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里的空氣瞬間緊繃,窗外的麻雀在樹枝上蹦跳,嘰嘰喳喳的叫聲卻穿不透這層凝重。“現在核心問題有三個,”陸川的手指在桌面上劃出三道線,“第一,神秘男子是誰與張寶德的爭執內容是什么三筆不明支出是否 與他有關第二,木工老李的嫌疑能否排除他的舊傷是否與足跡步態吻合7月11日晚的具體行蹤能否核實第三,銀灰色面包車的車主是誰與可疑男子,神秘男子是否為同一人”
“我傾向于從張寶德的人際關系突破,”張輝率先發言,他指著社會關系圖,“神秘男子是關鍵張寶德性格老實,不會主動與人結仇,三筆不明支出很可能是‘封口費”或“勒索款”,7月10日的爭執或許是勒索不成引發的沖 突。”他頓了頓,“建議重點排查張寶德的同鄉、前同事及南河老家的關系,神秘男子可能是他的舊識,知道他的軟肋。
“但老李的嫌疑也不能忽視,”楊林反駁,“他有作案時間,右下肢舊傷與足跡步態吻合,且7月11日晚加班時,有工人看到他在木工車間廢料堆附近徘徊,神色慌張。”他調出老李的考勤記錄,“老李7月11日晚10點打卡 下班,比平時晚了1小時,他自稱“整理工具,但無證人佐證,這段時間足夠他協助分尸或清理現場。
王帥提出不同意見:“監控顯示可疑男子是獨自作案,分尸、拋尸、攀爬逃離均為一人完成,老李若參與,沒必要獨自承擔風險;而且老李與張寶德只是工具糾紛,矛盾不足以引發殺人分尸,反而神秘男子的勒索行為更可能 導致極端沖突。
“從尸檢角度看,兇手的反偵察意識很強,”張凱補充,“分尸時避開大血管,選擇關節處切割,減少血跡殘留;拋尸地點分散且隱蔽,利用工廠監控盲區,說明兇手熟悉廠區環境,可能是內部人員或與內部人員勾結老李 作為老員工,熟悉木工車間工具和監控布局,有協同作案的條件;神秘男子若為外部人員,很難在短時間內完成分尸拋尸,且不被發現。
“會不會是兩人作案”小張突然插話,他指著監控截圖,“神秘男子負責勒索、殺人,老李負責分尸、拋尸,兩人分工協作,老李因舊怨答應幫忙,神秘男子承諾給予好處。”這個猜測讓眾人眼前一亮,張輝立刻補充:“張寶 德的工資卡支出有三筆,若每筆5000元是勒索款,總金額1.5萬元,可能由兩人分贓,這也能解釋老李近期有不明收入他平時工資4000元,7月卻突然給老家寄了8000元,來源不明。
陸川沉默片刻,指尖在桌面上敲出節奏:“現在確定兩個主攻方向,都圍繞張寶德的人際關系展開。第一路,張輝帶隊,深入調查張寶德的同鄉和南河老家關系,重點找穿黑色連帽衫、背微駝的可疑人員,核實三筆不明支 出的去向,確認神秘男子身份及勒索動機;同時排查老李的銀行流水和通訊記錄,看是否與神秘男子有資金或電話往來。
“第二路,王帥負責,擴大車輛排查范圍,重點找‘右前門15厘米劃痕、尾號28‘的銀灰色五菱宏光,聯系車管所調取近三年該車型的登記信息,排查車主是否與張寶德、老李有交集;同時重新梳理廠區監控,尤其是7月11
日晚老李加班時段的畫面,尋找兩人協同作案的痕跡。”
“第三路,楊林和張凱配合,重新勘查木工車間,重點找分尸時的血跡殘留(用魯米諾試劑),核實是否有兩人作案的痕跡;同時比對老李的掌紋、指紋與現場提取的掌紋、工靴印,確認是否為同一人。”陸川強調,“所有調 查都要圍繞人際關系’這個核心無論是神秘男子的勒索,還是老李的舊怨,本質都是張寶德人際關系中的矛盾激化,找到矛盾的根源,就能找到兇手。
晨光漸漸爬滿會議桌,在張寶德的照片上投下金色光斑。張輝把社會關系圖折好放進包里,王帥整理著監控截圖,楊林則拿出現場勘查記錄,每個人都清楚,接下來的調查將聚焦于張寶德生前的人際交往那些被忽略的爭 執、隱藏的恩怨、神秘的接觸,都可能藏著指向兇手的鑰匙。
“散會,下午6點匯總進展。”陸川拿起DNA報告,指尖在“張寶德”三個字上輕輕摩挲。窗外的陽光越發刺眼,照亮了會議室墻上“執法為民”四個燙金大字,也照亮了眾人眼中的堅定無論兇手隱藏得有多深,只要順著張 寶德的人際關系網層層挖掘,終將讓罪惡無所遁形,給這個老實的油漆工一個遲來的公道。
走出會議室時,張輝撥通了張寶德妻子的電話,他需要更多關于張寶德同鄉的信息;王帥則聯系交通部門,加急調取卡口監控;楊林和張凱已經背著勘查包,準備再次返回家具工廠那里的木工車間,或許還藏著未被發現 的痕跡,等待著被揭開。
張輝帶著隊員在河南籍務工人員聚集的城中村摸排時,正午的太陽把柏油路曬得發燙。根據張寶德妻子提供的線索,那個7月10日與張寶德爭執的“黑色連帽衫男子”,很可能是張寶德的同鄉趙建軍兩人曾在同一家家具 廠打工,三年前因工資糾紛鬧過矛盾。
在一家破舊的五金店里,張輝終于找到了趙建軍。他穿著件洗得發白的藍色T恤,背確實有些微駝,身高約180厘米,與監控中可疑男子的體態特征高度吻合。“我7月10日確實見過張寶德,”趙建軍的手指在柜臺上反復摩 挲,“但就是問他借點錢,他不借,我們吵了幾句,我就走了,沒別的事。
為了核實趙建軍的說法,張輝調取了他的行蹤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