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1754章 法醫解剖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東側油罐的閥門有新鮮的轉動痕跡,”楊林的頭燈掃過銹跡斑斑的閥門輪盤,多波段光源的365nm紫外線照射下,輪盤上顯出半枚模糊的指紋,“紋線間距2.3mm,中心花紋是箕形,但邊緣的汗液結晶量不足,無法提取  完整特征點。”他用硅橡膠翻模,“閥門的密封墊老化程度顯示,至少半年沒被開啟過,這枚指紋可能是無關人員留下的。

楊森在雜草叢中展開次聲波探測儀,低頻聲波在空氣中傳播時,儀器的顯示屏上跳出波形波動。“1020Hz頻段有異常信號,”他調整增益旋鈕,“來源是西北方向30米處的廢棄卡車。”兩人撥開齊腰深的雜草靠近時,發現卡車駕駛室里有只流浪貓,次聲波是貓爪撓鐵皮發出的。“虛驚一場,”楊森收起設備時,褲腳沾著蒼耳,“不過車斗里的稻草有被翻動的痕跡,纖維取樣顯示混著深棕色棉線,但捻度系數15.2,比車內的低1.6,不屬于同一批  次。”

楊林的地面斷層掃描儀在停車場邊緣有了發現,屏幕上的灰度圖像顯示地下30厘米處有個不規則物體。“尺寸約30x20厘米,密度1.2g/cm,”他計算著參數,“可能是金屬或塑料容器。”技術人員用陽洛鏟小心挖掘,半  小時后挖出個銹蝕的鐵皮盒,里面只有些泛黃的報紙,日期是2021年的,纖維分析顯示沒有與案件相關的成分。“白費力氣,”楊林擦掉額頭的汗,“這盒子的銹蝕層有三層,至少埋了兩年。

  “看這片輪胎印,”楊森突然喊住正收拾設備的楊林,他用激光輪廓儀掃描地面,“225/65R17規格,胎紋是對稱花紋,與哈弗H6的原廠胎參數吻合。”但比對輪胎的磨損特征后,他的眉頭皺了起來,“縱向溝槽的深度差0.3

  mm,比嫌疑車輛的磨損程度輕,應該是同型號不同車輛留下的,而且胎壓顯示是空載,與我們要找的‘可能載有尸體’的狀態不符。

楊林操作多光譜相機拍攝圍墻外的拖拽痕跡延伸帶,800nm近紅外波段下,草莖的倒伏方向呈現連續的線性特征。“從停車場邊緣一直延續到50米外的國道,”他測量倒伏角度,“平均偏離垂直方向35度,符合雙人拖拽的  力度特征。”但在拖痕終點,拉曼光譜儀檢測到的皮膚組織碎屑,DNA初步分型顯示是女性,與車內尸體的男性特征矛盾,“可能是流浪漢留下的,附近的救助站說常有拾荒者在這一帶活動。”

當便攜式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的檢測結果出來時,夜色已經浸透了整個停車場。“黑色塑料袋里的鋼管,表面殘留的油脂是植物性的,”楊森看著屏幕上的色譜峰,“棕櫚酸和硬脂酸比例3:1,屬于常見的菜籽油,不是機油或  柴油,可能是兇手家用的食用油污染。”但這個發現缺乏特異性,無法縮小排查范圍。

楊林的三維掃描儀終于完成了50米半徑的全景掃描,點云模型在筆記本電腦上旋轉,密密麻麻的點構成了停車場的數字孿生體。“所有異常點都標記了,”他放大油罐區的一處高亮,“這個直徑10厘米的金屬反射體,實際是  塊廢棄的汽車牌照,歸屬地顯示是鄰市,三年前就已注銷。”他關掉模型時,屏幕映出兩人疲憊的臉,“纖維、輪胎印、指紋、拖拽痕跡,所有發現都缺乏指向性,沒有能直接關聯到兇手的物證。

楊森收拾設備時,探地雷達的線纜纏在了一起。“次聲波探測儀記錄到的異常,除了那只貓,還有圍墻外的水流聲,”他解開線纜的死結,“拉曼光譜儀分析的深棕色纖維,紅外光譜顯示是棉滌混紡,含棉量65,這種工業帆  布在本地的建材市場很常見,至少有20家店在售。”他踢了踢腳下的碎石,“最有用的可能是那枚不完整的指紋,回去用熒光原位雜交技術處理,說不定能提取到更多特征點。

陸川的對講機傳來詢問聲時,楊林正把最后一臺設備裝箱。“擴大勘查范圍后,沒有發現重大線索,”他的聲音透過電流有些失真,“但獲取了完整的現場三維模型和23份微量物證樣本,回去做系統分析后再匯報。”他抬頭望  了眼圍墻外的國道,車燈的光柱在夜色里流動,“至少排除了掩埋物證的可能,兇手拋尸后應該是直接離開的,沒有過多停留。

  楊森鎖上勘查箱的瞬間,遠處的油罐突然發出“哐當”的聲響,是熱脹冷縮導致的金屬變形。“明天可以申請無人機航測,”他揉著發酸的肩膀,“把周邊1平方公里的區域都掃一遍,看看有沒有遺漏的車輛軌跡。”楊林點點頭,

  啟動越野車時,儀表盤的時間指向午夜12點,停車場的風帶著腐臭味鉆進車窗,那些被掃描、被分析、被標記的痕跡,最終都消散在更深的夜色里,像從未存在過一樣。

  楊凌和楊森在這邊擴大范圍進行現場勘察的時候,尸體已經被運送回了刑偵支隊。

  法醫張凱這邊已經開始著手對尸體進行解剖,以確定死者的死亡時間和死亡原因。

解剖室的不銹鋼臺在無影燈下泛著冷光,尸體被運來時,深藍色的尸袋表面還沾著停車場的草籽。張凱戴著雙層橡膠手套,指尖捏著尸袋拉鏈的瞬間,一股混合著腐敗氣體與柴油的氣味漫出來。“記錄:男性尸體,初步判斷  死亡時間超過72小時,”他的聲音透過口罩顯得沉悶,助理小林的筆在解剖記錄上劃出工整的字跡,“體表可見腐敗靜脈網,以胸腹部為著,尸綠已蔓延至四肢近端。

  無影燈的光束聚焦在尸體的頸部,在助手的協助下張凱用止血鉗掀起松弛的皮膚,腐敗液體順著皮下組織的間隙流淌。“頸部左側有處5x3cm的皮膚缺損,”他的標尺卡在缺損邊緣,正在測量的頸部的皮膚缺損。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