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481 必然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唇角抽了抽,安如松將叼在嘴上的煙卷拿下來,送到煙灰缸邊上彈了彈,這才說道:“怎么,貝萊德打算接手ICQ的經營項目嗎?”

  語氣一頓,他緊接著又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們選擇的這個切入點可不怎么明智。如果讓我選擇的話,我寧可舍棄掉ICQ,而選擇YahooMessenger,畢竟后者現在的市場占有率要高得多。”

  “YahooMessenger”就是所謂的“雅虎通”,之前與MSN、ICQ加在一塊,屬于是世界三大即時通訊軟件,而隨著NGN的出現,所謂的“三大”已經變成了“四大”,而且在這其中,NGN的注冊用戶數量,是要遠超ICQ和YahooMessenger的。

  不過,相比起NGN,“三大”有一個優勢,那就是因為“三大”之間有一個互聯互通協議,所以使用ICQ、MSN以及YahooMessenger的用戶,可以彼此實現信息互通。

  作為即時通訊軟件領域內的新入行者,而且還是一個注冊用戶數量激增的新入行者,NGN天然的受到了“三大”的排斥。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安如松主導的NGN不是沒嘗試著與MSN實現互通,但微軟方面的反應冷淡。

  “呵呵,安,就像我說的,你對貝萊德方面的意圖存在誤解,”倫納德笑道,“在看待貝萊德問題上,你為他們預設了一個不友好的,甚至是近乎于貪婪的立場。但實際上,貝萊德在與NGN合作的問題上,是充滿了誠意的,拉里先生看好NGN的未來,所以想要投資NGN,與你實現共贏。”

  見安如松嘴唇動了動,想要開口說話,他又加快語速,繼續說道:“貝萊德對ICQ的收購,并不是希望借此向你施壓,安,拉里先生希望能夠將ICQ作為一份禮物,將它交給你,由你將其并入NGN,從而推動NGN實現一步跨越式的發展。”

  他的這番話真是令安如松感覺意外,且不說他這番話究竟是不是真的,僅從正向的角度來考慮,如果NGN真的有機會將ICQ并入自己旗下的話,那么其對NGN的發展,的確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首先一點,如果NGN能夠將ICQ并購過來,那么在實現雙方通信互通之后,NGN可以很輕松的將ICQ龐大的注冊用戶吸納過來,從而輕而易舉的拓展開歐洲市場。

  其次,ICQ在長達十年的發展歷程中,本身是擁有一系列技術專利的,如果NGN能夠將其并購的話,那么這些技術專利也將被納入NGN的專利庫,這對NGN的發展助益絕對不小。

  另外,盡管在過去幾年里,由美國在線公司掌控的ICQ發展受阻,但其基本的技術團隊還是存在的,超過兩千人的維護與開發團隊,對于如今的NGN來說,是一筆豐厚的資源,NGN需要他們。

  最后一點,就是經營層面上的了——類似這種戰略性的收購,本身就是IT企業進行生態擴張的最根本手段。

  作為重生者,安如松盡管有著前世如寶藏般豐富的記憶,即便是以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帶領著NGN走向成功,但其一個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如果什么事情都依靠自己去做,別說會延緩NGN的發展速度,還不利于搶占市場。

  因此,合理且有效的收購,便是實現NGN迅速擴張,并在最短的時間內,奪取即時通訊領域最大市場占有率的唯一方式。

  總而言之,在過去一段時間里,安如松不是不想并購ICQ,甚至可以說,他不僅僅想要并購ICQ,如果有可能的話,他甚至連MSN和雅虎通都想一股腦的并購了。但問題在于,他不僅沒有并購對方的資本實力,而且也沒有那份資格。

  就拿美國在線旗下的ICQ業務來說,貝萊德集團可以出面向美國在線發起收購,甚至還能將收購價談到2億美元以內,但若是他去談的話,別說美國在線公司那邊會不會搭理他,即便是人家真的決定賣給他,其開出的價格也不可能是2億美元,翻個倍還差不多。

  至于說MSN和雅虎通,那就更是想都不要想了,人家微軟和雅虎那邊還想著收購他的NGN呢。

  見安如松陷入了沉默,倫納德也沒有繼續再在這個話題上深入下去,他把手伸進軍裝的口袋里,從中拿出一份折迭起來的信封,展開后遞到安如松的面前,說道:“這是蘇珊女士委托我轉交給你的信,她希望你能夠審慎的考慮一下與貝萊德的合作,她認為這是一項雙贏的合作。”

  安如松伸手將信封接過來,打開封口后,將其中的信箋抽出來。

  信箋是打印出來的,一共有兩頁,不是英文的,而是完全的韓文內容。

  安如松吸了口煙,隨后蹙眉瀏覽其信中的內容。

  在這封信中,那位始終沒有露面的蘇珊女士,并沒有談論貝萊德與NGN之間合作的方式與條件,她只是站在投資人的立場,闡述了一番當前IT行業所面臨的問題,當然,主要是美國政府方面將會對IT行業進行的政策性規范。

  蘇珊首先提到的是,隨著NGN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其在北美范圍內用戶數量的激增,對用戶隱私的保護問題,將迅速被美國政府方面納入重點關注范圍。而所謂用戶隱私這種東西,對于一款互聯網軟件來說,屬于是比較抽象的東西。

  就拿NGN的用戶來說,什么叫做隱私?答案是所有屬于用戶個人的信息都屬于是隱私,其性別、年齡、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等等等等,都屬于是隱私。那么,當用戶注冊NGN賬戶的時候,系統需不需要其提供這些信息?用戶之間的交流信息,會不會在服務器中存檔?用戶在“照片墻”中發布的個人照片,服務器會不會留存?

  如果美國的相關政府部門較真的話,那么這些問題中哪怕牽涉到任何一項,NGN公司都會涉嫌泄露用戶信息,美國的相關監管部門都能對NGN展開某種形式的調查。

  一句話概括,只要美國政府說你涉嫌泄露用戶隱私,那么你就存在這種問題,哪怕你并沒有問題,你的服務器也不會對任何第三方開放,它都可以調查你,讓你經營不下去。

  其次,蘇珊提到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有關壟斷的問題。

  目前NGN發展迅猛,其在即時通訊軟件市場上的占用率,正在迅速攀升。與此同時呢,為了推動NGN的進一步發展,安如松還在搞軟件本土化的戰略,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等到NGN完成第二輪融資之后,隨著手中的資金更加充裕,NGN必然會展開新一輪的戰略擴張。

  NGN的發展,必然會對同類型的軟件和企業,構成利益上的侵害,像是MSN、ICQ、雅虎通這些競爭對手,他們肯定不會坐視NGN一步步蠶食他們的市場,因此,在NGN繼續發展的過程中,他們必然會給NGN制造各種障礙。

  而在這個過程中,利用美國現有的反壟斷法案,比如說什么《謝爾曼法》之類的,向NGN發起壟斷起訴,無疑是一種最有效的方式。

  當然,這樣的起訴對方不一定能贏,但一旦NGN吃上官司,那么對其發展就必然會構成影響。最重要的是,NGN是一家韓國企業,不是美國企業,所以,一旦NGN與類似微軟、美國在線這樣的企業對簿公堂,那么NGN多半是要吃虧的。

  那么,NGN要如何規避這兩個問題呢?按照蘇珊給出的建議,就是NGN要想在美國開展業務,甚至是在美國的一系列盟國開展業務的話,就必須擁有屬于自己的游說伙伴。只有通過這些游說伙伴,向華盛頓方面施加影響,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障自身的利益。

  信箋的最后,蘇珊提出,貝萊德擁有一個龐大且實力雄厚的游說團隊,同時,還擁有海量的投資資金,因此,它能夠為NGN的穩定、高速發展,提供一切必要的助力,所以,歸根結底,貝萊德就是NGN在發展道路上的最佳合作伙伴。

  將手中的信箋迅速瀏覽一遍,安如松輕輕吐了口氣,又將信箋折迭起來,重新塞進信封里。

  毫無疑問,蘇珊在信中所提到的兩個問題,的確是NGN在后續發展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別說什么NGN與美國國家安全局有合作,那種合作并不能保障安如松本人在NGN未來發展道路上的利益。

  就像倫納德所說的,安如松要想保障自己對NGN的實際掌控,他就必須將NGN這塊肥美的蛋糕拿出來,與真正有實力的玩家分享。在這個過程中,他可以借助有實力玩家的助益,將這塊蛋糕做的越來越大,越來越肥美,只要他能做到這一點,他就能從中分到一塊屬于他的部分,同時,那些有實力的玩家也會保證他對NGN的掌控。

  如果說真的有那么一天,他沒辦法將這塊蛋糕繼續做大了,甚至是他對NGN的掌控,已經影響到NGN的正常發展了,那么他的退位讓賢也就成為了必然——這是現代企業必然會走的一條路,除非安如松不打算融資,不打算將NGN發展壯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