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書頁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世上最強的單兵作戰武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聽著童圣福教授的介紹,徐川打量著手中的激光步槍,饒有興趣的點點頭。

  “當然,測試場地在哪邊?”

  相對比電磁狙擊步槍來說,他手中的這支激光步槍的重量要輕太多了,重量估摸著還不到十斤的樣子,單手就能把持住。

  雖然說比95式、56沖這些自動步槍還是要重一些,但這個重量放到一件單兵作戰裝備上,可以說已經合格了。

  “請跟我來。”

  童圣福教授頷首示意道,帶頭朝著測試場地走去。

  穿過了走廊后,兩人便來到了一處室外寬闊測試場地中。

  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不同距離的場地上不同材質的標靶很快就布置妥當了。

  測試臺前,一名年輕的工作人員小跑了過來,懷里抱著兩個特制彈匣,帶著一絲崇拜和緊張的語氣開口介紹道。

  “徐院士,熔燼的射擊模式有兩種,分別是單發點射和持續熔燒。”

  “調節變換模式的方法同樣有兩種,普通的扣動扳機一下是單發點射、持續熔燒則是保持扳機的摁下,讓能量穩定輸出。”

  “而另一種調節方式則是在作戰前通過這個紅色的旋轉按鈕設置,如果將其調節到刻度一,則可以讓這支激光步槍進入短期超頻進行多次點射,適應相對復雜的環境。”

  “測試熔燼時,還請您注意安全,以防出現意外。”

  徐川笑了笑,道:“嗯,麻煩你了。”

  “不麻煩,不麻煩。”

  青年工作人員嘿嘿一笑,手腳麻利的將特制的大容量電池彈匣幫忙安裝好,遞過來的同時叮囑道:“測試熔燼時,還請您注意安全,以防出現意外。”

  徐川笑著點點頭,道:“放心吧,我用過很多類型的槍械,狙擊槍都用過,不會有什么問題的。”

  事實上,對激光步槍·熔燼的申請測試是一件很嚴格也很麻煩的事情,光是申請使用資格就得走數道流程。

  畢竟這是代表著能夠更新換代軍隊列裝的武器設備,保密是重點中的重點。

  不過對于眼前這位來說,他就是制定規則的人。

  測試臺上,工作人員叮囑了兩句后,退到了一邊。

  而徐川則接過護目鏡帶上后,按照記憶中的經驗,將這支激光步槍端在了手中,通過瞄準鏡注視著一百米開外的第一面靶子。

  按照之前教過的使用說明,他打開了瞄準器。

  很快,一道肉眼幾乎無法捕捉的淡紅色指示光點出現在百米外的150毫米厚的木質靶心——這是為了輔助瞄準而設計的。

  食指輕輕搭在一個微凹的扳機上,徐川深吸一口氣,按下扳機。

  特制的大容量鋰硫電池中的電能迅速流向常溫超導材料制備而成的導能絲路,幾乎零損耗的將電能輸入核心‘增益介質’中。

  而增益介質在受到激勵源的能量激發后,其原子或分子會發生受激輻射,從而放大特定波長的光。

  當增益介質中的能量被激發后,它會迅速傳遞到諧振腔里面。

  由光子時空晶體材料制備的諧振腔,會篩選出需要的光波,而后通過通過時空能隙與動能隙帶不斷的增強這一段光束,最終集中在槍口發射出去。

  這就相當于一個恰好具有特定能量,對應激光波長的光子穿過處于粒子數反轉狀態的增益介質時,它會“刺激”一個處于高能級的原子,使其躍遷回低能級,并釋放出一個頻率、方向、相位完全一致,完全相同的光子。

  其結果就是一個光子進去,兩個一模一樣的光子出來。這兩個光子又會去刺激其他原子,產生更多一模一樣的光子……就像雪崩一樣,光被急劇放大。

  簡單的的來理解,這就相當于在激光步槍中設置了無數塊‘平行’且可以‘增強’光速的鏡子。

  每一次對激光波段的反射,都能夠呈指數的增加處于激發態的光粒子數量。

  當經過成千上萬次乃至更多的增強后,激發出來的高能級光粒子束蘊含的能量就足夠熔毀鋼鐵,燒穿裝甲。

  當熔燼的扳機被摁下的那一刻,沒有震耳欲聾的巨響,只有一陣幾乎察覺不到的、來自槍體內部的幾乎聽不到的高頻“嗡”聲,如同遠處蚊蚋振翅。一束幾乎是一閃而過的高能激光束便已然擊中測試場地百米開外由普通木材制造的標靶。

  那足足一指厚的標靶直接就被洞穿了,空氣中彌漫開一股焦化的氣味。

  眨眼的時間都不到,操場對面的由木質材料制造的標靶就直接被擊穿了。

  透過望遠鏡,可以清晰看到,那150毫米厚木質標靶并沒有燃燒,也并沒有四分五裂,只有標靶的中心出現了一個大拇指大小的孔洞,正裊裊升起一縷黑色的煙霧。

  這并非殺傷力不夠的表現。

  相反,這是能量集中的優越體現。

  那聚集在細弱如針尖的激光束中蘊含的龐大能量在接觸木質標靶的一瞬間,就將接觸它的區域直接碳化甚至是直接汽化了。

  對于這一結果,無論是徐川還是在場的工作人員都沒有意外。

  如果說其他人是早就已經見識過了熔燼的威力的話,那么徐川則是對自己親手研發出來的光子時空晶體材料有著足夠的自信。

  在連續數發激光將百米開發的木質標靶熔出數個漆黑的洞口后,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木質標靶被撤下,一面普通碳素鋼制造的鋼合金標靶替換了上來。

  說它是標靶,其實就是從鋼鐵實驗室那邊切割過來的一面厚度10毫米,也就1厘米的普通鋼板。

  瞄準了畫在標靶中心的圓圈,徐川再度輕輕的扣下了扳機。

  瞄準即擊中,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

  當然扣動扳機的那一刻,一道近乎無形的能量束已然擊中這面鋼板。

  沒有火光,沒有硝煙,也沒有后坐力,只有在它路徑上因空氣電離而微微扭曲的景象,才暗示著致命能量的傳遞。

  靶心處,奇跡,或者說災難正在寂靜中發生。這面鋼板在被激光步槍照射點擊中的瞬間,便已然由銀灰色變為熾熱的橘紅,進而熔化為亮白色的熔融液滴,如同淚水般向下滴落。

  一個邊緣清晰的小洞在標靶的中心迅速擴大,四周飛濺著耀眼的金屬火花。空氣中彌漫開一股刺鼻的、類似電焊的金屬汽化味。

  10毫米的普通鋼板,在這支激光步槍的手中連最基礎的點射模式激發的高能光束都沒有撐過去。

  測試并沒有停止,調轉槍口,徐川將目標指向了百米開外的另一面堪稱‘鋼墻’的標靶。手中的熔燼已然切換到了持續熔燒模式。

  這是一面厚度達到了400毫米的坦克裝甲鋼,以鐵為基材,添加鉻、鎳、鉬等元素提升硬度與韌性的硅錳合金。

  注視著這堵銀灰色的標靶,綿延的高能光束散發著炙熱的氣息落在這堵鋼墻上面的時候,徐川仿佛聽到了尖銳的嘶嘶聲。

  不遠處,那通過移動導軌而安置在靶場中央的鋼墻從冰冷變為刺眼的亮白色,溫度瞬間超越熔點。

  那在高能激光照射下的裝甲鋼迅速熔化成金屬液滴,如淚水般向后噴射,在切口邊緣留下光滑、呈玻璃質感的熔巖狀痕跡。

  持續照射的時間并不長,僅僅是三四秒鐘,這面厚達40公分的坦克裝甲鋼便已然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洞口。

  手指從激發按鈕上松開,徐川摘下護目鏡,眺望了一下不遠處的標靶。

  當那被激光熔融依舊還呈現出明亮紅色的洞口映入眼簾中的時候,即便是他都忍不住感慨一句:“這破壞能力,就像是伽馬射線暴一樣。”

  不得不說,他手中的這支激光步槍刷新了他對武器的認知。

  沒有震耳欲聾的槍聲,只有一聲輕微的、如同高壓電流通過的嗡鳴聲。而當那束看不見的致命能量命中目標時,效果是瞬間而恐怖的。

  厚實的合金裝甲不再是可靠的屏障,被高能光速照射的點會在千分之一秒內從冰冷變為刺眼的亮白色,溫度瞬間超越熔點。金屬不是被“打穿”,而是像熱刀下的黃油一樣直接被熔穿。

  整個過程幾乎沒有物理沖擊力,卻有一種冷酷、高效的毀滅感,仿佛目標正在被一只無形的、來自太陽核心的手掌悄然抹除。

  一旁,童圣福教授笑著開口道:“這一切的關鍵在于您研發的光子時空晶體材料,如果沒有它,我們也不可能做到在這樣一支小小的步槍中將光能反復折疊增強成千上萬次。”

  “教授,我能試試這支激光步槍嗎?”

  跟在徐川的身后,一直安靜看著的鄭海忽然站了出來,感興趣的看著徐川手中的熔燼。

  “給你。”

  徐川也沒有猶豫,將手中的激光步槍遞了過去。

  鄭海伸手接過,打量了一下熔燼后,看向了一旁的工作人員,開口道:“麻煩幫我設置移動靶標,模擬輕型無人機在中低空飛行時的狀態。”

  “好的。”

  工作人員應了一聲,很快就將鄭海的要求安排了下去。

  不一會,靶場的遠處,三個碟形靶標開始沿不規則路線快速移動。

  鄭海端起手中的熔燼,迅速將瞄準光點套住目標。

  徐川甚至都沒看清楚他到底是怎么瞄準的,三道單發點射的高能激光束在眨眼間就摧毀了正沿著不規則路線在半空中運動的三個靶材。

  無聲的能量束如同死神的長針,精準地“舔舐”過靶標邊緣,幾乎在接觸的瞬間,靶標的外殼就卷曲、熔化,內部模擬結構暴露出來,隨即被切斷,掉落在了地上。

  遠處的標靶一個接一個的倒下,體驗了一下這支槍械后,鄭海有些戀戀不舍的將其放到了射擊臺上。

  “感覺如何?”

  看著鄭海一臉留戀的模樣,徐川好奇的問道。

  鄭海認真的思索了一下,開口回道:“和使用傳統的槍械以及電磁狙擊步槍都是兩種不同的感受。”

  “它單發點射的威力比不上傳統的狙擊槍和電磁狙擊步槍,但持續熔燒模式所能造成的破壞力卻不是前兩者能比的。”

  “3.5秒左右的時間能夠將一面400毫米的裝甲鋼融穿,這意味著它能夠對航空母艦都造成極大的殺傷力。更別提普通的無人機、裝甲車、戰機了。”

  “更關鍵的是,它的攻擊速度等于光速,如果配合大型雷達與智能系統的話,它能代替現有的防御/防空體系,攔截一切攻擊。”

  “在瞄準即集中的光速面前,普通士兵都有可能用它擊落最先進的六代機!”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道:“簡單的來說,它具有比任何傳統武器都更具精度的外科手術式打擊能力。”

  “操作者可以精確選擇攻擊點——是摧毀敵人的武器瞄準鏡,還是點燃其攜帶的炸藥,或是直接熔斷車輛的關鍵傳動軸。這種“點穴”式的攻擊,可以讓它成為執行特種任務的理想武器。”

  “更關鍵的是它在攻擊的時候沒有聲音。”

  “一把無聲無息、沒有彈道、能在你身上開出一個個恐怖灼痕的武器,所帶來的心理壓力是巨大的。”

  “你無法通過槍聲判斷射手位置,死亡可能在絕對的寂靜中從任何方向降臨。”

  “說它是史上最強的單兵作戰武器都不為過!”

  說完自己內心的感受,鄭海深吸了口氣,看向了一旁的童圣福教授,開口詢問道:“童教授,我剛剛在測試的時候,明顯感覺到中后期槍聲開始發燙。”

  “我想,這支槍械的持續熔燒模式應該持續不了多久吧?”

  童圣福教授點點頭,笑道:“是的,持續熔燒模式下,高能激光會產生龐大的熱量,即便是設計了散熱系統,它也無法持續超過十秒鐘的時間。”

  “那電池呢?它的續航如何?我記得高能激光的激發是很耗費能量的。”鄭海緊隨其后追問道。

  作為從軍隊里面出來的,他很清楚散熱和續航是激光武器的兩大設備缺陷。

  傳統的激光武器都是用于艦艇上的,幾乎沒有讓士兵可以使用的單兵武器,畢竟激光本身就代表著能量。

  童圣福:“目前我們采用的是大容量的鋰硫電池,一顆標準的實驗電池大概夠激發30次左右的單體點射或者10秒的持續熔燒模式,而一顆標準的實驗電池在450克。”

  “這主要得益于室溫超導材料能夠幾乎零損耗的將電能傳遞給激發介質,而光子時空晶體材料的時間繁衍特性能夠成千上百倍的增強特定的光波。”

  “如果是傳統的激光發射器,這種實驗電池并不足以擔當提供能源的重任。”

  不得不說,科技的突破是連鎖性的,無論是鋰電池技術,還是室溫超導材料,亦或者是光子時空晶體,對于這支激光步槍來說都缺一不可。

  缺少了任何一項技術,它都不可能出現在眾人面前。

  鄭海輕輕的點了點頭,思索著道:“雖然無法和傳統步槍攜帶數百發子彈的容量相比,不過一個士兵攜帶五塊標準電池也足夠擁有作戰力了。”

  “這還是單兵作戰設備。”

  “如果將它裝載在飛機、艦艇、衛星這類本身就能夠提供磅礴能源裝備上,續航就可以直接不用考慮了。”

  “尤其是擁有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航母,如果裝有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激光防護設備,未來的航母單獨出戰甚至都有可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鶴樓文學
書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