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馬斯克陷入了‘冰火兩重天’的境地。
跟特斯拉陷入‘產能地獄’相反的是,SpaceX的發展如有神助,勢不可擋,不斷刷新航天業的紀錄,成為全球矚目的明星。
去年,SpaceX創紀錄地執行了18次發射任務,全部成功!
2月6日,SpaceX的FalconHeavy火箭成功首飛,成為現役運力最強大的火箭。
它將馬斯克本人的櫻桃紅色特斯拉跑車送入火星軌道,這場極富科幻色彩和營銷天才的表演,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現象級的轟動。
由于技術成功和商業前景廣闊,SpaceX在此期間成功進行了大規模融資,估值不斷攀升,資金充足。
SpaceX的成功和高估值是馬斯克巨大的信用背書,否則特斯拉甚至都熬不過去年的冬天.
因此,如果能在華夏本地建廠,特斯拉車型就能通過本土生產避免進口關稅,從而大幅降低成本,使Model3等車型的價格下探至更具競爭力的區間。
此前,當地有關部門還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甚至遠超他預期的優厚條件,包括但不限于低息貸款、廉價土地、稅收優惠和快速審批流程——這些都將極大緩解特斯拉的資本開支壓力。
十億元而且還不是美元而是人民幣,地價只有周邊的一半,簡直跟白送沒什么兩樣。
至于協議中要求的每年納稅額和就業崗位數量,他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
反正就像說要捐一億美元作軍費支援一場還沒發生的戰爭,不過是一張空頭支票,先吹出去再說。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真捐又如何,靠流量賺來的錢早就遠遠超過當初吹出去的牛逼。
如果戰爭沒發生,自然也就相安無事。
就像如果特斯拉將來真的陷入困境、瀕臨破產,那些協議條款也不過形同廢紙。
這次出訪出乎意料地順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對方還需要走一些申請審批流程還是比較繁雜的。
預計八月雙方就能正式簽約,明年初開始建廠造車!
到那時,天上飛的、地上跑的,他全都要掌握手中!
馬斯克胸中野心燃燒,問鼎全球首富似乎不再遙遠。
但他并不知道,就在華爾街資本暗中圍剿小米、他自己也將目光投向東方之際,
遙遠的東方,也有人正在醞釀一場針對他的——
“截胡”行動……
4月中旬,滬市,彼岸科技分公司的一間會議室內,坐著三位氣質迥然不同的人:
蔚來汽車的李斌、小鵬汽車的何小鵬、理想汽車的李想。
此時的“蔚小理”尚未成長為日后的行業巨頭。
他們齊聚于此,是因為背后共同的金主——彼岸科技。
過去兩年間,彼岸聯合騰訊、百度、順為資本等,已向這三家企業投入了數十億資金。
蔚來汽車當時在國內處于明顯領先地位。
其首款量產車ES8已于去年12月16日上市并開啟預訂,計劃于當年上半年啟動首批交付,成為“蔚小理”中最早實現量產落地的品牌。
因此在去年11月,蔚來完成由彼岸與騰訊領投的超10億美元D輪融資,估值逼近50億美元,總融資額超過20億美元,高居國內新勢力之首,并計劃在年底前推進上市。
相較而言小鵬汽車發展稍晚,首款量產車型G3已于去年10月實現小批量下線(約數百臺),但主要用于內部測試和用戶體驗,并未大規模對公眾交付。
大規模交付計劃定在今年年底,由于更加注重自主研發,特別是自動駕駛技術,并且采用相對更務實的互聯網科技風格的打法,1月末得到了彼岸聯合百度領投的B輪融資,總額22億元人民幣。
盡管當時阿里也曾競逐投資,但因何小鵬與雷軍私交甚篤,最終選擇了彼岸與順為。
截至目前,小鵬汽車累計融資額超過50億元人民幣(約合8億美元),估值超過100億元人民幣。
而理想汽車的發展路徑最為獨特,李想其最初規劃了兩款產品:一款小型SEV(低速電動車)和一款大型SUV。
由于SEV政策不明朗,李想果斷暫停了SEV項目,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首款增程式電動SUV的研發上。
這種獨樹一幟地堅持增程式電動的技術路線,以解決用戶的里程焦慮,很快引來了陳默的關注。
最終彼岸帶著百度、經緯華夏、首鋼基金,幾家一共投了30億,其中彼岸一家就出了一半,主打一個財大氣粗,不差錢。
會議室門打開,三人見到來人立即起身,連一向脾氣偏硬的李想也格外恭敬地問候:“陳總.”
陳默擺手示意,“不用客氣,都坐。”
三人剛落座,聽到陳默開口說的第一句話,頓時就坐不住了 “滬市一塊約1000畝的工業用地,你們感不感興趣?”
蔚來本身總部就在滬市,李斌一聽蹭地一下站起身來,嘴里吐出了一個地址。
見陳默點頭,他興奮地一拍桌子:“太感興趣了!之前我找過有關部門,他們根本沒搭理我,這下有陳總出面,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由于小鵬總部在廣州,理想的總部在常州(就是現在踢個蘇超快把筆畫輸沒得那個棍州),何小鵬與李想對該地塊并不熟悉具體情況。
李斌見狀趕緊給他們言簡意賅地科普了一下。
該地塊位于自貿區臨港片區,占地約80萬平方米,左側毗鄰三一重工,不遠處是上汽集團,地理位置極佳。
“.我之前聽說,特斯拉好像也正在這邊洽談,難道我們.”說到這兒,李斌突然意識到什么。
“你猜得不錯,”陳默接話,“這也是我叫你們三家一起來的原因。先征求你們意見,能否組成‘華夏新勢力汽車聯盟’,聯合競標。之后的事,我才方便推進。”
三人都清楚,該地塊是為世界級汽車工廠量身打造的,具備完善的規劃、基礎設施(如港口、物流)與政策配套。
如果他們三家聯合拿下它,就意味著一次性解決了建廠過程中最棘手的選址、環評、審批等難題,節省至少23年時間,產能問題迎刃而解。
單憑任何一家,規模都顯不足;三家合力仍稍顯薄弱,這就需要實力雄厚的大股東牽頭運作。而陳默作為萬億科技帝國的掌門人,擁有頂級的資本話語權、輿論影響力與政治議價能力。
既由他主動提出再合適不過,三人幾乎毫不猶豫,當場達成一致,組建起一個強大的“本土聯盟”.
在敲定相關前期準備事宜后,陳默開始讓他和蔚小理的團隊開始準備接下來談判的相關材料。
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同理心,陳默分別讓京城的天機閣智囊團協助,分別站在特斯拉和當地進行過分析利弊。
特斯拉被譽為新能源汽車界的“蘋果”,雖陷危機,但憑借SpaceX的成功和已交付的ModelS,其技術實力有目共睹。
彼岸科技園的地庫中,至今仍停著陳默早前購買的兩輛特斯拉。
馬斯克需要華夏的市場更需要華夏極具性價比勞動力提供的工廠和產能。
切換到當地的視角,則是希望引入特斯拉這家科技企業,通過“鯰魚效應”,倒逼國內供應鏈提升技術、質量和效率,從而激活整個華夏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而且近距離學習世界領先的制造管理經驗,并共同培育和做大華夏新能源汽車市場。
這是一個“用市場換競爭、換進步”的陽謀。
也是符合過往華夏彎道超車的一貫方式。
滬市引入特斯拉,意在打造世界級的汽車制造中心,從而帶動就業、稅收和整個區域的產業升級。
就像鄭州引入富士康的效果一樣。
這些人以為他們引來的是一條鯰魚,但陳默知道其實這是一頭餓狼。
陳默的目的很明確:將特斯拉完全擋在外面難度非常大,而且并不現實,但要盡最大可能拖延其在華落地的時間。
只要能拖上一年,特斯拉就可能瀕臨破產,從而斷了SpaceX的‘糧草’,說不定能影響更多的事情。
集結“蔚小理”只是第一步。
隨后,陳默陸續拜訪上汽、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國內車企與供應鏈龍頭,痛陳利害。
有了“蔚小理”先行加盟,寧德時代此前也獲彼岸投資,陳默與曾毓群有過數面之緣。
盡管與比亞迪王傳福、上汽陳虹不算熟悉,但大家對外態度一致,表示支持。
一周后,在彼岸牽頭下,這些企業聯合組建“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形成一股足以與特斯拉抗衡的本土新勢力。
陳默在海外的布局同樣沒閑著,他給周受資打了一通電話,
“此前從三星那邊賺來的那些資金,有多少?”
“82.3億美元!”
“零頭留下,你1億,剩下1.3億給下面的團隊,然后再從之前池子里湊個整,按照之前套路,百億美元做空特斯拉,打壓其股價。”
“什么時候?”
“現在,咱們給馬斯克上點強度,來一點終極壓力測試!”
“收到,保證完成任務,打的特斯拉媽都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