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755章 死亡時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創緣不整齊,伴有表皮剝脫,缺損中心的肌肉組織呈暗紅色,腐敗導致的溶血掩蓋了部分生活反應,但深層的胸鎖乳突肌有出血傾向。”小林突然舉起相機,快門聲在寂靜中格外清晰:“需要做組織切片嗎”“先提取肌纖維  樣本做冰凍切片,”張凱的解剖刀精準地避開血管,“看看有沒有收縮帶形成,這是生前損傷的重要標志。

  胸腔打開時,腐敗的肺組織像泡發的海綿,輕輕一碰就碎裂在托盤里。“雙肺重量1900克,是正常重量的1.8倍,”張凱用剪刀分離支氣管,“支氣管腔內有大量腐敗碎屑,但黏膜下層的出血點呈針尖狀,沿支氣管樹分布,

  這不是腐敗導致的。”他讓小林取樣,“做硅藻檢驗排除溺水,但重點查是否有異物吸入。”助理的鑷子夾起塊肺組織,在福爾馬林溶液中沉浮:“肺膜下也有出血點,呈新月形,符合窒息死亡的特征。

胃內容物的提取在負壓吸引器的嗡鳴聲中進行,淡綠色的食糜混著腐敗氣體涌出來。“約600毫升,含有未消化的米飯顆粒和肉類纖維,”張凱用顯微鏡觀察樣本,“肉類纖維的橫紋尚清晰,說明進食后46小時死亡。”小林  突然指著胃壁黏膜:“這里有處0.5cm的潰瘍,邊緣有出血,是不是與死因有關”張凱搖頭,解剖刀劃開胃壁全層:“潰瘍底部已纖維化,是陳舊性病變,周圍沒有急性炎癥反應,排除其致死性。”

尸體的右顳部有處4x5cm的頭皮下血腫,張凱掀起頭皮時,腐敗的顱骨膜與骨板分離。“顱骨X線顯示右顳骨線性骨折,長約6cm,”他的探針順著骨折線探查,“骨折線延伸至顱底,伴有骨縫分離,這處損傷足以導致顱內  出血。”打開顱腔的瞬間,腐敗的腦組織呈灰紅色,像融化的豆腐,“硬腦膜下可見薄層血腫,量約30ml,蛛網膜下腔出血以大腦縱裂為著,符合鈍器打擊導致的顱腦損傷。

  “張老師,您看死者的雙手,”小林突然舉起尸體的手腕,指甲縫里的污垢在無影燈下泛著金屬光澤,“X射線熒光分析顯示含有鐵、鋅等元素,和停車場的鐵銹成分一致。”張凱用無菌棉簽擦拭指甲縫,“提取生物檢材做DNA

  分型,可能有兇手的皮膚組織。”他注意到死者的右手無名指有陳舊性骨折,骨痂形成良好,“這處骨折愈合時間超過兩年,需要和失蹤人員庫比對時重點標注。”

尸體的背部有廣泛的擦挫傷,張凱翻轉尸體時,腐敗液體在解剖臺的凹槽里匯成細流。“挫傷呈片狀分布,范圍約20x15cm,”他測量挫傷的邊界,“生活反應被腐敗破壞,但深層肌肉的出血帶仍清晰可見,符合生前被拖拽  形成的特征,與停車場的拖拽痕跡吻合。”小林在挫傷中心取樣,“肌肉組織的肌紅蛋白含量230ng/mL,高于正常水平,提示有生前損傷導致的肌肉挫傷。

  心血的提取在真空采血管中形成暗紅色的凝塊,張凱將樣本注入血氣分析儀時,屏幕上的數值逐漸跳出來。“血氧飽和度42,二氧化碳分壓78mmHg,”他報出數據,小林的筆在記錄上劃出重點,“符合缺氧死亡的特征,

  但不是典型的窒息表現,更像是顱腦損傷導致的呼吸中樞抑制。”他讓小林做毒物化學分析,“重點查巴比妥類、有機磷類,排除中毒可能。

解剖到腹部時,張凱的解剖刀在小腸系膜上劃出精準的弧線,鑷子輕輕提起半透明的薄膜,散在的出血點像撒在綠布上的紅豆。“這些出血點的分布很有意思,”他調整無影燈的角度,光束透過系膜照出毛細血管的分支,“直徑0.20.5cm,邊緣模糊,沒有融合成片狀,這是典型的非特異性猝死改變。”他讓小林用游標卡尺測量最大的出血點,“但結合右顳部的骨折和硬腦膜下血腫,創傷性休克導致的微循環障礙才是主因,這些出血點是休克代償期  的外周表現。

  膽囊被解剖鉗輕輕牽出時,墨綠色的膽汁在透明的囊壁里晃動,像塊凝固的翡翠。“膽囊容積約60ml,充盈度80,”張凱用注射器抽出5ml膽汁,針管里的液體泛著金屬般的光澤,“膽紅素濃度12mg/dL,比正常死后4

8小時的平均值高3mg/dL。”他讓小林滴一滴在比色卡上,墨綠色在標準卡上對應的數值與儀器檢測完全吻合,“膽汁濃縮程度與尸緩解度呈正相關,你看死者的下頜關節,”他輕輕搬動尸體的下巴,“能輕松張開4cm,腕關  節的尸僵已經完全緩解,踝關節還有輕度強直,這種不均衡的緩解狀態,符合死亡45天的特征。

小林突然在解剖記錄上劃出一道橫線,筆尖在“環境溫度”幾個字下重重一點:“張老師,這幾天停車場的夜間溫度只有18c,白天最高也才25c,比往年同期低34c。”她翻出手機里的氣象數據,屏幕上的溫度曲線像條  平緩的波浪,“低溫會顯著延緩腐敗進程,尤其是腸道菌群的繁殖速度,按這個溫度推算,實際死亡時間會不會比尸體現象顯示的更長”

  張凱放下解剖刀,走到尸體腳邊輕輕按壓小腿的皮膚,指壓痕在2秒后才完全恢復。“你注意看皮膚的彈性,”他示意小林過來觸摸,“腐敗導致的皮膚松弛程度,比標準溫度下死亡5天的尸體輕20。”他翻開尸體的眼瞼,

  球結膜的腐敗靜脈網呈樹枝狀,尚未蔓延到角膜邊緣,“角膜混濁度是二級,瞳孔還能透過光線看到晶體,這在25c環境下是死亡3天的特征,但18c的低溫會讓這個過程延遲1224小時。

  他讓小林取來直腸溫度計,探針緩緩插入后顯示深度10cm處的溫度21c。“環境溫度18c,尸體核心溫度21c,溫差3c,”張凱在計算器上敲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