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要‘蟾宮折桂’,必賴‘吳剛伐桂斧’之功。”
“此斧,可破先天月桂樹之堅。”
太陰星君端坐于月華寶座之上,解釋完畢,目光轉向侍立一側的素娥仙子,法旨頒下:
“素娥,你速持本君法旨,去告知吳剛,命他以‘伐桂斧’相助瑤池司禮文頌使。”
“隨瑤池司禮文頌使的需要,采伐所需月桂靈材。”
“不得延誤!”
言罷,太陰星君指尖輕點,一道由月華凝練而成的太陰法旨,穩穩落入素娥仙子的掌心。
太陰星君此令一下,等于是直接為蕭辰解決了獲取所需靈材的關鍵步驟。
“卑職謹遵星君法旨。”
素娥仙子聞言,立刻斂衽行禮,姿態恭謹優美。
“這個楊過山……”
她的目光不經意地掠了蕭辰一眼,心中思緒紛飛,不禁想到那楊過山許給她的一枚大果蟠桃。
“大果蟠桃……”
素娥仙子那清冷的眼眸深處,壓抑著一絲期待和難以言說的復雜心緒。
此時的蕭辰,心思已是活絡開來。
月宮有幾個重寶,各有其神奇之處。
其一為“玉兔搗藥杵”,此杵乃玉兔搗藥所用,其出處非凡,有詩為證:
“仙根是段羊脂玉,磨琢成形不計年。混沌開時吾已得,洪蒙判處我當先。”
此杵威力巨大,絕非尋常法寶可比。又有詩贊其威力:
“這般器械名頭大,在你金箍棒子前。廣寒宮里搗藥杵,打人一下命歸泉!”
玉兔精使用“玉兔搗藥杵”搗藥之時,可借助太陰精華,煉制長生仙藥,此乃象征著“凝陰溯元”之妙法,實乃仙家至寶。
月宮中一寶為“吳剛伐桂斧”,亦名“蟾宮折桂斧”。
其為吳剛伐桂所用。
先天月桂樹雖為盤古睫毛所化,蘊含太陰本源,象征著太陰不滅。
但天地孕物神奇,萬物相生相克。
此“蟾宮折桂斧”正是那寥寥數種能克制先天月桂樹的先天偉力,真正傷及其軀干的奇寶。
其奧妙在于“破陰斬靈”之力,專克月桂樹那神奇的自愈之能,實乃月桂樹的克星。
“蟾宮折桂斧”專為“蟾宮折桂”而生,象征著破壞之力,亦是一個不俗的法寶。
其威力足以和“玉兔搗藥杵”并列。
“玉兔搗藥杵……我已經得了。”
“吳剛伐桂斧、蟾宮折桂斧……一聽這兵器的名字,就和我金角大王有緣啊。”
蕭辰心下念頭如電轉,將太陰星君這份別有目的“慷慨”牢牢記下。
他再次躬身,朗聲拜謝道:
“星君恩典,厚愛之至!”
“楊過山必不敢忘星君今日成全之恩!”
“他日若有差遣,我楊過山定在所不辭!”
蕭辰許下承諾時,眼睛都不眨一下,都是用“我楊過山”來承諾。
這楊過山的許諾,關他金角大王什么事?
“善!”
“你既有此心,本君亦感欣慰。望你日后莫負今日之言。”
太陰星君雍容頷首,月紗廣袖輕拂,揮了揮手:
“去吧。”
看著素娥引著蕭辰退出大殿,兩人的身影漸漸沒入那片被清冷月光浸潤的宮闕廊道之中。
太陰星君的眼神幽深難測,若有所思。
殿廊曲折。
素娥仙子蓮步輕移,于前方引路。
蕭辰則緊隨其后。
腳下之路,乃玄玉鋪就,光可鑒人,倒映著穹頂那幅無邊流轉的星河畫卷。
行走其上,仿若踏足于浩渺虛空,四周星辰閃爍,似“手可摘星辰”。
“噠、噠、噠……”
“噠、噠、噠……”
清冷的月輝中,兩人的腳步聲在空曠的殿廊回響。
前方,素娥仙子的側影在月華的勾勒下,愈發顯得仙姿綽約。
她并未回首,聲音卻如耳語般輕輕傳入蕭辰耳中:
“那先天月桂樹林,其域名為‘桂殿’,浩瀚無垠,自成一方小天地……”
言罷,她稍作停頓,黛眉微蹙,似在斟酌如何將那片神異之地描述得更為清晰準確。
少頃,她朱唇輕啟,繼續說道:
“桂殿之尊,在其母樹。”
“先天月桂樹的母樹,乃其中最為珍貴之存在。”
“先天月桂樹為混沌初開時誕生的上古神樹,根須深扎入太陰星核,樹干貫穿虛空,枝丫探入茫茫星海,足以承載星辰運轉。”
素娥仙子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對先天月桂樹的敬畏與虔誠,她微微仰頭道:
“先天月桂樹,搖曳間便能引動星河位移、星辰碰撞,天地為之震蕩。”
“此乃先天月桂樹之無上威能。”
“太陰星乃盤古之眼所化。”
“而相傳,先天月桂樹乃是盤古尊神開天辟地之時,眼上睫毛所化,伴太陰星而生,承載著盤古大神開天辟地的無上偉力與創世之功。”
“其不朽樹軀,即是太陰法則的本身。”
“如人的睫毛,有很多根一樣。”
“先天月桂樹的母樹,也有很多根。”
“母樹其高難以丈量,遮天蔽月。樹皮玄黑如墨,其上天然生就的紋路,如人的睫毛一般。”
“其葉片蘊含月光精華,樹皮呈黑褐色。”
“這些年下來,也有一些子樹。”
“這些子樹,或由母樹本源氣息分化而成,或經人為精心培育。”
“其高過百萬丈,和母樹形狀相似,然終歸缺失了那最核心的混沌先天本源。”
“故而,其威能神異,雖也非凡,卻難及母樹萬分之一。”
“常人來此伐桂,若無星君特賜或持那‘蟾宮折桂斧’之助……”
素娥仙子眼波微轉,瞥了蕭辰一眼:
“縱有移山填海之力,往往也只能望母樹興嘆,退而求其次,勉力折取些許子樹枝杈罷了。”
“而先天月桂樹林中,其樹干上,無上睫毛一般脈絡的樹,便是子樹。”
“你需用心分辨,切莫誤取。”
“原來如此……”
蕭辰聞言,心中恍然大悟,對桂殿和先天月桂樹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
桂殿這個地方,玉兔精曾經提及,正是那句“隨吾久住蟾宮內,伴我常居‘桂殿’邊”所指之處。
想必,那便是先天月桂樹林所在之地了。
而關于吳剛,在《山海經·海內經》中有記載:
“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
即吳剛(又名吳權)因妻子與炎帝之孫伯陵私通,怒而殺伯陵,被炎帝發配月宮砍伐不死桂樹。
自此,吳剛伐木,萬年無休,永役月宮,作為懲罰。
這等于是給吳剛宣判無期徒刑,永服勞役了。
西游世界自然是有吳剛的,其便在太陰星上。
卷簾大將便曾道:
“我這寶杖……本是月里梭羅派,‘吳剛’伐下一枝……”
……這種種傳說,皆指向太陰星的桂殿。
素娥仙子這番話,無疑是為蕭辰理清了目標層次,讓他明白此行所求為何物。
自然是那烙印著盤古神紋,蘊含最精純太陰本源的先天月桂樹的母樹之枝!
蕭辰心領神會,對素娥仙子謝道:
“感謝仙子解惑。”
身處這莊嚴的太陰殿附近,兩人自有默契,深知不宜多言。
于是。
素娥仙子蓮步輕移,引領蕭辰徑直向那神秘的“桂殿”方向而去,只留下一串輕盈的腳步聲,在殿廊中漸漸消散。
太陰星廣袤荒寒,景象奇特。
舉目四望,月表之上,幾乎不生草木,唯見無邊無際之玄色巖石大地,覆以霜雪,冷寂而蒼茫。
其間,大小不一、形態奇詭之“環形山”林立。
這些太陰星上的“環形山”,高者有數萬丈,矮者有數百丈,錯落其間。
月亮叫“蟾宮”,不是沒有原因的,其月表上疙疙瘩瘩,凹凸不平。
真如蟾蜍身上所生之“毒疙瘩”一般。
蕭辰見此景象,心中暗自打起了這些“環形山”的主意:
“此情此景,眼前這些環形山,和我蟾蜍本體背脊之上遍布的‘毒疙瘩’,竟是如此相似。”
“真是和我金角大王有緣啊!”
剎那間,一個大膽而新奇的煉兵構思,在蕭辰腦海中倏然成形。
他平日所用武器,多為“斧子”與“方天畫戟”。
既然太陰星君額外恩賜了兩枝先天月桂木機緣,何不借此鑄造兩柄本命神兵?
其一,自然是要打造那“隨心如意、千變萬化”之方天畫戟。
此戟之妙,在于變化無窮。
蕭辰打算以月桂母樹枝干為核心,融入其中,使其蘊含萬變之妙。
如此一來,方天畫戟在手,或長或短,或粗或細,皆可隨心所欲,變幻莫測,令敵手防不勝防。
其二,則要鑄造一柄能大能小之“擎天巨斧”。
斧為重器,為盤古大神開天辟地之兵器,自是越重越好,方能彰顯其威力。
蕭辰心中盤算:
“我何不以另一枝先天月桂木為斧柄?”
“再打造一把太陰神斧。”
看著這些太陰星表面上的環形山,蕭辰若有所思。
先天月桂木堅韌無雙,能承載萬鈞之重,實乃斧柄之絕佳材料。
而那太陰星上這些歷經月華億萬年洗練、蘊含磅礴太陰精粹之環形山體,不正可作巨斧之鋒刃核心?
如此打造而成之“擎天巨斧”,定能真正移山填海,大小隨心,揮舞之間,山河破碎,天地變色!
想到此處,蕭辰心中暗道:
“妙極!這些太陰之山,想必乃是太陰本源凝結而成,與我金角大王實乃有緣啊。”
“正合我煉器鑄斧之需!”
蕭辰看那形態各異之環形山,心中愈發喜愛,只覺每一座都蘊藏著無匹之力量,仿佛正靜靜等待他去喚醒、去熔煉,化為手中之利器。
只是搬運這些龐然大物,動靜必然驚天動地。
蕭辰心念電轉,暗自思忖:
“此事不宜在此時此地張揚施展,以免節外生枝。”
“看來,回頭得讓那猴子幫忙,弄幾座山來。”
又行不多時。
行走間,一股奇異濃郁、冰冽沁魂的桂花香毫無征兆地穿透了太陰星的清寒,直鉆鼻竅。
此香與凡間桂香迥異,仿若蘊含著濃縮之月魄精華,清幽高雅,超凡脫俗。
每吸入一絲,皆令人精神陡然大振,如醍醐灌頂,渾身通泰,似有絲絲縷縷的月華之力在體內游走,滌蕩著每一寸筋骨。
素娥仙子朱唇輕啟,柔聲為蕭辰介紹道:
“楊司禮,前面就是桂殿了。”
蕭辰聞之,精神為之一振,舉目望去,但見那桂殿已赫然矗立于眼前。
此番景象,當真是震撼絕倫,令人嘆為觀止!
遙觀前方,天地相銜之處,一片浩瀚廣袤之森林拔地參天,直與那浩渺無垠之星空相接。
那便是桂殿!
其間,無數株參天神木傲然挺立,通體籠罩于一層如夢似幻、流轉不息之月魄氤氳之中。
而那傳說中的先天月桂樹,更是龐大無比,巍峨聳峙,宛如一根擎天巨柱,支撐起浩瀚星宇。
其高聳入云,直破蒼穹,縱目極望,亦難窺其樹冠之盡頭。
那玄黑色之樹干,通天徹地,粗壯異常,仿若能承載天地之重負。
樹干之上,天然神紋盤根錯節,恰似盤古之睫毛,隱隱而動。
每一次微不可察之起伏,皆引得周天星辰隨之閃爍呼應,似在與之共鳴。
其枝葉鋪陳開來,如巨傘之廣覆,籠罩于太陰星之天穹。
其葉片晶瑩剔透,確如億萬年凝聚之寒冰,葉脈之內,淡金色之神輝流淌不息,散發出柔和而清冷之月魄清光,足以照亮一方星域。
樹冠之下,景象更是奇絕。
于那些橫亙星空、粗逾山岳之枝丫之上,竟可見一顆顆或明或暗、大小不一之星辰棲息點綴其間。
真不知有多少洪荒宇宙之星辰,真真切切地棲息于這巨大之枝條之上,宛如碩果累累,掛滿枝頭。
整片林間,銀白色之冷霧終年彌漫,濃若煙海,化之不開。
那冷霧,似有靈性,裊裊娜娜,纏繞于神木之間,為這桂殿增添了幾分清幽與孤寂。
桂殿的地面并非尋常土壤,而是凝結之月魄精華,如液態流淌,形成一片光影流動之銀色地面。
行走其上,如踏云霧,軟綿綿而輕盈,卻又帶著一絲清冷之意,直透心扉,令人頓感神清氣爽,雜念盡消。
星辰,也是有壽命的。
目之所及,有幼小之星核如明珠初綻,靜靜吸附于枝頭,吞吐著磅礴之太陰精氣,如嬰兒吮乳,汲取天地之精華,待茁壯成長,化為璀璨星辰。
亦有已然垂暮、光輝暗淡之古老星宿,耗盡壽命,拖著黯淡之光尾,如流星般墜入樹林深處。其將最后之本源精華反哺于古老之神樹,自身則化為滋養新星之養料……
與此同時,在樹冠幽微高遠之處,又有新的星辰于月華霧氣中悄然孕育、壯大,最終脫離神樹,帶著初生的光芒逸入無垠星海……
宇宙星辰,生滅輪回,星輝流轉,盡在此間演化。
先天月桂樹之浩瀚磅礴,實已超越凡俗之人之想象,非言語所能盡述。
正是:
“金烏負日,湯谷扶桑,太陽棲息之所。”
“蟾宮折桂,月桂擎天,星宿棲枝之境。”
先天月桂,根貫太陰,枝干擎天,星宿棲枝,造化流轉,孕宇宙星辰,為天地陰陽之樞紐。
是為“太陰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