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收購站越發忙碌起來,李龍回憶比較了一下,今年比去年同期收購的貝母和野蘑菇干,要多三成以上。
不知道是不是林業局改組,護林員的權限要交給公安的消息已經泄漏出去導致的,反正今年無論是采藥人還是林業隊那邊,都很瘋狂。
才到五月中旬,李龍就去了兩回林業隊,從艾里和阿布來提那里拉回了折合下來近兩噸的貝母。
瘋了,李龍在想著,山里有這么多貝母嗎?換算成新鮮貨,這可是三四年前,瑪縣全年的產量啊。
林業隊那邊多,收購站這邊收的也不少。像范明程這樣的,每次過來間隔不超過五天,每趟拉來的貝母,折合干貨不會少于一百公斤,也就是差不多六七百公斤的新鮮貨。
所以到五月中旬的時候,賈天龍又過來了一趟,拉走了三噸干貝母,給李龍留下了五十多萬元的錢款。
五月十九號,劉高樓帶著卡車過來了,他這回依然是拉著長長的車隊。
這次過來和上一次過來間隔有點長。
“沒辦法,這康麥因走的太慢了,從伊犁過來到這里,我帶著車隊走了三天。原本是打算讓駕駛員慢慢開過來的,后來想想算了,這玩意兒是你點名要的,我還是直接把它帶過來比較好。”劉高樓站在康麥因面前,解釋著自己的功勞。
讓李龍有些意外的是,劉高樓開過來兩臺。
一臺是約翰迪爾公司的1065,一臺是麥賽福格森的800型,都是自走式的,比較符合李龍的要求。
“兩臺,如果你只要一臺的話,那剩下的一臺放在你這里代賣。如果兩臺你都要,那就便宜一點,兩臺折算下來一萬美元。”
“不貴,兩臺我都要了。”李龍點點頭,約翰迪爾公司的產品,質量還是有保證的。另外一臺李龍沒聽過,試試就知道了。
“我二叔說,他在那邊表面上是個中規中矩的商貿行老板,私下里已經和不少農場、邊防總隊后勤以及農莊的管理者、機械廠有了聯系。
搞這些東西,那些人直接從我二叔那里換來物資,錢都不用中轉,方便得很。”劉高樓看得出來李龍很滿意,他也很滿意,笑著說道,“所以白糖、水泥我們還要。”
這趟劉高樓再次拉來了六臺小汽車,其中三臺嘎斯,一臺拉達,兩臺伏爾加。
除了車子,還有兩千五百對羚羊角,和五千張皮子。
車子略貴一些,均價八百美元一臺,主要是車子都比較新,實際上這個價格依然是非常低的。
這樣的話,劉高樓要扣掉一萬四千八百美元。這趟要拉的水泥和白糖,他要給李龍七萬美元,扣去后需要支付五萬五千兩百美元。
其他貨,李龍要給劉高樓四十七萬五千塊錢。
賣貝母的錢瞬間就沒了,而且還要倒貼上一些。
還有就是拿白糖的時候,李龍要給糖廠一萬美元和五萬人民幣,這樣的話,這一趟李龍賺四萬五千二百美元。
當然等趙輝過來的話,那些皮子一賣出去,就都回來了。
這邊還沒卸車的時候,前院有二道販子看到了就過來說要買車,買嘎斯車。
“車還沒卸呢,卸下來再看吧。”李龍笑著說。
“主要是怕卸下來后買的人多,我就看不上了。”那販子也是熟人,和范明程他們差不多時候過來賣貨的,只不過范明程買了嘎斯車之后,每次帶過來的貝母明顯要多不少,這人眼紅了。
畢竟就這一段時間,兩個人原本賺錢差不多,結果拉開差距了,比這人每次多個幾十公斤。據范明程說,多出來的都他直接去山里找人收的。
你說這人能不眼紅嗎?
“放心放心,肯定有你的。”李龍知道這個販子,姓段,具體叫啥他忘了,便說道:“老段,你安心去賣你的東西,我這里肯定給你留一臺。你眼下肯定也沒帶夠錢對吧?別急,三臺呢,有你的。”
“行吧,小李老板,一定要給我留一臺啊,就要嘎斯,啊?”
“行,我知道了。”李龍把這個老段送走,然后繼續聽劉高樓說話。
“你這里生意還真是不錯。”劉高樓點點頭,“這車也就是像你們這樣的人能賣掉。我當初還想著留幾臺在霍爾果斯那邊看著能不能賣,結果放了好幾天,要么給的價太低,要么看看就走。”
“嘿嘿,也就是這兩年大家富起來了,所以也就能買得起二手車了。”李龍說道,“新車還是不行,新車的話,太貴,大多數人還是買不起。”
“這些人你還挺熟啊。”劉高樓說道,“你也不經常坐柜臺,這都能認出來,不錯不錯,這錢該你賺啊。”
李龍笑了笑沒吱聲。他能認識老段,一方面是記憶的確好,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周圍姓段的少,他看《大唐游俠傳》里,主角就姓段,所以就記下了。
再說了,當初在收購站當掌柜干那幾年也不是白干的,當時來的二道販子,他大多都記得。
那些人,也算是他的基本盤吧。雖然后面附近縣市又開了一些收購站,但那些人都看過,最終還是選擇了他這里,一來價錢給的高,二來就是服務質量好。
哪怕就沖夏天那幾塊西瓜和冬天那一碗熱茶呢。
“對了,老顧,你岳父這回帶過來六百多公斤貝母,還有差不多四百張的皮子,一些雜物藥材,都在麻袋里裝著,呆會兒你清點一下。
他說了,那邊市場還沒開發出來,需要一個過程。”劉高樓說道。
這個李龍知道,顧博遠也給他打電話了。最開始收購站的確挺紅火,但一開始的熱鬧降下去后,慢慢收貨就略少了。
顧博遠一開始還以為是被人給狙擊了,后來經過調研才發現,市場終究還是沒形成,就是大部份人還是不知道他這里在收皮子、貝母,雖然電視上打的了,但要取得偏遠地區那些人的信任,還是需要一個過程。
所以老顧的意思是,一方面繼續打,第二個就是打算帶著人先到資源豐富的縣鄉去轉轉,實地收獲,順便把收購站的名氣打出去。
這個事情,放后世或者叫地推,或者叫深入基層。
老顧的這個行動李龍自然是的。伊犁那邊的情況和瑪縣畢竟不一樣,倒不是說那邊有多落后,主要還是那邊偏遠地區比較多,信息傳播比較慢。
算了,落后就落后吧,咱得承認。
需要一個過程。
老顧有心勁,李龍就由著他折騰,他只是提醒了一點,就是注意安全。
畢竟境外不遠處的天山山窩子里,后面就會有一個分裂者的訓練營在呢。
老顧也明說了,他很惜命,已經招了四個七師的退伍兵,其中兩個是偵察營出身,一個步兵班的,另外一個是駕駛班出來的,專門給老顧開車。
因為給的工資高,所以幾個人非常的賣力,有幾個民族人喝醉了晚上過來踢門,兩個人出去把這幾個直接就放翻,然后報警抓走。
可能是有人打招呼了,派出所那邊出警特別快,處理的也特別的干凈利落。
知道老顧能這么想這么做,李龍就放心了。
雖然這一趟老顧帶過來的東西不多,但李龍不急。市場開拓沒那么快,他知道伊犁那邊的情況,資源什么的,比瑪縣要豐富的多。
特別是皮子和貝母。瑪縣到十來年后,下個世紀初,基本上就沒人怎么挖了,畢竟就那么幾個山口,山口一封,很容易被卡死。
伊犁那邊不一樣啊,光一個唐布拉就有百十條溝,鞏!留、昭蘇、察縣就更不用說了,大大小小數百條,根本攔不住。
所以到一零年前后,時不時的還能聽說伊犁那邊各縣森林公安抓獲非法采挖貝母的采藥人,一抓就是幾十上百公斤。
而伊犁那邊邊境護邊員和邊防官兵宣傳中的一個重點就是給邊民宣傳不要非法越境撿鹿角、撿蘑菇等。
劉高樓帶過來的司機都挺客氣,沒那么傲,卸車什么的都跟著干,所以很快車里的東西卸完,李龍便帶著他們去鐘國強那里吃飯了。
半路上劉高樓給李龍說,革命別克的藥吃完了,目前還沒懷上,不過他挺相信那方子的,這回讓劉高樓找李龍問問,能抓的話在這邊再抓一些,到時讓別克給帶回去。
李龍自然是沒意見的,他說道:“行,吃過飯就去抓藥,這算正事。”
吃過飯之后,帶著別克去把藥抓了,李龍送他們去招待所后,然后回到收購站。
這時候老段已經賣完東西,在嘎斯車跟前守著了。
“老段,你還真是執著啊。”李龍笑著說道,“行,看吧,看好了回去拿錢,我給你留著車。”
老段也是會開車的,當下就仔細的比對了一下。這些車才卸下來,上面灰挺大,但老段沒在意,看了看外觀之后,便讓李龍幫著打開車門,檢查車子里面的情況。
這趟隨車過來的還有一些車用零件,李龍就憑由老段看車,他則是把那些零件搬到庫房里去。嘎斯車賣的數量比較多,這玩意兒零件還是有用的。
如果有車子壞了找過來了,李龍這里要有備用件的話,肯定會幫著換上。
當然一般二手車買定離手,通常情況下不會去找賣家,畢竟他也沒開汽修廠。
很快,老段就選定了一臺,不過他沒試,只是給李龍說了一聲,然后就提著袋子匆匆離開了。
老段不是縣里的人,回家一趟得半天,所以怎么著也得明天才能來。
李龍給老爹說一聲,把那臺約翰迪爾的聯合收割機門打開坐了上去。
上一世李龍小四輪拖拉機、東方紅七十五、大馬力拖拉機都開過,就連采棉機都上機試了試開了開。
聯合收割機自然也是開過兩下的,不過也僅僅是開過。這玩意兒畢竟和小四輪拖拉機不一樣,開起來視野也不同,所以李龍很小心。
沒辦法,這玩意兒和大馬力拖拉機不一樣,那玩意兒和小四輪、汽車差別不大,學起來很快,這個略微還是有差別的。
他得把這個開到四隊去,留在這里是一點用處也沒有。
當聯合收割機開出收購站的時候,還是吸引了不少人。這家伙的速度不快,最多也就是是比馬車快點兒,還趕不上小四輪拖拉機,也難怪劉高樓說開過來很費事。
從縣里開到四隊,花了李龍大半個小時的時間,結果又轟動了。
要說李龍弄回來兩臺大馬力拖拉機,隊里人震驚歸震驚,但也只有王財迷算是非常氣憤,因為會讓他更無路可走。
但這康麥因開回來,那有意見的人就多了去了。
所以康麥因到家門口的時候,李建國都有點意外,而且立刻就有人給他提意見了。
當著李龍的面。
說話的是陸大嫂——對了,先解釋一下,陸大嫂和陸英明夫妻兩個都姓陸,沒血緣關系。
“娟他爸,你看你家的車子越來越多,這是好事。小龍越來越能干了,不過這康麥因弄回來,以后咱這收割機可能就沒活了啊。”
陸大嫂先恭維后擔心,這話里有話,誰都能聽出來。
陸英明沒說話,他正昂著頭看著高大的康麥因,說實話,很羨慕。
李建國笑笑說道:
“咋可能沒活?原來我們買收割機的時候,隊里有些人也說閑話。現在隊里至少有十臺收割機了,不照樣有人用鐮刀割麥子?
再說了,收割機割一畝地兩塊五(漲了一點),康麥因割一畝地七八塊錢,可能還能到十塊錢,不是誰都能掏出來的。
小龍說的話沒錯。康麥因的客戶,是那些沒功夫在麥場上打場的人。收割機的客戶是那些不想彎腰割麥的人,那剩下的就是自己喜歡用鐮刀割的人。
所以鐵頭他媽,你可別擔心,沒啥擔心的。不用收割機的,他也不會用康麥因。用康麥因的,那都是有閑錢的——
再說了,七月份棉花開始打頭,你家鐵頭他爸要去開收割機賺錢,那你家麥咋弄,就你一個人在場上打?”
這一番話把陸大嫂說的不開口了。
其實李龍打算開口的,但讓李建國給攔了。陸大嫂年紀比他大,李建國說起來比較合適——甚至于最合適的是梁月梅,但這個時候梁月梅正在菜園子里干活,那就由他這個大哥來說吧。
很快,就像當初李龍把大馬力拖拉機開回來一樣,李家再次來了許多人,都是來圍觀康麥因的。
這玩意兒許多人都見過,但是基本上都是路過。這時候兵團這玩意兒比較多,地方上就少見。
果然又有人和陸大嫂一樣的擔憂。四隊買收割機開著割麥賺的錢的可不少,不過這些人的擔心都一一讓李建國給駁回去了。
李龍則開始給李俊峰教著怎么開。他打算在老家過來的青壯里多培養幾個會開的。至于大哥,以后抓總就行,干活的事情,交給年輕人吧。
其實李建國也挺好奇的,也想開一開——按他的想法,這康麥因是李龍買的,那東西就是李家的。李龍不在,他這個大哥當仁不讓的就是負責人,得替弟弟把家當給看好。
李龍便又給大哥教了一下,還給他說:
“大哥,如果有人要割,咱們先拿自己家地里的麥子試一試,試好了再去給別人割。”
“這個你放心,我心里有數。”李建國很快就上手能開。不過眼下沒麥地,沒辦法實驗如何收割,就先熟練駕駛技術。
下了車,別人圍觀的時候李龍又給大哥說了另外一件事情。
“大哥,我打算給二哥和姐夫一個人便宜賣一臺汽車,這樣以后他們過來也方便。”李龍說道,“我是這么考慮了,咱們家里現在算有些錢了。
你這里有車,他們兩家沒車,別人總歸會笑話的。便宜給他們,沒錢就先欠著,慢慢還就行。”
“好肯定是好,嘿,我們三個當哥姐的盡占你的便宜,”李建國還有些不好意思,“真是有些不稱職了。”
“那有啥?咱自家人不說那么多。換個位置,你要賺這么多錢了,一樣會照顧我們的。”李龍笑笑,“收購站那邊還有一臺康麥因,品牌不一樣,明天我再開回來吧。”
“要明天干啥?我現在開車把你送過去,然后把康麥因開過來。讓俊峰也坐在車上,到時他開汽車回來就行。”李建國說道:
“其實你根本不用過來,給我打個電話,我們就過去了。你現在比我們忙,別在這上面浪費時間。”
“這有啥浪費的,我還想多往回來跑跑,順便看看螃蟹和蝦長的咋樣了。”
“那家伙……”李建國其實也不太覺得小海子能把螃蟹和蝦養活,他說道,“別花太多錢在上面,不然搞到最后啥也沒養著,那虧得慌。”
“大哥你放心,肯定能養活。說不定今年八月十五,就能吃到小海子里面的螃蟹了。”李龍很有信心的說。
既然李龍都說了,李建國便也不好再說什么,他過去叫李俊峰,開車去縣里,打算把另外那臺聯合收割機給開回來。
聽說還有一臺,有些已經驚嘆的人都麻了。李家這是打算開農機廠嗎?這多少臺機械了?
隨即有些人就開始分析李龍這些年賺多少錢了——光這些農機,得多少錢才能買回來?
李龍不在意大家的猜測。他這點算什么?隊里人會慢慢適應這樣的情況的。再說了,正因為經常碰面,所以四隊人對于他的富是祛魅的,沒多大的感覺。
這樣的情況上一世也有發生,不過當時祛魅的對象不是他。
“老顧在那邊咋樣?”路上,李建國問著。
“還行,”李龍把情況給講了一下,“有人保護,應該還可以。”
聽說老顧被偵察兵保護著,李建國笑了:“嘿,有點老板的派頭了。老顧啊,真沒想到……一個文人,硬是讓你搞成了商人,嘿!有意思!”
顧博遠自己恐怕也沒想到這樣吧?
人生中,充滿了無數的意外,這才是人生嘛。