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軍”楊林立刻拿出化肥廠的離職員工名單,在密密麻麻的名字中找到了這個名字,“男,1976年出生,2014年離職,合成車間操作工。”他看著名單上的照片,照片已經有些模糊,但能看出和死者的面部輪廓有幾分 相似,“我們把他的信息交給技術科,和死者的DNA做比對。”
雖然有了新的排查方向,但DNA比對還需要時間,嫌疑人的身份依舊是個謎。深夜的刑偵支隊,辦公室的燈光一盞盞熄滅,只有技術科和楊林、楊森的辦公室還亮著燈。他們趴在桌子上,反復研究著現場勘查的照片和線索 記錄,試圖從這些零散的細節中找到關聯。
“你說嫌疑人會不會是沖著李大海來的,結果誤殺了死者”楊森突然提出一個猜測,“李大海欠了高利貸,龍哥一直在找他,嫌疑人可能是龍哥的人,以為死者是李大海的同伙。”
“有這個可能,但也不能排除其他仇殺的可能。”楊林指著照片上的劃痕,“嫌疑人用撬棍撬窗,說明他有備而來,不像是臨時起意。”
窗外的夜色越來越濃,案件的偵破依舊停留在線索積累階段。死者身份未知,嫌疑人蹤跡難尋,每一條新發現的線索都像是黑暗中的一點微光,但還不足以照亮通往真相的道路。楊林和楊森知道,接下來的工作會更加艱難,
他們需要耐心地梳理每一條線索,細致地排查每一個可疑人員,才能讓隱藏在黑暗中的兇手浮出水面。
第二天一早,楊林和楊森又帶著勘查工具出發了,他們的目的地依舊是勝利化肥廠3號宿舍樓的閣樓。陽光透過車窗照在他們身上,雖然案件還沒有突破,但兩人的眼神里充滿了堅定一只要不放棄,只要細致入微,真相總 會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被那些隱藏在灰塵中的線索所揭示。
晚上8點,刑偵支隊法醫解剖室的無影燈亮起刺眼的白光,將不銹鋼解剖臺照得纖毫畢現。尸體被密封在專用轉運袋中,由兩名法醫助理小心翼翼地抬上解剖臺,袋身外側的標簽標注著“無名男尸,勝利化肥廠3號宿舍樓閣樓 發現”。法醫張凱穿著全套解剖服,戴著雙層乳膠手套,正對著燈光調試解剖顯微鏡,他的助理小林已經將解剖器械按順序排列在器械臺上,手術刀、止血鉗、鑷子在燈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澤。
“死者基礎信息確認了嗎”張凱的聲音透過口罩傳來,沉穩而清晰。他從業十五年,經手過數百起命案的尸體解剖,每一次都保持著絕對的專注對他而言,尸體是不會說謊的證人,而他的任務,就是解讀尸體留下的每一 條“證言”。
“還沒有,”小林翻開手中的勘查記錄,“現場只找到一枚磨損嚴重的化肥廠舊工牌,姓名和編號都無法辨認。技術科正在比對失蹤人口數據庫,暫時沒有匹配信息。體表初步檢查顯示,死者男性,年齡預估4550歲,身高17
5cm左右,體重約70公斤,尸僵已達全身,尸斑位于背部及四肢后側,指壓不褪色。”
張凱點點頭,示意小林打開轉運袋。隨著密封拉鏈拉開,一股淡淡的腐臭味彌漫開來雖然尸體已在低溫環境下轉運,但死亡時間較長,腐敗過程已初步啟動。張凱湊近解剖臺,先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死者的面部:“眼瞼 結膜有少量出血點,角膜輕度渾濁,瞳孔對光反射消失。小林,記錄一下,角膜渾濁程度符合死后4872小時特征。”
他伸出手指,按壓死者的下頜關節:“下頜關節活動度極小,尸僵強度達III級,結合尸斑固定情況,初步判斷死亡時間在34天前,也就是本周三到周四之間。不過具體時間還需要結合胃內容物和生化檢測結果綜合判斷。”
接下來,張凱開始進行系統的體表檢查。他用鑷子輕輕撥開死者的頭發,頭皮完整,沒有明顯的鈍器損傷痕跡。“頭部無開放性創口,”他一邊檢查一邊說道,“顱骨觸診無骨擦音,初步排除顱骨骨折。你注意看他的耳后,有 一處細小的皮下出血,直徑約0.5cm,像是鈍性外力作用形成的。”
小林立刻用相機從不同角度拍攝耳后出血點,“張老師,這會不會是作案時留下的抵抗傷”
“現在還不能確定,”張凱搖搖頭,“也可能是尸體搬運過程中形成的。繼續往下查。”他的手指滑過死者的頸部,突然停住,“頸部左側有一處皮膚異常,你用光源打過來。”
小林立刻調整無影燈的角度,一道強光聚焦在死者頸部。在燈光下,能清晰看到頸部左側有一條寬約1.5cm的帶狀皮膚變色區域,顏色呈暗褐色,邊緣模糊。“這不是普通的尸斑,”張凱用止血鉗輕輕挑起皮膚,“皮膚表面有 輕微的表皮剝脫,皮下組織有出血跡象,這是典型的機械性窒息特征。”
他進一步檢查死者的口腔和鼻腔,“口腔黏膜完整,無齒痕,鼻腔內有少量黏液殘留,沒有異物。結合頸部的帶狀痕跡,初步推測作案工具可能是寬布帶或者類似的柔軟物件,比如勞保手套的袖口、帆布等。”
體表檢查持續了一個小時,除了頸部的窒息痕跡和耳后的細小出血點,死者的四肢沒有發現明顯的抵抗傷,指甲縫里也沒有提取到可疑的皮屑或纖維這說明死者可能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襲擊,或者襲擊者的力量遠大于 死者。“死者穿著灰色舊夾克和藍色工裝褲,”張凱檢查著死者的衣物,“衣物上沒有破損,但夾克領口有少量油污,和現場發現的纖維成分一致,技術科已經拿去做進一步比對了。
“張老師,現在可以開始解剖了嗎”小林將手術刀遞過來,刀刃已經經過嚴格消毒。
“等等,先提取胃內容物。”張凱示意小林準備好取樣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