頓,手上的桂花糕就怎么也放不進嘴里了。

  一老一少對視片刻,最后還是胡源潔放下手中的桂花糕,嘆息一聲道:“老朽七十矣,還有幾年可活?想吃點好的都難。”

  潘筠上下打量過他后笑道:“但我看大人是長壽之象,再活一二十年都不是問題,可若是放縱就不一定了。”

  潘筠捏著手中剩下的半塊桂花糕道:“食欲亦是欲,也是貪的一種。”

  胡源潔一聽他還能活二十年,立即放下手中的桂花糕,笑瞇瞇的問:“國師無事不登三寶殿,不知此次為何而來?”

  潘筠:“貧道是在隔壁工部遇到了一些難題,特來請教大人。”

  潘筠說起工部缺人的問題:“而除工部外,其他各部也有缺少相關人才的情況,而到地方更甚,且越細致的地方,缺的人越少。但我大明分明又冗員嚴重,不說于閣老幾次上書談及冗員問題,便是我,也多次看到朝中空餉,人員冗雜,四五個人干一個人的活。”

  胡源潔摸著胡子微微一笑,眼角的褶子堆在一起:“國師不是不解,而是在告訴我,你想改革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